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下载

2008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2年10月16日



2008 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12 分) 1.(3 分)下列的词语中加横线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闷(mēn)热 宁缺毋(wú)滥 B.生肖(xiāo) 方枘(ruì)圆凿 C.嘈(cāo)杂 徇(xún)私舞弊 D.卓(zhuó)越 桀(jié)骜不驯 【考点】11:字音.菁优网版权所有 镌(juān)刻 通缉(jí) 梵(fàn)文 订(dìng)正 拮据(jū) 成与(yù)维新 混(hún)水摸鱼 歃血(xuè)为盟 自作(zuò)自受 克(kē)扣 绷(běng)脸 坍圮(pǐ) 【分析】读音辨析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记忆,部分词语也可以根据词义和词性来辨别读 音。其次联想相关词语,因义定音,排除法与认定法相结合,逐项逐字分辨。 【解答】A.“毋”应读“wú”,通缉“jī”; B.“肖”应读“xiào”; C.“嘈”应读“cáo”,“徇”应读“xùn”; D.正确。 故选:D。 【点评】遇到疑难的字音,勤翻工具书,该记的随时做笔记,这是最有效的方法。最好 要有一个分类、分项的笔记本。许多基础考得好的同学都有很好的积累习惯。要多看, 少写;把不知的、不会的脑记,手写,多练练。 2.(3 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文身 B.桥礅 C.简练 D.更迭 诡谲 碑帖 宽宥 歆享 流金铄石 原物璧还 犯而不较 濯污扬清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万壑争流,千崖竞秀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 【考点】12:字形.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汉字的书写是随着词义而确定的,我们只有在明确词语的意义后才能正确判断 书写. 【解答】A.全部正确; B.“桥礅”的“礅”应为“墩”,故不符合题意; C.“犯而不较”中的“较”应为“校”,故不符合题意; D.“暗剑难防”中的“剑”应为“箭”,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易错题,考查汉字正确书写能力,平时的学习与复习中要 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注意积累一些常见易错、易混淆的一些字词. 3.(3 分)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王夫之在《董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 “”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②我们演讲是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 良好的环境 ③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 。的事。 两全其美 A.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C.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考点】13:字义、词义辨析.菁优网版权所有 气氛 气氛 氛围 氛围 一举两得 一举两得 两全其美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 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 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另外此题还要理解相关诗句 的意思. 【解答】(1)“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与“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 君”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是以无心观赏美景来抒写作者的时代感伤。以豪华 的宫殿、细柳新蒲勃发的感乐之景,来发出“为谁绿”酸楚的一问。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所以选用“江 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2)“气氛”与“氛围” 气氛:指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强烈的感觉的精神表现或景象。 氛围:指周围的气氛和情调,相较而言,“环境”后面一般不接“气氛”,更强调的是“周 围”这个区域,因而多和“氛围”相接。 (3)“两全其美”与“一举两得” 两全其美:指做一件事顾全到双方,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一举两得: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语段讲荒山造林的两个好处,所以选用“一举 两得”。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 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 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 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4.(3 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公民美德是社会公民个体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应具备的社会公共伦理品质或实际显示 出的具有公共示范性意义的社会美德 B.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 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C.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 条件,不可盲目跟风 D.为庆祝戛纳电影节 60 华诞,电影节组委会特别邀请了曾经摘取过戛纳金棕榈奖的 35 位导演,每人拍摄一部 3 分钟的纪念短片 【考点】27:病句辨析修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 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 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 病因. 【解答】A.表述正确; B.语序不当,当关联词语所在的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前,所 以“不仅”应移到“我们的城市”前; C.并列不当,“房源条件”包括“房屋的地理位置”; D.偷换主语,可在“每人”前加“请他们”。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了解常见病句类型以及掌握划分句子结构的 能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正确表述,也可以和同学多交流,这样 就可以慢慢培养我们的语感. 二、(18 分) 5.(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它既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又是人类创造绿色财富的经 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绿色经济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绿色消 费。绿色经济以高科技为手段,一方面通过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高科技的绿色产品极 大的占有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部分,使广大低收入者能够买得起绿色产品,实 现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它又是在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把技术进步限定在有利 于人类、有利于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关系的轨道上,使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 不损害环境与人类健康,即按照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方式来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绿色经济不仅包括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内容,同时还追求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得到 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绿色、健康的基础上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可持续 利用和保护,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绿色经济以人为本,其主旨是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展, 它兼顾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当代人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 利己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态环境与资源的永久可利用性,而绿色经济始终 强调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追求的不是简单重视自然资源的价值,而是从动态上强调对生 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永久可利用。 作为一种超越“唯生态主义”的经济,绿色经济不会单纯地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 性的眼光来看待经济的持续发展,更不会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来换取生 态环境的保护,而是希望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更好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不同,二者虽然在节约的资源、减少污染、循环利用等方面有着共 同之处,但绿色经济是以科技手段来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等内容,在动 态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虽然循环经济也强调“以人为本”,但是,循环经济最主要是 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和改善来实现的,它并不具有绿色分配的内容﹣﹣保证最低收 入的人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而绿色经济理论则在强调社会公平方面比循环经济的 内容要丰富得多。 (1)下列对“绿色经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A.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自然资源。 B.绿色经济围绕以最小资源耗费换取最大经济效益这一中心,使人与自然和谐。 C.绿色经济把技术进步规范在一定的轨道上,这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不矛盾。 D.绿色经济的突出特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D  A.“唯生态主义”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 善。 B. 绿色经济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展,并不反对个人利益,它体现的其实是一种高层次 的人类利己主义。 C. 循环经济主要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改善来实现以人为本的追求。 E.作为一种以知识为基础且能创造绿色财富的新经济,绿色经济涵盖并超越了“唯生态 主义”和循环经济。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C  A.发展绿色经济意味着即使是最低收入的人也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 B.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道、绿色分配、绿色消费,可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C.绿色经济既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又可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实理双赢。 D.绿色经济是一种较理想的经济形态,在社会公平的内容方面比循环经济更全面。 【考点】4A:一般实用类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科普文阅读方法: 1、提取科技信息 提取科技信息常有两种方法. 一是组合重点段落.有些科学小品中的科技信息相对集中,只要将有关段落加以组合就 可以了. 二是分散摘录信息.有一些文章,科技信息犹如满天星斗点缀在文中,这就要分散摘 录. 摘录时要做到六不:不摘录穿插的故事;不摘录形象的描述;不摘录生动的阐释;不摘 录抒发的感受;不摘录作者的设想;不摘录没有知识含量的首尾与过渡. 2、揣摩写作技巧 揣摩写作技巧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整体揣摩.科学小品的整体布局一般有漫话式、设 问式、穿插式、拟人式、问答式等多种形式.漫话式布局行文流畅,设问式布局条理清 晰,穿插式布局内容丰厚,拟人式布局情趣盎然,问答式布局生动活泼…这些布局各有 其妙,应细细体会.二是局部揣摩.这类文章的局部安排一般有引用材料、讲述故事、 设置悬念、留下问题等等. 【解答】(1)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中的“关键是如何利用高科技 手段开发自然资源不对.B 项“围绕以最小资源耗费换取最大经济效益这一中心 不 对.D 项“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不只是“绿色经济 独有.由原文第一 段最后一句和第二段开头一句可知 C 项正确. (2)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 项后半句话错误.从文章第二段的首句和 第三段的首句可以得知.绿色经济涵盖了循环经济.超越了“唯生态主义. (3)此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从文章第二段可知.绿色经济追求自然资 源最大限度的“可待续 利用和保护.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因此.选项C 的推断不 合理. 答案: (1)C (2)D (3)C 【点评】科普文答题技巧 1、通读原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审清题干,发掘和把握试题中有效的提示性信息 3、定位阅读,强化对应意识 4、原文利用和自我加工相结合 6.(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某地区,数百万亩的树木受吉普赛蛾幼虫大规模侵扰而掉叶,这是一种周期性现 象。在研究这些虫害突发现象时,科学家发现受影响的树木将有毒的化学物质,主要是 苯酚,释放到叶子中,这些物质抑制蛾纪幼虫的生长,并减少雌蛾产卵的数量。同时, 苯酚还使蛾卵变小,从而抑制了来年蛾幼虫的生长,因为卵的数量与蛾的个头大小直接 相关,而蛾的个头又取决于它在幼虫时期获取营养的程度。因此,树木的防御机制会对 吉普赛蛾的生殖力产生影响。 此外,吉普赛蛾也易于受到核酸多角体病毒即所谓萎蔫病毒的攻击,这种病毒在蛾 幼虫突发的年份是蛾幼虫的重要杀手,蛾幼虫吞食了带有病毒(被包裹在一个蛋白质小 球体中)的叶子,便患上萎蔫病,而被摄入的蛋白质小球便溶化,释放出数以千计的病 毒或病毒体,经过大约两周时间,繁殖至足够的数量,填满蛾幼虫的整个体腔,蛾幼虫 死去时,病毒体被释放出来,并被包裹在一个从蛾幼虫的组织中合成的新蛋白质小球体 中,等待被其他蛾幼虫吞食。 笨酚经常通过与蛋白质结合从而改变蛋白质的活性而发挥作用,因此,科学家重点 研究了同时摄入病毒和树叶对蛾幼虫产生的影响。他们发现,含有大量苯酚的橡树叶, 其病毒对蛾幼虫的杀伤力远远小于苯酚含量较低的白杨树叶,一般而言,树叶中苯酚含 量越高,病毒就越缺乏致命的杀伤力。因此,虽然苯酚可抑制蛾幼虫生长,但正是这些 苯酚也能使萎蔫病毒丧失能力,从而帮助蛾幼虫存活。橡树叶含有大量苯酚,能为蛾幼 虫提供一个安全庇护所,不受萎蔫病的影响。然而,在以白杨为主的树丛中,处于初级 阶段的吉普赛蛾突发态势很快地被病毒流行病所抑制。 深入研究表明,蛾幼虫对萎蔫病毒产生免疫,这与它们赖以生存的树木的愈发严重 的掉叶现象相关。树木自身的防御反而提高了蛾幼虫受萎病毒感染的阈值(临界值),致 使蛾幼虫种群日趋密集,但与此同时却不会变得更加易受病毒感染。由于这些原因,摄 入苯酚给蛾幼虫带来的益处似乎超过了它们付出的代价。 (1)下列对苯酚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苯酚可使吉普赛蛾的生殖能力变弱,蛾卵变小,蛾幼虫的数量减少。 B.苯酚能抑制吉普赛蛾幼虫生长,而对吉普赛蛾的天敌萎蔫病毒杀伤力更大。 C.树木受到蛾幼虫侵扰时会释放出苯酚,苯酚能够改变蛾幼虫蛋白质活性。 D.蛾虫病大量爆发的情况下,带有萎蔫病毒的树木释放过量的苯酚不如少量的好。 (2)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D  A.能够产卵的雌蛾更容易感染萎蔫病,这使它们生产出的虫卵变小。 B.苯酚作用于蛾幼虫,使其对萎蔫病毒的免疫力增强,成活率提高。 C.树叶中苯酚浓度越高,越能够成功地保护树木免受吉普赛蛾虫病的侵扰。 D.被包裹在蛋白质小球体中的萎蔫病毒进入蛾幼虫体内之后能够大量繁殖。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C  A.蛾幼虫体内的萎蔫病毒的生存和繁殖依靠它所寄生的蛾幼虫中的蛋白质。 B.在白杨树丛初发吉普赛蛾虫病时,萎蔫病毒的抑制作用超过苯酚的抑制作用。 C.萎蔫病毒中然对吉普赛蛾有致命杀伤力,但它们也无法影响蛾幼虫的种群密度。 D.蛾幼虫吞食带有萎蔫病毒的叶子后,有可能种群日趋密集,且免疫力不会减弱。 【考点】46:科普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进行推断应该根据原文而又不拘限于原文,应以原文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合 理的引申或推断,并应该有创见.根据各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先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关信 息,然后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看能否得到选项中的某个结论.通过对照,往往会发现 干扰项的种种错误:正反颠倒、时间错位、强加因果、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 以及种属概念并列等,排除了干扰项,就可确定正确选项了.当然有时很可能几个说法 从某个角度看都有不妥之处,这时应该比较一下几个选项中哪个说法的错误更为明显, 然后就选定这个明显有错的选项. 【解答】(1)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 项的后半句不正确,从文章第二 段首句可知,萎蔫病毒是吉普赛蛾幼虫的天敌,而不是吉普赛蛾的天敌.另外,从文章 第三段可知,苯酚对萎蔫病毒的杀伤力与苯酚的含量成反比,不能笼统地说苯酚对萎蔫 病毒的杀伤力更大.A、C、D 三项均能于文中找到依据,理解正确. (2)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文中第二段可知选项 D 正确.从文章第一 段可知,苯酚使雌蛾生产出的虫卵变小,而不是萎蔫病毒,因此选项 A 错误;从文章第 三段可知,苯酚因为使萎蔫病毒丧失杀伤力,从而使蛾幼虫免遭萎蔫病毒的杀伤,而不 是“苯酚作用于蛾幼虫”,因此选项 B 错误;从文章第三段可知,选项 C 的表述与原文 意思正好相反,因此也错误. (3)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从文章第二段首句可知,萎蔫病毒是 吉普赛蛾幼虫的天敌,而不是吉普赛蛾的天敌,因此选项 C 的推断不合理.从文章第二 段可知选项 A 推断正确;从文章第三段最后一句可知选项 B 推断正确;从文章第三段可 知选项 D 也正确,因为蛾幼虫的生存状况还与叶子中苯酚的含量密切相关. 答案: (1)B (2)D (3)C 【点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 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 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三、(20 分) 7.(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班,家之与家之相 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由天下之害也。“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 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 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 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 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 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屡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 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勾践 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 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萃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 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 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 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 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墨子•兼爱中》,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家之与家之相篡 B.人之与人之相贼 C.何以易之 篡:劫夺 贼:偷窃 易:改变 胁:收敛 D.胁息然后带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A.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B.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忠实欲天下之事而恶其贫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3)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B  ①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由和调。 ②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③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 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⑤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⑥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A.①②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⑥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中的“仁人”主要是指那些对他人怀有仁爱之心、实施仁政的人。 B.本文借第三自然段士君子的质疑展开论说,阐述了“兼爱”的可行性,说理严密,具 有说服力。 C.“兼爱”的好处远大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士君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是识小 利而不识大利。 D.本文第四自然段列举事例进行论证,夹叙夹议,说理深入浅出。 (5)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译文: 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的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 以臣子能这样做.  ②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译文: 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这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 恶他.  ③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译文: 这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 事的缘故. 。 【考点】51:文言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文言文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能够翻译出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针对具体 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1)解答此题可采用联想(联想课文原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法 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帮助推断等方法. (2)解答本题既需要考生熟知大纲规定的 18 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又要回到上下文, 利用语言环境帮助理解虚词,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4)分析文章内容及鉴赏评价. (5)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 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 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 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解答】(1)“贼”在本句中不是“偷窃”的意思,而是“残害、杀害”的意思. (2)A.前一句中的“所以”,表凭借,“用来…的“;后一句中的“所以”,表原因,“… 的原因”; B.两句中的“以”皆为介词,表原因,是“因为”的意思; C.两句中的“之”皆为结构助词,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两句中的“而”都是表转折的连词,可泽为“却、可是”.故选 A. (3)本文属论说性文言散文,其具体行文是先从反面起笔,进而阐述“兼爱”的好处, 然后借第 3 自然段士君子的质疑展开沦说,阐述了“兼爱”的可行性.在本题所列举的 6 个相关语句中;句②指出“强者不压迫弱者”的做法,单指一方,不符合“兼爱”(互相 仁爱)之意;句③是作者批评天下士人不识辨利害的现象,不直接体现“兼爱“的主旨; 句⑥只论及施行“兼爱交利”的必要性,强调的是圣人之法不可不实行,与“兼爱”主 旨没有直接关联.以上 3 句均与体现本文主旨无关,含此 3 句的选项应排除. (4)C 项中“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明显错误,作者在文中列举晋文公、楚灵王、勾 践的事例,旨在说明“兼爱”的可行性,并非说明“兼爱”好处远大于迎合君主所得到 的好处. (5)①翻译重点有三;一要准确译出关键词.例如“比期年”“说之”“能之”.二要灵 活译出句式特点.比如“是其故何也厂这是一个含有判断的疑问句,应当灵活译出.三 要结合语境,灵活翻译.如“朝有黧黑之色“中的“朝”字,一般情况下是“朝廷”的 意思,在此应灵活翻译为“朝廷的臣子”才准确. ②重在抓住句中的关键词于以准确翻译.句中关键词有“利”“恶”“从而”,三者分别涉 及对一词多义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的翻译.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者”字短语的 准确翻译. ③翻译难度较大,既涉及到宾语前置句“此何难之有焉”的识别与翻译,也涉及到省略 “上不以(之)为政“的识别与翻译,还涉及到古今异义诃词“以为“的翻译.除此之 外,还涉及到重点实词“特”的翻译及文化常识(如“上”在古代文言文中多指君主或 皇上).若能抓住以上几点并予以很好的落实,我们就可以准确翻译出句子的意思. 答案: (1)B (2)A (3)B (4)C (5) ①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的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 能这样做. ②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这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 ③这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 故. 译文: 墨子先生说:“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按照这个原则来处 理事务.”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先生说:“现 在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臣之间 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和睦、协调,这就都 是天下的大害.” 既然认为不相爱不对,那用什么去改变它呢?墨子先生说道:“用人们全都相爱、交 互得利的方法去改变它.”既然这样,那么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应该怎样做呢?墨子 先生说道:“看待别人国家就象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 的生命就象自己的生命.”所以诸侯之间互相爱惜,就不会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之间互相 爱惜,就不会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相爱就不会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互相爱惜,就会相 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互相爱惜,就会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互相爱惜,就会相 互和睦、协调.天下的人都互相爱惜,强大者就不会控制弱小者,人多者就不会强迫人 少者,富足者就不会欺侮贫困者,尊贵者就不会傲视卑贱者,狡诈者就不会欺骗愚笨 者.凡是可以不使天下产生祸患、掠夺、埋怨、愤恨的,都是因为相爱的缘故.所以仁 者称赞它. 可是现在天下的士君子们说:“对!这样的兼爱固然是好的.即使如此,要做到这样 是很难的,而天下还是老样子.” 墨子先生说:“天下的士君子们,只是不能辨明兼爱的益处、辨明祸害的原故.从前 晋文公喜欢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著母羊皮缝的裘,束着牛皮腰带来 挂佩剑,头戴熟绢作的帽子,(这身打扮)入宫可以参见君上,出可以往来朝廷.这是什 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的士人,所以 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收著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著墙然后才站得起来.等到 一年,朝臣都(饥瘦得)面有深黑之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 下能做到这样.从前越王勾践喜爱士兵勇猛,训练他的臣下时,私下派人放火烧船,试 探他的将士说:“越国的财宝全在这船里.”越王亲自擂鼓,让将士前进.将士听到鼓声, 打乱了队伍,争先恐后上前,死在火海里的近臣达一百多人.越王才鸣金让他们退下. 所以墨子先生说道:“象少吃饭、穿坏衣、杀身成名,这都是天下百姓难于做到的 事.假如君主喜欢它,那么士众就能做到.何况兼相爱、交相利是与和这些事不同的好 事.爱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有利于他;憎恶别人 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损害他.这种兼爱有什么难实行 的呢?只是居上位的人不用它来施政,而士人不用它行事的缘故》.” 所以墨子先生说道:“现在天下的君子,(如果)内心确实希望天下富足,而厌恶其贫穷; 希望天下治理好,而厌恶其混乱,那就应当全都相爱、交互得利.这是圣王的治世方法, 天下的大治道径,不可不努力去做啊“ 【点评】此题考查的考点有以下的几个: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筛选 信息;3、归纳内容要点;4、对文章内容奖赏评价的能力;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 子.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培养阅读浅易古代诗文的能力,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 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四、(10 分) 8.(5 分)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 居 即 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果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考点】52:古诗词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炼字型的诗歌鉴赏题一般的答题思路是: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 这个字的使用,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意境;3、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哲理; (2)分析景和情时重点要注意情,景一般在诗歌中能直接体现出来,情一般隐含在景里 面,需要体会; 【解答】(1)“遍”是到处都是的意思,这里写出了鹤果松树的多,与下句中的“稀”形 成对比,说明来的人少,从而突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歌的后四句主要是写景,写山景“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和山民的日常生活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表现诗人的闲适心情. 参考答案 (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闲适 的心情. 作品赏析 首联二句是作者独自隐居山中时的心态写照,他引用了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 十七“日晚荒城上.苍茫余落晖”诗句.顾安《唐律消夏录》谓此诗首句‘掩柴扉’三 字是虚句,不是实句.其实不必强作“虚”解,作“实”解亦通.人在门外亦可掩扉也, 当是室内寂寞,故出门掩扉,环视山居外景以解闷,正切诗题“即事”者,咏眼前景物 也.倘闭关室中,有何事可即!山居所见,皆幽寂澄淡之景,即之使人悠悠然,陶陶然, 无复寂寞之感. 颔联二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夕照满山,鸟鹊还巢,行人归宅,柴扉紧掩,诗人以最 传神的字眼来表现景物给他的最突出的印象和感受,以突出景象的自然生态和任其消歇 的流变特征,构成禅趣颇深的整体暗示,光色彩象的转瞬即逝的恍惚,归人却在若即若 离恍有恍无之间.从文艺美学角度看,生态活泼,情趣盎溢,弥满诗画气息的宁静生活 极富运动感极富生命力的美.此联“遍”“稀”二字用得很妙.“遍”字表现松茂鹤多, “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颈联对句引用庾信《入彭城馆诗》:“槐庭垂绿穗,莲浦落红衣.”这一联用“绿竹” 对“红莲”、“新粉”对“故衣”,光影流转里体现出摩诘对隐逸生活的喜爱.王维天性擅 画,精通画理,且移植画艺以丰富和提高诗歌的表现力.此句即为力证. 尾联末字落在一个“归”上,暗合其归隐之意,隐隐有陶潜之情.最后四句写出了 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 的心情. 在王维的田园诗中,尽管周围是热闹活泼,生生不息,充满了活力的大自然,但诗 人的心却是孤寂的.此诗虽然写出了作者惬意的生活,却又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的落 寞之情.大自然的万物都是热闹鲜活的,嫩竹、红莲,唯有诗人的心是寂寞孤独的.这 样的心态,促使王维潜心地去发现去欣赏田园. 【点评】分析分析诗歌中写景的一般方法: (1)从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入手分析.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绘形、绘声、绘色; (2)从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入手分析.即把握写景的层次.如所见、所闻、所感;感觉、 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景、近景;上下;色彩的搭配等; (3)从描写景物的技巧入手分析.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 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 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蒹葭》). 9.(5 分)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两组中只选一组)。 (1)①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 多于在庚之粟 粒 瓦缝参差, 多于周身之帛缕  ②李白在《 蜀道难 》诗中写道:“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 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2)①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 ,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②柳永在《雨霖铃》词中写道:“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  竟无语凝噎 。”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古诗文默写首先要能够背诵相关古诗词,不能多字或者少字,多字或少字都不 得分;其次更重要的是能够正确书写,只要有错别字就不得分,因此,答题时书写一定 要仔细,不能出现书写错误. 【解答】(1)①多于在庚之粟粒 多于周身之帛缕 (重点字:庚、粟粒、 帛缕) ②蜀道难 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重点字:峨眉巅、钩) (重点字:谗谄、邪曲) (2)①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②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重点字:执、凝噎) 【点评】此题考查点为“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平时学习中一是要认真背诵考纲规定的 篇目,二是对考纲没有涉及的名篇名句也要有所积累,三是要注重正确书写,注意一些 易错的字.总之,要做到“一字不差”. 五、(18 分) 10.(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地苍凉而贫瘠,宕泉河已经干涸,只剩时间和风在河床上流淌。一段最鲜活的历 史就住在着贫瘠的表皮下…… 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 我,越过历史上那些小脚婆姨的时代,越过阉割了的宦官的时代,走进地层,走进 吨黄,一下接通我们文明的另一个源流。 时光早已远去那些曾经吹过旷野的风还留在衣带上;描绘的手早已化入尘埃,他们 手底流溢出来的色彩还在;丰美的水草已成荒漠,从那里生长起来的繁荣却留在洞窟里。 一场色彩与线条的盛会:灵动的肢体,飘飞的衣带,蘸着宝石的颜色自如地流转, 早中国的历史上,漫漫黄沙下,原来掩藏着这般自由的灵魂,这般高扬飘逸,这般酣畅 淋漓,这般辉煌壮丽!当一个美丽的飞天曳着长长的衣带绕楼穿窗而过时,我们的灵魂 也跟着飘飘幽幽,仿佛鱼鳝从水中一滑而过,人怎么可以把一跟带子舞成这样,像一条 河,想一道绵长的波浪线,像沙丘上飞舞的风。一个民族用它的灵魂在这跟带子上舞过 千年。洞窟外面,风把沙丘牵动过一轮又一轮,一千多年的风一直在上面吹拂,河水跟 着它在流淌,桑叶上的阳光在上面闪烁,生命在上面歌唱。从抽带的飘飞里,我听到已 故强劲的音乐。那是 生命的狂欢。生命在洞壁上奔涌了一千年。 一匹迈着舞步的 马。绘画人将灵魂里的歌声流泻到马步上﹣﹣大地就是琴键,马蹄 踩踏在音乐上。一股泉流般的乐音从马蹄下升起,把你和马一起浸入其中。 一位美丽的女菩萨。一千多年前的泥土,竟然塑造出这般鲜货的肉体,让人油然而 声爱心。她就像是邻居家的年轻的少妇,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光辉,丰腴的手臂叫人想偷 偷伸过手去摸上一摸,瞧她那隐然含笑的样子,应该是不会生气的。神和佛在这里传达 着人间的欢娱。 一幅童子嬉戏图,嬉戏中的儿童,那份童稚天真,那份童趣,或许他们天生地一下 就接近了真正的经义? 他们都是谁?是些什么样的人,从春到夏从秋到冬把一生的时光都留在洞窟? 我惊叹于那些一笔一笔抄出来的经书,一个字一个字,一行一行最终排成一张纸, 一张纸接一张纸码成垛堆成山,多少生命成年累月就这样抄下来,一生做着同一件事情, 生命逝去了,他们的痕迹还在。 一个人终其一生,将生命专注在一件事情上,不管那是什么,这本身就是值得尊敬 的。当众多的生命为某一件事情聚集到一起,甚至一代接一代专注于同一件事情时,这 便是伟大﹣﹣敦哉煌也! 看看那一尊顶天立地山一般高大的佛像。山做成的身躯,自然有着山的气象,山的 沉静,山的大度,山的厚重。可是,在它的宏大中却不失细腻:那平静的面容,眉宇间 充满会通天地得之于心的灵光,那是从灵魂从生命中流溢出来的光辉;那跟修长的手指, 当它沿着一定的坡度微微望上一翘时,你感到那上面倾注了多少林海混的美丽;还有那 手臂的自然垂下,衣身上的皱痕……在生的追求拓展到死后,神在众多的生命中坐直了 身子,让后来的人惊叹生命的伟大。 他们是些关注灵魂的人。穷其一生。只为把灵魂安置在洞窟里。 在这一行规规整整的字迹里,在这大处着笔美仑美奂的神像壁画里,我看到古人专 著的眼神,就在这些神像后面,他们是真正的神。就是他们,让生命在面前的洞壁上飞 扬起来,让自己的精神顶天立地站在这里,以至多少年以后,一见之下,就把我们这些 为外物所困扰所童话的现代人,一下带到云端。 敦煌等在它的洞窟里,等待它的颜色再度回到地面,等待它的声音在风中传响,等 待它的底气来到我们身上,鸣沙山,沉默千年的沙石。也在朝我们的臂腿发出鸣响。 (1)本文对敦煌的哪些描写再现了“最鲜活的历史”? (2)综观全文,如何理解“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 (3)赏析本文第五自然段画线的文字。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BD  A.文章开篇写大地的苍凉贫瘠、宕泉河的干涸,是为了表明敦煌已成历史,曾经有过的 文明已消逝。 B.文中写到漫漫黄沙下,掩藏着自由的灵魂,高扬飘逸,酣畅淋漓,辉煌壮丽,这是对 生命的赞美。 C.文中第六自然段“一股泉流般的乐音从马蹄下升起,把你和哪一起浸入其中”采用的 是比拟和借代的修辞手法。 D.文中对美丽女菩萨生动而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人的思想和情感。 E.文中写“沉默千年的沙石”,是用以静写动的手法,更好地体现鸣沙山的鸣响。 【考点】42:散文阅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此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 (3)此题考查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4)此题综合考查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解答】试题分析: (1)“最鲜活的历史”是指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文物古迹.文章第 5﹣11 段分别描写了不 同的敦煌文物. (2)历史通常都是用文字记载下来的,都是写在书本上的.文章说了“这是历史上的另 一种写法”后,接下来描写了敦煌众多的文物,因此这句话的含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3)解答此类题的一般思路是:先指出有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 排比、夸张、衬托、对比、象征等,然后分析这些手法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4)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出选项说的有关内容,然后对照比较,看选项 是否符合原文的意思.选项 A 最后半句话是错误的,敦煌文明没有消逝,它留下了大量 的文物古迹,有“一段鲜活的历史”.选项 C 错误,这句话采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选 项 E 错误,写“沉默千年的沙石”,是用象征手法,象征文明在埋没千年之后重新被人们 发现,重放光彩. 答案: (1)(4 分) 绕楼穿窗而过的飞天 一笔一画抄出的经书 顶天立地的佛像 (2)(4 分)用实物来记录历史,再现了千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迈着舞步的马 美丽的菩萨 童子媳戏图 (3)(6 分)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 的渴望. (4)(4 分) B D 【点评】“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解题思路: 第一步:分析句子 1.看修辞手法 2.找关键词语 3.抓隐含意 第二步:结合语境(上下文)对应解释. 第三步:组织答案,全面作答不漏点.(多角度分点作答) 六.(12 分) 11.(3 分)在下文的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水稻是自花受粉植物, “  自花受粉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 ” 的论 断就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 、 邓恩合著的经典著作 ﹣﹣ 20 世纪五六十年 代美国大学教科书 《 遗传学原理 》 中,因此竟然有人嘲笑袁隆平 “ 提出杂 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 。 【考点】21:标点符号.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重点考查了双引号、破折号、书名号的用法. 【解答】“自花受粉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是论断的具体内容,用双引号表 示强调、突出; “辛若特”与“邓恩”是两个人名,中间用顿号表示并列; “经典著作”后面是对“经典著作”的解释说明,所以用破折号; “遗传学原理”是书的名称,故用书名号; “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是嘲笑的内容,故用双引号表示强调. 参考答案: “”、﹣﹣《》“”. 【点评】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要理解各种标点 符号的具体用法,其次对一些易混淆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够准确区分. 12.(4 分)在下列句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 (1)在足球赛赛中,传球技术再高,控制球能力再强,若缺乏临门一脚的射门技术,也 会 功亏一篑 。 (2)联合国安理会有明确的职权范围,不应 越俎代庖 ,介入其他机构处理的事情, 特别应尊重联合国大会的权威。 (3)为迎接奥运,出租车司机学普通话、说普通话已 蔚然成风 ,令来津的游客刮目 相看。 (4)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险情,面对生命的呼唤,普通百姓没有丝毫的 迟疑和退缩,用自己最朴素无华的行动,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 德诠释得 淋漓尽致 。 【考点】18:成语.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成语的形式有变化,根据语境写成语.首先要读懂句子,分析语境, 然后写出对应的成语,这相对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难度有所增加. 【解答】(1)功亏一篑: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 一点没能完成.语境中指比赛控球好,但最终不能射进,也就没能成功,故可用. (2)越俎代庖: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 所管的事.语句中指联合国安理会不能介入其他机构的事情,与“越俎代庖”意思吻 合. (3)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句中指学普通话、说普 通话形成了一种风气,这是一件好事情,故可用“蔚然成风”,语意、感情色彩都吻 合. (4)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句中指“一方有 难,八方支援”这个成语能完全诠释中华民族的美德,可以用“淋漓尽致”. 参考答案 (1)功亏一篑 (2)越俎代庖 (3)蔚然成风 (4)淋漓尽致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 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 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 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13.(5 分)以“溪”、“海”和“潭”为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某种感悟,至少运用一 种修辞方法,不超过 60 字。 【考点】81:综合读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常见修辞的应用能力和扩写能力.题干给出“溪”“海”“潭”三 种意象,并要求表达感悟,运用修辞,不超过 60 字.答这道题需要运用排比、比喻、拟 人等修辞,将“溪”“海”“潭”三种意象的特征准确形象描绘出来,重点在于写出带给 自己的感受.要求有一定文采,表意完整.做此题要有一定的想像能力,准确把握所描 述事物特征的能力等. 【解答】潺潺小溪轻快如铃,一路欢歌;静静潭水沉静如璧,安若处子;浩渺江海博大 如穹,横无际涯.如人生,轻快若溪,沉静似潭,博大如海.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本题要求考生以 “溪”、“海”和“潭”为意象写一段文字,答这道题需要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 将“溪”“海”“潭”三种意象的特征准确形象描绘出来,重点在于写出带给自己的感 受.考生可以在平时多阅读此类材料,在阅读中尝试概括文章主旨,揣摩作者写作目的 和情感态度,以此来熟悉此类文体,提高自己的语言概括能力. 七.(60 分) 14.(60 分)请以“人之常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主确定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 800 字。 【考点】93:命题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题目要求为写一篇命题作文﹣﹣人之常情.考生可以从这几点去立意:1,“人 之常情”的利与弊;2,发自内心的善良给他人的积极影响;3,一个”人之常情“的社 会.题目要求除了命题外,并无其他材料提供思考.考生应该根据题目发散思维,找到 一个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再围绕中心思想进行思辨. 【解答】优秀范文: 人之常情 地震后的这些天,我一直被深深地感动着. 地魔发淫威,天府成地狱.家园被毁,钢筋水泥吞噬了无数同胞的生命.看电视报道, 看报纸杂志,黑色的沉重压得人难于呼吸;四面八方的眼睛注视着汶川,千万双手伸向 汶川.声声汽笛报道着生者对逝者的哀思.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悲天悯人、扶危济难,是善良的人们所共有的“人之常情”. 一个姑娘被被困在废墟下,她没有沮丧,没有一丝一毫的绝望.她积蓄足够的力量,不 断敲打生命的大门.她说她相信人们一定会来救她的,她的灿烂的笑容和爽朗的笑声告 诉每一个人:面对无法预知的灾难,笑是最好的自救. “坦然面对,笑对人生”,乐观、坚强,是热爱生命的人们所共有的“人之常情”. 年青的军官把失去亲人的痛苦,化作与死神赛跑抢救幸存者的动力;泥泞的山路上,他 背着白发苍苍的老人,向安全的港湾停靠.年轻的女警官把嗷嗷待哺的孩子托付给在家 人,在瓦砾中抱起战胜了震魔的小生命,甘甜的乳汁绽放了天真的花蕾.“最美丽的警 察”,这是人们给她的最好的评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爱幼在特定的背景下闪烁着绚丽的 光,人性的光芒昭示着最伟大而又最普通的“人之常情”. 他才只有三岁,在被士兵们高高举起成为又一个奇迹的时候,脸上还带着伤,但他没有 哭,而是一脸郑重地举起还很沉重的右臂,向在场所有的人行了一个不太标准却很严肃 的队礼.“敬礼娃娃”以他弱小的身体掀起了吹遍神州的浪潮.“你们辛苦了!”“谢谢全 国人们的支持!”是震区鲜红的亮色.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怀感恩之心,做好自己的事,回报社会,是演绎了几千年的 “人之常情”. 年近古稀的总理眼角布满血丝,嘶哑的声音传递着关爱、传递着坚强、传递着国家的信 念.手,伤了,“先给重伤员包扎”;头,添了根根白发;彻夜不眠,筹划的是救灾的最 佳之法.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心忧天下,恪尽职守,总理用自己的言行为天下的为官者诠释 着“官之常情”的理想境界. …我深深地感动着.感动之余,我多次问自己,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该用怎样的笔墨 去书写“人之常情”这沉甸甸的四个字呢? 【点评】考生在写作时应先构思全文的写作结构,注意选用合适的素材,围绕想表达的 中心思想去写作,否则可能出现材料与观点不太符合的情况,即材料不能很好地说明观 点.考生在平时应注意话题材料的积累,在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