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山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word版试卷及解析下载

2008年山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word版试卷及解析下载

  • 最近更新2022年10月14日



第 1 页 共 22 页 2008 年山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60 分) 1.(5 分)(2008•山东)满足 M⊆{a1,a2,a3,a4},且 M∩{a1,a2,a3}={a1,a2}的集合 M 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2.(5 分)(2008•山东)设 z 的共轭复数是 ,若 ,,则 等于(  ) A.i B.﹣i C.±1 D.±i 3.(5 分)(2008•山东)函数 y=lncosx( )的图象是(  ) A. B. C. D. 4.(5 分)(2008•山东)设函数 f(x)=|x+1|+|x﹣a|的图象关于直线 x=1 对称,则 a 的值 为(  ) A.3 B.2 C.1 D.﹣1 5.(5 分)(2008•山东)已知 ,则 的值 是(  ) A. B. C. D. 6.(5 分)(2008•山东)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 面积是(  ) A.9π B.10π C.11π D.12π 7.(5 分)(2008•山东)在某地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中,有编号为 1,2,3,…,18 的 18 名火炬手.若从中任选 3 人,则选出的火炬手的编号能组成以 3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的概率为 (  ) 第 1 页(共 22 页) 第 2 页 共 22 页 A. B. C. D. 8.(5 分)(2008•山东)如图是根据《山东统计年鉴 2007》中的资料作成的 1997 年至 2006 年我省城镇居民百户家庭人口数的茎叶图.图中左边的数字从左到右分别表示城镇居民百户 家庭人口数的百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右边的数字表示城镇居民百户家庭人口数的个位数字. 从图中可以得到 1997 年至 2006 年我省城镇居民百户家庭人口数的平均数为(  ) A.304.6B.303.6C.302.6D.301.6 9.(5 分)(2008•山东)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 A.﹣1320 B.1320 C.﹣220 D.220 10.(5 分)(2008•山东)4.设椭圆 C1 的离心率为 ,焦点在x 轴上且长轴长为 26,若 曲线 C2 上的点到椭圆 C1 的两个焦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 8,则曲线 C2 的标准方程为(   )A. ﹣=1 B. ﹣=1 C. ﹣=1 D. ﹣=1 11.(5 分)(2008•山东)已知圆的方程为 x2+y2﹣6x﹣8y=0,设该圆过点(3,5)的最长 弦和最短弦分别为 AC 和 BD,则四边形 ABCD 的面积为(  ) A.10 B.20 C.30 D.40 12.(5 分)(2008•山东)设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 M, 使函数 y=ax(a>0,a≠1)的图象过区域 M 的 a 的取值范围是(  ) A.[1,3]  B.[2, ] C.[2,9] D.[ ,9]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16 分) 13.(4 分)(2008•山东)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 p=0.8,则输出的 n=      . 第 2 页(共 22 页) 第 3 页 共 22 页 14.(4 分)(2008•山东)设函数 f(x)=ax2+c(a≠0),若 ,则 x0 的值为      . f(x)dx=f(x0),0≤x0≤1 15.(4 分)(2008•山东)已知 a,b,c 为△ABC 的三个内角 A,B,C 的对边,向量 =( ,﹣1), =(cosA,sinA).若 ⊥ ,且 acosB+bcosA=csinC,则角 B=      . 16.(4 分)(2008•山东)若不等式|3x﹣b|<4 的解集中的整数有且仅有 1,2,3,则 b 的 取值范围      .  三、解答题(共 6 小题,满分 74 分) 17.(12 分)(2008•山东)已知函数 (0 <φ<π,ω>0)为偶函数,且函数 y=f(x)图象的两相邻对称轴间的距离为 .(Ⅰ)求 的值; (Ⅱ)将函数 y=f(x)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后,再将得到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 到原来的 4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y=g(x)的图象,求 g(x)的单调递减区间. 18.(12 分)(2008•山东)甲、乙两队参加奥运知识竞赛,每队 3 人,每人回答一个问题 ,答对者对本队赢得一分,答错得零分.假设甲队中每人答对的概率均为 ,乙队中3 人答 对的概率分别为 分. ,且各人回答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用 ξ 表示甲队的总得 (Ⅰ)求随机变量 ξ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Ⅱ)用 A 表示“甲、乙两个队总得分之和等于 3”这一事件,用 B 表示“甲队总得分大于乙 队总得分”这一事件,求 P(AB). 第 3 页(共 22 页) 第 4 页 共 22 页 19.(12 分)(2008•山东)将数列{an}中的所有项按每一行比上一行多一项的规则排成如 下数表:a1a2a3a4a5a6a7a8a9a10…记表中的第一列数 a1,a2,a4,a7,…构成的数列为{bn},b1=a1=1 .Sn 为数列{bn}的前 n 项和,且满足 .(Ⅰ)证明数列 (Ⅱ)上表中,若从第三行起,第一行中的数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均构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 同一个正数.当 时,求上表中第k(k≥3)行所有项的和. 成等差数列,并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20.(12 分)(2008•山东)如图,已知四棱锥 P﹣ABCD,底面 ABCD 为菱形,PA⊥平面 ABCD,∠ABC=60°,E,F 分别是 BC,PC 的中点. (Ⅰ)证明:AE⊥PD; (Ⅱ)若 H 为 PD 上的动点,EH 与平面 PAD 所成最大角的正切值为 ,求二面角 E﹣AF﹣C 的余弦值. 21.(12 分)(2008•山东)已知函数 ,其中 n∈N*, a 为常数. (Ⅰ)当 n=2 时,求函数 f(x)的极值; (Ⅱ)当 a=1 时,证明:对任意的正整数 n,当 x≥2 时,有 f(x)≤x﹣1. 22.(14 分)(2008•山东)如图,设抛物线方程为 x2=2py(p>0),M 为直线 y=﹣2p 上 任意一点,过 M 引抛物线的切线,切点分别为 A,B. (Ⅰ)求证:A,M,B 三点的横坐标成等差数列; (Ⅱ)已知当 M 点的坐标为(2,﹣2p)时, .求此时抛物线的方程; (Ⅲ)是否存在点 M,使得点 C 关于直线 AB 的对称点 D 在抛物线 x2=2py(p>0)上,其 中,点 C 满足 (O 为坐标原点).若存在,求出所有适合题意的点 M 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 4 页(共 22 页) 第 5 页 共 22 页  第 5 页(共 22 页) 第 6 页 共 22 页 2008 年山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60 分) 1.(5 分)(2008•山东)满足 M⊆{a1,a2,a3,a4},且 M∩{a1,a2,a3}={a1,a2}的集合 M 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分析】首先根据 M∩{a1,a2,a3}={a1,a2}可知 a1,a2 是 M 中的元素,a3 不是 M 中的元 素,由子集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M∩{a1,a2,a3}={a1,a2} ∴a1,a2 是 M 中的元素,a3 不是 M 中的元素 ∵M⊆{a1,a2,a3,a4} ∴M={a1,a2}或 M={a1,a2,a4}, 故选 B  2.(5 分)(2008•山东)设 z 的共轭复数是 ,若 A.i B.﹣i C.±1 D.±i 【分析】可设 【解答】解:本小题主要考查共轭复数的概念、复数的运算.可设 ,,则 等于(  ) ,根据 即得. ,由 得 4+b2=8,b=±2. 选 D  3.(5 分)(2008•山东)函数 y=lncosx( )的图象是(  ) A. B. C. D. 【分析】利用函数 的奇偶性可排除一些选项,利用函数的有 界性可排除一些个选项.从而得以解决. 【解答】解:∵cos(﹣x)=cosx, 第 6 页(共 22 页) 第 7 页 共 22 页 ∴是偶函数, 可排除 B、D, 由 cosx≤1⇒lncosx≤0 排除 C, 故选 A.  4.(5 分)(2008•山东)设函数 f(x)=|x+1|+|x﹣a|的图象关于直线 x=1 对称,则 a 的值 为(  ) A.3 B.2 C.1 D.﹣1 【分析】函数 f(x)=|x﹣a|+|x﹣b|的图象为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直线 x= ,可利用 这个性质快速解决问题 【解答】解:|x+1|、|x﹣a|在数轴上表示点 x 到点﹣1、a 的距离, 他们的和 f(x)=|x+1|+|x﹣a|关于 x=1 对称, 因此点﹣1、a 关于 x=1 对称, 所以 a=3 故选 A  5.(5 分)(2008•山东)已知 ,则 的值 是(  ) A. B. C. D. 【分析】从表现形式上看不出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式子左边分解再 合并,约分整理,得到和要求结论只差 π 的角的三角函数,通过用诱导公式,得出结论. 【解答】解:∵ ,∴∴,.故选 C  6.(5 分)(2008•山东)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 面积是(  ) A.9π B.10π C.11π D.12π 【分析】由题意可知,几何体是由一个球和一个圆柱组合而成的,依次求表面积即可. 第 7 页(共 22 页) 第 8 页 共 22 页 【解答】解:从三视图可以看出该几何体是由一个球和一个圆柱组合而成的,其表面为 S=4π×12+π×12×2+2π×1×3=12π 故选 D.  7.(5 分)(2008•山东)在某地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中,有编号为 1,2,3,…,18 的 18 名火炬手.若从中任选 3 人,则选出的火炬手的编号能组成以 3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的概率为 (  ) A. B. C. D. 【分析】由题意知本题是古典概型问题,试验发生的基本事件总数为 C183,选出火炬手编 号为 an=a1+3(n﹣1),分类讨论当 a1=1 时可得 4 种选法;a1=2 时得 4 种选法;a1=3 时得 4 种选法. 【解答】解:由题意知本题是古典概型问题, ∵试验发生的基本事件总数为 C183=17×16×3. 选出火炬手编号为 an=a1+3(n﹣1), a1=1 时,由 1,4,7,10,13,16 可得 4 种选法; a1=2 时,由 2,5,8,11,14,17 可得 4 种选法; a1=3 时,由 3,6,9,12,15,18 可得 4 种选法. ∴.故选 B.  8.(5 分)(2008•山东)如图是根据《山东统计年鉴 2007》中的资料作成的 1997 年至 2006 年我省城镇居民百户家庭人口数的茎叶图.图中左边的数字从左到右分别表示城镇居民百户 家庭人口数的百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右边的数字表示城镇居民百户家庭人口数的个位数字. 从图中可以得到 1997 年至 2006 年我省城镇居民百户家庭人口数的平均数为(  ) A.304.6B.303.6C.302.6D.301.6 【分析】平均数= ,总数的计算可分成个位数字的和,百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 两部分分别计算. 【解答】解: 故选 B.  9.(5 分)(2008•山东)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  ) A.﹣1320 B.1320 C.﹣220 D.220 【分析】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出第 r+1 项,令 x 的指数为 0 求出常数项. 第 8 页(共 22 页) 第 9 页 共 22 页 【解答】解: ,令得 r=9 ∴.故选项为 C  10.(5 分)(2008•山东)4.设椭圆 C1 的离心率为 ,焦点在x 轴上且长轴长为 26,若 曲线 C2 上的点到椭圆 C1 的两个焦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 8,则曲线 C2 的标准方程为(   )A. C. ﹣﹣=1 =1 B. D. ﹣﹣=1 =1 【分析】在椭圆 C1 中,由题设条件能够得到 0),为焦点,实轴长为 8 的双曲线,由此可求出曲线 C2 的标准方程. 【解答】解:在椭圆 C1 中,由 ,得 ,曲线 C2 是以 F1(﹣5,0),F2(5, 椭圆 C1 的焦点为 F1(﹣5,0),F2(5,0), 曲线 C2 是以 F1、F2 为焦点,实轴长为 8 的双曲线, 故 C2 的标准方程为: ﹣=1, 故选 A.  11.(5 分)(2008•山东)已知圆的方程为 x2+y2﹣6x﹣8y=0,设该圆过点(3,5)的最长 弦和最短弦分别为 AC 和 BD,则四边形 ABCD 的面积为(  ) A.10 B.20 C.30 D.4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过(3,5)的最长弦为直径,最短弦为过(3,5)且垂直于该直径 的弦,分别求出两个量,然后利用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求出即 可. 【解答】解:圆的标准方程为(x﹣3)2+(y﹣4)2=52, 由题意得最长的弦|AC|=2×5=10, 根据勾股定理得最短的弦|BD|=2 =4 ,且 AC⊥BD, 第 9 页(共 22 页) 第 10 页 共 22 页 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S=| AC|•|BD|= ×10×4 =20 .故选 B  12.(5 分)(2008•山东)设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 M, 使函数 y=ax(a>0,a≠1)的图象过区域 M 的 a 的取值范围是(  ) A.[1,3] B.[2, ] C.[2,9] D.[ ,9] 【分析】先依据不等式组 ,结合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的关系 画出其表示的平面区域,再利用函数 y=ax(a>0,a≠1)的图象特征,结合区域的角上的点 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析:平面区域 M 如如图所示. 求得 A(2,10),C(3,8),B(1,9). 由图可知,欲满足条件必有 a>1 且图象在过 B、C 两点的图象之间. 当图象过 B 点时,a1=9, ∴a=9. 当图象过 C 点时,a3=8, ∴a=2. 故 a 的取值范围为[2,9=. 故选 C.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16 分) 13.(4 分)(2008•山东)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 p=0.8,则输出的 n= 4 . 第 10 页(共 22 页) 第 11 页 共 22 页 【分析】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逐框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可知:该程序的作 用是判断 S= >0.8 时,n+1 的值. 【解答】解: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 该程序的作用是判断 S= >0.8 时,n+1 的值. 当 n=2 时, 当 n=3 时, ,此时 n+1=4. 故答案为:4  14.(4 分)(2008•山东)设函数 f(x)=ax2+c(a≠0),若 f(x)dx=f(x0),0≤x0≤1 ,则 x0 的值为 . 121【分析】求出定积分∫0 f(x)dx,根据方程 ax0 +c=∫0 f(x)dx 即可求解. 11【解答】解:∵f(x)=ax2+c(a≠0),∴f(x0)=∫0 f(x)dx=[ +cx]0 = +c.又∵f(x0) 2=ax0 +c. 2∴x0 = ,∵x0∈[0,1]∴x0= . 15.(4 分)(2008•山东)已知 a,b,c 为△ABC 的三个内角 A,B,C 的对边,向量 =( ,﹣1), =(cosA,sinA).若 ⊥ ,且 acosB+bcosA=csinC,则角 B= . 第 11 页(共 22 页) 第 12 页 共 22 页 【分析】由向量数量积的意义,有 ,进而可得 A,再根据正弦 定理,可得 sinAcosB+sinBcosA=sinC sinC,结合和差公式的正弦形式,化简可得 sinC=sin2C ,可得 C,由 A、C 的大小,可得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 ,由正弦定理可得,sinAcosB+sinBcosA=sinCsinC, 又由 sinAcosB+sinBcosA=sin(A+B)=sinC, 化简可得,sinC=sin2C, 则 C= ,则,故答案为  .16.(4 分)(2008•山东)若不等式|3x﹣b|<4 的解集中的整数有且仅有 1,2,3,则 b 的 取值范围 5<b<7 . 【分析】首先分析题目已知不等式|3x﹣b|<4 的解集中的整数有且仅有 1,2,3,求 b 的取 值范围,考虑到先根据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解出|3x﹣b|<4 含有参数 b 的解,使得解中只有 整数 1,2,3,即限定左边大于 0 小于 1,右边大于 3 小于 4.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因为 ,又由已知解集中的整数有且仅有 1,2,3, 故有 .故答案为 5<b<7.  三、解答题(共 6 小题,满分 74 分) 17.(12 分)(2008•山东)已知函数 (0 <φ<π,ω>0)为偶函数,且函数 y=f(x)图象的两相邻对称轴间的距离为 .(Ⅰ)求 的值; (Ⅱ)将函数 y=f(x)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后,再将得到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 到原来的 4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y=g(x)的图象,求 g(x)的单调递减区间. 【分析】(Ⅰ)先用两角和公式对函数 f(x)的表达式化简得 f(x)=2sin(ωx+φ﹣ ), 利用偶函数的性质即 f(x)=f(﹣x)求得 ω,进而求出 f(x)的表达式,把 x= 代入即 可. 第 12 页(共 22 页) 第 13 页 共 22 页 (Ⅱ)根据三角函数图象的变化可得函数 g(x)的解析式,再根据余弦函数的单调性求得 函数 g(x)的单调区间. 【解答】解:(Ⅰ) ==.∵f(x)为偶函数, ∴对 x∈R,f(﹣x)=f(x)恒成立, ∴.即,整理得 .∵ω>0,且 x∈R,所以 .又∵0<φ<π,故 .∴.由题意得 ,所以 ω=2. 故 f(x)=2cos2x. ∴.(Ⅱ)将 f(x)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后,得到 的图象,再将所得图象横 的图象. 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4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 ∴.当即(k∈Z), (k∈Z)时,g(x)单调递减, (k∈Z). 因此 g(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18.(12 分)(2008•山东)甲、乙两队参加奥运知识竞赛,每队 3 人,每人回答一个问题 ,答对者对本队赢得一分,答错得零分.假设甲队中每人答对的概率均为 ,乙队中3 人答 第 13 页(共 22 页) 第 14 页 共 22 页 对的概率分别为 分. ,且各人回答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用 ξ 表示甲队的总得 (Ⅰ)求随机变量 ξ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Ⅱ)用 A 表示“甲、乙两个队总得分之和等于 3”这一事件,用 B 表示“甲队总得分大于乙 队总得分”这一事件,求 P(AB). 【分析】(1)由题意甲队中每人答对的概率均为 ,故可看作独立重复试验,故 ,(2)AB 为“甲、乙两个队总得分之和等于 3”和“甲队总得分大于乙队总得分”同时满足,有 两种情况:“甲得(2 分)乙得(1 分)”和“甲得(3 分)乙得 0 分”这两个事件互斥,分别求 概率,再取和即可. 【解答】解:(Ⅰ)解法一:由题意知,ξ 的可能取值为 0,1,2,3,且 ,,,.所以 ξ 的分布列为 ξ0123Pξ 的数学期望为 .解法二:根据题设可知, ,因此 ξ 的分布列为 ,k=0,1,2,3 .因为 ,所以 .(Ⅱ)解法一:用 C 表示“甲得(2 分)乙得(1 分)”这一事件,用 D 表示“甲得(3 分)乙 得 0 分”这一事件,所以 AB=C∪D,且 C,D 互斥,又 =,,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得 .解法二:用 Ak 表示“甲队得 k 分”这一事件,用 Bk 表示“乙队得 k 分”这一事件,k=0,1,2, 3. 由于事件 A3B0,A2B1 为互斥事件,故有 P(AB)=P(A3B0∪A2B1)=P(A3B0)+P(A2B1 ). 第 14 页(共 22 页) 第 15 页 共 22 页 由题设可知,事件 A3 与 B0 独立,事件 A2 与 B1 独立,因此 P(AB)=P(A3B0)+P(A2B1 )=P(A3)P(B0)+P(A2)P(B1)= . 19.(12 分)(2008•山东)将数列{an}中的所有项按每一行比上一行多一项的规则排成如 下数表:a1a2a3a4a5a6a7a8a9a10…记表中的第一列数 a1,a2,a4,a7,…构成的数列为{bn},b1=a1=1 .Sn 为数列{bn}的前 n 项和,且满足 .(Ⅰ)证明数列 (Ⅱ)上表中,若从第三行起,第一行中的数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均构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 同一个正数.当 时,求上表中第k(k≥3)行所有项的和. 成等差数列,并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分析】(Ⅰ)由题意所给的已知等式特点应考虑应用已知数列的前 n 项和求其通项这一公 式来寻求出路,得到 Sn 与 SSn﹣1 之间的递推关系,先求出 Sn 的通项公式即可得证,接下来 求{bn}的通项公式; (Ⅱ)由题意第一列数 a1,a2,a4,a7,…构成的数列为{bn},b1=a1=1,又已知{bn}的通项 公式和 a81 的值,应该现有规律判断这一向位于图示中的具体位置,有从第三行起,第一行 中的数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均构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同一个正数进而求解. 【解答】解:(Ⅰ)证明:由已知,当 n≥2 时, ,又 Sn=b1+b2+…+bn, 所以 ,又 S1=b1=a1=1.所以数列 由上可知 是首项为 1,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所以当 n≥2 时, .第 15 页(共 22 页) 第 16 页 共 22 页 因此 (Ⅱ)设上表中从第三行起,每行的公比都为 q,且 q>0. 因为 ,所以表中第 1 行至第 12 行共含有数列{an}的前 78 项,故 a81 在表中第 13 行第三列, 因此 .又,所以 q=2. 记表中第 k(k≥3)行所有项的和为 S, 则 .20.(12 分)(2008•山东)如图,已知四棱锥 P﹣ABCD,底面 ABCD 为菱形,PA⊥平面 ABCD,∠ABC=60°,E,F 分别是 BC,PC 的中点. (Ⅰ)证明:AE⊥PD; (Ⅱ)若 H 为 PD 上的动点,EH 与平面 PAD 所成最大角的正切值为 ,求二面角 E﹣AF﹣C 的余弦值. 【分析】(1)要证明 AE⊥PD,我们可能证明 AE⊥面 PAD,由已知易得 AE⊥PA,我们只要 能证明 AE⊥AD 即可,由于底面 ABCD 为菱形,故我们可以转化为证明 AE⊥BC,由已知易 我们不难得到结论. (2)由 EH 与平面 PAD 所成最大角的正切值为 ,我们分析后可得PA 的值,由(1)的 结论,我们进而可以证明平面 PAC⊥平面 ABCD,则过 E 作 EO⊥AC 于 O,则 EO⊥平面 PAC ,过 O 作 OS⊥AF 于 S,连接 ES,则∠ESO 为二面角 E﹣AF﹣C 的平面角,然后我们解三角 形 ASO,即可求出二面角 E﹣AF﹣C 的余弦值. 【解答】证明:(Ⅰ)证明:由四边形 ABCD 为菱形,∠ABC=60°,可得△ABC 为正三角形 .因为 E 为 BC 的中点,所以 AE⊥BC. 又 BC∥AD,因此 AE⊥AD. 因为 PA⊥平面 ABCD,AE⊂平面 ABCD,所以 PA⊥AE. 而 PA⊂平面 PAD,AD⊂平面 PAD 且 PA∩AD=A, 所以 AE⊥平面 PAD.又 PD⊂平面 PAD, 所以 AE⊥PD. 第 16 页(共 22 页) 第 17 页 共 22 页 解:(Ⅱ)设 AB=2,H 为 PD 上任意一点,连接 AH,EH. 由(Ⅰ)知 AE⊥平面 PAD, 则∠EHA 为 EH 与平面 PAD 所成的角. 在 Rt△EAH 中, ,所以当 AH 最短时,∠EHA 最大, 即当 AH⊥PD 时,∠EHA 最大. 此时 ,因此 .又 AD=2,所以∠ADH=45°, 所以 PA=2. 因为 PA⊥平面 ABCD,PA⊂平面 PAC, 所以平面 PAC⊥平面 ABCD. 过 E 作 EO⊥AC 于 O,则 EO⊥平面 PAC, 过 O 作 OS⊥AF 于 S,连接 ES,则∠ESO 为二面角 E﹣AF﹣C 的平面角, 在 Rt△AOE 中, ,,又 F 是 PC 的中点,在 Rt△ASO 中, ,又,在 Rt△ESO 中, ,即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 21.(12 分)(2008•山东)已知函数 ,其中 n∈N*, a 为常数. (Ⅰ)当 n=2 时,求函数 f(x)的极值; (Ⅱ)当 a=1 时,证明:对任意的正整数 n,当 x≥2 时,有 f(x)≤x﹣1. 【分析】(1)欲求:“当 n=2 时, ”的极值,利用导数 ,求其导函数的零点及单调性进行判断即可; 第 17 页(共 22 页) 第 18 页 共 22 页 (2)欲证:“f(x)≤x﹣1”,令 ,利用导函数 的单调性,只要证明函数 f(x)的最大值是 x﹣1 即可. 【解答】解:(Ⅰ)解:由已知得函数 f(x)的定义域为{x|x>1}, 当 n=2 时, ,所以 .(1)当 a>0 时,由 f’(x)=0 得 ,,此时 .当 x∈(1,x1)时,f’(x)<0,f(x)单调递减; 当 x∈(x1,+∞)时,f’(x)>0,f(x)单调递增. (2)当 a≤0 时,f’(x)<0 恒成立,所以 f(x)无极值. 综上所述,n=2 时, 当 a>0 时,f(x)在 处取得极小值,极小值为 .当 a≤0 时,f(x)无极值. (Ⅱ)证法一:因为 a=1,所以 .当 n 为偶数时, 令,则(x≥2). 所以当 x∈[2,+∞)时,g(x)单调递增, 又 g(2)=0, 因此 恒成立, 所以 f(x)≤x﹣1 成立. 当 n 为奇数时,要证 f(x)≤x﹣1,由于 ,所以只需证 ln(x﹣1)≤x﹣1, 令 h(x)=x﹣1﹣ln(x﹣1), 则(x≥2), 所以当 x∈[2,+∞)时,h(x)=x﹣1﹣ln(x﹣1)单调递增,又 h(2)=1>0, 所以当 x≥2 时,恒有 h(x)>0,即 ln(x﹣1)<x﹣1 命题成立. 第 18 页(共 22 页) 第 19 页 共 22 页 综上所述,结论成立. 证法二:当 a=1 时, .当 x≥2 时,对任意的正整数 n,恒有 故只需证明 1+ln(x﹣1)≤x﹣1. ,令 h(x)=x﹣1﹣(1+ln(x﹣1))=x﹣2﹣ln(x﹣1),x∈[2,+∞), 则,当 x≥2 时,h’(x)≥0,故 h(x)在[2,+∞)上单调递增, 因此当 x≥2 时,h(x)≥h(2)=0,即 1+ln(x﹣1)≤x﹣1 成立. 故当 x≥2 时,有 .即 f(x)≤x﹣1.  22.(14 分)(2008•山东)如图,设抛物线方程为 x2=2py(p>0),M 为直线 y=﹣2p 上 任意一点,过 M 引抛物线的切线,切点分别为 A,B. (Ⅰ)求证:A,M,B 三点的横坐标成等差数列; (Ⅱ)已知当 M 点的坐标为(2,﹣2p)时, .求此时抛物线的方程; (Ⅲ)是否存在点 M,使得点 C 关于直线 AB 的对称点 D 在抛物线 x2=2py(p>0)上,其 中,点 C 满足 (O 为坐标原点).若存在,求出所有适合题意的点 M 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Ⅰ)根据题意先设出 A,B 和 M 的坐标,对抛物线方程求导,进而表示出 AM, BM 的斜率,则直线 AM 和 BM 的直线方程可得,联立后整理求得 2×0=x1+x2.推断出 A,M ,B 三点的横坐标成等差数列. (Ⅱ)利用(Ⅰ)的结论,x0=2 代入抛物线方程整理推断出 x1,x2 是方程 x2﹣4x﹣4p2=0 的两根,利用韦达定理求得 x1+x2 的值,表示出直线 AB 的方程,利用弦长公式求得|AB|, 进而求得 p,则抛物线的方程可得. (Ⅲ)设出 D 点的坐标,进而表示出 C 的坐标,则 CD 的中点的坐标可得,代入直线 AB 的方程,把 D 点坐标代入抛物线的方程,求得 x3,然后讨论 x0=0 和 x0≠0 时,两种情况, 分析出答案. 第 19 页(共 22 页) 第 20 页 共 22 页 【解答】解:(Ⅰ)证明:由题意设 .由 x2=2py 得 ,得 ,所以 ,.因此直线 MA 的方程为 直线 MB 的方程为 ,.所以 ,① .② 由①、②得 ,因此 ,即 2×0=x1+x2. 所以 A,M,B 三点的横坐标成等差数列. (Ⅱ)解:由(Ⅰ)知,当 x0=2 时, 22将其代入①、②并整理得:x1 ﹣4×1﹣4p2=0,x2 ﹣4×2﹣4p2=0, 所以 x1,x2 是方程 x2﹣4x﹣4p2=0 的两根, 因此 x1+x2=4,x1x2=﹣4p2, 又,所以 .由弦长公式得 又.,所以 p=1 或 p=2, 因此所求抛物线方程为 x2=2y 或 x2=4y. (Ⅲ)解:设 D(x3,y3),由题意得 C(x1+x2,y1+y2), 则 CD 的中点坐标为 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第 20 页(共 22 页) 第 21 页 共 22 页 由点 Q 在直线 AB 上,并注意到点 也在直线 AB 上, 代入得 .2若 D(x3,y3)在抛物线上,则 x3 =2py3=2x0x3, 因此 x3=0 或 x3=2×0. 即 D(0,0)或 .(1)当 x0=0 时,则 x1+x2=2×0=0,此时,点 M(0,﹣2p)适合题意. (2)当 x0≠0,对于 D(0,0),此时 ,=,又,AB⊥CD, 所以 ,22即 x1 +x2 =﹣4p2,矛盾. 对于 ,因为 ,此时直线 CD 平行于 y 轴, 又,所以直线 AB 与直线 CD 不垂直,与题设矛盾, 所以 x0≠0 时,不存在符合题意的 M 点. 综上所述,仅存在一点 M(0,﹣2p)适合题意.  第 21 页(共 22 页) 第 22 页 共 22 页 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wubh2011;rxl;yhx01248;翔宇老师;涨停;qiss;wdlxh ;wdnah;zlzhan;sllwyn;杨南;danbo7801;小张老师;wsj1012;邢新丽;zhwsd(排名 不分先后) 菁优网 2016 年 4 月 12 日 第 22 页(共 22 页)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