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精品解析: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2日






2020 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在试题卷、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答题完成后,请将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放在桌上,由监考老师收回。 4.本卷共四大题,满分为 100 分。与物理同堂考试,两科时量共 12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请将正确的选项用 2B 铅笔 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1. 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用高梁酿造高梁酒 A. B. D. 干冰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 C.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B【答案】 【解析】 【详解】A、高粱酿酒是使高粱中的糖类变为酒精,有新物质的生成,为化学变化。用高梁酿造高梁酒体现 了高粱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干冰用于冷藏食品主要是利用干冰升华需要大量吸热,获得低温,在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体现了 干冰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虽然组成元素未变,但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 体现了石墨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与金属矿物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金属单质,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一氧化碳用于冶 炼金属体现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 每年的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2019 年“世界环境日”的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 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A. 积极治理沙漠、荒山 B.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D. 露天焚烧固体垃圾 C. 有条件的地区大量使用太阳能 D【答案】 【解析】 【详解】A、积极治理沙漠、荒山,可以改善环境,防止土壤沙漠化,有利于“保卫蓝天”,不符合题意; 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有条件的地区大量使用太阳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露天焚烧固体垃圾,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 故选 D。 3.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粉末的取用 B. D. 液体的倾倒 C. 二氧化碳的验满 浓硫酸的稀释 C【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故 A 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 B 正确; C、二氧化碳的验满应该把燃着的木条放到瓶口,故 C 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 D 正确;故选 C。 4. 有关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 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C.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没有改变 D. “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 A【答案】 【解析】 【详解】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酒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从而芳香四溢,符 合题意; B、分子可能由同种原子构成,也可能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如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 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的本身是有新物质生成,故分子种类一定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D、“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不是分子大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5. 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Fe+H2SO4=FeSO4 +H2↑ △B. CO+CuO Cu+CO2 C. Cl2+2NaI=2NaCl +I2 D. Fe + CuSO4=FeSO4+ Cu B【答案】 【解析】 【详解】A、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 反应,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 符合题意; D、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 符合题意; 故选 B。 6. 煤中含有少量的硫元素,在煤中加入 X 可有效防止煤燃烧时生成的 SO2 对大气造成污染,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 2X +2SO2+O2=2CaSO4+2CO2,则 X 的化学式是 A. CaO B. Na2CO3 C. Ca(HCO3)2 D. CaCO3 D【答案】 【解析】 【 详 解 】 根 据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 化 学 反 应 前 后 , 原 子 的 种 类 和 数 目 不 变 , 结 合 化 学 方 程 式2X +2SO2+O2=2CaSO4+2CO2,反应物中含 2 个硫原子、6 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 2 个钙原子、2 个硫原子、2 个碳原子、12 个氧原子,故反应物中还应含 2 个钙原子、2 个碳原子、6 个氧原子,故 X 的化学式为: CaCO3。故选 D。 7. 下列关于 CO2、CO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O 是许多气体燃料(如水煤气)的主要成分 B. 冬天用煤火取暖时,在媒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 CO 中毒 C. CO2 无毒,当空气中的 CO2 超过正常含量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D. 大气中的 CO2 能起到对地球保温的作用 C【答案】 【解析】 AA【详解】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的化学性质,因此可以作为燃料,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B B 、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因此在煤炉上加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C、二氧化碳无毒,但是二氧化碳也不支持呼吸,因此当二氧化碳含量超标,会导致人无法呼吸,导致窒息, C故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D、二氧化碳具有温时效应,可以保温, 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C故选 。 8. 你认为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错误的是 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 A.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D. 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A【答案】 【解析】 【详解】A、电烤炉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有触电的危险,应先切断电源,然后再进行灭火,符合题意; B、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起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可以隔绝空气,同时降低温度至可 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9. 建国以来,中国航运经济取得迅猛发展,现在已成为航运大国,正向航运强国迈进。为保证船舶的使用 寿命,船舶要进行防锈处理,下列防锈措施不可行的是 A. 刷防锈漆 B. 用抗锈蚀性能优异的合金制造船舶的零部件 C. 给某些部位涂油 D. 船体表面镀一层黄金 D【答案】 【解析】 AA【详解】 、刷一层防锈漆,可以有效隔绝金属与氧气和水的接触,可以防锈,选项不合题意; BCB、利用抗腐蚀性优异的合金可以减慢船舶零部件的腐蚀速率从而增加船舶的使用寿命, 选项不合题意; C、在某些容易腐蚀的部位涂油,也可以隔绝金属与氧气和水的接触,可以防锈, 选项不合题意; D、表面镀其他金属可以达到防锈目的,但给船体镀黄金的成本高昂,工艺复杂,因此该措施随刻防锈达到 D延长船舶使用寿命,但是从成本上来说不可行, 选项符合题意; D故选 。 10. 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 20 毫升汽油放入烧杯中,加 50 毫升水搅拌,得到溶液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C. D. 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下降 B【答案】 【解析】 【详解】A、汽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如盐酸溶液,溶质是氯化氢气体,可以是液体,如乙醇溶液,溶质是液体乙 醇,可以是固体,如氯化钠溶液,溶质是氯化钠固体,符合题意; C、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但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具有均一、稳定性,不是溶液,不 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1. 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 CuSO4 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金属 Cu,乙表面没有发生反应,据此判断,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甲>铜>乙 ()B. 铜>甲>乙 D. 甲>乙>铜 C. 乙>铜>甲 A【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金属铜,乙没有发生反应.说明甲比铜 活泼,乙没有铜活泼,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甲>铜>乙。故选 A。 12.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吸食下列物品有害人体健康的是 A. “芙蓉”牌香烟 B. “鲁花”牌花生油 D. “雀巢”牌奶粉 C. 湘西红心猕猴桃 A【答案】 【解析】 【详解】A、香烟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有害人体健康,符合题意; B、花生油中富含油脂,油脂是六大基本营养物质之一,不符合题意; C、猕猴桃富含维生素,维生素是六大基本营养物质之一,不符合题意; D、奶粉中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是六大基本营养物质之一,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3. 下列关于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苛性钠、烧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 B. 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 稀盐酸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 D. 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质(如柠檬、柑橘)中含有酸 C【答案】 【解析】 【详解】A、苛性钠、烧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的俗称,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钙显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符合题意; D、生活中很多物质中都含有酸,如柠檬含柠檬酸,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4. 能将硝酸银、碳酸钠、氯化钾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A. 铜丝 【答案】 【解析】 B. 硝酸钠的溶液 C. 稀盐酸 D. 氢氧化钠溶液 C【详解】A、铜丝只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与另外两种溶液都不反应,不能将三种溶液鉴别出来,选项错误; B、硝酸钠的溶液与三种溶液都不反应,不能将三种溶液鉴别出来,选项错误; C、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气泡,与氯化钾不反应,无明 显现象,能将三种溶液鉴别出来,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氯化钾溶液都不反应,混合时均无明显现象,不能将三种溶液鉴别出来, 选项错误。 故选 C。 15. 下列除去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A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CO2 CO 点燃 BBaSO4 KOH 溶液 银粉 Na2SO4 固体 K2CO3 锌粉 加足量水搅拌,过滤,洗涤,干燥 加过量稀盐酸 CD加过量硫酸铜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B【答案】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时,无法使用点燃进行除杂。因为该混合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一氧化碳无法被点燃。A 错误; B、硫酸钡在水中难溶,硫酸钠在水中可溶。为了除去硫酸钡中的硫酸钠,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水,则硫酸钠 会溶于水,形成硫酸钠溶液,而硫酸钡难溶于水。经过过滤后,则可以得到硫酸钡固体,洗涤、干燥即可 除去杂质。B 正确; C、稀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稀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加入的稀盐 酸不仅将杂质除去,还将原药品除去,不符合除杂的原则。C 错误;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银、锌、铜的顺序为:Zn>Cu>Ag。则锌粉能置换硫酸铜,生成硫酸锌和铜, 银不反应。而此时溶液中的难溶的固体除了有不反应的银之外,还有被置换出来的铜,无法分离铜和银, 不符合除杂的原则。D 错误。 故选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空 2 分,共 36 分) 16.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1)氮气_______。 (2)2 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 -(1). (2). 2OH 【答案】 N2 【解析】 【详解】(1)1 个氮气分子由 2 个氮原子构成,故氮气的化学式为 N2。 (2)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 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 个氢氧 根离子表示为 2OH-。 17. 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x=______。 (2)该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 (3)该元素的单质与氯气反应生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 (1). 2 (2). (3). MgCl2 【答案】 【解析】 镁【详解】(1)根据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12=2+8+x,因此 x=2; (2)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12 号元素为“镁”; (3)镁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 价,氯元素显-1 价,则两者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MgCl2。 18.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20℃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时,将甲、乙、丙各 100 克饱和溶液升温到 40℃,有溶质析出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3)50℃时,20g 乙物质溶于水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 数)。 (4)若甲物质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 过滤 B 结晶 C 蒸馏 乙>甲>丙 (1). (2). (3). (4). B【答案】 丙28.6% 【解析】 【详解】(1)根据图像可知,在 20℃时,乙此时的溶解度最高,其次是甲,最小的为丙,所以此时溶解度 由大到小为乙>甲>丙; 故答案为:乙>甲>丙。 (2)根据图像可知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因此升高温度后, 甲和乙变为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而丙溶解度降低,此时有晶体析出; 故答案为:丙。 (3)根据题目信息此时形成了乙的饱和溶液,此时乙的溶解度为 40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S40g 100%= 100%  28.6% ;100+S 100g+40g 故答案为:28.6%。 (4)根据图像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所以可以通过降温结晶 的方法将甲析出,得到较为纯净的甲; 故答案 为:B。 19. 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2020 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 湖” (1)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净化水的主要操作步骤有沉淀、____、吸附、消毒、煮沸。 (2)“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主要从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请你各写出一条可行的措施: ①节约用水:________; ②防止水体污染:___________。 (1). (2). (3).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答案】 【解析】 过滤 淘米水浇花 【详解】(1)净化水的主要操作步骤有:沉淀(使难溶性物质沉降)、过滤(除去难溶性物质)、吸附(吸 附色素和异味)、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煮沸,故填:过滤; (2)①节约用水:可采取一水多用的方法,如淘米水浇花; ②防止水体污染: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20. 木炭、氢气、一氧化碳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都能燃烧,都能将某些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 现有 A、B、C 、D、E 五种常见的物质,常温下 A、E 是气态单质,C 是液体,D 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E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2)反应 A+B→C+D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А 的单质作燃料用很多有优点,请列举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 H2 +CuO Cu+H2O (1). (2). (3). 无污染/燃烧值高/资源广泛(合理即可) 【答案】 O2 【解析】 【分析】 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故 D 为铜,常温下 A、E 是气态单质,C 是液体,可推测 A 为氢气,E 为氧气, D是C 为水,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故 B 为氧化铜,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代入框图,推测正确。 【详解】(1)根据分析,E 为氧气,化学式为 O2。 加热 H +CuO Cu+H O 。2(2)反应 A+B→C+D 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的(3)用氢气作为燃料 优点很多,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氢气的燃烧值高;工业上制取氢气是 通过电解水得到的,而地球上水资源丰富,可以从水中提取氢气,说明资源广泛。 21. 我国 2020 年新春之际出现了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期间,需要经常对公共场所消毒,常用的消毒 剂有 84 消毒液、双氧水溶液等。 (1)84 消毒液(含 NaClO)与洁厕灵(含盐酸)不能混用,否则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和两种常见的化合物,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为了对某车站候车室消毒,要配制一桶(15 千克)含 H2O2 2%的双氧水溶液,需工业用双氧水(含 H2O2 30%)__________千克。 (3)请你写出另一种防止新冠肺炎传播的有效方法_______________。 (1). NaClO+2HCl=NaCl+H2O+Cl2  (2). (3). 戴口罩(合理均可) 【答案】 【解析】 1【详解】(1)根据题目信息,可知 NaClO 和 HCl 混合之后会产生 Cl2 和两种常见化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 律这两种化合物是 H2O、NaCl、NaOH 中的两种,又反应物中有 HCl,因此另两种化合物应为 H2O 和 NaClO+2HCl=NaCl+H O+Cl NaCl;则化学方程式为 ;22(2)根据题意可知是稀释溶液,溶液不论如何稀释,其溶质质量都不会改变,因此可设需用工业双氧水 x, 则有 15kg×2%=x×30%,可解的 x=1kg,故填 1; (3)预防新冠肺炎,除了可以从公共卫生领域方面进行杀菌消毒,也可从个人卫生习惯上预防,有效方法 有:勤洗手、戴口罩、多运动等; NaClO+2HCl=NaCl+H O+Cl 故答案为: ;1;戴口罩。 22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除标注外,每空 1 分,共 14 分) 22.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用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既可以制取 CO2、又可以制取 O2 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__。(在 A-E 中选 择)。 (4)实验室通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CO2,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5)若用 F 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 H2B CO2C O2 Δ2KMnO4 K2MnO4 +MnO2 +O2  (1). (2). (3). (4). BC (5). 【答案】 铁架台 集气瓶 CO2 +Ca(OH)2 =CaCO3  +H2O (6). A【解析】 【详解】(1)①为用于固定仪器的铁架台,②为收集气体的集气瓶; 故答案为:铁架台;集气瓶。 (2)A 为固体加热装置,且带有棉花,因此选择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 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反应条件及气体符号,所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Δ2KMnO4 K MnO +MnO +O↑ ;2422Δ2KMnO KMnO +MnO +O↑ 故答案为: 。42422(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盐酸与大理石,采用固液不加热装置,而制取氧气可以选择固体加热装置和 固液不加热装置,所以同时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选取固液不加热装置,因此选择 B 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 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和氧气密度都比空气大,因此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法收集,所以选 择 C 为收集装置; 故答案为:BC。 (4)澄清石灰水的溶质为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 CO +Ca(OH) =CaCO  +H O 配平及沉淀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2232CO +Ca(OH) =CaCO  +H O 故答案为: 。2232(5)利用浓硫酸干燥气体,则气体不能与硫酸反应,集气瓶内是短口进气,说明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据此 选择气体: A、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硫酸反应,选项 A 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与硫酸反应,但是密度比空气大,选项 B 不符合题意; C、氧气不与硫酸反应,但是密度比空气大,选项 C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3. 小杨在实验室做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一瓶标注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是敞口放置的。为了检验这 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小杨与同组的另两位同学共同探究: (1)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瓶溶液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是 NaOH 溶液; 猜想二:可能是 Na2CO3 溶液,作出此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_; 猜想三:可能是__________。 (2)查阅资料得知:Na2CO3 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aCl2 溶液、BaCl2 溶液呈中性。为了验证溶液中是 否含有 Na2CO3,三位同学各取少量待测试剂于小试管中,分别滴加①酚酞溶液、②稀盐酸、③澄清石灰水, 并依据产生的实验现象得出相同结论:溶液中一定含有 Na2CO3。你认为他们所选试剂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 (3)为了验证“猜想二”正确还是“猜想三”正确,他们又做了以下实验:①取少量待测试剂于试管中,滴加 足量____溶液,溶液变浑浊;②过滤;③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所以____(填“猜想二”或“猜想 的三”)正确。如果在已经变红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1). (2). 【答案】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全部反应完毕 氢氧化钠和碳 (3). (4).(5). (6). 酸钠的混合溶液 【解析】 CCaCl2 或 BaCl2 猜想三 溶液红色逐渐变浅,直至变为无色 【详解】(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若氢氧化钠全部变质,则溶液变为碳酸 钠溶液,若部分变质,则溶液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全部反应完毕;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 溶液。 (2)①酚酞溶液,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而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加入酚酞溶液后, 都会变红,无法判断是否存在碳酸钠,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钠; ②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观察到气泡,而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无明 显现象,因此根据产生气泡判断含有碳酸钠,②可以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钠; ③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溶质为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可 以看到白色沉淀,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因此可以通过观察有白色沉淀确定含有碳酸 钠,③可以确定是否含有碳酸钠。 因此②和③可判断是否含有碳酸钠;故答案为:C。 (3)在待测试剂中加入溶液后,产生浑浊现象,并且不能影响溶液的 pH,根据题目信息,CaCl2 或 BaCl2 溶液呈中性,且能与碳酸钠产生碳酸钙或者碳酸钡沉淀,使溶液变浑浊,因此可以加入足量的 CaCl2 或 BaCl2 溶液;此时碳酸钠被全部去除,溶质已知的有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钙或者氯化钡,而这些物质溶于水都是 形成中性溶液,过滤后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则此时溶液为显碱性,推断含有氢氧化钠,因此溶液中含有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猜想三正确;变红的溶液中氢氧化钠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被消耗, 溶液碱性减弱,所以颜色开始变浅,当氢氧化钠全部消耗完毕后,溶液不再显碱性,溶液变为无色,所以 可看到实验现象为溶液红色逐渐变浅,直至变为无色; 故答案为:溶液红色逐渐变浅,直至变为无色。 四、计算题(本题共 5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Zn:65 24.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仅含不溶于酸的杂质),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 所示。求: (1)此过程中产生氢气的最大质量是 克。 (2)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0.8g;(2)80%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此过程中产生氢气的最大质量是 0.8g; (2)解:设产生 0.8g 氢气,需要锌粉的质量为 x Zn +H2SO4 = ZnSO4 +H2  65 2×0.8g 65 2x=0.8g x=26g 26g 100%  80% 故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32.5g 答:(1)此过程中产生氢气的最大质量是 0.8g。 (2)锌粉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80%。 本试卷的题干 0635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