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镇江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精品解析:江苏省镇江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2日






.2019 年镇江市化学中考试卷(ZH-05)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0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u-64 Ag-108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C1-35.5 Na-23 Ca-40 Fe-56 1.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B. C. D. 酸牛奶 食用醋 葡萄酒 蒸馏水 C【答案】 【解析】 【详解】A、食用醋中含有水、醋酸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A 错误; B、葡萄酒中含有酒精和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B 错误; C、蒸馏水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故C 正确; 。D、酸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D 错误。故选 C。 【点睛】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 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 B.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铜常用来做电线电缆 高粱常用于酿制白酒 D. 干冰可用作人工降雨 C. B【答案】 【解析】 【详解】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 A 错误; B、高粱用于酿制白酒是利用高粱中的葡萄糖转化为酒精,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故 B 正确; C、金属铜用做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 C 错误; 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 物理性质,故 D 错误。故选 B。 【点睛】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 出来。 3.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He A. C. B. D. 二个氮分子—- 氦气—- 2N 2+2 CS 二硫化碳— 锌离子— Zn 2C【答案】 【解析】 【详解】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 字,则二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故 A 错误; B、氦气是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氦气的化学式为 He。故 B 错误; C、二硫化碳的化学式为 CS2,故 C 正确; 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 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锌离子可表示为:Zn2+,故选 D 错误。故选 C。 4.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B. D. 高温煮沸,杀菌消毒 深埋电池,消除污染 霉变大米,清洗食用 食品防腐,硫磺熏蒸 C. A【答案】 【解析】 【详解】A、高温煮沸能使微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能杀死微生物,起到杀菌消毒的效果,故 A 正确; B、霉变大米中存在黄曲霉素,清洗不能除去,不能食用,故 B 错误; C、电池中汞、铅、镉等重金属溶出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深埋电池,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故 C 错误; D、用硫磺熏蒸食品时,硫磺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能使 人中毒,故 D 错误。故选 A。 5.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归类 内容 A常见的碱 纯碱、氨水、火碱 BCD挥发性酸 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 PM 大气污染物 有机高分子材料 2.5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聚乙烯、聚氯乙烯、有机玻璃 A. B. C. D. DABCD【答案】 【解析】 【详解】A、纯碱属于盐,氨水、火碱属于碱,故 A 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没有挥发性,浓盐酸、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故 B 错误; PM 的2.5 、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碳是空气 成分,不是大气污染物,故C 错误; C、 D、聚乙烯、聚氯乙烯、有机玻璃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 D 正确。故选 D。 6.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的主要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D. 甲:检查气密性 丙:产生氢气 乙:加入锌粒 丁:收集氢气 C. D【答案】 【解析】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 正确; C、制取氢气是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图 中所示操作正确;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到试管底部,图中所 示操作错误。故选 D。 7.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 B. D. 用50mL 量筒量取 的水 用水电解实验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观察颜色区分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5.0mL C. 用活性炭使硬水转化 为软水 B【答案】 【解析】 【详解】A、为避免产生较大的误差,量取一定量液体时,要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用 50mL 量筒量取 5.0mL 的水,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可使用 10mL 量筒量取,故 A 错误; 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在化学变化的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用水电解实验说明了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故 B 正确; C、活性炭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等,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镁离子,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故 C 错 误; D、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都呈黄色,观察颜色不能区分,故 D 错误。故选 B。 【点睛】在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然后根据性质的不同,选 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鉴别。 8.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P2O5 ,P,PH3 A. C. B. 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CuS,Cu2O,CuO 磷元素的化合价: 使用合金的年代:  由大到小 由高到低 生铁,青铜,钛合金  银,铁,铜  D. 金属单质的导电性: 由先到后 由强到弱 A【答案】 【解析】 【详解】A、P2O5 中,氧元素显-2 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为零,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 价;P 是 单质,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0;PH3 中,氢元素显+1 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为零,磷元素的化合价 为-3 价;三种化合物中磷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P2O5、P、 PH3;故 A 正确; B、将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变形为 CuS 、CuO0.5、CuO,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 量为 16,则一个硫原子相当于 2 个氧原子;其它原子的相对质量之和越小的,在该化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 分数就越大,变形后 CuO0.5 中其它原子的相对质量之和最小,则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为 Cu2O,最小的 是 CuS,故 B 错误; C、使用合金的年代先后顺序是青铜、生铁、钛合金,故 C 错误; D、金属单质的导电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铁、铜、银,故 D 错误。故选 A。 9.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试管趁热清洗 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生成黑色沉淀 粗盐提纯实验中,待滤悬浊液静置后过滤 C. D. D【答案】 【解析】 【详解】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烟,故 A 错误;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试管趁热清洗,试管会炸裂,故 B 错误; C、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生成黄色沉淀,故 C 错误; D、粗盐提纯实验中,为提高过滤效率,待滤的悬浊液先静置后再过滤,故 D 正确。故选 D。 10. 下图是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D. 转化①中原子种类不变,个数改变 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物质丁是复合肥 C. 整个过程中共有 2 种氧化物 C【答案】 【解析】 【详解】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甲为 N2、乙为 H2、丙为 NH3、丁为 CH4ON2[CO (NH2)2],转化①②的化 一定条件 一定条件 学方程式分别为:N2+3H2 2NH3,2NH3+CO2 CH4ON2+H2O,因此: A、转化①中原子种类不变,个数不改变 ,故 A 错误; B、 转化②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故B 错误; C、CO2、H2O 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反应过程中的其他 物质都是氧化物,整个过程中共有 2 种氧化物,故 C 正确; D、物质丁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是复合肥,故 D 错误。故选 C。 【点睛】氧化物的概念可简记为:两元素、氧元素、化合物。 11. A. 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CO  H O  H CO 酸雨形成的原因 2223Cu  2AgCl  2Ag  CuCl B. C. D. 证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 2Al(OH)  3HCl  AlCl  3H O 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332KO 2KO  CO  K CO O 超氧化钾( 2 )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氧气: 22232C【答案】 【解析】 【详解】A、酸雨是因为雨水中溶有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的酸造成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 为 SO2+H2O=H2SO3,故 A 错误; 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但氯化银难溶于水,不能与 AgCl 发生置换反应,不能用这两种物质探究铜的 活动性大于银,故 B 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4K2O2+2CO2═2K2CO3+3O2,故 D 错误。故选 C。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 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 等号。 通电 2NaCl  2H O 2NaOH  H  Cl  12. 电解饱和氯化钾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222是( )Cl A. B. D. 2 可用于自来水生产中杀菌消毒 农业上常用 改良酸性土壤 NaOH C. 反应中有 2 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可由海水蒸发结晶、精制获得 NaCl B【答案】 【解析】 【详解】A、Cl2 可用于自来水生产中杀菌消毒,故 A 正确; B、NaOH 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 B 错误; 的C、 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 价转变为 0 价,水中部分氢元素由+1 价转变 0 价,钠元素,氧元素化合价 不改变,反应中有 2 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故 C 正确; D、海水中存在 NaCl,NaCl 可由海水蒸发结晶、精制获得,故 D 正确。故选 B。 13. A.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NaHCO3  Na2CO3 Ca(OH)2 溶液 NaOH 加热 KMnO4 加热O2 Cu,CO2 Cu2 (OH)2 CO3 Na2CO3 稀H2SO4 Na2SO4 NH4Cl溶液 NaCl B. C. D. K SOBa(OH)2溶液BaSO 稀HNO3Ba NO 3 2 244A【答案】 【解析】 【详解】A、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 沉淀,故 A 正确; B、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铜、二氧化碳和水能生成碱式碳酸铜,故 B 错 误; C、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钠与氯化钠溶液混合不能生成沉淀、水或气体, 硫酸钠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故 C 错误; D、硫酸钾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钾;硫酸钡不能与稀硝酸反应,故 D 错误。故选 A。 14.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CO N2ABC2 和 鉴别 检验 除杂 分别用燃着的木条试验,观察现象 CaCl AgNO 2 溶液中混有少量盐酸 取样,滴加 3 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Ba(OH) 加入 2 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Na2SO MgSO 4 溶液中混有少量 4K CO 加入过量的 3 溶液,过滤、洗涤,再分别向滤渣 2BaCl D和2 的混合溶液 分离 KCl 和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A. B. C. D. DABCD【答案】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和氮气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无法鉴别,故 A 错误; AgNO B、硝酸银与盐酸、氯化钙都能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取样,滴加 3 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不能 CaCl 检验 C、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硫酸镁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镁。除去 Ba(OH) 2 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能除去杂质,也能将主要物 2 溶液中混有少量盐酸,故 B 错误; Na2SO MgSO 4 ,加入 4 溶液中混有少量 Na SO 质4 除去,故 C 错误; D、氯化钡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钾 K CO 3 溶液,过滤、 2BaCl 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分离 和2 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的 KCl 2洗涤,再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故 D 正确。故选 D。 【点睛】加入试剂除杂质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主要物质反应;② 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00.0gAgNO 32.4g 的混合粉末,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 Fe 15. 向3 溶液中加入 m 克 和Cu 固体。向滤液中滴加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aCl 167.6g A. C. B. D. 滤液的质量是 混合粉末的质量范围是 8.4<m<9.6 AgNO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3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可能会有气体生成 原25.5% B【答案】 【解析】 【分析】 200.0gAgNO 32.4g 固Fe 向3 溶液中加入 m 克 和的混合粉末,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 Cu 体。向滤液中滴加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是铁先与硝酸银反应,铁反应完了,再铜与硝酸银反 NaCl 应,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所以由题意可知,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存在硝酸银溶 液,铁、铜完全反应,32.4g 固体是反应生成的 32.4g 的银。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A、滤液的质量=200g-32.4g+mg=167.4g+mg,故 A 错误; B、设:生成 32.4g 银需要铁的质量为 x。 2AgNO +Fe=Cu NO2 +2Ag 3  356 x216 32.4g 56 x=x=8.4g; 216 32.4g 设:生成 32.4g 银需要铜的质量为 y。 2AgNO +Cu=Cu NO2 +2Ag 3  364 y216 32.4g 64 y=y=9.6g; 216 32.4g 所以混合粉末的质量范围是 ,故 B 正确; 8.4<m<9.6 C、固体是反应生成的银,银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之后,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不可能会有气体生成,故 C 错误; AgNO D、反应结束后,溶液中仍存在硝酸银溶液,题中提供的信息不能计算原 错误。故选 B。 3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 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三个选项符合 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二个正确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给 1 分) 16.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金刚石、石墨、 60 都是碳单质 B.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铁比铝更加耐腐蚀 C.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该气体中一定不含氧气 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一定减小 D. A【答案】 【解析】 【详解】A、金刚石、石墨、 C60 都是碳单质,故 A 正确; B、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使铝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 铝薄膜从面阻止了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所以铝制品比铁具有更强的抗腐蚀性能,故 B 错误; C、氧气含量低,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物质可能是氧气的含量 低,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该气体中可能含氧气,故 C 错误; D、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不一定减小,例如恒温蒸发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 质质量分数不变,故 D 错误。故选 A。 17. ToC ToC ,KNO ,KCl 100.0g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恢复到 时,将等质量的 分别加入到各盛有 311现象如图 1、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KNO A. 甲中加入的固体是 3B. C. 甲中溶液可能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乙中上层清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将甲、乙中的物质混合,充分搅拌,一定有固体剩余 D. ToC T oC 升高到 ,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若将甲、乙的温度从 1BD 【答案】 【解析】 KNO 、KCl 100.0g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 【详解】A、根据图 1、2 可知,将等质量的 分别加入到各盛有 3搅拌后恢复到 T1℃,甲全部溶解,乙部分溶解,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KCl 的溶解度大于 KNO3 的溶解度,甲中加入的固体是 KCl,故 A 错误; KNO 、KCl 100.0g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恢 B、根据图 1、2 可知,将等质量的 分别加入到各盛有 3复到 T1℃,甲全部溶解,乙部分溶解,甲中溶液可能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乙中上层清液一定是该溶质的 饱和溶液,故 B 正确; C、将甲、乙中的物质混合,溶剂量增加一倍为 200g,充分搅拌,不一定有固体剩余,故 C 错误; KNO 、KCl D、若将甲、乙的温度从 T1℃ 升高到T2℃时, 全部溶解,两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相等,两 3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 D 正确。故选 BD。 Fe SO 2  4 3 和 H SO 200.0g BaCl 18. 有4 的混合溶液 ,先向其中滴加 溶液,再滴加 )的8.0 %NaOH 溶液, 22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a 点溶液呈中性 b~c 段只发生了 1 个反应。 C. c 点对应的沉淀有 2 种, m=500 D. 原混合溶液中铁、硫元素质量比是 7 : 10 CD 【答案】 【解析】 【详解】A、o~a 段发生的反应是 Fe2(SO4)3+ 3BaCl2=3BaSO4↓+2FeCl3,H2SO4+ BaCl2= BaSO4↓+2HCl,a 点的溶质是 FeCl3、HCl,a 点溶液呈酸性,故 A错误; B、根据 A 选项分析可知,b 点的溶液中的溶质是 FeCl3、HCl、BaCl2,加入 NaOH 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FeCl3+3NaOH=Fe(OH) 3↓+3NaCl,NaOH+HCl=NaCl+H2O,b~c 段发生了 2 个反应,故 B 错误; C、根据 A、B 选项的分析可知,c 点对应的沉淀 BaSO4、Fe(OH) 3,其中 BaSO4 质量为 58.25g,Fe(OH) 3 质 量=68.95g-58.25g=10.7g; 设:生成 10.7g Fe(OH) 3 需 8%NaOH 溶液的质量为 x,FeCl3 质量为 y。 FeCl +3NaOH=Fe OH+3NaCl 3 3162.5 120 107 10.7g yx8% 107 10.7g =x=150g; 120 x8% 107 10.7g =y=16.25g; 162.5 y设:硫酸铁与氯化钡生成 16.25g FeCl3 同时生成硫酸钡质量为 z。 Fe SO+ 3BaCl2 =3BaSO4 +2FeCl3 2  4 3 2333 162.52 z16.25g 2333 162.52 16.25g zz=34.95g;所以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58.25g-34.95g=23.3g; 设:生成 23.3g 硫酸钡,可同时生成氯化氢质量为 A; H2SO4 +BaCl2 =BaSO4 +2HCl 233 73 A23.3g 233 23.3g =A=7.3g; 73 A设:与 7.3g 氯化氢完全反应需 8%的 NaOH 的质量为 n; NaOH +HCl=NaCl+H2O 40 36.5 n8% 7.3g 40 n8% 36.5 7.3g =n=100g,所以 m=250g+100g+150g=500g,故 C 正确; D、根据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等于硫酸铁中铁元素质量,硫酸钡中硫 56 10.7g 100%  5.6g 元素质量等于混合溶液中硫元素质量。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 ,硫酸钡中 107 32 58.25g 100%  8g ;原混合溶液中铁、硫元素质量比=5.6g:8g= 硫元素质量= 选 CD。 ,故 D 正确。故 7 : 10 233 19. A.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FeCl ,NaOH,KCl,BaNO K CO ,Ba(OH) ,KOH HNO 、稀 3B. D. 3 2 3232K2SO4 ,Na2CO3 HNO CaCl ,AgNO ,MgNO 2 ,NaCl 3  C. 、稀 、稀 HCl 323B【答案】 【解析】 【详解】A、FeCl3 溶液呈现黄色,FeCl3 溶液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的 Fe(OH)3 沉淀,与 KCl 溶 液和 Ba(NO3)2 溶液都不能反应,不能将 KCl 溶液和 Ba(NO3)2 溶液鉴别开来。故 A 不符合题意; B、K2CO3 溶液与稀 HNO3 反应产生 CO2 气体,与 Ba(OH) 溶液反应产生 BaCO3 沉淀,与 KOH 不发生反 2应,因此两两混合溶液,能够产生沉淀和气泡的是 K2CO3 溶液,能够和 K2CO3 溶液反应产生气泡的是稀 HNO3,能够和 K2CO3 溶液混合产生沉淀的是 Ba(OH) 溶液,和 K2CO3 溶液混合无现象的是 KOH,故能 2将其鉴别开来。故 B 符合题意; C、Na2CO3 与稀 HNO3、稀 HCl 反应均能产生气体,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 法鉴别,故 C 不符合题意;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AgNO3 溶液与 NaCl、CaCl2 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 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点睛】用其他试剂,就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首先需考虑物质的颜色,然后将鉴别出来的物质与其他 物质混合,根据现象的不同加以鉴别,若物质都没有颜色,则让溶液两两混合,根据不同的实验现象加以 鉴别。 CaSO + NHCO =CaCO + NHSO 4 2 42 CaCO 3 的主要 20. 已知 4 右下图为模拟和气处理并得到轻质 433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SO A. B. C. D. 净化时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是为了充分吸收 2Ca(OH) +SO +O =CaSO +H O 净化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242CO NH CaCO 3 ,有利于 3 的生成 沉淀时应先通入 2 后,再通入 CaSO >CaCO 由沉淀池中发生的反应可知,溶解性: 43AD 【答案】 【解析】 【详解】A、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含量高,能够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硫,净化时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是为 SO 了充分吸收 2 ,故 A 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C、沉淀池中氨水显碱性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向沉淀池中先通入氨气再通 CO2,故 C 错误; 2Ca(OH) +2SO +O =2CaSO +2H O ,故 B 错误; 22242CaSO >CaCO D、沉淀池中硫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说明溶解性: 3 ,故 D 正确,故选 AD。 4三、填空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18 分) 21. 用化学符号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个钠离子 (1)水银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最常用的溶剂 (3)人体缺少 元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1). (2). (3). (4). H2O 【答案】 Hg 2Na I【解析】 【详解】(1)水银是金属,可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水银化学式为 Hg;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 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 个钠离子 可表示为:2Na+; (3)人体缺少碘元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碘元素的元素符号为:I; (4)最常用的溶剂是水,水的化学式为 H2O。 22. 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 明矾 B 硝酸 C 洗洁精 D 熟石灰 E 硫酸 F 食盐 G 维生素 H 硝酸铵 ______________ (1)溶于水温度降低的是 (2)生活中作乳化剂的是 (3)铅蓄电池含有的酸是 (4)厨房中作调味品的是 (5)可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6)蔬菜,水果中富含有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 H (2). (3). (4). (5). (6). G【答案】 【解析】 CEFD【详解】(1)溶于水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故选 H; (2)生活中作乳化剂的是洗洁精,故 C; (3)铅蓄电池含有的酸是硫酸,故选 E;. (4)氯化钠具有咸味,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厨房中作调味品的是食盐,故选 F; (5)可配制波尔多液的是熟石灰,故选 D; (6)蔬菜,水果中富含有维生素,故选 G。 23. 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Mg,Al __________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 (1) 学”) 按其一定比例熔合后冷却可得到储氢合金材料。该过程属于 ___________ (2)图中能表示锡铅合金的是 (选填“a”“b”或“c”) (1). (2). 【答案】 【解析】 物理 a【详解】(1)Mg,Al按其一定比例熔合后冷却可得到储氢合金材料,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2)锡铅合金的熔点比锡、铅的熔点低,因此图 1 能表示锡铅合金的是 a。 CuSO 5H O 24. 用废铜屑生产硫酸铜晶体 的流程如下: 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溶解”时需要加热,但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 (2)“系列操作”包括:除杂、蒸发浓缩、 .___________ 、过滤等。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洗涤”时为减少晶体损失,最好选用 (选填序号)。 a 热水 b 冰水 c 95%的酒精溶液 (2). (1). (3). (4). c【答案】 【解析】 温度过高过氧化氢溶液易分解 降温结晶 玻璃棒 【详解】(1)“溶解”时需要加热,但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温度过高过氧化氢溶液易分解; (2)“系列操作”包括:除杂、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等。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 璃棒; (3)硫酸铜晶体在 95%的酒精中溶解度比较小, “洗涤”时为减少晶体损失,最好选用 95%的酒精溶液,故 选 c。 25. 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FeSO ____________ 。(1) 4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________ (2)生成红褐色固体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OH) 提示:① 2 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 FeSO ②方程式中 4 的配平系数为 4. (1). (2). 4FeSO4+8NaOH+O2+2H2O=4Na2SO4+4Fe(OH)3↓ 【答案】 【解析】 +6 FeSO 【详解】(1) 4 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 价,氧元素为-2 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x,根据化合物中各 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则有:(+2)+x+(-2)×4=0,x=+6; (2)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硫酸钠, Fe(OH) 2 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成红褐色氢氧化铁, 生成红褐色固体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O4+8NaOH+O2+2H2O=4Na2SO4+4Fe(OH)3↓。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7 分) 26.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 (1)仪器名称:① 。O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 2 ,可选用发生装置 (选序号)和收集装置 D 组合, 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 CO 2 可用装置 E 收集, ______ 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 2 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装置 C 相对于 B 的优点是 _______ 理由是 .H SO H SH S 。 是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氢硫酸。 2 2 FeS (4)实验室用 和稀 4 反应制取 2H S ________ 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制取 2______________ (选填“甲”或“乙”) ②图中“防倒吸装置”应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溶液的作用是 NaOH MnO 2KClO3 2 2KCl+3O2  (1). (2). (3). A(4). (5). 【答案】 试管 集气瓶 ΔCaCO3 +2HCl=CaCl2 +H2O+CO2  (6). (7). 能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停止 (10). 吸收 H2S,防止污染空气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8). (9). 乙FeS+H2SO4=FeSO4+H2S↑ 【解析】 【详解】(1)仪器①名称试管,仪器②名称是集气瓶;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可选用发生装置 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 2KClO3 2 2KCl+3O  ;2ΔCO (3)实验室制取 2 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 CaCO +2HCl=CaCl +H O+CO 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装置 3222C 中,将大理石或石灰石放于干燥管中,关闭活塞,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导出,管内气压增大,管内液面下 降,固体与液体脱离接触,反应停止,打开活塞,气体导出,管内的气压降低,管内液面上升,固体与液 体接触,反应进行,或将干燥管上移,固体与液体脱离接触,反应停止,干燥管下移,固体与液体接触, CO 反应进行,用装置 C 相对于 B 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停止, 2 可用装置 E 收集,理由是二氧化碳 的密度大于空气; H SO H SH S 。 是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氢硫酸。 2 2 FeS (4)实验室用 和稀 4 反应制取 2H SO H S H S 的化学方程式为 FeS+H2SO4=FeSO4+H2S↑ 2FeS ①和稀 ②图乙中漏斗能到缓冲作用,“防倒吸装置”应选择乙; ③氢氧化钠能与 H S 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 溶液的作用是吸收H S,防止污染空气。 4 反应生成 和硫酸亚铁,制取 22NaOH 22H C O 27. 草酸( 4 )是一种酸,易溶于水。 22(一)草酸的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 (1)草酸溶液的 pH 7(选填“>”“<”或“=”)。 CaC O ___________ 4 )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草酸溶液中加入石灰水,生成草酸钙( 2CaC O (二) 资料: 4 热分解探究 2CaC OCaCO3  CO  24CaC O 兴趣小组成一定量的 4 固体,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2NN实验一:先通入 2 ,再加热相应固体,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缓缓通入 2 至试管冷却。 6.6g 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装置 B 增重 ___________________ 的现象,说明反应生成 CO (2)装置 C 中观察到 。实验二:取出实验一后装置 A 试管中的剩余固体,按图①-③进行实验。 ___________ (3)②中温度升高,则剩余固体中含有 ,③中产生 2.2g 气体。 CaCl 22.2g 。(4)将③中溶液蒸发得 2 固体 CaC O ____________ 4 固体的质量为 g。 结论:(1)取用的 2CaC O _____________ (2)结合实验及相关数据,本实验中 4 分解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2NaOH+CO2 =Na2CO3 +H2O (3). (1). (2). 【答案】 <H2C2O4+Ca(OH)2═CaC2O4↓+2H2O 高温 (4). (5). (6). (7). CaC2O4 氧化铜由黑色变成红色 氧化钙 25.6 CaO+CO↑+CO2↑ 【解析】 【详解】(一)草酸的化学性质 H C O (1)根据“草酸( 4 )是一种酸,易溶于水”可知,草酸溶液的 pH<7; 22(2)草酸(H2C2O4)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草酸钙和水:H2C2O4+Ca(OH)2═CaC2O4↓+2H2O; CaC O (二) 实验一: (1)装置 B 增重,说明反应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 B 中 4 热分解探究 22NaOH+CO =Na CO +H O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32(2)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装置 C 中观察到氧化铜由黑色变成红色的现象,说明 CO 反应生成; 实验二 (3)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②中温度升高,则剩余固体中含有氧化钙,结论: ①根据本实验的现象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草酸钙中钙元素质量等于氯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 CaC O 设:取用的 4 固体的质量为 x。 240 40 x 100%  22.2g 100% 40 122 164 40  35.52 x=25.6g; CaC O ②结合实验及相关数据,本实验中 4 分解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反应的总反应化学方 2高温 程式为:CaC2O4 CaO+CO↑+CO2↑。 五、推断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1 分) K SO ,CuSO ,NaOH,BaCl ,MgNO ,BaCO 3 2 28.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 3 中的一种或几种。进 2442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溶于足量水中,过滤得到白色固体 A 和无色滤液 B,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 ________ .____________ 一定不 (2)向固体 A 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无气泡产生,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_____ 含有 。CO _______ ______ 。(3)向滤液 B 中通入 2 ,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还含有 (2). (3). ,一定不含有 (1). (4). (5). K2SO4 【答案】 【解析】 CuSO4 BaCO3 NaOH 和 Mg(NO3)2 BaCl2 【详解】(1)硫酸铜溶液是蓝色,取少量固体溶于水,过滤得白色沉淀 A 和无色滤液 B,则原固体中一定 不含 CuSO4; (2)硝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硝酸钠,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镁和水, 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硫酸钡不 溶于稀盐酸。取固体 A,加入足量稀 HCl,固体完全溶解,无气泡产生,则原固体一定不含 BaCO3,一定 含有 NaOH 和 Mg(NO3)2,K2SO4 和 BaCl2 两种至少有一种不存在; (3)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向滤液 B 中通入 CO2 ,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还含有 BaCl2,一定不含有 K2SO4。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 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29. 如图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省略)。A、B、E、F、G 均为气体,B 能使稀高锰酸钾溶 液退色,E、F 组成元素相同,且 F 有毒,G 是一种最轻的气体;乙、丁均为黑色的固体氧化物,反应④是 工业炼铁的原理;反应②是光合作用。 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丙 (1)化学式:G .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④的化学方程式:① (3)甲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Fe 与蓝色溶液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一定条件 高温 (1). (2). (3). (4). Fe3O4+4CO 【答案】 H2 C6H12O6 2SO2+2H2O+O2 2H2SO4 3Fe+4CO2 (5). (6). 置换 铜和硫 【解析】 【分析】 B 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退色,则 B 为 SO2,乙为黑色的固体氧化物,乙与 D 反应生成蓝色溶液,氧化铜为 黑色固体,能与酸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溶液,乙可能是氧化铜;,E、F 组成元素相同,且 F 有毒,一氧化碳 与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一氧化碳有毒,E 是二氧化碳,F 是一氧化碳;反应②是光合作用,C 与 E(二 氧化碳)反应生成 A 和丙,A 是气体,所以 C 是水,A 是氧气,丙是葡萄糖;反应④是工业炼铁的原理, 丁为黑色的固体氧化物,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丁是四氧化三 铁,G 是一种最轻的气体,G 是氢气,将猜想代入框图,猜想成立。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G 是氢气,化学式为 H2,丙是葡萄糖,化学式为 C6H12O6 一定条件 (2)反应①是二氧化硫、水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2H2O+O2 2H2SO4;反应④是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Fe3O4+4CO 3Fe+4CO2; (3)甲在氧气灼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氧化铜,甲一定含有的元素是铜和硫; (4)Fe 与蓝色溶液的反应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铜,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 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 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六、综合题(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4 分) 30.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金属的应用和防护 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 (1)用不锈钢、合成橡胶、氧化镁等材料制造的飞机轮胎属于 ___________ (2)航空煤油是飞机的燃料,它主要是由 炼制的。 __________ (3)铁易生锈,提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 。MnO (4)特种钢中含有少量 。和粉混合在高温下反应可得到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 Al Mn 2_______ .Mg(OH) MgO Mg(OH) 。 2 可用作阻燃剂,其主要原理是 __________ (选填 (5) 2 受热分解生成高熔点的 序号)。 MgO 覆盖燃烧物,隔绝氧气 a 分解吸热,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b(二)制备还原性铁粉 Fe O 实验室利用废铁屑(含少量 3 )为原料制备还原性铁粉的流程如下: 2Fe SO FeSO 4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 _________ .(1) 粉可使“酸溶”产生的 2  4 3 转化为 FeCO _______ 溶液, (2)检验 3 已洗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再滴加 无明显现象。 FeCO H2O,O2 FeOOH  CO FeCO (3)“干燥”时有少量 3 发生下列转化: 2 ,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3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焙烧”前,应将炭粉与“干燥”所得固体均匀混合,目的是 .(三)测定还原性铁粉的组成 Fe C 还原性铁粉中含有少量 y ,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下实验。 xFe,Fe C Oy 在加热时与 2 反应能生成相应氧化物。 资料:① xFe C ②y 不与酸反应。 x29.52g H SO 1.00gH 。2实验 1:取 样品,加入足量稀 4 ,充分反应后生成 229.52g 实验 2:另取 样品,按下图进行实验。 表:装置 A 和 B 的质量变化 装置 AB反应前 反应后 300.00 m400.00 400.44 实验后 A 中固体全部变为红棕色,装置 A、B 的质量变化如上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装配好装置后,实验前先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 C 的作用是 x:y= OFe C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y 中, 。表中 m 的值是 xx:y ___________ 。反思:若用空气替代 2 进行实验,测得 的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高温 (1). (2). (3). (4). (5). b【答案】 复合 石油 涂油、喷漆等 4Al+3MnO2 2Al2O3+3Mn (6). (9). (7). (8). 4FeCO3+2H2O+O2=4FeOOH+4CO2 Fe2(SO4)3+Fe=3FeSO4 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 (10). (11).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产物的质量和产量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阻止空气 (14). 空气中存在的二 (12). (13). 312.48 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 B 装置,避免影响实验准确性 氧化碳被 B 装置吸收 5:2 【解析】 【详解】(一)金属的应用和防护 (1)用不锈钢、合成橡胶、氧化镁等材料制造的飞机轮胎属于复合材料; (2)航空煤油是飞机的燃料,它主要是由石油炼制的。 (3)铁生锈的条件是与空气(氧气)和水分同时接触,要防止铁生锈则是通过控制生锈的条件来实现.一 是保持铁制品表面的干燥,二是使铁制品与空气隔绝.常用的方法有涂油、喷漆等; MnO (4) 和粉混合在高温下反应可得到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的另外一种生成物为氧化 Al Mn 2高温 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l+3MnO2 2Al2O3+3Mn; Mg(OH) MgO Mg(OH) 。MgO 2 可用作阻燃剂,其主要原理是反应生成 覆 (5) 2 受热分解生成高熔点的 盖燃烧物,隔绝氧气,可燃物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一般不会改变,故选 b; (二)制备还原性铁粉 Fe SO FeSO 4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SO4)3+Fe=3FeSO4; Fe (1) 粉可使“酸溶”产生的 2  4 3 转化为 (2)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中存在硫酸钠说明没有洗干净,不存在硫酸钠说明已洗干净,硫酸钠与氯化钡 FeCO (或硝酸钡)能产生硫酸钡的沉淀。检验 3 已洗净的方法: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先加入一定量 稀盐酸,再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FeCO H2O,O2 FeOOH  CO FeCO (3)“干燥”时有少量 3 发生下列转化: 2 ,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34FeCO3+2H2O+O2=4FeOOH+4CO2; (4)“焙烧”前,应将炭粉与“干燥”所得固体均匀混合,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产物的 质量和产量; (三)测定还原性铁粉的组成 (1)装配好装置后,实验前先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装置 C 的作用是阻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 B 装置,避免影响实验准确性; (3)设:产生 1.00g 的氢气需铁的质量为 x。 Fe +H2SO4 = FeSO4 + H2  56 x21.00g 56 2x=Fe C y 质量=29.52 g-28g=1.52g;B 装置中增加的质量,是反 xx=28g;所以还原性铁粉中含有的 1.00g Fe C 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 y 中碳元素质量,反 x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400.00g-400.44g=0.44g,0.44g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 12 Fe C Fe C y 中, x0.44g 100%  0.12g ,y 中铁元素的质量=1.52g-0.12g=1.4g; x44 1.4g 0.12 x:y= :=5:2 ;56 12 1.40g 562 设:1.40g 的铁元素形成红色氧化铁所需氧元素的质量为 y ,则有 , y=0.6g,设含 28g 铁 y163 28g 562 的红色氧化铁时,需要的氧气质量为 z,则有: ,z=12g, z163 m=300.00g+0.6g+12g-0.12g=312.48g; x:y O反思:若用空气替代 2 进行实验,测得 的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空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被 B 装置吸收。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