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 化学试卷 理化考试时间:150 分钟 化学试卷满分:8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客观题)和第二部分(主观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 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井在规定区域粘贴条形码。 2.回答第一部分(客观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二部分(主观题)时,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字迹工整。作答时,将答案 写在答题卡上。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答案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本试卷共 6 页。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情况,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 1-10 小题每小题 1 分, 11-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雪糕融化 B. 电灯泡通电发光 吃进的食物被消化 晾晒衣物 C. D. C【答案】 【解析】 【详解】A、雪糕融化,只有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电灯泡通电发光,只有温度、颜色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吃进的食物被消化,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晾晒衣物,只有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 下图所示仪器没有经过磨砂处理的是 A. 集气瓶 C. 广口瓶 B. 滴瓶 D. 烧杯 D【答案】 【解析】 A【详解】 、集气瓶需要盖玻璃片, 所以为防止气体逸出,需要在瓶口处磨砂,正确; BC、滴瓶的滴管与瓶子之间必须接合紧密,需要进行磨砂处理,正确; 、广口瓶通常用作盛放固体,为防止试剂接触空气而变质,通常要将瓶口进行磨砂处理,使瓶盖与瓶子之 间接合紧密,正确; D、烧杯不需要磨砂处理,错误。 D故选 。 【点睛】 3. 下列物质可用作钾肥的是 A. NH4HCO3 K2CO3 B. C. CO(NH2)2 Ca(H2PO4)2 D. B【答案】 【解析】 【详解】A、NH4HCO3,含有氮元素,不含磷和钾,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 K2CO3,含有钾元素,不含氮和磷,属于钾肥,符合题意; C、 CO(NH2)2,含有氮元素,不含磷和钾,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D、 Ca(H2PO4)2,含磷元素,不含氮和钾,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故选 B。 4.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最外层电子数 D. 电子数 A【答案】 【解析】 【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故选 A。 5. 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面粉 【答案】 【解析】 B. 豆油 C. 大米 D. 食盐 DA【详解】 、面粉以小颗粒和水分子混合,不是均一稳定的的混合物,形成的是悬浊液; BC、豆油以小油滴和水分子混合,不是均一稳定的的混合物,形成的是乳浊液; 、大米在水中是沉淀,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的混合物,不是溶液; D、食盐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和水分子混合,是均一稳定的的混合物,是溶液。 D故选 。 【点睛】 6. 不吸烟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香烟烟气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A. B. C. D. CO2 水蒸气 CO CH4 B【答案】 【解析】 【详解】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能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且阻止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而水蒸 气、CH4、CO2 均不与血红蛋白结合,故选 B。 7. 装运浓硫酸的箱子应贴的标志是 A. B. C. D. D【答案】 【解析】 【详解】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本身不含有剧毒,不属于易燃易爆物品,所以在箱子外侧应该张贴腐蚀品的 标志,故选 D。 8. 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可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 硝酸铵 B. 熟石灰 C. 烧碱 D. 食盐 A【答案】 【解析】 A【详解】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多于放热,最终表现为吸热,可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选项正确; BC、熟石灰即氢氧化钙,溶于水没有明显温度变化,选项错误; 、烧碱即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可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选项错误; D、食盐,溶于水没有明显温度变化,选项错误。 A故选 。 【点睛】 9. 夏天防雷电,远离金属。这是因为金属具有 A. B. C. D. 光泽 导电性 导热性 延展性 A【答案】 【解析】 【详解】金属的共性为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具有金属光泽等。夏天防雷电,远离金属,这是国为金 属具有导电性;故答案选择 A。 10.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C【答案】 【解析】 【详解】A、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冒出浓烈的白烟,生成白色粉末,选项 A 错误; B、描述实验现象时,只需要客观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因此不能说生成四氧化三铁,出现生成物的名称就是 实验结论,应改为生成黑色固体,选项 B 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观察到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选项 C 正确; D、硫在氧气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选项 D 错误。故选 C。 11. 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 该实验能证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 C. 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2:1 D. 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B【答案】 【解析】 【详解】A、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选项错误; B、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可推知水中含有氢、氧元素,选项正 确; C、电解水实验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1:2,选项错误; D、电解过程中氧原子和氢原子没有发生改变,水分子改变了,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选项错误。 故选 B。 12. 某工厂排放只含有少量硫酸和硫酸铜的废液。同学取适量废液放入盛有一定量锌粉的烧杯中,搅拌,待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少量滤渣和滤液。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液体只含有硫酸锌 B. 实验所得滤液是纯水,可直接排放 C. 滤渣中一定含铜和锌 D. 发生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D【答案】 【解析】 【分析】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废液中加入锌粉,锌先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硫酸锌反应完后,如果还有锌粉 剩余,锌才会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详解】A、反应后的液体中一定含有硫酸锌,可能含有硫酸、硫酸铜,选项错误; B、实验所得滤液不是纯水,可能含有硫酸、硫酸铜,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或土壤被污染,选项错误; C、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含有锌,只有锌过量时,滤渣才含铜和锌,选项错误; D、锌和硫酸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都属于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 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选项正确。 故选 D。 的13. 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它们 微观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 ”代表氢原子, “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物甲乙丙丁质微观示意图A. 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B. 甲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8 C. 在该反应中,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3:11 D. 在该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1:3 C【答案】 【解析】 点燃 【详解】根据题意,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C2H6O+3O2 2CO2+3H2O。 A、生成物是水与二氧化碳,两者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因此都是氧化物, 故 A 正确; B、甲即为乙醇,则甲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1×6):16=12:3:8,故 B 正确; C、反应中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即:(3×16)(2×44)=54: 88=27:44,故 C 错误; 的D、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在该反应中,甲和乙两种物质 分子个数比为1:3,故 D 正确; 故选 C。 14. 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二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 Fe (SO ) 4 3溶液的方案中最佳的是 2A. 过量的 Fe粉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Fe O B. 过量的 2 3与稀硫酸反应,过滤 Fe O C. 过量的稀硫酸与 2 3反应 Fe D. 过量的 粉与 CuSO 4溶液反应,过滤 B【答案】 【解析】 【详解】A、Fe 粉与稀硫酸反应后生成的是硫酸亚铁,不能制得硫酸铁,选项 A 错误; B、过量的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后生成的是硫酸铁,因氧化铁过量稀硫酸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的是纯的硫 酸铁溶液,选项 B 正确; C、因硫酸过量得到的硫酸铁溶液中混有硫酸,不能得到纯净的硫酸铁溶液,选项 C 错误; D、过量的铁粉与硫酸铜反应,反应后生成的是硫酸亚铁,不能得到硫酸铁溶液,选项 D 错误。故选 B。 15.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药品) ABCD区分硬水和软水 等量的肥皂水 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除去 CO2 中的 CO 除去 Na2SO4 溶液中的 Na2CO3 抽丝灼烧闻气味 通入 O2 点燃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A. A B. B C. C D. D C【答案】 【解析】 A【详解】 、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等量的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可以区分,故 A正确; B、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纤维燃烧时没有,可用燃烧法区别羊毛纤 B维与棉纤维,故 正确; CCO CO 、不可以通入氧气点燃的方法去除 ,会引入新杂质氧气,且在此实验中 2 为本体, 为杂质,也就 CO CO 说明 2 非常多,而杂质 CO CO CO 特别少, 2 不具有可燃性, 具有可燃性,少量的 CO CO 在大量的 2 中是不 C能被点燃的,故 错误; DNa SO Na CO 3,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能够除去碳酸钠,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不会 2、除去 4 溶液中的 2D在溶液中带入新的杂质,故 正确。 C故选 。 第二部分(主观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道小题,共 20 分) 16. 用化学用语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个氮分子 。________________ (2)熔点最低的金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个硫酸根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1). (2). (3). SO2- (4). H2O 【答案】 【解析】 3N2 Hg 24【详解】(1)在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分子个数,3 个氮分子 3N2 (2)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汞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符号为 Hg ; SO2- (3) 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个数,2 个硫酸根离子 2 ;在4(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水,表示为 H2O。 17. 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元素,其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则 (1)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 (2)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3)铝离子核外有______________个电子层 。(4)若金刚石中的碳原子都被硅原子替代就得到了制造电子芯片用的高纯硅,则高纯硅属于_________(填 “单质”或“化合物”)。 (1). (2). (3). (4). 单质 【答案】 【解析】 655.85 2【详解】(1)根据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6; 故答案为:6。 (2)由铁元素的元素周期表信息可知,表示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字位于元素符号正下方,所以为其相对 原子质量为 55.85; 故答案为:55.85。 (3)根据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3,最外层电子数<4,所以容易失去电子 变为离子,因此失去最外层电子后,变为了铝离子,此时电子层数变为 2 层; 故答案为:2。 (4)高纯度的硅由硅原子构成,不含有其他元素,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属于单质; 故答案为:单质。 18. 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C 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填“t1°C”或“t2°C”)时,A、C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t2°C 时,将 30gA 物质放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 液”); (4)t2°C 时,将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 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1). (2). (3). (4). B>A>C(BAC) 【答案】 【解析】 40g t1℃ 饱和溶液 【详解】(1)由图可知,t2°C 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 40g。 (2)由图可知,A、C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点横坐标为 t1℃,因此, t1°C 时,A、C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t2°C 时,A 的溶解度是 40g,也就是 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40gA,则 5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20gA,将 30gA 物质放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4)t2°C 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是 A>B>C,则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为 A>B>C。将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C 的质量分数不变,A、B 的质量分数下降且有溶质析出。 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是:B>A=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应为 B>A=C,但 t1℃时 C 的溶质质量分数与 t2°C 的相等,且小于 A 在 t1℃的,故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B>A>C。 19. 防范新冠疫情,需要我们“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 (1)医用口罩的核心材料是聚丙烯制成的熔喷布,聚丙烯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 料”)。 (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教室进行消杀后室内充满消毒液气味的原因____________; (3)某消毒液稀释后 pH=6,则稀释前其 pH_____________(填“>”、“=”或“<”)6; (4)在疫情期间要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沾有油污的手,可使用洗洁精清洗,洗洁精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5)“84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制取 NaClO 的 2NaOH Cl NaClO X H O 原理是 ,其中 X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2(6)某校要配制 100kg 溶质质量分数为 0.2%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 10%的过氧乙酸溶液__________kg, 所需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kg。 (1). (2). (3). (4). (5). (6). NaCl 【答案】 (7). 有机合成材料 分子在不断运动 <乳化 +1 (8). 298 【解析】 【详解】(1)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成,不含有金属元素,丙烯属于有机物,丙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聚丙 烯,所以聚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答案为:有机合成材料。 (2)分子具有不断运动的特点,所以经过分子的不断运动,使消毒液中分子分布满了整个房间,充满了味 道; 故答案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3)酸性溶液稀释后,酸性变弱,pH 会增大,某消毒液稀释后 pH=6,则稀释前其 pH<6; 故答案为:<。 (4)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利用乳化的原理,将油污去除,因此洗洁精起到乳化作用; 故答案为:乳化。 (5)次氯酸钠化学式为 NaClO,其中钠元素为+1 价,氧元素为-2 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代数和为零的原 则,可以求得氯元素化合价为+1 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还应有 1 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正好满 足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所以 X 的化学式为 NaCl; 故答案为:+1;NaCl。 (6)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要 10%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 m,则 m×10%=100kg×0.2%, m=2kg,加入水的质量为 n,则 n=100kg-20kg=98kg; 故答案为:2;98。 【点睛】由浓溶液稀释成为稀溶液时,溶液稀释前后所含有的溶质质量不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2 道小题,共 14 分) 20. 熟练运用化学原理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得心应手。 (1)自热米饭中的发热剂主要是生石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发热原理__________,自热米饭包装的保 鲜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的水分流失,还能隔绝_________,防止食物腐败;自热米饭中鸡蛋为我们提供的营 养素主要是____________。 (2)在燃气灶上煮汤,若锅底易出现黑色,则需要___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炉具的进风口; (3)炒菜时油锅着火,灭火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校园里篮球架可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_____________。 CaO H2O Ca(OH)2 (1). (2). (3). (4). (5). 盖【答案】 空气(氧气) 蛋白质 调大 (6). 锅盖或撇青菜(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刷油漆或喷油漆均可 【详解】(1)自热米饭中的发热剂主要是生石灰,原理是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自热米饭包装的保鲜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的水分流失,还能隔绝空气(氧气),防止食 物因缓慢氧化而腐败;自热米饭中鸡蛋为我们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 (2)在燃气灶上煮汤,若锅底易出现黑色,说明发生了不完全燃烧,则需要调大炉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和 氧气充分接触,促进燃料的燃烧; (3)炒菜时油锅着火,灭火的方法是用锅盖盖灭或撇青菜,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 (4)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防锈的方法有隔绝氧气、保持金属表面洁净干燥、改变 金属的组成和结构;校园里篮球架可采取的防锈措施是刷油漆或喷油漆均可。 21. 下图是 7 种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其中“→”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反应。已知 B、 D、E、G 是不同类别的物质,物质 B 是一种红色固体粉末,E、F 含有相同的一种元素,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_E__________G_________ (2)写出 B 与 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 A 与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要求: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Fe O 3H SO Fe SO 3H2O (4). (1). (2). (3). 【答案】 CO2 Na2CO3 NaOH 2 4 3 2324高温 3C 2Fe2O3 4Fe 3CO2 (5). 【解析】 【详解】(1)已知 B、D、E、G 是不同类别的物质,物质 B 是一种红色固体粉末,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特 点,可知,B 是氧化铁;则 A 是碳或一氧化碳,D 是铁,C 是二氧化碳;F 和二氧化碳相互转化,可知 F 是 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G 能碳酸钠相互转化,可 知 G 是氢氧化钠,F 与碳酸钠、铁、氢氧化钠都能反应,可知 F 是酸,E、F 含有相同的一种元素,说明 F 是硫酸。化学式:C:CO2;E:Na2CO3;G:NaOH; (2)B 与 F 反应即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 Fe O 3H SO Fe SO 3H O 2 4 3 ;23242(3)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属于置换反应,方程式为: 高温 3C 2Fe2O3 4Fe 3CO ,而一氧化碳的氧化铁的反应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 2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 4 道小题,共 20 分) 22. 请你分析下列图示的操作可导致的后果: (1) ____________; (2) (1). (2). 打破试管底部 【答案】 【解析】 所量液体体积少于 30mL(其他合理表述亦可) 【详解】(1)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此时俯视读数,则视线读数大于实 际量取液体体积,量取 30mL 液体时,当读数为 30mL 时,实际取得的液体体积小于 30mL; 故答案为:所量液体体积少于 30mL(其他合理表述也亦可)。 (2)试管内加入固体颗粒时,应将试管倾斜,沿试管内壁缓慢放入固体颗粒,然后缓慢竖起试管,固体缓 慢落于试管底部,不得直接将固体垂直悬空加入,防止固体落下打破试管; 故答案为:打破试管底部。 【点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 操作规范。 23. 日常生活中的红糖、白糖和冰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升高。同学们想 除去红糖中的色素和少量可溶性盐得到冰糖,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定质量的红糖加足量水溶解,制成红糖水; ②对红糖水进行脱色处理; ③分离无色糖水和固体残渣; ④将无色糖水蒸发浓缩制得浓糖水; ⑤经过操作得到冰糖。 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4)步骤⑤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1). (2). (3). (4). 降温结晶 【答案】 加速溶解(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 活性炭 过滤 (冷却热饱和溶液) 【解析】 【详解】(1)被溶解的物质与溶剂接触越充分,溶解越迅速,越彻底,步骤①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 是加速溶解(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 (2)步骤②中应加入是活性炭,因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可以对红糖水进 行脱色处理; (3)步骤③是将不溶固体与液体分离,进行的操作是过滤; (4)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升高,所以降温有利于蔗糖晶体析出,步骤⑤进行的操作是降温结 晶。 24.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 CO2 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填字母); A 块状大理石 B 块状碳酸钠 C 碳酸钙粉末 D 稀盐酸 E 稀硫酸 (2)写出实验室用 A 装置制取 O2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若要在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纯度较高的 O2,则 接口 a 应与接口____________(填导管接口字母)相连,若此时收集到的 O2 仍然不纯,则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1). (2). (3). (4). (5). 没【答案】 长颈漏斗 AD e2KMnO4 K2MnO4 MnO2 O2 等 A 装置气流稳定就开始收集(ac 连接过早)或 E 装置未充满水(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1)标号①仪器是长颈漏斗;实验室制取 CO2 是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纯净的碳酸钙粉末与稀 盐酸反应速度太快,而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速度适中,操作安全方便,便于收集,故 AD 正确。 (2)A 装置用于加热固体,因此应当是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若要在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纯度较高的 O2,则应该选择排水法收集, 2KMnO4 K2MnO4 MnO2 O2 接口 a 应与接口 e 相连,若此时收集到的 O2 仍然不纯,则可能的原因是没等 A 装置气流稳定就开始收集 (ac 连接过早)或 E 装置未充满水(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25. 经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的化学探究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兴趣小组想深入探究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 进行如下活动: 【活动一】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 CO2 向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观察到___________,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 CO2。 【活动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 CO2 的体积分数 兴趣小组同学用图 1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锥形瓶内充满人体呼出的气体)实验前注射器内液体体积为 50mL,向锥形瓶内注入少量液体后,注射器内的液体开始被自动吸入锥形瓶,充分反应后,注射器内 NaOH 溶液的体积为 30mL。 小亮同学提出疑问:锥形瓶内 CO2 是否反应完? 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设计实验并证明锥形瓶内无色溶液中确实含有 NaOH,得出锥形瓶内 CO2 已反 应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锥形瓶内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 入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无色溶液中含有 NaOH 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 CO2 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活动三】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 O2 的体积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用图 2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注射器及玻璃管内充满人体呼出的气体) ①实验中需反复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在操作中如何判断装置中的 O2 是否反应完?___________。 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 O2 的体积分数为 16%。 【实验反思】活动三所用方法与教科书上“测定空气里 O2 的含量”的方法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答 一点即可)。 (1). (2). 足量的(或过量的或适量的)可溶性的钡盐溶液或钙盐溶液均 【答案】 (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5). (6). (7). 反复推拉 可生成白色沉淀 酚酞溶液变红 4% 为了让氧气充分反应 (8). 注射器时若注射器的读数不再减小(不再变化),则装置内的氧气已完全反应 环保,无 P2O5 污染环 境;该实验装置始终密闭,实验结果更精确 【解析】 【详解】[活动一]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常用于验证二氧化碳,向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加少 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 CO2; [活动二] ①如果锥形瓶内有氢氧化钠剩余,则就证明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取少量锥形瓶内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足量的(或过量的或适量的)可溶性的钡盐溶液或钙盐溶液均可,生成白色沉淀,该步骤验证并除尽碳酸 钠,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有剩余的氢氧化钠,则证明二氧化 碳完全反应; 实验前注射器内液体体积为 50mL,向锥形瓶内注入少量液体后,注射器内的液体开始被自动吸入锥形瓶, 充分反应后,注射器内 NaOH 溶液的体积为 30 mL,可知二氧化碳的体积 20 mL,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 CO2 20mL 100%=4% 的体积分数为: ;500mL [活动三] ①实验中需反复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为了使氧气与铜粉充分接触,让氧气充分反应; ②在操作中装置中的 O2 没有反应完,则在反复推拉注射器的过程中,注射器内液体的量会减少 ,如反复推 拉注射器时若注射器的读数不再减小(不再变化),则装置内的氧气已完全反应; [实验反思] 活动三所用方法与教科书上“测定空气里 O2 的含量”的方法相比,其优点是:环保,无 P2O5 污染环境;该实 验装置始终密闭,实验结果更精确。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1 道小题,共 6 分) 26. 化学兴趣小组要测定制作叶脉书签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取 40g 该氢氧化钠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 数滴酚酞溶液后再滴加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硫酸,当锥形瓶中液体由红色恰好变成无色时,消耗稀硫酸的 质量为 49g。试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0% 【解析】 49g10%=4.9g 【详解】解: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为: 设 NaOH 的质量为 x 2NaOH +H2SO4 Na2SO4 2H2O 80 98 x4.9g 80 x98 4.9g 80×4.9g 98 x= =4.0g 4.0g 40g 100% 10% 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 NaOH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本试卷的题干 0635
声明: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