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江市生物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 1、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看到了以下几幅图像,这几幅图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②③④A ① C ③ ④④②③①B ④ D ② ③①③②④②①【答案】C 【解析】低倍镜换到高倍镜的步骤是:①移动装片,使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②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 准通光孔,③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更明亮;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所以图中循序为 :③→④→②→①。 【考点定位】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名师点睛】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有关无机盐、维生素、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摄入的食物中缺铁易导致人体患贫血症 B、人体缺乏维生素B,会导致坏血病 C、儿童时期缺少生长激素会患呆小症 D、口服胰岛素制剂可以治疗糖尿病 【答案】A 【考点定位】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名师点睛】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人体很重要,如果缺乏,也会引起相应的病症。 3、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已成为内江现代农业的基本模式。下列是温室大棚栽培农作 物常采取的措施,其中不是直接利用光合作用来提高产量的是 1A、合理密植 B、适时松土 C、延长光照时间 【答案】B 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解析】合理密植是植物与光接触的面积增大,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A正确;及时 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无关,B错误;光照时间越长,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合成 的有机物就越多,延长光照时间能增产,属于光合作用原理的利用,C正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会促进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D正确。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名师点睛】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 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 4、下列对几种植物形态、结构等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衣藻有根、茎、叶的分化 B、海带、葫芦藓和玉米都是孢子植物 C、银杏种子外面包有肉质的果皮 D、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答案】D 【考点定位】植物的分类。 【名师点睛】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外面没有 果皮包被;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 化,体内无输导组织。 5、堆放时间较长的蔬菜会发热,那么与蔬菜细胞产热直接相关的主要作用是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答案】B D、运输作用 【解析】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还有一些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所以堆放时间较长 的蔬菜会因受热而腐烂,堆积在一起的蔬菜能生热的原因是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分解了蔬菜内的有机物导 致蔬菜受热而腐烂。 【考点定位】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名师点睛】呼吸作用的概念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才能量的过 程。 6、下列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2A、水螅、鱿鱼 B、蛔虫、青蛙 【答案】A C、蚯蚓、家鸽 D、鲤鱼、河蚌 【解析】水螅是腔肠动物、鱿鱼是软体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A正确;蛔虫是线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青蛙是两栖动物属于脊椎动物,B错误;蚯蚓是环节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家鸽是鸟类属于脊椎动物,C 错误;鲤鱼是鱼类属于脊椎动物,河蚌是软体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D错误。 因此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水螅、鱿鱼。 【考点定位】动物的分类。 【名师点睛】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 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7、下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脂肪的酶 B、在②开始消化淀粉 C、③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激素 D、④是吸收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主要场所 【答案】C 【考点定位】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名师点睛】图示为消化系统模式图,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 胰腺,④是大肠。 38、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其丝绸,就是由经济型昆虫家蚕在发育过程中分泌的丝蛋白经人类加工编制而 成。右图表示家蚕生殖发育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家蚕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飞动的蚕蛾是成虫,能分泌丝蛋白 【答案】B B、家蚕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D、家蚕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解析】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变态,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 、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可见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蛹时期,AD错误;家蚕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卵生,B正确;家蚕在幼虫时期吐丝,C错误。 【考点定位】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名师点睛】(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 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 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9、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A、白酒的酿造过程是:制曲 发酵 糖化 蒸馏 B、利用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有氧条件下制作米酒 C、利用冰箱能延长食物保存期,是因为在低温下微生物不能繁殖 D、利用乳酸菌制泡菜时要在坛沿加盖、加水密封 【答案】D 【考点定位】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 产品的技术。 10、甲图是“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图,乙图是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血液流动图像,图 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A、湿纱布的作用是维持鱼的体温 C、③是小静脉 B、①是毛细血管 D、实验结束后应将小鱼放入废物缸内 【答案】C 【解析】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以保 证小鱼能正常呼吸. 用活鱼更有利于实验,可以看清血液流动情况.A错误;由分析可知: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①小动脉 ,B错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③小静脉,C正确;实验后应将小鱼放回鱼缸,D错误。 【考点定位】观察蛙蹼或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 【名师点睛】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 管是①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③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②毛细 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11、下图中的甲、乙分别代表神经细胞和根尖成熟区细胞,图中B区代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则C区含有下 列哪些细胞结构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液泡 ⑦突起 A、①⑤⑥ 【答案】D B、②③④ C、②③⑦ D、①⑥ 【考点定位】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名师点睛】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 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512、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C、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形成有机小分子是可能的 D、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能从外界获取营养并排出代谢废物,能进行生长和繁殖等 【答案】A 【考点定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名师点睛】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 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 13、近年来我国多地雾霾频发,PM2.5污染程度进一步升高。雾霾不仅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影响,更重要 的是人体的健康也受到了威胁。人体呼吸时,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进入肺,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 和膈肌活动情况的是 【答案】A 【解析】膈肌向下运动,箭头方向向下,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变大,胸腔容积增大,肺 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即表示的是吸气过程,A正确;膈肌向 下运动,箭头方向向下,表示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应该随着扩张而不是缩小,B错误 ;膈肌向上运动,箭头方向向上,表示膈肌舒张,胸廓上下径变小,肺应该回缩而不是扩张,C错误;膈 6肌向上运动,箭头方向向上,表示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胸廓上下径变小,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变 小,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肺,表示呼气状态,D错误。 【考点定位】呼气和吸气。 【名师点睛】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 廓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气体入肺。 14、下图是花的基本结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花和果实属于器官 B、图中①⑤⑥组成雌蕊,②③组成雄蕊 C、 图中⑥在传粉、受精后发育成种子 D、花粉从②传到①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 【答案】C 【考点定位】花的结构。 【名师点睛】图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⑤花柱,⑥子房,④胚珠,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 ,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 15、下图为近视眼的成像特点及矫正示意图,据图分析有关近视眼的描述,错误的是 A、近视眼的晶状体曲度过大B、近视眼的眼球前后径过长 C、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D、可以佩戴适度的凸透镜加以矫正 【答案】D 7【解析】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 成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因此,据图分析有关近视眼的描述,错误的是选项D。 【考点定位】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名师点睛】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 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 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16、下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的管壁厚,弹性大,内流动脉血 B、⑨的壁最厚,收缩能力最强,能将血液输送到除肺以外的全身各处 C、图中④是肺循环起点,③是体循环的终点 D、③左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④ 【答案】D 【考点定位】心脏的结构. 【名师点睛】如图所示:①是主动脉、③是右心房、④是右心室、②是上腔静脉、⑥肺动脉、④是左心 房、⑧是左心室,⑤是下腔静脉,⑦是肺静脉。 17、生物活动小组为了探索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甲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注:氢氧 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8(1) 实验前应对银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以运走或耗尽叶片中原有的_________________。 (2) 取甲图的叶片放入乙图所示装置中进行脱色,A、B两烧杯中,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 (3)脱色并清洗后滴加碘液,甲图中_______叶片会变蓝,从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作为原料。 (4)叶片A的绿色部分与非绿色部分对照,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答案】(1)淀粉; (2)B; (3)A;二氧化碳; (4)叶绿体。 (3)A叶片有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组织淀粉;B叶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缺少二氧化碳,不 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根据碘遇到淀粉变蓝色。所以脱色并清洗后,滴入碘液,看到甲图A叶片取出 的叶片变蓝,从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4)实验结果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蓝色,说明该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 和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可以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考点定位】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名师点睛】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 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18、下图1为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图,图2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A-E”表示生物成分,“甲— 9丁”表示生理或化学反应过程,“ ”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作答。 (1)在图1中有_____条食物链,写出一条能量损耗最少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 该食物链中消耗了1000kg植物,则猫头鹰最少可以增加_______________。 (2)当大量使用农药后,_____________体内的农药含量最高。 (3)从图2可以看出,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是__________,因为只有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 碳通过丙转化为有机物,进行碳循环。 (4)图2中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发全 球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据图2分析,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植物→鼠→猫头鹰;10kg; (2)猫头鹰; (3)植物; (4)二氧化碳; (5)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猫头鹰,因 10 此“当大量使用农药后”,猫头鹰体内的农药含量最高。 (3)从图2可以看出,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是植物,“因为只有它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 过丙转化为有机物,进行碳循环”。 (4)图2中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 (5)“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发全 球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据图2分析”,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有: ①植树造林; 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名师点睛】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 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19、豌豆的相对性状明显,是杂交实验的好材料。著名的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 ,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豌豆的植株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现用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植株进行杂交实验 ,结果如下。请根据下面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甲组:高茎×高茎 乙组:高茎×矮茎 丙组:高茎×高茎 高茎410株﹢矮茎0株 高茎200株﹢矮茎198株 高茎305株﹢矮茎106株 (1)在甲组中豌豆 的亲代都是高茎,后代也都是高茎,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豌豆的高 茎与矮茎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 (2)通过分析_______组实验数据可知,高茎是显性性状。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则丙组子代某一高茎植 株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 (3)豌豆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_________。在豌豆的生殖过程中,亲代的__________随着 染色体传递给子代,并控制子代的性状表现。 (4)若高茎豌豆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豌豆茎的高度会有明显的下降,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的变异。 【答案】(1)遗传;相对性状; (2)丙;BB或Bb; (3)一半;基因; (4)不可遗传。 【解析】(1)“在甲组中豌豆的亲代都是高茎,后代也都是高茎”,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 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遗传;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 11 相对性状。 (2)“丙组:高茎×高茎→高茎305株﹢矮茎106株”,表明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因此通过分 析丙组实验数据可知,高茎是显性性状。“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则高茎的基因型是BB或Bb,矮茎的基因型 是bb。亲代高茎遗传给子代矮茎(bb)的基因一定是b,因此亲代高茎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 ,【考点定位】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名师点睛】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 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 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0、资料1:今年5月20日某市区人民政府通报,该区王某,44岁,常年从事活禽出售工作,确认感染H7N9 流感病;5月24日该市又通报曾某,63岁,家里养有鸡鸭35只,确认感染H7N9流感病。随即应急指挥部召 开会议,要求“加强源头防控,关闭 活禽市场一个月,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资料2: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起病急,表现出发烧、咳嗽 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根据以上资料,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1) H7N9禽流感病具有的两个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关闭活禽市场一个月”,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该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3) 患过H1N1的人对H7N9不具有免疫力,这是人体__________________免疫的特征。 (4)针对H7N9的疫苗正在研制试用中,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属于________________。 (5)下图是接种疫苗过程中,婴儿的缩手反射示意图, 12 请据图写出婴儿缩手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路径(用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射是在脊髓里的___________参与下完成的非条件反射。 【答案】(1)传染性和流行性; (2)控制传染源; (3)特异性; (4)抗原; (5)e→d→c→b→a;神经中枢。 型HINl)的人对H7N9型禽流感不具有免疫力,这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特征。 (4)接种疫苗后,疫苗进入体内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御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 抗体,因此注射入人体的疫苗被称为抗原。 (5)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因此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 是:e→d→c→b→a.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 【考点定位】反 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引起传 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病原体是能传染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传染病 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3
声明: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