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下载

2018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2年10月16日



2018 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12 分) 1.(6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一段古潭般 的河湾。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 身一阵清凉。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 蓊郁,中间的虬藤柔曼,纠挽披拂。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 来。一棵倔强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 睨着岸边的林子。 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D  A.悄(qiāo)无声息 B.蓊(wēng)郁 C.披拂(fú) 盘垣(huán) 虬(qiú)藤 参差(cī) 兀(wù)立 澄澈(chè) 柔曼(màn) 倔拗(ào) 睥(pì)睨 D.偃(yǎn)卧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  A.深邃 蜿蜒荒疏 B.幽邃 C.深邃 蜿蜒 稀疏 曲折 稀疏 D.幽邃 曲折荒疏 【考点】88:语段综合考查.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字形以及词语的辨析,作答时针对不同的题型,仔细作答。 【解答】(1)A.“悄无声息”的“悄”应读作“qiǎo”;“盘垣”的“垣”的应为“桓”; B.“蓊郁”的“蓊”应读作“wěng”; C.“倔拗”的“拗”应读作“niù”; D.正确。 故选:D。 (2)深邃:深远;深奥;深沉。 幽邃:幽深。 注意前文修饰语“古潭般”,选用“幽邃”更恰当,突出“幽”,和“古潭”吻合; 蜿蜒:比喻(山脉、河流、道路等)曲折延伸。 曲折:弯曲。 “蜿蜒”具有动作性,可以作动词,语境中有“来”,最补语,一般位于动词后,而且选 用“蜿蜒”更形象生动。 荒疏:(学业、技术)因平时缺乏练习而生疏。 稀疏:(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 这里形容“枝叶梢头”的少,选用“稀疏”。 答案: (1)D (2)B 【点评】近义词辨析题,属于表达运用,能力层级 E,做这类题目关键是要辨析近义词 的含义,然后结合词语的使用方法,根据具体语句的语言环境做题,切忌望文生义选出 错误的答案。 2.(3 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蝉联榜首长达 100 周,30 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 B.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 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C.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 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 D.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 吸共命运。 【考点】27:病句辨析修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 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 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 病因。 【解答】A.结构混乱,“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 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由“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与“《人类简史》一经 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两个句子构成,将“写作了”改为“写作 的”; B.搭配不当,“解开”与“本质”搭配不当,将“解开”改为“确定”; C.表述正确; D.语序不当,“一批”为数量短语,应该放在动词性定语的前面,将“一批”放至“支 持”的前面。 故选:C。 【点评】结构混乱主要有四类: (1)举棋不定:此类语病的特点是,作者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 结构都用了。 (2)藕断丝连:此类语病的特点是,把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 头硬凑起来。 (3)中途易辙: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4)反客为主:此类语病的特点是,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 此而纠缠。 3.(3 分)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B《论语》 四书 语录体 以时间为序 巴金 舍生取义 拥刘反曹 高觉新 逝者如斯夫 三打祝家庄 激流三部曲 卡西莫多 《三国演义》 章回小说 C《家》 现代小说 悲剧 D《哈姆莱特》 文艺复兴 C.C 莎士比亚 A.A B.B D.D 【考点】61:名著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解答本题主要依靠平时对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积累,同时解题时要抓住题干 中的关键词语,把它和作者的生平、评价和贡献联系起来。 【解答】A.“舍生取义”是《孟子》中体现的思想; B.“三打祝家庄”是《水浒传》中的情节; C.表述正确; D.“卡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识记能力。多读、多看、多记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积累,对名著名篇的阅读积累要细致,全面, 不能只满足于熟悉情节,还要深刻领悟其思想内容,熟悉其表达技巧。 二、(9 分) 4.(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 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 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 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 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 的沟通。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 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 为这种被意识到的信息存在的唯一載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 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 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 面发展莫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 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将信 息与人的本质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化时代生了一 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 理解、被获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 造,并且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在少部分专业 人士手中,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 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 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 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人的知觉活动、概念活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 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 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看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 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的对信息处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 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 (1)下列对“信息”相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C  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 一载体。 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 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 来。 (2)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B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 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 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 被理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 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 奴役。 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 (3)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 是 D  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 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 干”。 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强入哈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 依赖症。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 水平。 【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 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 正误。 (3)本题考查推断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缺少前提,见原 文第三段“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错,原文第三 段为“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2)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错,原文第四段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 全面发展莫定了基础”;C.“已经完全被”绝对化,原文第五段为“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 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以及倒数第二段为“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D.“科 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于文无据,原文最后一段为“确立 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3)D.根据原文倒数第二段可知,“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指“现代信息及其技 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人的知觉活动、概念活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 这使它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D 选项是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提 高自己的能力,故不能体现“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 答案: (1)C (2)B (3)D 【点评】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 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 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 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 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三、(15 分) 5.(2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白蘋洲五亭记[唐]白居易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 ①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 为荒泽。至大 ②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属灾潦荐 至,沼 堙台圮。后又数十載,委无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 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漢,跨 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 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 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里开水香之タ宾友集歌吹作舟徐动咏半酣飘然 恍然。游者相顾,成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 ③时予守宫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覙缕 梗概, 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 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濫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 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 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 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那,忧黎庶,有善政, 不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 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 (选自《白居易集》 [注]①鞠:皆,尽 ②荐:连续 ③覙缕:逐条陈述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 狎:亲近 B.万象迭入 C.杨君缄书赍图 D.成胜概 迭:重叠 赍:送 概:景象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A.因以为名也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B.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C.康之由,革弊兴利 D.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若属皆且为所虏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 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 B.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跬”,再跨一脚为“步”,后即以“步”作为长度单位。 C.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职,如《陈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 史臣荣举臣秀才”。 D.蓬灜,指蓬莱和灜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为仙人所居之处,后常指仙境。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A.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 飘然恍然 B.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 飘然恍然 C.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 飘然恍然 D.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 飘然恍然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文章记叙白蘋洲五亭的由来,描写白蘋洲胜景,赞美杨汉公“乐山水”“有善政”,叙 议结合,言简意赅。 B.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白蘋洲五亭的优美风光,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江南山水 的热爱。 C.作者将谢、柳、龚、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 意。 D.文章对杨汉公大加褒美,这从侧面体现了白居易“革弊兴利”、关心民生的政治情怀。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 ②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 ③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 【考点】51:文言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能够翻译出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针对 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1)解答此题课采用联想(联想课文原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文 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帮助推断等方法。 (2)此类题的每个选项的第二句一般为课内的句子,可以采用代入法进行排除(将后一 个句子中虚词的意思代入到前一个句子中进行解释,看是否合理。 (3)此题考查学生文化常识,在平时要加强理解记忆。 (4)从断句的角度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5)本题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5)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 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 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 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解答】(1)A.句意为:靠近泛着波纹的清澈水面的,称它为碧波亭。狎,亲近,靠近。 解释正确。B.句意为:众多景象交替映入眼帘。迭,交替地,轮流地。解释不正确。 C.句意为:杨君寄来书信图纸。赍,送。解释正确。D.句意为:成就美好的景象。概, 景象。解释正确。 (2)A.前句句意为:因而用白蘋作为名字。因,连词,因而。后句句意为:你通过我 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因,通过,经由。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B.前句句意 为:建起八角亭来供游玩和休憩。以,连词,用来。后句句意为: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 用来使百姓愚蠢。以,连词,用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C.前句句意为:安康的 原因,是(杨君)兴办对人民有利的事,革除各种弊害。之,结构助词,的。后句句意 为: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之,音节助词,无实意。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不相同。D.前句句意为:如改茶法、变税法这类。若,动词,像。后句句意为:你们这 些人都会被俘虏。若,代词,你。选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3)A.“本文是一篇游记”错误,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原文第二段 “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意为“杨君寄来书信图纸,请我对此作一篇记”,由此可 见,作者并没能亲历白蘋洲的山水名胜自然,所以本文自然算不上游记。选项解说不正 确。 (4)句意为:每当到了汀风像春风般和煦,溪中月色如秋月般温柔,白天众多鸟儿鸣叫, 傍晚水莲花盛开,水汽夹杂着香气袭来的时候,宾客友人集聚,歌咏吹奏创作,船桨缓 缓地摇动,(人们)饮酒诵诗,半醉半醒,飘飘悠悠,茫然迷糊。从句法结构和句意上看, “每至汀风春”和“溪月秋”作状语表条件,且“春”与“秋”相对应,中间应断开; “花繁鸟啼之旦”和“莲开水香之夕”表时间,“旦”“夕”相对,中间应断开;“宾友集” 是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宾客友人聚集,“歌吹作”是聚集后宾客们所做的事,中间应 断开;“舟棹徐动”的主语发生转换,由“宾客”转为“舟”,故应断开;“觞咏半酣”和 “飘然恍然”的主语又回到“宾客”,分说宾客们半醉半醒,茫然迷糊,故应断开。故本 句断句为“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 咏半酣/飘然恍然”,与 A 项相符。 (5)C.选项“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表述有误,根据文章可知,作 者将谢、柳、龚、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是以“柳、龚、黄”没有良好的政绩来对 比突出杨汉公在职期间的实干功绩。选项理解与分析不恰当。 (6)①列:排列。岫:峰峦。句意为:面对宽广的池水、看到排列的峰峦的,称它为山 光亭。 ②牧:统治,治理。治:管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句意为:杨君先前治理舒地 (或“在舒地做官”),舒地百姓太平;现今治理湖地,湖地百姓安康。 ③兼:同时具有。句意为:二者都具备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杨君了吧? 答案: (1)B (2)B (3)A (4)A (5)C (6)①面对宽广的池水、看到排列的峰峦的,称它为山光亭。 ②杨君先前治理舒地(或“在舒地做官”),舒地百姓太平;现今治理湖地,湖地百姓安 康。 ③二者都具备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杨君了吧? 译文: 湖州城往东南走二百步,抵达霅溪,溪水连着汀洲,洲名叫白蘋。梁朝时吴兴太守柳恽 在此作诗“汀洲采白蘋”,因此用它取名。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年,有名却无亭, 都是荒泽。到了大历十一年,鲁公颜真卿担任刺史,才剪枝导流,修建八角亭来作为游 玩时休息之用。不久水灾连续而来,水泽堵塞,亭台毁坏。后来又过去几十年,没有一 点儿空地可供立足。到了开成三年,弘农人杨君担任刺史,就疏通四渠,疏浚二池,修 建三园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直到游宴息宿的用具,都有了。看到那横跨大水长 汀的建筑,称之为白蘋亭。 在二园之间、可以欣赏百花的,称之为集芳亭。面朝广池、观白云者,称之为山光亭。 玩赏晨曦者,称之为朝霞亭。玩耍清涟者,称之为碧波亭。五亭依次排列,气象万千, 全方位无死角,胜景无所遁形。每到河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时,莲开水香之夜, 宾友群集,舟船慢行,酒至半酣,飘然欲仙如痴如醉。游玩者彼此相视,道:此地不知 是世外之地?还是人间?又不知是否是蓬瀛昆阆,还能怎么样呢? 当时我在洛阳工作,杨君写信附图,请我为亭作记。我拿着图握着笔,冥思苦想,逐条 陈述梗概,十条中不得二三。通常胜境之地,得到人然后才能发生;人有独特的构思设 计,得到美景然而后才能展开:境心相遇,一定有迹可循吗?大概这种胜境,实则起源 于柳恽太守,草创于颜真卿公,发扬光大于杨君:三贤接力,事情才能成功呀。杨君之 前在舒州做州牧,舒州人安居乐业;现在在湖州做州牧,湖州人安康。安康之路,源于 改革兴利,比如改革茶法、改变税书之类的。利兴,因此州府有多余的钱财;地方治理 成功,所以平时才有空闲。因此有余力满足高尚的情怀,成就美景,三者互相依托,难 道是偶然吗?当年谢、柳二人为郡守,寄情于山水,多高尚的情怀,却没听说过他们有 美好的政绩;龚、黄为郡守,忧心于黎民,有美好的政绩,却没听说过他们拥有美景。 兼而有之者,大概只有我的朋友杨君吧?杨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月久远,后来者不 知,因此写下他的名和字。时间为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录。 【点评】此题考查的考点有以下几个: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 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3、文化常;4、断句;5、识归纳内容要点;6、理解并翻译 文中的句子。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培养阅读浅易古代诗文的能力,注重文言实词、虚 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四、(23 分) 6.(9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 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 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 劳动。 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 中。 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 力。 (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 【考点】5F:山水田园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 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 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了描述画面,要注意紧扣诗中意象,运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表述。 (3)分析诗歌的情感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分析,另一种是给出分析的方向,让考生通 过诗歌进行解读,答题时注意明确题干中的答题方向,然后结合诗歌进行解释。 【解答】(1)A.“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错误,“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句透露出, 对于世道的兴衰,对于孔子、子路一类的人物,诗人从心底里还存有某种希冀。 (2)“平畴”,平坦的田野。“怀新”,孕育着新的、的生机。理解了这两个难点词语,再 结合“远风”“良苗”就可以描绘出画面。 (3)此句根据“掩柴门”“为陇亩民”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隐逸情怀;一个“聊”字值得 分析,其意思一般是“姑且,暂且”的意思,言下之意是虽然隐居了,但并不能全然忘 情,不能完全放弃济世弘道的理想。 答案: (1)A (2)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 生机。 (3)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 译文: 先师孔子留遗训:君子忧道不优贫。 仰慕高论难企及,转思立志长耕耘。 农忙时节心欢喜,笑颜劝勉农耕人。 远风习习来平野,秀苗茁壮日日新。 一年收成未估量,劳作已使我开心。 耕种之余有歇息,没有行人来问津。 日落之时相伴归,取酒慰劳左右邻。 掩闭柴门自吟诗,姑且躬耕做农民。 赏析: 这首诗从孔子遗训“忧道不忧贫”之不易实践叙起,夹叙田间劳动的欢娱,联想到古代 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或说理,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 看似散杂,不见首尾,其实散而有骨,理、事、景、情交融汇合,最后道出主旨:“聊为 陇亩民。”此诗语言朴素之至,初读甚至觉得有些枯淡,但细细寻味,就会发现基中有生 动的场景、活泼的思想、浓郁的情趣。苏轼说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不加雕饰却 又胜于雕饰,这是一种艺术的辩证法。这中间其实经过了诗人艰苦的艺术劳动,那是一 个弃绝雕饰、返朴归真的艺术追求过程,没有一番苦功是无法达到这种艺术创造境界的。 【点评】诗歌鉴赏做到五必看: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 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 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7.(6 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荆轲刺秦王》“① 风萧萧兮易水寒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是荆轲赴汤蹈火的毅然决然:《短歌行》“② 周公吐哺 ,天下 归心”,那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梦游天姥吟留别》“③ 安能摧眉折 腰事权贵 ,④ 使我不得开心颜 ”,道出李白蔑视权贵的做岸不屈:《赤壁赋》“⑤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写出东坡经历人生低 谷后的旷达、洒脱;《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⑥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 未”,抒写了辛弃疾耻于弃官归隐、立志光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了名句默写。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 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 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解答】答案为: ①风萧萧兮易水寒(重点字:萧) ②周公吐哺(重点字:哺) 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重点字:事) ④使我不得开心颜(重点字:颜) ⑤惟江上之清风(重点字:惟、清) ⑥休说鲈鱼堪脍(重点字:脍) 【点评】赤壁赋 (苏轼) 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逝者如斯,而未 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 妇。)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 之一粟。 6.融情景理于一炉,生发“理”的诗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7.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 而成色。 8.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9.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0.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少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五、(21 分) 8.(21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虹关何处落徽墨 石红许 在冬天,在春天……为了寻找一截久违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在虹关【注】墨染 了一样的旧弄堂里,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 见寸许徽墨,也心满意足。行走在虹关,我一次又一次向墨的深处挺进,去追寻墨的风 月身影。 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很难找了,你这样没有目的 地寻找,不啻于白费心神徒劳无功。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 徽墨制作技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 欣慰的是,季节扯起的丹青屏风里,总有一棵需十余个大人合抱的千年古樟,华盖 如伞,累了,就在树下坐一坐,仰望绵廷浙岭,聆听“吴楚分源”的回声。穿村而过的 浙源水、徽饶古道在炊烟袅袅里把日常琐碎的生活串成一幅恬谧幽静的水墨画,人在画 中,画在人中,昔日贩夫走卒、野老道者的身影渐行渐远在徽墨涂抹的山水间,一丝淡 淡的忧伤悄然在心里泛浮,随着雨滴从瓦片上、树叶间滚落下来,把人带进梦里故园。 一堵堵布满青苔的墙壁上还隐约留存着经年的墨迹,那是徽墨的遗韵吗?石板路上, 不时与村人擦肩而过;老宅门内,不时与老人目光相撞。在虹关,我拾掇了一串烙上徽 墨溫度的词语:质朴、慈祥、安然,小桥、流水、人家……虹关,允许我拾取半截残墨, 记下一串与徽墨有关联的大街小巷地名。 虹关伫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使 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也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磨便黯然 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 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 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屐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勢, 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落 纸如漆,万古存真”之美誉。有权威人士言之凿凿指陈,北京故宮博物院还保存着数十 块虹关徽墨。徽墨无声,虹关有幸,虹关人因此而自豪。水口、民居,显然还有徽墨等, 不负众望,终于为虹关换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 虹关徽墨,不小心逝失在古村落、古驿道边,等待人们去擦亮这张泛着黑色光泽的 名片﹣﹣“徽墨名村”。在一栋民居内,我兴奋地发现,有人在挖掘、研发传统徽墨工艺, 遗憾不见墨工,不知那一双手是怎样捣鼓着黑色的诗篇。不大的台面上摆放了刀、小锤、 木槽、墨模等工具,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物品,想必都是与徽墨有关的器皿、墨料。壁板 上挂有制墨工序图《一块墨的前世今生》:点烟、和料、烘蒸、杵捣、揉搓、入模、晾墨、 描金。从采取数种原料到试磨鉴定墨质,一锭墨才得以面世,具体制作起来,其工序之 繁复岂是图解所能说得清楚的,想想真不容易。一锭墨,千杵万揉,浓缩的精华,浓缩 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不经意间,我瞥见阁楼上稳站着一个白髯飘飘、仙风道骨的先生,便主动打招呼, 他问询了我的来意,邀请上楼喝茶座谈,我,一个找寻徽墨的陌生人,沿着屋内与厢房 连成一体的木质楼梯,漫步走上阁楼,轻轻地踏在楼板上,咿呀作响,我生怕踩醒了乾 隆年间经营徽墨的原始账本,生怕踩碎了岁月的痕迹,更生怕踩破了一截遗落的留着明 代指纹的徽墨。 先生姓叶,一个隐者、居士、制笔者,放弃大城市的舒适,只身走进虹关,设立工 作室,执刀执笔,刻刻写写画画。兴致来了,叶老师挥毫泼墨,正是徽墨磨出的浆液、 芳香、光泽,正是新的徽墨传人制作出的徽墨。磨墨时,细润无声,我却听到了墨与砚 台的喁喁细语。触摸着徽墨的韵律,我看到了,看到了徽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 “入纸不晕、书写流利,浓黑光洁”。真想只做一个书者。舀一瓢清清的湖水,每日轻柔 磨墨,从容铺纸,蘸墨挥洒,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 家里书桌内一角散落着几块早年留下的普通用墨,七公分长,其侧分别有描金楷书 “金不换”“凝香”字样,背面还有莲荷、白鹤等图纹,虽谈不上金贵,但仍散发着幽幽 暗香,还有儿时习书的悠悠往事。回想小时候上学时,练毛笔字要买描红本、砚台,还 有长条形的墨块。磨墨时总是弄得满手漆黑,便到校外小水塘边去洗干净,再继续练字。 与墨的亲密接触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那几年,以后偶尔再接触毛笔,已经是蘸 着液态的墨汁了。我想,那时研磨的墨一定是虹关的徽墨吧。这样一想便感到一丝慰藉, 回头再看黄灿灿油莱花簇拥的虹关,一身原生态的粉墙黛瓦着装,仿佛特别的亲切,烟 雨蒙蒙中弥漫着老家的气息,一股乡愁莫名袭来。 在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対文化敬畏的心。在 寻找徽墨中,我领略到徽墨走过的千年历程,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 化。这是墨润心灵的过程,这是沉醉馨香的过程,这也是国学照濯的过程。虹关,坐落 在和风细両敲开的绿茵茵帷幔里,是徽墨润开的一首唐诗,深入其中似穿越在一阕宋词 里,时光铺陈,岁月静好。 蓦然间,发现村口一小店屋檐下旗幡招展﹣﹣“有徽墨出售”,我加快脚步走去,带 一截虹关徽墨,去描绘心中的故乡。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注]虹关,即虹关村,古徽州村落,是“徽墨”产地之一,位于今江西省婺源县。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B  A.文章开头运用“子然一人”“蹀躞”等词语,形象地描写了“我”寻找徽墨时身心疲 惫、孤独失落的状态。 B.“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是徽墨式微的原因,“华丽”一词运用反语手法,寄寓 了“我”内心的惋惜与不平。 C.文章写了一位“隐者”,表达“我”对其放弃大城市舒适生活、在虹关与笔墨为伴的 敬慕之情。 D.文章回忆儿时磨墨习书的一段经历,意在强调“我”与墨的渊源,真实亲切,具有生 活气息。 E.文章以寻找徽墨始,以带走徽墨终,首尾呼应,脉络清晰;文字优美,富有诗情画意 和文化韵味。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请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 (4)文章在记叙寻墨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描绘虹关古村? 【考点】42:散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2)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句子含意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3)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分析与根据能力。 (4)本题考查对文章创作思路及写作意图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1)A.“身心疲惫、孤独失落的状态”有误。从下段“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 的人很难找了,你这样没有目的地寻找,不啻于白费心神徒劳无功。我不甘心”可看出, 是为了描写了“我”寻找徽墨时艰难和心有不甘。B.“运用反语手法”及“不平”错。 作者运用“华丽”一词,不是反语,也无不平之意,而是旨在形象化地写出从纸张到数 字化的发展之快,从而表达出作者对“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 的叹惋。 (2)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具体语句并联系全文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从“墨与砚台的喁喁 细语”和“徽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等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或想象),其 作用是能生动且形象地写出了“叶老师挥毫泼墨”时的真切场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 对叶老师“放弃大城市的舒适,只身走进虹关,设立工作室,执刀执笔,刻刻写写画画” 的清幽生活的向往之情。 (3)解答本题,需要对全文内容进行筛选和整合。从“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见寸许 徽墨,也心满意足”处,可看出“我”寻找徽墨是因喜爱。从“虹关伫立,徽墨式微。 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 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处,可看出“我” 寻找徽墨是因而徽墨式微,“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从“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屐行 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勢,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和“一锭 墨,千杵万揉,浓缩的精华,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处,可看出“我”寻找徽墨是 因其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它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从“在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 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対文化敬畏的心”处,可看出“我”寻找徽墨是因 “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対文化敬畏的心”。 (4)文章开篇写“为了寻找一截久违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在虹关墨染了一样的旧 弄堂里,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指出徽墨产于虹关,二者血肉相连。 文章第三段中“季节扯起的丹青屏风里,总有一棵需十余个大人合抱的千年古樟,华盖 如伞……穿村而过的浙源水、徽饶古道在炊烟袅袅里把日常琐碎的生活串成一幅恬谧幽 静的水墨画,人在画中,画在人中”处,可知描绘虹关古村美丽风景是为衬托徽墨的美 妙。根据“有权威人士言之凿凿指陈,北京故宮博物院还保存着数十块虹关徽墨。徽墨 无声,虹关有幸,虹关人因此而自豪。水口、民居,显然还有徽墨等,不负众望,终于 为虹关换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可知徽墨产自虹关古村,底蕴深厚。 另外,从“一丝淡淡的忧伤悄然在心里泛浮,随着雨滴从瓦片上、树叶间滚落下来,把 人带进梦里故园”和“我加快脚步走去,带一截虹关徽墨,去描绘心中的故乡”处,也 可感受到作者在写虹关时而产生的乡愁。从以上分析看出,用大量笔墨描绘虹关古村, 可以文章内容更为丰富,也更具有情趣感,其主题也能够得以深化。 答案: (1)AB (2)主要运用了拟人(或想象)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使用徽墨书写时鲜活灵动的状态, 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3)①喜爱徽墨,而徽墨式微,制墨技艺几近失传。②墨,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 深,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③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 (4)①虹关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②虹关是徽墨的产地,徽墨也成 就了虹关。③虹关引发了作者的乡愁。④增添了寻墨历程的情趣,丰富了主题。 【点评】分析句子的两个角度 (1)内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 的联系。 (2)结构角度。这是重点。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 文中的位置。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段,则要考虑:①点明题目;②开门见山;③总 领全文;④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 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在文章中间,则其句子作用有:①过渡,②照应(呼应),③转折 (换)﹣﹣全文内容或思路的转折,④总结。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在文章结尾,则其句 子作用有: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呼应开头、收束全文、引人深思等。 六、(10 分) 9.(6 分)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 鲁迅提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丰子恺的漫画《村 学校的音乐课》却没有画人的眼睛。你觉得二者矛盾吗?请结合画面说明理由。 【考点】87:图文、表文转化.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 图表,找到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观点,鲁迅所说与《村学校的音乐课》没有画人的眼睛 这二者有无矛盾,然后再进行言之有理的分析说明。如答二者不矛盾,从鲁迅所说看, 他强调的是眼睛的窗口作用,通过眼睛能看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故极省俭。漫画《村 学校的音乐课》不画人的眼睛,正是体现出“听”的作用。如答二者矛盾,因为鲁迅的 观点是要用画眼睛这一技巧来简洁刻画人物,而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没画 眼睛,且人物众多,为避免雷同而要画出人物的不同运用及其他外貌特征来表现人物的 听音乐的场景,故而太不节俭笔墨。 参考答案: 不矛盾,鲁迅的话旨在强调眼睛的作用,而丰子恺的漫画突出的却是用耳去倾听。 矛盾,鲁迅主张通过画眼睛省俭刻画人物,而丰子恺的漫画不画眼睛,却要通过各种人 物的不同表情、动作去表现人的心理情感,故变得繁琐。 【点评】漫画文字转换解题方略 (1)阅读漫画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画眼”,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故 在审漫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 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 (2)看清漫画的画面。漫画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 说明某种观点。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在审题时,一定 要仔细、全面观察画面。 (3)品味漫画的语言文字。为了表达其寓意,漫画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文字。 在解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所隐含的观点,有 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4)揣摩漫画的夸张之处。为了说明某种观点,漫画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 形夸张,以引起观者共鸣。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 (5)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漫画的要义。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 现实;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画面思画外。 10.(4 分)中学生刘星写给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图书馆馆长的电子邮件,在语言、逻辑 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请找出四个有问题的词或句子,写在答题卡上。 尊敬的馆长: 您好! 今天我到贵馆读书,被其别出心裁的外部设计和炫聕的内部场景震慑,“最美图书 馆”果然名不虛传。阳光透过玻璃洒满大厅,有人专注选书,有人静静阅读,这真是“书 香天津”的最好写照! 为了提升图书馆的品质,更好地服务读者,我提两点建议,请采纳。 首当其冲,希望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 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 其次,希望在买书上继续加大投入,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 谢谢! 此致 敬礼! 刘 星 2018 年 3 月 3 日 【考点】81:综合读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正确,要通读语段,整体把握大意。要求找出电子 邮件中语言、逻辑等方面的错误。 【解答】①震慑,是让坏人害怕,心里恐惧,是针对犯人心里的。用在“我”身上不合 适。 ②直接让别人“采纳”自己的建议不得体。 ③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此处错误理解为“首先”。 ④“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表述绝对化,应该是 “读者参加图书馆的活动,能够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 ⑤“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表述绝对化,应该是“增大藏书量是实现 图书馆的内涵发展的条件之一”。 答案: ①震慑 ②采纳 ③首当其冲 ④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 ⑤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 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 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七、(60 分) 11.(60 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納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 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 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 800 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考点】91:材料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一、分析:作文材料考查考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给考生提供了广阔 的思考和想象空间。材料中的“器”可以让考生联想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玉 不琢不成器”等相关的名言、名句或词语,也可以结合中国科技迅猛发展而横空出世的 “国之利器”;既可以理解成工具,也可以理解为利器,还可以上升为精神、品质与文化。 命题人是在倡导学生写自己对工具、对形式与内容、对精神、对品质、对文化的理解, 体现出一种时代精神,也重视对学生价值态度的考查,将作文与做人统一起来。 由“器能盛納万物”,考生可以写生活中的实物的“器”,根据“器”的特点引申开 去,或思考形制与内容的关系,或思索器与道之辨;由“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 包,彰显才识气度”,可以写个人的才识、气度、气量,探究“器”在个人品质上的意义, 思考做人要有肚量,能包容别人,能宽容他人,这样的人才更有魅力,这样的社会才更 有生命里;由“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可以写作为工具的“器”,探讨 个人怎样才能手握利器,探究利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由“有一种‘器’叫国之重 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可以写大国重器,感悟“器”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作用, 启发思考怎样做才能成为肩负国家未来的国之重器。围绕材料提供的句子,从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做入手思考,选取合适的角度立意,语言表达方式可以说理、议论,也可 以记叙、抒情、说明。 二、参考立意: 1.“器”给我们的启示; 2.努力拼搏,让利器在手; 3.包容是人生利器; 4.成就自我,做国之重器; 5.兼容并蓄,魅力无穷; 6.宽容,让世界春暖花开。 【解答】 宽容,让世界春暖花开 散播宽容的这一刻,我们的世界春暖花开。 2016 年,一名男子因其女儿玩耍时被被一名男童撞到而对其大打出手,随后与 男童母亲发生争论,该事件被拍成视频上传后,舆论责骂声席卷而来,男子家不断有人 电话打来来责骂他。正当事情将要愈演愈烈时,男童母亲发文表明:“为了他和他的家人 有个正常的生活,我选择宽容。” 宽容是指宽大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是一种很深的涵养,事件中男子因为没 有选择宽容而引发后面的麻烦,而男童的母亲却为男子考虑而选择了宽容,其境界不得 不令人敬佩与赞叹。 毕淑敏曾说:“有一颗大心,才盛的下喜怒,输得出力量”物质世界中有很多的房 子,人的心灵也一样,有的人心胸狭隘,心中的房子自然只能装的下自己。如慈禧太后, 仅仅因为大臣下棋时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而将其满门抄斩,如此心胸,如此暴 行,怎能不落得千古骂名!有的人心胸博大,心中的房子自然能包罗万象。太宗对魏征 的直谏报以“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宽容之心,因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 世,从而名垂青史。古往今来,凡是有大成就者皆能宽容待人,容纳非议,以博大的胸 襟和全局性的眼光面对指责,理解把握全局。 宽容能成就一个人。当年被议员羞辱的林肯,在总统会议上不仅没有责备他人,反而以 真诚的语气告诉他人:“我是皮匠的儿子,我感到自豪”如果他没有以宽容相待,而是破 口大骂,又怎么能成为美国最优秀的总统之一呢! 宽容是化解恩怨的良药。宽容是一种谅解他人的豁然大度,蔺相如对廉颇“引车 避匿”,以宽容维护了赵国的安定。小小的宽容,是对满腹牢骚的人一个暖暖的微笑。他 如冬日里一缕阳光,融化人与人之间的坚冰。 宽容不是懦弱,而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坚强。斯宾诺莎曾说“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 的,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的”宽容需要勇气,宽容他人的同时,也放弃了自己的利 益。一只脚踩扁紫罗兰,但花香却留在脚踝上。 宽容是一门学问。宽容要对事。并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宽容,对于小过错,小过 失,你可以快乐地宽容对方。但在原则问题上坚决不让步,这样才能做到小宽容,大智 慧。 宽容要对人。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 宽容不可宽恕的人,是放纵。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大海因容纳百川而成就其大,因广阔而备 受称赞。人只有宽容才能胸怀博大,任恩怨沉浮,一笑泯恩仇。让我们开启宽容的心锁, 期盼那样的事件不再发生,散播宽容,让世界春暖花开。 【点评】作文开头的技巧: 1、开门见山式 这是议论文最常用的一种开头方式。就是开篇就将文章的中心论点摆出来,然后再 逐层展开论证,不蔓不枝,主旨豁然明朗。如:《谈骨气》“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一 句话单刀直入,开门见山,表明中心论点,简洁明了。采用开门见山式开头应注意的问 题:写作前要经过认真的思考,提炼出能够引领全文主题内容的开头;这种开头语言要 非常精练,简洁明了,有一种能使阅卷老师一望便知全文重点的效果。 例: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 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充盈中华,诚信之光越普照华夏。诚信早 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诚信》) 2、释题入篇式 释题入篇法,就是在文章开头,就对标题或相关概念的含义加以解释和阐发,表明 自己的观点。这样开篇,鲜明而简洁,且有时能较鲜明的展示作者的思考深度。 例: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优秀品质,也是一种道德情操。(《谈 感恩》) 3、比喻生辉式 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使道理深入浅出。可使说理变平淡为生 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灵动性,增强理的感染力。 例:微笑,恰如淌过的溪流,柔和恬静;微笑,恰似那悬挂的一刀新月,皎洁光亮; 微笑,又恰似那挺拔的苍松,积蓄着万般力量……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坚忍不 拔,那便是微笑的力量;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自信满满,那便是微笑的力量; 如果说,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心头一暖,那便是微笑的力量!(《这也是一种力量》) 4、排比点题式 排比手法的运用可达到彰显气势 炫示文采的效果,但要注意紧扣题旨,不能为排 比而排比,为文采而文采,以致以辞害义;同时更要注意分句间的逻辑层次,否则开头 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例:科学家的意气,让他们登上学术的高峰;工人的意气,让他们不畏艰苦的条件; 学生的意气,让我们拥有勃勃的精神。意气当它代表人类坚韧的意志和宽广的气概时, 是自古不变的美德,是永远经典的操守!(《谈意气》) 5、引用名言式 引用名言可达到言约意丰,加深主题的效果。但当你所引用的名言表面上看似与中 心论点没有多大关联的时候,一定要在所引用的名言与论点之间加上过渡语。同时还得 注意所引用的名言一定要准确真实。引用法引用的内容是很丰富的,除了引用名言警句 以增强论证效果、突出主题外,还可引用古语、谚语、对联、歌词、广告词等等。这就 要求我们有丰富的积累,所以希望大家平时多读多记,在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运用自 如。 例: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 任。”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一个人真正成为社会一分子时, 责任作为一份成年礼物已不知不觉地卸落在他的肩上。(《责任》) 6、巧用诗文式 例:当广袤的天宇被染成漆黑的底色,新月初升无垠的天幕上缀满星星时,依栏 凭吊的我总禁不住思绪满怀,我遥问天际的月亮: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 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 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 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 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 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寂寞的意韵》)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