2008年高考海南卷生物试题及答案下载

2008年高考海南卷生物试题及答案下载

  • 最近更新2022年11月10日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 理 科 综 合 能 力 测 试 试 题——生物部分 第Ⅰ卷(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 A.核苷酸的组成种类 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B、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D、核苷酸的数量多少 2、关于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色素与 ATP的合成有关 B、叶绿体色素参与 ATP的分解 C、叶绿体色素与 O2和[H]的形成有关 D、叶绿体色素能吸收和传递光能 3、在日光下,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 A、大量吸收绿光 B、等量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C、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绿光 D、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4、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 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 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 5、青蛙垂体提取液中有促进雌蛙排卵的激素,该激素作用的器官是 A、甲状腺 B、胰腺 C、卵巢 D、肾上腺 6、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 B、癌症病人染色体上无抑癌基因 C、经常食用烟熏制品易导致细胞的癌变 D、癌症的发生与个人的身心状况有关 7、下列关于蛋白质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噬菌体利用细菌的酶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B、绿色植物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 C、tRNA、mRNA、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D、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 身的蛋白质 8、关于动物内蛋白质合成与去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能量 B、合成的蛋白质都运到细胞外 C、合成的蛋白质都不能进入细胞核内 D、合成的蛋白质都用于细胞膜蛋白的更新 9、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D、寒冷刺激以电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 110、给动物饮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 A、输液不久后的动物 C、切除垂体的动物 B、患糖尿病的动物 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 11、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12、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 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 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 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 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 的抗体 13、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 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 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14、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 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 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 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 15、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B.16、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 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17、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 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 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2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18、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 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A、1:0 B、1:1 C、2:1 D、3:1 19、人的 i、IA、 IB基因可以控制血型。在一般情况下,基因型 ii表现为 O型血,IAIA获 IAi为 A型血,IB IB获 IBi为 B型血,IA IB为 AB型血。以下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子女之一为 A型血时,双亲至少有一方一定是 A型血 B、双亲之一为 AB型血时,不能生出 O型血的孩子 C、子女之一为 B型血时,双亲至少有可能是 A型血 D、双亲之一为 O型血时,子女不可能是 AB型血 20、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 代中,红眼雄果蝇占 1/4,白眼雄果蝇占 1/4,红眼雌果蝇占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规律 C、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 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第Ⅱ卷(60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1题~2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 做答。第 25题~第 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 4题,共 42分) 21.(13分) 回到下列 I、II题: I.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 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距 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 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 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 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 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 (2)预测实验结果: 和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3)上述试验中,如果 A、B两组各选用 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为什么? (4)该实验原理是: 。II.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时发现,蔗糖溶液浓度不适宜会造成实 验失败。请据此拟定一个相关研究的课题。要求写出课题名称及相关研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 量。 22.(10分) 芽的分生组织细胞发生变异后,可表现为所长成的枝条和植株性状改变,成为芽变。 (1)为确定某果树枝条的芽变是否是否与染色体数目变异有关,可用 观察正 常枝条与芽变枝条的染色体数目差异。 (2)桃树可发生芽变。已知桃树株型的高株(D)对矮株(d)显性,果型的圆(A)对扁 (a)为显性,果皮毛的有毛(H)对无毛(h)为显性。现从高株圆果有毛的桃树(DdAaHh) 中,选到一株高株圆果无毛的芽变个体(这一芽变是由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 造成的)。在不考虑再发生其他突变的情况下,未芽变桃树(DdAaHh)测交后代发生分离的 性状有 ,原因是 ,原因是 ;芽变桃树测交后代发生 。分离的性状有 (3)上述桃树芽变个体用枝条繁殖,所得植株群体性状表现如何?请用细胞分裂的知识解 释原因。 23.(10分) 图 1是当 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 F收缩过程示意图。图 2为图 1中 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请回答: (1)图 2的结构名称是 。结构②的名称是 。(2)神经纤维 B在 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 。用针刺 A时,引起 F收缩的现 象被称为 ,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 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 (4)如果在图 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 (兴奋、 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 的变化。 424、(9分) 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 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 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 鲫鱼 轮虫 绿藻 螺蛳 水草 (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 所固定的太阳能。 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 自(2)假如鲫鱼的 1/4食物来自绿藻,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 递效率为 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 200KJ, 那么其中来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为 (3)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 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 ,轮虫 。此时该水池中食物链只剩下 2条,请画出 KJ和 KJ。 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 这 2条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 (4)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 他 4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 。不久,绿藻 也大量死亡,水体发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因素是 。(二)选考题(18分。共 2题,考生在第 25、26题中任选 1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 的第 1题计分。做答时请写清题号。) 25.(18分) 某二倍体植物是杂合体,图为其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的过 程。据图回答: 5(1)图中①表示的是该花粉培养过程中的 程,X代表的是 ,③表示的是 过程,②表示的是 过程,④表示的是诱导 过过程。 (2)图中从愈伤组织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具体通过那一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 成分中 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最后获得的来源于为成熟花粉的完整植株都 植株(甲)。未成熟花粉经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说明为成熟花 。称为 粉具有 (3)对植株进行 ,才能使其结实产生后代(乙),否则植株甲只有通过 的方式才能产生后代(丙)。乙、丙两种植株中,能产生可育花粉的是 植株,该植株群 体中每一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种,该群体植株产生可育花 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从而开辟育种新途径。 26、(18分) 种。花药培养在育种上的特殊意义是 , 图为某种质粒表到载体简图,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性内切酶 EcoRI、BamHI的酶切位点, ampR为青霉素抗性基因,tctR 为四环素抗性基因,P启动子,T为终止子,ori为复制原点。 已知目的基因的两端分别有包括 EcoRI、BamHI在内的多种酶的酶切位点。 据图回答: (1)将含有目的基因的 DNA与质粒该表达载体分别用 EcoRI酶切,酶切产物用DNA连接 酶进行连接后,其中由两个 DNA片段之间连接形成的产物有 三种 。若要从这些连接产物中分离出重组质粒,需要对这些连接产物进行 (2)用上述 3种连接产物与无任何抗药性的原核宿主细胞进行转化实验。之后将这些宿主 细胞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原核宿主细胞所含有的连接产物是 (3)在上述实验中,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基因和质粒表达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 意连接,酶切时应选用的酶是 、、。;。6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 理 科 综 合 能 力 测 试 试 题——生物部分 参考答案 1—10 B B D B C、 B D A C D 11—20 CC B C B、 A B C A C 21.(13分)Ⅰ(1)②:蒸馏水(1分) (2)A组(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于 B组(实验组)植株平均高度(2分) (3)有影响(1分) 因为每组实验材料的数量过少(或样本数过少),代表性差。(1分) 赤霉素溶液(1分) ③:高度(1分) (4)赤霉素有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的作用。用赤霉素处理植株后,可以显著增加植株 的高度,据此可以验证该大豆品种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3分) Ⅱ探究蔗糖溶液浓度对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影响。(1分) 自变量:蔗糖溶液浓度(1分); 因变量: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1分)。(其他合理答案 也给分) 22.(10分) (1)显微镜(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株型、果形、果皮毛(3分),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都是杂合的(1分);株型、果形 (2分),只有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杂合的(1分) (3)高株圆果无毛(1分)。因为无性繁殖不经过减数分裂,而是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完成的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1分) 23.(10分) (1)突触 (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 (3)内正外负(1分) 突触后膜 (每空1分,共 2分) 反射 大脑皮层(每空1分,共 3分) (4)兴奋(2分) 膜电位(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 鲫鱼 24.(9分) (1)5 绿藻和水草(每空 1分,共 2分) 浮萍 螺蛳 (2)500 500(每空 1分,共 2分) ( 3 ) 光 线 (1分) 绿 藻 ( 或 食 物 )( 每 空1 分 , 共2 分 ) (4)O2 分解者(微生物)(每空 1分,共 2分) 25.(18分)(1)脱分化 共 5分) 再分化 胚状体 分化(或发育) 生根(每空 1分, (2)激素 (3)染色体加倍(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乙(或经过染色体加倍) 单倍体 细胞的全能性(每空 2分,共 6分) 无性生殖 一多(每空 1分,共 5分) 缩短育种周期 7(2分) 26.(18分) (1)目的基因—载体连接物 载体–载体连接物 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连 接物 分离纯化 (每空 2分,共 8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载体–载体连接物(2分); 物(1分) 目的基因–载体连接物(1分)、 载体–载体连接 (3)启动子 mRNA(每空 2分,共 4分) (4)EcoRI和 BamHI(2分)(只答一个酶不给分) 一、试题精析 1.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 A.核苷酸的组成种类 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B.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D.核苷酸的数量多少 【解析】本题考查核酸的结构内容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核苷酸之间是通过 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磷酸与五碳糖交替连接的链状结构故选 B。也可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 应的原则,利用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迁移到核酸,排除 ACD三项。属理解层次,中等难度。 答案:B 2.关于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色素与 ATP的合成有关 B.叶绿体色素参与 ATP的分解 D.叶绿体色素能吸收和传递光能 C.叶绿体色素与 O2和[H]的形成有关 【解析】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的功能和光合作用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叶绿体色素吸收和传递 光能,吸收的光能有两个用途:一是将水分解成 O2和[H],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促 成 ADP与 Pi发生化学反应,形成 ATP。属理解层次,中等难度。 答案:B 3.在日光下,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 A.大量吸收绿光 B.等量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D.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C.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绿光 【解析】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叶绿体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属识记层次。 答案:D 4.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 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 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综合应用能力、逆向推理能力,反射活动需要经过 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都不能完成。故可通过检查 能否完成反射活动来判断神经中枢是否受损。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衡量贫血的一项指标,与 神经中枢受损无关。属应用层次,中等难度。 8答案:B 5.青蛙垂体提取液中有促进雌蛙排卵的激素,该激素作用的器官是 A.甲状腺 B.胰腺 C.卵巢 D.肾上腺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激素调节和减数分裂等内容,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调节生殖器官的生 理活动、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卵子由卵巢产生,由此推断出 C答案。属 理解层次,容易题。 答案:C 6.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 C.经常食用腌熏制品易导致细胞的癌变 B.癌症病人染色体上无抑癌基因 D.癌症的发生与个人的身心状况 有关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 与癌有关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故 B项错。属应用层次,中等难度。 答案:B 7.下列关于蛋白质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噬菌体利用细菌的酶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B.绿色植物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 C.tRNA、mRNA、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D.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和基因的表达等内容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噬菌 体是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是利用细菌的酶、原料和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肺炎 双球菌为原核生物而不是病毒,细胞内有核糖体,能合成自身的蛋白质,故 D项错。 答案:D 8.关于动物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与去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能量 B.合成的蛋白质都运到细胞外 C.合成的蛋白质都不能进入细胞核内 D.合成的蛋白质都用于细胞膜蛋白 的更新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酶和 ATP、蛋白质合成和运输、DNA的复制等内容,考查综合分析能 力。(1)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A项正确;(2)除分泌蛋白外(激素、抗体等),结构蛋白、 载体和酶等大多在细胞里发挥作用,故 B项错;(3)合成的 DNA聚合酶、DMA连接酶等通过 核孔进入细胞核,C项错;(4)蛋白质的功能多种多样,有催化、运输、调节和免疫等多种 功能,故 D项错。属理解层次,中等难度。 答案:A 9.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D.寒冷刺激以电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 【解析】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兴奋的传导,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 根据反射弧的结构和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容易排除 A、B、D三项。属理解层次,中下等难度。 答案:C 10.给动物饮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 A.输液不久后的动物 C.切除垂体的动物 B.患糖尿病的动物 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 9【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水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和实验分析能力等。输液不久后的动物,细 胞外液增多,机体需排出更多的水,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故尿量增加;糖尿病患者原尿 中葡萄糖含量过高,导致重吸收水少,故尿量多;切除垂体的动物,抗利尿激素不能释放, 影响水的重吸收,排出的尿就多;摄入过多食盐,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释 放增多,重吸收水增多,故尿量减少。选 D。属应用层次,根据生活的切身体验就能选出答 案,中下难度。 答案:D 11.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解析】本题考查人脑的高级功能和反射的类型,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膝跳反射属非条件反射, 其中枢是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属应用层次,容易题。 答案:C 12.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 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 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 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 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 【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内容,考查综合分析能力,过敏反应是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 受相同的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抓住“初次”一词,排除 A项;病原体进入机体后,B细胞 受到刺激,分化出相应的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故 B项错,C项正确;当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属二次免疫,所以反应更快、更强,D项也 错。属理解层次,中等难度。 答案:C 13.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 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 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解析】本题考查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考查综合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造血干细胞由骨 髓产生,然后部分分化成 B细胞和 T细胞,然后分别在骨髓中发育成熟和迁移到胸腺中发育 成熟。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由于判断甲组骨髓未曾被破坏而胸腺被破坏,排除 A、C; 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说明两者的骨髓肯定都被破坏,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乙组 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说明胸腺未被破坏。综合分析可知 B项正确。属理解层次,高难度题。 答案:B 14.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 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 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 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有群落的演潜和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 结构,排除 B、D项;农田演潜成杂草地,物种进一步多样化,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选 10 C。属理解层次,中下难度。 答案:C 15.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以及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和识图判断能力。由于空间和 资源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个体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不能生长而 导致死亡,加上个体的生长总有个限度,故选 B不选 A。属理解层次,高等难度。 答案:B 16.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 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种间关系、生物入侵和基因突变等内容,解题的关键在于深刻理解竞 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入侵物种与当地植物争夺阳光而导致许多当地植物因缺少阳光而死亡, 可知 A项正确。引入外来生物不一定都对当地生物有害,B项错;入侵植物疯长的处因是气 候适宜、缺乏天敌,D项错;本题的干扰项是 C项,引入外来生物,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亦 就发生了改变,不可能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属理解层次,中等难度。 答案:A 17.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 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 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负反馈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解析】本题考查反馈的概念以及分析推理能力。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起到的 作用是使系统工作的效果逐步加强;负反馈起反作用,不断在“纠正”,在维持稳态上发挥 主要作用。故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正反馈,答案为 B。本题难在大多学生并不知道正 反馈和负反馈,有超纲嫌疑。属理解层次,高难度题。 答案:B 18.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 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A.1:0 B.1:1 C.2:1 D.3: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和综合分析、推理能力。鸡是 ZW型性别决定,公鸡是同型 的 ZZ,母鸡是异型的 ZW,母鸡性反转成公鸡,但性染色体组成并不改变,仍是 ZW型,所以 ZW×ZW,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ZZ:ZW:WW(致死)=1:2:0,故选 C。属应用层次,高难 度题。 11 答案:C 19.人的 i、IA、IB基因可以控制血型。在一般情况下,基因型 ii表现为 O型血、IAIA或 IAi 为 A型血、IBIB或 IBi为 B型血,IAIB为 AB型血。以下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子女之一为 A型血时,双亲至少有一方一定是 A型血 B.双亲之一为 AB型血时,不能生出 O型血的孩子 C.子女之一为 O型血时,双亲之一有可能是 A型血 D.双亲之一为 O型血时,子女不可能是 AB型血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遗传规律和综合分析能力、逆向思维能力。A型血的基因型为 IAIA 或 IAi,子代 IAIA的要求双亲都必须带有 IA,IAIB和 IAIA都满足此要求,故双亲都为 IAIB也 可生出 A型血(IAIA)的子女;子女 IAi的要求双亲一方带有 IA(IAIB和IAIA),另一方带有 i(IAi、IBi、ii),故 IAIB和 ii(或 IBi)也可出 A型血(ii)的子女,故 A错。属应用层 次,高难度题。 答案:A 20.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 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 1/4,白眼雄果蝇占 1/4,红眼雌果蝇占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规律 C.颜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 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伴性遗传、遗传规律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等内容,考查综合分析、推理 能力。由“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可知 A正确;红眼和白眼为一对相对性状,B项正 确;果蝇的眼色遗传为 X连锁遗传,D项正确;可通过排除法选 C。自由组合所指的是非同 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果蝇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且眼色基因在 X染色体上, 故 C错。属理解层次,高难度题。 答案:C 21.(13分)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定的实验材料,完成下 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具 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 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 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 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 和喷洒在 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 。的(2)预测实验结果: 。(3)上述实验中,如果 A、B两组各选用 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为什么? (4)该实验原理是: 。Ⅱ.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时发现,蔗糖溶液浓度不适宜会造成实 验失败。请据此拟定一个相关研究的课题。要求写出课题名称及相关研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 量。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赤霉素的作用、利用实验原理分析实验结果以及实验操作技能。(1) 12 Ⅰ实验的自变量是赤霉素溶液,因变量是植株的生长高度;(2)根据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从 而使植株增高的生理作用预测实验结果;(3)遵循平行重复原则,目的是为了排除偶然性, 使实验结论更科学、可靠,一般是以实验材料数量上“多个”实现重复。Ⅱ要求考生拟定研 究课题,考查考生研究性学习的综合素质。 答案:Ⅰ.(1)②蒸馏水 赤霉素溶液 ③高度 (2)A组(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 于 B组(实验组)植株平均高度 (3)有影响。因为每组实验材料的数量过少(或样本数 过少),代表性差。 (4)赤霉素有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的作用。用赤霉素处理植株后, 可以显著增加植株的高度,据此可以验证该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 Ⅱ.探究蔗糖溶液浓度对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影响。自变量:蔗糖溶液浓 度;因变量: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22.(10分)芽的分生组织细胞发生变异后,可表现为所长成的枝条和植株性状改变,称为 芽变。 (1)为确定某果树枝条的芽变是否与染色体数目变异有关,可用 观察正常 枝条与芽变枝条的染色体数目差异。 (2)桃树可发生芽变,已知桃树株型的高株(D)对矮株(d)为显性,果形的圆(A)对扁 (a)为显性,果皮毛的有毛(H)对无毛(h)为显性。现从高株圆果有毛的桃树(DaAaHh) 中,选到一株高株圆果无毛的芽变个体(这一芽变是由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发生突变 造成的)。在不考虑再发生其他突变的情况下,未芽变桃树(DdAaHh)测交后代发生分离的 性状有 ,原因是 。芽变桃树测交 。后代发生分离的性状有 ,原因是 (3)上述桃树芽变个体用枝条繁殖,所得植株群体性状表现如何?请用细胞分裂的知识解 释原因。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染色体变异、性状分离、生殖和有丝分裂等内容,考查信息提取能力、 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染色体数目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得到;(2) 株型、果形、果皮毛是三对性状,杂合体测交发生性状分离,纯合体测交不发生性状分离, (DdAaHh)测交后代有八种表现型,考生由于概念不清,往往把八种表现型都写出来;(3) 无性繁殖能保持亲本的性状,此过程不经过减数分裂,而是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完成。属理 解层次,中等难度。 答案:(1)显微镜 (2)株型、果形、果皮毛 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都是杂合的 株型、 果形 只有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杂合的 (3)高株圆果无毛,因为无性繁殖不经过减 数分裂,而是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完成的 23.(10分)图 1是当 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 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 2为图 1中 D结 构的方法示意图,请回答: (1)图 2的结构名称是 ,结构②的名称是 。(2)神经纤维 B在 A中的细小分支叫做 。用针刺 A时,引起 F收缩的现象被称 13 为。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 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 (4)如果在图 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 。(兴奋、抑 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 的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兴奋的传导,考查理解能力和识图能力。神经元之间通过 突触来联系,突触后膜内没有突触小泡。(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兴奋部位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3)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 性受体结合,产生兴奋,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答案:(1)突触 突触后膜 (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 反射 大脑皮层 (3)内正 外负 (4)兴奋 膜电位 24.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 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 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稳定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 (1)每个水池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所固定的太阳能。 (2)假如鲫鱼的 1/4食物来自绿藻,1/2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 递效率为 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 200KJ, 那么其中来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为 (3)为增加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期后,水面长满了 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水草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少 ,轮虫死亡的 。此时该水池中食物链只剩下 2条,请画出这 2条食物链构成的 KJ和 KJ。 主要原因是缺少 食物网。 (4)为促进生物量的增加,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一段时间后,池中绿藻爆发,其 他 4种生物陆续死亡,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中缺少 。不久,绿藻也大量死 。亡,水体发臭。导致水体发臭的生物因素是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理解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 和和信息处理能力。(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所有生产者(绿藻和水草)固 定的太阳能总量。(2)来自轮虫的能量为:200×1/2÷20%=500;来自绿藻的能量为:200× 1/4÷10%=500。(3)浮萍和水草为竞争关系,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因缺少阳光难于生存; 轮虫以绿藻为食,绿藻死亡导致食物缺少从而影响轮虫的生存。(4)水体有机肥增多,浮游 生物大量繁殖,分解有机物消耗水中大量的氧,导致动物因水体缺少氧而死亡。水体发臭是 由于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答案:(1)5 绿藻和水草 (2)500 500 (3)光线 绿藻(或食物) 食物网如下图 (4)O2 分解者(微生物) (二)选考题(共 2题,考生在第 25、26题中任选 1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 1 14 题计分。做答时请写清题号) 25.(18分)(选修模块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某二倍体植物是杂合体,图为其花药中未成 熟花粉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是该花粉培养过程中的 代表的是 ,③表示的是 过程,②表示的是 过程。X 过程,④表示的是诱导 过程。 (2)图中从愈伤组织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具体通过哪一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 成分中 _______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最后获得的来源于未成熟花粉的完整植 植株(甲)。未成熟花粉经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说明未成熟花粉具有 ,才能使其结实产生后代(乙),否则植株甲只有通 株都称为 。(3)对植株甲进行 过的方式才能产生后代(丙)。乙、丙两种植株中,能产生可育花粉的是 植株,该植株群体中每一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种,该群体植株产生可 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 从而开辟育种新途径。 种。花药培养在育种上的特殊意义是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倍体育种等内容以及综合理解分析能力。植物组织 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其过程大致是外植体在人工培养基上诱导生成愈伤组织 (此过程经过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产生胚状体或不定芽,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不 定芽要发育成植株还要经过诱导生根一道工序。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成的植株为单倍体,再经 过染色体加倍得的植株都是纯合体。本题对考生的要求过高,考生需要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和原理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才能作答,有超纲嫌疑。 答案:(1)脱分化 再分化 胚状体 分化(或发育) 生根 (2)激素 单倍体细 胞的全能性 (3)染色体加倍 无性繁殖 乙一多缩短育种周期 26.(18分)(选修模块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图为某种质粒表达载体简图,小箭头所指分 别为限制性内切酶 EcoRⅠ、BamHⅠ的酶切位点,ampR为青霉素抗性基因,tctR为四环素抗 性基因,P为启动子,T为终止子,ori为复制原点。已知目的基因的两端分别有包括 EcoR Ⅰ、BamHⅠ在内的多种酶的酶且位点。 (1)将含有目的基因的 DNA与质粒表达载体分别用 EcoRⅠ酶切,酶切产物用 DNA连接酶进 行连接后,其中由两个 DNA片段之间连接形成的产物有 、、三种。若要从这些连接产物中分离出重组质粒,需要对这些连接产物 15 进行 。(2)用上述 3种连接产物与无任何抗药性的原核宿主细胞进行转化实验。之后将这些宿主 细胞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原核宿主细胞所含有的连接产物是 若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原核宿主细胞所含有的连接产物是 ;。(3)目的基因表达时,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是 (4)在上述实验中,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表达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 酶切时应选用的酶是 ,其合成的产物是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知识以及理解能力,综合应用能力。(1)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 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表达载体,使两者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酶切产物用 DNA连接酶进行 连接,就会出现目的基因-载体、载体-载体、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三种连接物,这需要进行 筛选出基因表达载体。(2)三种连接物中只有载体-载体连接物带有四环素抗性基因(切割 后经 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又恢复成),所以含有载体-载体连接物的原核宿主细胞能在含四环 素的培养基中生长。另,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连接物不带有青霉素抗性基因,其他两种都带 有。(3)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中,启动子是 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 驱动基因转录出 mRNA。(4)用两种限制性内切酶一起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表达载体,所有 切割后的质粒表达载体的相应两端带有的黏性末端都相同而不是互补(切割后的目的基因也 一样),这样就不会出现载体-载体、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这样的连接物。本题难度极大,考 生得分率极低。 答案:(1)目的基因-载体连接物 载体-载体连接物 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连接物 分离纯 化(2)载体-载体连接物 目的基因-载体连接物、载体-载体连接物 (3)启动子 mRNA (4)EcoRⅠ和 BamHⅠ 二、试卷整体分析 2008年的生物试题仍注重基础知识,突出了学科主干知识,强调了理解能力、实验与 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较好地体 现了以能力为立意。具体分析如下: 1、试卷涉及模块及知识点的分布 模块 知识内容 细胞的分子组成 细胞的结构 试题分布 分值 比例 12 分 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细胞的生命历程 3 分 6 分 3 分 14% 21(Ⅱ) 2、3、8 分子与细 胞6、22(3) 16 遗传的细胞基础 遗传的分子基础 遗传的基本规律 生物的变异 72 分 19、22 11 分 遗传与进 化17% 伴性遗传 18、 20、 21(Ⅰ) 4 分 生物的进化 植物的激素调节 10 分 22 分 4、5、9、11、12、13、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3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种群与群落 生态系统 10、 14、15、16 17、24 2 分 6 分 稳态与环 境51% 11 分 生态环境的保护 基因工程 26 25 18 分 18 分 细胞工程 选修 3 18% 胚胎工程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 理问题 2、试卷特点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如第 4 题的常规检查;第 6 题的身心健康与疾病 的关系;第 11 题的学习生活情境;第 19 题的 ABO 血型等。 (2)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倡导环保意识。如第 16 题的生物入侵,第 17 题和第 24 题第 4 小题的水体污染。 (3)平稳过渡,推陈出新。都突出必修 3,都有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选做题都是 一道基因工程题,一道细胞工程题,体现了命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试题在继承的基础上有 所发展突破,如第 21 题的第Ⅱ部分。 (4)试题难度比去年有所提高,选择题比去年略难,主现题比去年容易,选做题偏难。 17 3、不足之处 (1)必修三个模块所考知识点在试卷中的比例极其不平衡,其中必修 1 占 14 分,必修 2 占 17 分,必修 3 占 51 分,两年的高考试卷都太突出必修 3(去年必修 3 占 45 分),容易 误导学生认为必修 3 比较重要。 (2)某些主干知识并不考查,如呼吸作用、细胞分裂、复制、变异等;有些知识考查 显得重复,如第 2、第 3 题,都考查叶绿体色素;第 7、第 8 题都考查蛋白质代谢;考查反 射弧以及兴奋传导的第 4、第 9 和第 23 题。 (3)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而试题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不够。 (4)有些题有超纲嫌疑,如第 17 题的负反馈,第 25 题的“胚状体”概念以及不定芽 的诱导生根第 23 题中乙酰胆碱的作用到底是兴奋还是抑制,学生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 还有第 26 题对考生的要求也过高。 18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