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省初中化学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十一世纪,中国就用“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 A.NaHCO3 B.Na2CO3 C.NaCl D.NaOH 解析:考查生活中常见物品的主要成分化学式和物质的俗称。NaHCO3 的俗称是小苏打。 故 A 错误;Na2CO3 的俗称是苏打、纯碱,故 B 错;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NaCl,C 正确; NaOH 的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D 错误故选择:C 2. 下列应用只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煤用作燃料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考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及其判断。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 来的性质。煤用作燃料是利用了煤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A 错误;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 了升华吸热的物理性质,B 正确;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利用了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性 质,C 错误;生石灰做干燥剂是利用了生石灰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D 错误。故选择:B 3. 《化学通讯》报道:“人造肉汉堡”的研制被称为突破性技术,可以减轻畜牧业生产 造成的环境污染。“人造肉”的营养价值接近真实肉类,它可以为人体补充的最重要的营养素 是 ( )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无机盐 解析:考查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肉类为人体补充的最重要的营养素为蛋白质,B、C、D 错误,故选择:A 4.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点燃酒精灯 1解析:考查实验正确操作。稀释浓硫酸应将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A 错 误; 倾倒液体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瓶口紧挨试管口,B 正确;读取液体体积应使视线 与凹液面的最低处平齐,C 错误;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 另一个酒精灯,D 错误。故选择:B 高氯酸钾(KClO4)可用于制备火箭燃料。有关 KClO4 的说法正确的是( )5. A.含 6 种元素 B.属于混合物 D.钾、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9:64 C.氯元素的化合价为+6 解析:考查对元素种类、物质类别、化合价和元素质量比的理解。KClO4 含有三种元素, 分别是 K、Cl、O,A 错误;该物质属于纯净物,B 错误;根据化合价计算规则,氯元素 的化合价为+7 价,C 错误;钾、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9:64,D 正确。故选择:D 6.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 港珠澳大桥使用的吊绳所含的聚乙烯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来清洗油污 D.为延迟食品的保质期,可用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作防腐剂 解析:考查化学与生活常识。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A 正确;港珠澳大桥 使用的吊绳所含的聚乙烯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 正确;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于 清洗油污,C 正确;为延迟食品的保质期,不可用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作防腐剂, 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结构使蛋白质变性,对人体有害,D 错误。故选择:D 7. 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②、 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2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解析:考查分子性质以及对变化类型的理解。温度降低分子间间隔变小,A 正确;温度越 低,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越低,B 错误;分子一直在做运动,C 错误;水的降温过程没有生 成新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D 错误。故选择:A 8.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区别蚕丝与棉线 实验操作 A取样,灼烧,辨别气味 B鉴别 H2SO4 溶液和 NaOH 溶液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C区别硬水和软水 D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盐酸 将20g 浓盐酸加入 80g 水中,充分搅拌 可以 解析:考查物质的鉴别和溶液的配制。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鉴别二者,A 正确;H2SO4 溶液显酸性,NaOH 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溶液,H2SO 色,NaOH 溶液变红,可以鉴别,B 正确;生活中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4 溶液不变 产生泡沫 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是硬水,C 正确;浓盐酸中溶质为 HCl,溶剂为 H2O,20g 浓盐酸中含 有 HCl 的质量不足 20g,加入 80g 水中得到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20%,D 错误。故选 择:D 3KNO3 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9. A.0~60℃,KNO3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60℃ 时的 KNO3 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有晶体析出 C.20℃,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31.6g KNO3 D.6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60%的 KNO3 溶液 解析:考查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曲线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 KNO3 的溶解度随温度 升高而增大,A 正确;因 KNO3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饱和的 KNO3 的溶液从 60℃降温至 20℃,溶解的溶质质量减少,有晶体析出,B 正确;20℃时,KNO3 的溶溶解 度为 31.6g,所以 100g 水最多能够溶解 31.6g 的 KNO3,C 正确;60℃时,KNO3 的溶解 度为110g,则100g 水最多能溶解110gKNO3,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为110(/ 110+100) ×100%=52.4%,所以 60℃时,不可能配制到 60%的 KNO3 的溶液,D 错误。故选择:D 10.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测得此时溶液的 pH>7。关于溶液 变浑浊的原因,同学们有两种观点:①Ca(OH)2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Ca(OH)2 与空气中的 CO2 反应。他们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A. 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冷水冷却,恢复至 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 B. 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 Na2CO3 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C. D. 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 解析:考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及酸碱盐的应用。观点①:Ca(OH)2 的溶解度随温 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在石灰水中,温度升高,Ca(OH)2 会析出,溶液变浑浊;观点②: Ca(OH)2 会与空气中的 CO2 反应,生成 CaCO3,溶液变浑浊。若将装有浊液的烧杯冷却到 t℃,溶解度增大,若浊液变澄清,则观点①正确,A 可证明,有意义;若取适量浊液, 过滤,往滤渣中滴加盐酸,若有气泡生成,则说明滤渣中含有 CaCO3,则观点②正确,B 可 证明,有意义;若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 Na2CO3 溶液,其中可能会含有未反 应完的 Ca(OH)2,所以可能还是会有 CaCO3 沉淀生成,所以无法证明其中沉淀的成分, C 不可证明,无意义;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隔绝空气,这样可以排除空气中 CO2 4的影响,若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证明观点①正确,反之观点②正确,D 可证明,有意义。 故选择:C 第Ⅱ卷 本卷共 8 题,共 70 分。 11.(7 分)2019 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1)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对铟、铱、锗等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杰出贡献。锗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该元素属于 (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2) 中国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 ①下图是硫原子结构示意图,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硫离子的符号 (填“相同”或“不同”)。 为;硫离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 ②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为 S+3C+2KNO3 X+3CO2↑+N2↑,X 的 化 学 式 是 。解析: (1) 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种类。由图可知,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2.63,为金属元素。 (2) 考查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①由图可知,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容易得 2 -2个电子,形成 S 。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因此硫离子和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同,推知 X 的化 式为 K S。 2学答案: (1)72.63 金属元素 -(2)①6 S2 不同 ②K2S 12.(9 分)塑料制品为人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问题。科研人员为此提 出多种解决方案。 (1) 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意义重大。下列属于回收标志的是 (填标号)。 5(2) 科学家用纤维素、甲壳素等材料硏制岀能完全降解的保鲜膜,这一发明有望缓解的 环境问题是 (写一点)。 (3) 回收的保鲜膜可转化为甲烷等燃料,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为。焚烧回收的保鲜膜,生成的 CO 可用来生产化工产品乙酸(CH COOH),转化的 3(4) 微观 反2过程如下图所示。该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 (填“分子”或“原子”), 应物 CO2 与产物 CH3COOH 的分子个数比为 。解析: (1) 图中的 A 为节水标志;B 为自燃物品标志;C 为可回收利用标志;D 为禁止烟火 标志。故选 C。 (2) 研制出的能完全降解的保鲜膜,可以缓解的环境问题为白色污染。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 CO 和 H O,注意条件和配平,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CH + 4(3) 222O2 CO2+2H2O。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不变,分子改变;由图可知,CO 和 CH 在催化剂的作用 (4) 24下反应生成 CH3COOH,配平后化学方程式为:CH4+CO2 CH3COOH,CO2 和 CH3COOH 的分子个数比为 1:1。答案: (1)C (2) 白色污染 (3)CH4+2O2 CO2+2H2O (4)原子 1:1 13.(7 分)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废液(含 CuSO4、MgSO4 及一些不溶物)净化实验,步 骤如下: I. 往沉降槽中加入适量絮凝剂(混凝剂)甲,加速沉降; Ⅱ.往反应槽中缓慢加入一定浓度的 NaOH 溶液,至沉淀完全; 6Ⅲ.通过盛装有活性炭的水槽后,调节溶液的 pH=7,储存在指定容器中。 (1) 测得原废液 pH=5,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 甲是 (写物质名称);操作 X 可使固体与液体分离,操作 X 是 ;活 性炭的作用是 。(3) 反应槽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 (写一个)。 (1) 考查对 pH 的理解,pH<7 显酸性。 (2) 考查净水的步骤和活性炭的作用:加絮凝剂—-过滤—-加活性炭 杀菌消毒,在过 滤前加入了 NaOH 溶液,作用为沉淀 CuSO4、MgSO4 可溶性杂质。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 考查 CuSO 、MgSO 分别与 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 Cu(OH) ,Mg(OH) 要 2(3) 加442沉淀符号。 答案: (1) 酸性 (2) 明矾(或其他合理答案) 过滤 吸附 CuSO +2NaOHCu(OH)2↓+Na2SO4[或 MgSO4+2NaOH Mg(OH)2↓+Na2SO4] (3) 4714.(8 分)《天工开物》中介绍了锌的冶炼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 锌罐(如下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已知:锌的熔 点为 419℃,沸点为 907℃) (1) 反应区中,ZnCO3 分解生成 ZnO 和另一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C 与 ZnO 发生置换反应得到 Zn,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 是。(2) (3) 冷凝区中,锌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理论上该区应控制的温度范围是 ℃。 “冷定”后方能“毁罐”取锌、从化学变化角度解释其原因: 。解析: (1) 由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种类均不变可得另外的氧化物是 CO2,故碳酸锌分解的方 程式为:ZnCO3 ZnO+CO2↑;碳单质和氧化锌反应中,碳的化合价升高,锌的化合价 降低,故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为碳。 (2) 根据锌的熔点为 419℃,沸点为 907℃,可得锌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时,温度应该控制 在 419~907℃ (3) 锌和氧气在温度较高时会发生氧化反应,故需要冷却后取锌。 答案: (1)ZnCO3 ZnO+CO2↑ C(或“碳”) (2)419~907 (3)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温度下又被氧化成氧化锌(或“2Zn+O2 2ZnO”) 815.(8 分)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或其溶液)俨然是滑冰赛道上 参加接力比赛的“运动员”,相邻“运动员”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五种物质分别是 HCl、NaOH、CaCO 和 CuCl ,中的一种,其中,甲是单质,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 2Fe、 3以熄灭终点的火炬。 (1) 甲能分别与另四种物质中的 (2) 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丙与丁的反应属于 、反应(写化学式)。 。(填基本反应类型)。 (4) 若把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无机物 X 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 种物质,如果用 X 替换戊,它也能与丁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 是 (写一种)。 解析: (1) 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金属可以和酸、比其活泼性弱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 据题干得甲为 Fe,故 Fe 可以和 HCl、CuCl2 发生反应。 可以使火炬熄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丁和戊分别是 HCl 和 CaCO ,由(1)得 3(2) 甲为 Fe,所以乙为 CuCl2,丙为 NaOH,HCl 和 CaCO3 中可以和碱反应的是 HCl,所以丁为 HCl,戊是 CaCO3,故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 (3) 由(2)得丙为 NaOH,属于碱类,丁为 HCl,属于酸类,故丙和丁的反应类型为复 分解反应。 (4) 从题干中得知无机物 X 为氧化物,水可以灭火。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即为氧化铜或氧化铁等。 答案: (1) (不分先后) HCl CuCl2 (2) CaCO3+2HCl (3) C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 (4) CuO(或“Fe2O3”等其他合理答案) 916.(10 分)实验室制取氧气并模拟氢氧焰实验。 (1)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仪器 A 的名称为 (填标号)。 。现用下列仪器组装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有 ③欲用浓硫酸干燥氧气,应从装置 F 的 (填“a”或“b”)处通入气体。 (2) 模拟氢氧焰实验: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关闭 K,通入氢气,点燃。为保证安全,点燃氢气之前应先 。将铁丝网放 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 ②打开 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熔断,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 解析: 有关。 (1) 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②仪器 A 的 名称为锥形瓶,依据此题信息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固液混合不加热装置。③万能瓶作干燥 气体 的装置使用时,气体应长进短出。 (2) ①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验纯。②关闭 K 和打开 K 的差别为氧气的浓度不同。 答案: (1) ①2H2O2 2H2O+O2↑ ②锥形瓶ACD ③a (2) ①验纯 ②浓度 10 17.(17 分)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 1】按图 1 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 2】按图 2 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 扰实验),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 实验 1 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温,打开 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 。(2) 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 (3) 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 1、实验 2 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 的关系分别如图 3、图 4 所示。依据图 3、图 4 信息, (填”实验 1”或“实验 2″) 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 (写一点)。 。(4) 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图 1 或图 2 装置测 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 点)。 (写两 【实验 3】测定用排空气法收集到的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5) 甲同学设计图 5 所示装置进行测定。浓 NaOH 溶液的作用是 (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 11 (6) 乙同学提出,仅利用图 6 所示装置,在不添加其他试剂的前提下,也能测得集气 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达到实验目的,操作方法 是。解析: (1) 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等;红磷熄灭后倒吸是由于压强差,故原因为 氧气被消耗,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 (2) 提高实验准确性应从如何减小误差角度分析,故填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或红磷和铁粉 除氧剂足量等合理答案。 (3) 依据图中信息,可知实验 2 可将氧气几乎耗尽,故实验 2 更为准确,依据即:反应 后,实验 1 集气瓶中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8.6%,而实验 2 集气瓶中氧气几乎耗尽。 (4) 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需要能够和氧气反应、生成物不影响测定结果等条件。 (5) 甲同学设计图 5 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测量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故填: 2NaOH+CO2 Na2CO3+H2O。 (6) 乙同学设计图 6 吸收二氧化碳,可行的方案为减小左边集气瓶压强从而使氢氧化 钠溶液倒吸,故填:用冰水冷却集气瓶,打开 K 或其他合理答案。 答案: (1) 产生大量白烟(或“黄色火焰”“放热”等合理答案) 氧气被消耗,集气瓶 内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 (2)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或“红磷和铁粉除氧剂足量”等其他合理答案) (3) 实验 2 反应后,实验 1 集气瓶中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8.6%,而实验 2 集气瓶 中氧气几乎耗尽 (4) 能够和氧气反应;生成物不影响测定结果(或其他合理答案) (5)2NaOH+CO2 Na2CO3+H2O (6)用冰水冷却集气瓶,打开 K(或其他合理答案) 18.(6 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近年来钢铁产量已稳居世界首位。 某钢铁厂采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 Fe2O3)炼铁,反应原理为 Fe2O3+3CO 2Fe+3CO2。 若该厂日产含铁 1.4×104 t 的生铁,至少需要含 Fe2O3 80%的赤铁矿的质量是多少?(要 求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需要赤铁矿的质量为 m。 Fe2O3+3CO 2Fe+3CO2 2×56 160 480% m 1.4×10 t 12 4m=2.5×10 t 答:需要含 Fe2O3 80%赤铁矿的质量为 2.5×104t。 (注:其他合理解题方法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13 14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C 2.B 3.A 4.B 5.D 6.D 7.A 8.D 9.D 10.C 第Ⅱ卷共 8 小题,共 70 分 11.(7 分) (1)72.63 金属元素 -(2)①6 S2 不同 ②K2S 12.(9 分) (1)C (2)白色污染 (3)CH4+2O2 (4)原子 CO2+2H2O 1: 1 13.(7 分) (1) 酸性 (2) 明矾(或其他合理答案) 过滤 吸附 CuSO +2NaOH Na2SO4+Cu(OH)2↓[或 MgSO4+2NaOH Na2SO4+ (3) 4Mg(OH)2↓] 14.(8 分) (1)ZnCO3 ZnO+CO2↑ C(或“碳”) (2)419~907 (3)防止生成的锌在较高温度下又被氧化成氧化锌(或“2Zn+O2 2ZnO” )15.(8 分) (1) HCl CuCl2(不分先后) (2) CaCO3+2HCl (3) CaCl2+CO2↑+H2O 复分解反应 (4) CuO(或“Fe2O3”等其他合理答案) 16.(10 分) (1) ①2H2O2 2H2O+O2↑ ②锥形瓶 ACD ③a (2) ①验纯 17.(15 分) (1) 产生大量白烟(或“黄色火焰”“放热”等合理答案) 氧气被消耗,集气瓶 ②浓度 15 内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 16 (2)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或“红磷和铁粉除氧剂足量”等其他合理答案) (3) 实验 2 反应后,实验 1 集气瓶中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8.6%,而实验 2 集 气瓶中氧气几乎耗尽 (4) 能够和氧气反应;生成物不影响测定结果(或其他合理答案) (5)2NaOH+CO2 (6)用冰水冷却集气瓶,打开 K(或其他合理答案) 18.(6 分) 解:设需要赤铁矿的质量为 m。 Na2CO3+H2O Fe2O3+3CO 2Fe+3CO2 2×56 160 480% m 1.4×10 t 4m=2.5×10 t 答:需要含 Fe2O3 80%赤铁矿的质量为 2.5×104t。 (注:其他合理解题方法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2019 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特点 (一)考试范围:九年级上、下册 (二)试卷结构:考试时间 60 分钟,总分 100 分,共 18 小题,分为Ⅰ卷和Ⅱ卷。 其中Ⅰ卷为选择题,共 10 题,满分 30 分;Ⅱ卷为非选择题,共 8 题,满分为 70 分。各专题的分值分布: 各单元分值分布 2、4、17 走进化学世界 8616、17 我们周围的空气 17 8、13(2) 5、7、11、12(4)、14(1)、18 14(1)、18 自然界的水 物质构成的奥秘 化学方程式 618 21 4碳和碳的氧化物 燃烧及其利用 金属和金属材料 溶液 15 6、16 315 28、9、10 61、8、10、13(1)、13(3)、15、17 3、6、8、12(1)(2) 酸碱盐和化肥 化学与生活 19 718 二、试题内容及分析 (一)2019 年化学考点分析 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 等俗名 ★★NaCl 的俗名 1233物质性质及用途 用途涉及的物理化学性质 富含六大营养素的物质 ★345673化学与生活 ★3实验操作 浓硫酸的稀释 ★3化学用语 元素化合价,化学式意义,元素质量比 灭火条件,材料类别,除污原理 分子的运动速度,分子间隔 一定质量分数溶液配制 ★3化学与生活 ★★ ★★ 3分子和原子 物质的性质及鉴别, 83溶液配制 19 ★★ 933溶解度曲线 实验探究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元素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 ★★★ 10 元素周期,原子结构 示意图,质量守恒定 律11 7★化学反应微观模型, 环境污染问题 ★★ ★★ 12 13 97化学变化本质、信息方程式的书写 水的净化 工艺流程题 洗涤剂的选择、对应方程式的书写 ★★★ ★★ 温度的选择,表述“冷定取锌”的原因 14 15 88推断题 单质、酸碱、盐之间的转化 除杂仪器连接,探究燃烧的剧烈程度影 响因素 ★★ 气体制备实验与探究 16 10 空气中氧气、二氧化 碳含量测定实验 ★★★ ★★ 实验方案的选择,实验药品选择的条件 混合物计算 17 18 15 6计算题 (二)试卷对比分析 20 本试卷与去年中考卷的试卷总分和考试时间又有所改变,今年又重新改为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试卷分为 10 道选择题与 8 道非选择题,选择题部分分值一样。非选 择题分值有部分调整。与 2018 年中考试卷相比,基础题的比例相似,中等题分数略有提 高,难题相似。整份试卷多考查学生们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结合日常生活和基础文化知 识比例增大,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多的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信息提取、 知识点 的迁移能力。 其中选择题部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化学与生活、化学用语、实验操作、溶解度曲 线、物质的除杂以及鉴别的方法等仍为必考知识点,有些题目比较新颖,如:物质结合图 形的 分析。最后一题对物质性质变化的探究分析;需要对图形题的信息提取和实验考查的 内容探究 进行解析,有一定的难度。在非选择题部分中,内容变化不大,化学用语化学与 生活。物质的性 质难度不大,但是灵活。最大的特点是图形的增多,需要学生对图形的分 析能力和解图提取有 用信息能力有所加强;实验探究部分与去年相比难度有所降低,结合 课内进行扩展,需要课内基 础知识扎实然后进行延伸。整张试卷需要学生在做题时间上进 行合理的分配以及要求在做题的 速度上要有一定的把控。 综上,本试卷考查基础综合,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部分试题答案也具有灵活和开 放性,试卷的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之后要学会综合运 用各专 题知识,能够对课内基础知识进行延伸。 三、2020 中考备考建议 1.早了解,早规划 化学是初中阶段接触时间最晚的学科。除去寒暑假,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仅 9 个月,有 效学习时间最短。上下两册,近百个考点,知识点多而分散。这就要求学生要尽早对化学 有所 了解,从初二升初三的暑假开始进行学习规划,暑期兴趣培养→秋季夯实基础→寒假 攻克酸 碱盐难点→春季系统复习。学生带着兴趣入门,可以在扎实的基础上稳步提高,从 懵懵懂懂 到娓娓道来。 2.培养兴趣、发展能力 (1) 激发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且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在学习过 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发现生活中有关化学的知识,使学习化学变得更有意思。 21 (2) 思维延伸:从 2018 年、2019 年中考可以看出,中考化学出题会基于较为新颖的 背景知识,要求学生要学会用已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发 散思维,不是读死书,而是将知识举一反三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3) 良好习惯: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习中需要保持严谨的态度,书写规范。答 题要准确,不马虎,速度要快且准确率要高。 3.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中考化学单元复习是基础环节,通过对近几年、特别是今年的中考试卷认真分析后可 以看出,中考化学试题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占有很大的分值,有较多试题是围绕 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设计的,有些是课本习题的直接引用或变形,所以抓基础很重要。中 考化学复习 过程中要本着基础、全面、系统的原则全面展开。 (1) 首先是基础。立足教材,要依据教材章节进行复习,展现中考化学知识由易到难 的循序渐进过程,让学生在重温基础知识的同时,能达到深入地理解,使学生在新的循环 中进 一步提高辩析和应用能力。 (2) 关键是全面。即全面覆盖中考化学知识。不仅要把教材中每个知识点找准找全, 不遗漏任何知识点,而且还要关注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呈现方式和考查角 度,进行全面细致的变式训练;适当地挖掘教材和知识内涵,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复习 题目,掌 握好深度和广度。 (3) 复习系统化。在复习时将课本中各部分相应的知识点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 整理,将散乱的中考化学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 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中考化学知识体系。梳理知识结构,提炼解题策略,总结解题方法. 22
声明: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