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2日






2021 年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Na—23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 15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既利用物理性质又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 活性炭除异味 B. 氢气作燃料 C. 二氧化碳灭火 D.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活性炭除异味利用的是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氢气作燃料,利用的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的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所 以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化学性质,此选项说法符合题意; D、小苏打(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利用的是小苏打能与胃酸(HCl)反应来中和过多的胃酸,属于化 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择 C。 2. 下列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 汞、乙醇、石油 B. 干冰、氧化铜、赤铁矿 C. 铁、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 D. C60、天然气、煤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单质;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石油是由 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说法正确; B、干冰是指固体二氧化碳,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铜是由铜、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赤铁矿 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说法错误; C、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单质;五氧化二磷是由磷、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 成的纯净物,说法错误; D、C60 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天然气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说法 错误; 故选:A。 3. 操作规范是安全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固体药品取用 B. 加热液体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过滤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是将试管横放,把盛有药品的纸槽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 起来,不符合题意; 1B、加热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符合题意; 3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仪器,将导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手握住试管,若放入水中的导管 口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符合题意; D、过滤时,注意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玻璃棒与烧杯嘴紧靠, 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一边,漏斗尖端紧靠烧杯内壁,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4. 在火箭的制造中使用了钛合金,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从图中获得信息错误的是 A. 钛的原子序数是 22 B. 钛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22 C. 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 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47.87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钛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钛的原子序数是 22,说法正确; B、在原子中核电荷数=原子序数=22,说法正确; C、钛含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 D、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钛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表示钛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 量 47.87,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说法错误; 故选:D。 5. 下列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 N2 B. NO2 C. HNO3 D. NH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N2 单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0; B、NO2 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 可知:NO2 氮元素的 化合价为+4 价; C、HNO3 化合物中氢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 价、-2 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 可知:HNO3 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为+5 价; D、NH3 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 可知:NH3 化合物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答案:D。 6. 下列事实从微观粒子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A. 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 B. 水通电分解——水分子变成其他分子 C. 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D.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浓氨水挥发说明氨分子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C、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符合题意;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7.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 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 河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净化成蒸馏水 的D. 电解水实验中产生 O2 和 H2 体积比为 2: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说法错误; 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可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说法正确; C、河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净化后的水中含有可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而蒸馏水是纯净物,说法 错误; D、电解水实验中产生 O2 和 H2 的体积比 1:2,说法错误; 答案:B。 8. 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为预防骨质疏松适量补充钙元素 B. 鸡蛋和瘦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 C. 霉变大米清洗后还可食用 D. 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预防缺铁性贫血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缺钙会患骨质疏松,为预防骨质疏松适量补充钙元素,说法正确; B、鸡蛋和瘦肉属于肉类,富含蛋白质,说法正确; C、霉变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清洗后不能食用,说法错误; D、缺铁会患缺铁性贫血,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预防缺铁性贫血,说法正确; 答案:C。 9. 关于燃烧与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氧气 B. 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 C.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D. 煤不充分燃烧有利于节约燃料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热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氧气,符合题意; B、纸箱着火用水浇灭,温度降低到了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竖线,不能降低,不符合题 意; C、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会因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不符合题意; D、煤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造成环境污染且浪费燃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睛】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随意改变。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洗洁精和汽油去油污的原理相同 B. 将 pH 试纸用水润湿后测定某盐酸 pH 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 尿素〔CO(NH2)2〕可促进植物叶色浓绿 【答案】D 【解析】 【详解】A、洗洁精去油污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是因为油污可溶于汽油,原理不相同,选 项说法错误; B、pH 试用水润湿后测定某盐酸 pH,相当于稀释了盐酸,测出 pH 值偏大,不准确,所以不能将 pH 试纸 用水润湿后测定液体 pH,选项说法错误; C、催化剂是在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不变,选项说法错误; D、尿素[CO(NH2)2]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11. 下图是甲、乙两物质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B. 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l2=HCl D.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2:7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物质为 H2,乙物质为 Cl2,丙物质为 H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H2 +Cl2 2HCl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说法正确; 点燃 H +Cl 2HCl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说法正确; 22点燃 H +Cl 2HCl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说法错误; 22点燃 H +Cl 2HCl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答案:C。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2∶71,说法正确; 2212. 现有铁、铜两种金属,下列哪一种试剂无法判断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A. 稀盐酸 B. 硫酸铜溶液 C. 氯化亚铁溶液 D. 硫酸锌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铁和稀盐酸反应有气泡生成,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铜的金属 活动性比氢若,所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符合题意; B、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符合题 意; C、铜丝伸入氯化亚铁溶液中,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符合题意; D、铁丝、铜丝伸入硫酸锌溶液中,铁丝、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铁、铜金属活动性比锌弱,但无法比 较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符合题意; 答案:D。 13. 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利用灼烧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B. 焚烧含氯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C.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D. 使用脱硫煤减少酸雨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羊毛内含有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燃烧有特殊气味,所以可以用灼烧法区分 羊毛和涤纶,说法正确; B、含氯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不能用焚烧含氯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选项错误; C、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说法正确; D、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使用脱硫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可减少酸雨的形成,说法 正确。 故选 B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 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 B. CO2(HCl)——通过足量的 NaOH 溶液 的C. NaCl 溶液(Na2SO4)——加入适量 Ba(NO3)2 溶液,过滤 D. 铜粉(铁粉)——加入足量的 CuSO4 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除去 CaO 中混有的少量 CaCO3,加水溶解,由于 CaCO3 难溶于水,CaO 能与水反应生成 Ca (OH)2,不能除去杂质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 B、除去 CO2 中的 HCl,通过足量的 NaOH 溶液,NaOH 与 CO2 反应生成 Na2CO3 和 H2O,氢氧化钠和氯化 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 C、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硝酸钡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 钠,过滤除去硫酸钡,引入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加入足量的 CuSO4 溶液,铁与 CuSO4 溶液反应生成 FeSO4 溶液和 Cu,能 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答案:D。 15. t1℃时,将 a、b 两种固体物质各 25g,分别加入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 温到 t2℃时(忽略水分蒸发),现象如图乙所示;图丙是 a、b 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图丙中曲线 N 表示 b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B. 图甲中两烧杯内 a、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图乙中烧杯内 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5% D. 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饱和 a 溶液中得到固体 a 【答案】B 【解析】 【分析】结合图甲、图乙可知,b 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a 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故图丙中曲线 M 表示 b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曲线 N 表示 a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由图甲可知,t1℃时,a、b 均是饱和饱和溶液,结合图丙可知,t1℃时 a、b 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故图甲中 两烧杯内 a、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图乙中烧杯 b 内固体全部溶解,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5g 100%=20% ;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降低温度,a 的溶解度增大,饱和溶液变成 25g+100g 不饱和溶液,故不能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饱和 a 溶液中得到固体 a。 【详解】A、结合图甲、图乙可知,b 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故图丙中曲线 M 表示 b 物质的溶 解度曲线,选项错误; B、由图丙可知 t1℃时,a、b 溶解度相等,且图甲为相等质量的 a、b 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水中,所以图甲 中两烧杯内 a、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选项正确; 25g 100%=20% C、图乙中烧杯内 b 完全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选项错误; 25g+100g D、a 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不能使用降温结晶,选项错误。 故选 B。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 3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6.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___________。 (2)与 示意图对应的粒子符号___________。 (3)2H2 中右下角“2”的含义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①. He ②. Na+ ③. 1 个氢分子由 2 个氢原子构成 【详解】(1)氦气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化学式就是氦的元素符号:He。 (2)由 示意图可知核内有 11个质子,11号元素 Na元素,核外有 10个电子,粒子带一个单位的 正电荷,粒子是钠离子,其符号为 Na+。 (3)物质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原子的个数,2H2 中右下角“2”的含义是 1个氢分子由 2 个氢原子构成。 17.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我国高铁飞速发展,下列高铁列车部件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合金车体 B.塑料小桌板 C.涤纶座套 (2)自行车支架表面的一层漆可以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______,从而防止其生锈。 (3)工业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高温 Fe2O3 +3CO ③. 2Fe  3CO2 【答案】 ①. A ②. 水蒸气 【解析】 【分析】 【详解】(1)A、合金车体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B、塑料小桌板,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C、涤纶座套,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答案:A; (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自行车支架表面的一层漆可以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 从而防止其生锈; (3)工业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反应,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 高温 Fe O +3CO 2Fe  3CO2 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18. A~E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同一种元素。已知 A 为单质,B、C 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D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E 俗称纯碱。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 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1)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C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C→B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D 与 E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反应。 高温 CO2 +C 2CO 【答案】 ①. O2 ②. CO2+Ca(OH)2=CaCO3↓+H2O ③. ④. 复分解 【解析】 【分析】 【详解】D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 D 是 Ca(OH)2,E 俗称纯碱,则 E 为 Na2CO3;B、C 为组成相同的气 体,且 C 与 Na2CO3 可以相互转化,C 与 Ca(OH) 可以发生反应,B 与 C 可以相互转化,则 C 是 CO2,B 2是 CO;A 为单质,且 A~E 均含同一种元素,A 可以转化为 CO,也可以转化为 CO2,则 A 为 O2.代入验证, 推断正确。 (1)A 的化学式为 O2.; (2)C 与 D 反应是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 (OH)2=CaCO3↓+H2O。 (3)C 是 CO2,B 是 CO,C→B 的反应是指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 高温 CO +C 2CO 程式为 2(4)D 是 Ca(OH)2,E 为 Na2CO3,D 与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两种化合物彼此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 3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 19. 下列实验均用到红磷或白磷,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 1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 实验 2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 实验 3 燃烧条件的实 量定验(1)实验 1 中红磷要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 2 中红磷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过量。 (3)实验 1 中,为达到实验目的,红磷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铁丝替代。 (4)实验 3 水中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消耗完装置中的氧气 ②. 不需要 ③. 不能 ④. 白磷未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解析】 【分析】 【详解】(1)实验 1 中红磷要过量的是为了消耗完装置中的氧气,这样就不会影响测定的结果; (2)实验 2 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红磷的量不影响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实验 2 中红磷不需要过量; (3)实验 1 中,为达实验目的,红磷不能用铁丝代替,因为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在纯氧中燃烧; (4)实验 3 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是因为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而热水中白磷未燃烧 的原因是白磷未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20. 请根据下面常用化学实验装置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 B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用 F 装置收集氧气,当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收集完氧气后用玻璃片___________(填 “磨砂” 或“光滑”)一面盖住集气瓶口,___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4)若用 G 装置通过排空气的方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取 CO2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实验室制取 CO2 时,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最好选择___________(填字母)作为发生装置。 检验生成气体是 CO2 所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 MnO2 【答案】 ①. 长颈漏斗 ②. 2H2O2 2H2O+O2↑ ③. 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 ④. 磨 ⑦. 砂⑤. 正放 ⑥.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 b 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 ⑧. C ⑨. 澄清石灰水 【分析】 【详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B 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用该装置制取氧气选用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的化 MnO2 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3)F 装置为排水法收集气体,若用于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收集完氧气 后用玻璃片磨砂一面盖住集气瓶口,因氧气密度大于空气,集气瓶需正放在桌面上; (4)若用 G 装置通过排空气的方法收集氧气,因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氧气从 a 管进入,故将带火星的木条 放在集气瓶 b 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5)实验室制取 CO2 选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6)实验室制取 CO2 时,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最好选择 C 作为发生装置。检验生成气体是 CO2 的所选用 试剂为澄清石灰水。 21. 已知某无色溶液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BaCl2 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甲组:取少量该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得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__。 乙组:另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原溶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认为原溶液一定含有氢氧 化钠。 丙组:认为乙组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为进一步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于是丙组 继续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丙组在乙组所做实验后的溶 原溶液中既有碳酸钠也有氢 氧化钠 ___________ 液中,加入足量 BaCl2 溶液 【反思与拓展】 (1)在丙组的实验中,BaCl2 溶液的用量对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2)根据原溶液中既有碳酸钠也有氢氧化钠的结论,写出甲组的实验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答案】 ①. Na2CO3 ②. Na2CO3 溶液也显碱性,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也会变红,不能说明溶 ③.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仍然显红色 ④. 有 ⑤. NaOH+HCl=NaCl+H2O 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解析】 【分析】 【详解】[进行实验]甲组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原溶液中一 定含有碳酸钠,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乙组中另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原溶液,滴入无 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认为原溶液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丙组认为乙组的结论不正确,因为原溶液 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也会变红,不能认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氢氧化钠。为进一步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丙组继续探究,由于丙组的实验结论是原溶液中既 有碳酸钠也有氢氧化钠,那么丙组在乙组所做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BaCl2 溶液,足量的 BaCl2 溶液与 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然显红 色。 [反思与拓展](1)在丙组的实验中,若加入 BaCl2 溶液的量不足,则 BaCl2 溶液不能将碳酸钠完全除去,对 氢氧化钠的检验会产生影响; (2)原溶液中既有碳酸钠又有氢氧化钠,甲组的实验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 反应,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稀盐酸再与碳酸钠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验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NaOH+HCl=NaCl+H2O。 四、计算与分析题(本题 2 个小题,共 7 分) 22. 维生素 C(化学式为 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抵抗力。 (1)一个维生素 C 分子中共含有___________个原子。 (2)维生素 C 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答案】(1)20(2)9∶1∶12 【解析】 【分析】 【详解】(1)1 个维生素 C 分子由 6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和 6 个氧原子构成,一共含有 20 个原子。 (2)维生素 C 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 23. 为测定某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 50.0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置于烧杯中,将 200.0g 待测 碳酸钠溶液分 5 等份依次加入到上述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测出每次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实验数据 记录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40.0 40.0 40.0 M40.0 40.0 的反应后溶液 总质量/g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 M 的数值为___________。 88.9 127.8 205.6 245.6 (2)该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 0.1%) 【答案】(1)166.7 (2)解:第一次加入碳酸钠溶液时,反应生成的 CO2 气体质量为 40g+50g-88.9g=1.1g。 设 40g 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x。 Na2CO3 + H2SO4 = Na2SO4 +H2O +CO2  106 x44 1.1g 106 x44 1.1g x=2.65g 2.65g 40g 该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6.6%。 答:该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6.6%。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50g 稀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50g+40×5-245.6=4.4g。每加入 40g 碳酸钠溶液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1.1g,第五次加入 40g 碳酸钠溶液时没有 气体生成,说明第四次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恰好与稀硫酸完全反应。故第三次加入 40g 碳酸钠溶液生成气体 质量也是 1.1g,故 M=127.8+40-1.1=166.7。 (2)见答案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