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下载

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2日






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一、选择题(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本题共45分) 1.(3分)下列与常德特色有关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门柑橘榨汁 B.桃源沙里淘金 C.鼎城桂花飘香 D.澧县葡萄酿酒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 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 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石门柑橘榨汁只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桃源沙里淘金只是将金子从沙子里找出来,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鼎城桂花飘香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澧县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 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 状的变化。 2.(3分)下列微观示意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 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A图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B图表示两种单质组 成的混合物,C图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D图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 【解答】解:A、A图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B、B图表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C、C图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1D、D图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微观图示的辨别等,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 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 填空题中。  3.(3分)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没有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不发出耀眼白光,而是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 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4.(3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2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点燃酒精灯 C. 滴加液体 D. 过滤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步骤进行解答; B、根据实验室中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拿一盏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 酒精流出着火; C、根据滴加液体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D、根据过滤实验要考虑“一低二贴三靠”的原则进行解答; 【解答】解:A、由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步骤可知该实验操作正确,故A正确; B、实验室中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拿一盏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酒精 流出着火,故B错误; C、向试管里滴加液体时,滴管要在试管口上方竖直滴加,不能将滴管伸入试管内部,以免 污染试剂,故C正确; D、过滤实验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 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 靠接受的烧杯,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以图示的方法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图示法形象生动,便于巩固对化 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理解。 5.(3分)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3B.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 C.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 【分析】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B、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考虑;C、水烧开 后把壶盖顶开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D、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解答】解: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所以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由于分子 运动速率变快,故A说法正确; B、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分子之间间隔变大,故B说法正确; C、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C说法错误; D、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所以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 类发生了变化,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和特点,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6.(3分)2018年2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城市论坛上,常德分享了“海 绵城市”建设﹣﹣水治理的成功经验,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C.工业上应该对废水做处理使之符合标准后再排放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分析】根据水资源的状况、防止水体的污染和节约用水的措施分析判断。 【解答】解:A、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爱护水资源,故A说法错误; B、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故B说法正确; C、工业上应该对废水做处理使之符合标准后再排放,能防止水的污染,故C说法正确;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爱护水资源的措施即可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47.(3分)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 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分析】釜底抽薪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 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 【解答】解:A、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是隔绝空气灭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不同, 故错误;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灭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 不同,故错误。 C、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达到灭火的目的,与“釜底抽薪”灭火原 理相同,故正确;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和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的原理,隔 绝空气灭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不同,故错误; 故选:C。 【点评】灭火的原理有:(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 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8.(3分)在加热条件下,铜能与稀硝酸发生反应:3Cu+8HNO3(稀) 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2O B.NO C.NO2 D.N2O5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解答】解:由3Cu+8HNO3═3Cu(NO3)2+2X↑+4H2O可知, 反应前铜原子是3个,反应后是3个; 反应前氢原子是8个,反应后氢原子是8个; 反应前氮原子是8个,反应后应该是8个,其中2个包含在2X中; 反应前氧原子是24个,反应后应该是24个,其中2个包含在2X中; 5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是一氧化氮,化学式是NO。 故选:B。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 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9.(3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第三季”深度讨论 了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下列有关食物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用小苏打做发酵粉焙制糕点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C.霉变的大米用水清洗后食用 D.大量采用油炸方式制作食物 【分析】A.根据小苏打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甲醛有毒来分析; C.根据霉菌毒素有毒来分析; D.根据油炸食品中含有有害物质来分析。 【解答】解:A.小苏打受热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有机酸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 所以可用来做发酵粉焙制糕点,故正确; B.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海产品,以防危害人体健康,故错误; C.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霉菌毒素,清洗后也不能食用,故错误; D.油炸食品中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所以不能大量食用油炸食品,故错误。 故选:A。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 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0.(3分)含碳元素的物质间发生转化:C CO CO2 H2CO3,其中碳元素化合价发生变 化的是(  ) A.② B.①②C.③ D.①③ 【分析】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即可 6。【解答】解: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碳属于单质,碳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一氧化碳中,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 为零,可得:x+(﹣2)=0,则x=+2价。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 为零,可得:y+(﹣2)×2=0,则y=+4价。 碳酸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 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z+(﹣2)×3=0,则z=+4价。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 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11.(3分)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现象或做法 解释 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消肿 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以防腐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渍 废旧电池不随意丢弃而要回收利用 ABCD肥皂水呈碱性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洗洁精能溶解油渍 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节约金属资源 A.A B.B C.C D.D 【分析】A、蚊虫叮咬后能产生一种蚁酸,用碱性物质止痒;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 来防腐;C、根据洗洁精洗油污属于乳化原理考虑;D、废旧电池不随意丢弃而要回收利用 ,既可以减少污染,又节约了资源。 【解答】解:A、蚊虫叮咬后能产生一种蚁酸,用碱性物质止痒,肥皂水呈碱性,所以蚊虫 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消肿,故A说法合理;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来防腐,故B说法合理; C、洗洁精洗油污属于乳化原理不是溶解现象,故C说法不合理; 7D、废旧电池不随意丢弃而要回收利用,既可以减少污染,又节约了资源,故D说法合理。 故选:C。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 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12.(3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慢慢注入浓硫酸里 B.蒸发:做粗盐提纯实验时,当蒸发皿中开始出现固体时停止加热 C.形成:将少量酒精、面粉、蔗糖分别加入水中均能形成溶液 D.配制: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分析】A、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 B、根据蒸发时的注意事项解答; C、根据溶液的概念和物质的溶解性分析解答; D、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解答; 【解答】解: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里,会造成酸液飞溅,故错误; B、做粗盐提纯实验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就停止加热,以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 滴飞溅,故错误; C、酒精、蔗糖能溶解于水形成溶液,面粉不溶于水和水混合后形成悬浊液,故错误; D、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故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基本操作又是实验的必备技能,是素质教育的 要求,也是考查热点之一。 13.(3分)下列每组中的两种固体物质,只用水做试剂,不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 A.CuSO4、KNO3 B.KCl、NaCl C.AgCl、NaNO3 D.NH4NO3、NaCl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硫酸铜溶于水呈蓝色,硝酸钾溶于水为无色,可以鉴别; 8B、氯化钾和氯化钠溶于水都是无色的,无法鉴别; C、氯化银不溶于水,硝酸钠溶于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D、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差异进 行。 14.(3分)在含有大量Na+、OH﹣、SO4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NH4+ B.Ba2+ C.Cu2+ D.K+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 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K+与Na+、OH﹣、SO42﹣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 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 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15.(3分)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反应一段时 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锌 ③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 ④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锌和氯化镁 ⑤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9【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活动性:镁>锌>铁>铜,向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 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锌先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氯化锌和铜,当氯化铜完全 反应后锌再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了氯化锌和铁,但镁不能被置换出来;充分反应后过滤, 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一定有置换出的铁,据此分析。 【解答】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活动性:镁>锌>铁>铜,向氯化亚铁、氯化铜和 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锌先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氯化锌和铜,当氯化铜完 全反应后锌再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了氯化锌和铁,但镁不能被置换出来;充分反应后过滤 ,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一定有置换出的铁,无法确定锌是否有剩余。 ①滤渣中可能含有锌,故①说法错误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锌,故②正确; ③由于滤渣中含有铁,加入足量稀硫酸,铁会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最后 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故③正确; ④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锌和氯化镁,故④正确; ⑤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的颜色可能为浅绿色,故⑤错误。 由上述分析可知,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的规律,会根 据实验现象分析反应的程度并对各成分进行分析,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 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书写每空2分,其它每空1分,本题共30分) 16.(2分)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硫原子 2S  (2)生石灰 CaO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 、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 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 10 类题目。 【解答】解:(1)两个硫原子就是在硫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S; (2)生石灰的化学式为CaO,故填:C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 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7.(10分)能源、材料、环保、食品等问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请从化学的视角分 析下列有关问题并填空: (1)很多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使用了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甲 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 CO2+2H2O ,人类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是 H2  (填化学式); (2)据《湖南日报》报道:“黔张常“铁路预计2019年底建成,建成后,湘西北将逐步跨入 “高铁时代”。铁路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钢铁属于 金属材料  (选填“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防止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有 刷漆  (任写一种); (3)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优美的环境,但是生活中环境污染的情况依然存在,其中造成 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有害气体和 烟尘  。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塑战速决”,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大量废弃 塑料带来的“ 白色污染 ”异常严重,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 (4)为了合理膳食,生活中把榨好的蔬菜汁放到面粉中,做成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蔬菜 馒头,这种馒头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有 糖类或维生素 (任写一种); (5)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尿素[CO(NH2)2]属于 氮肥  (选填“氮肥”、“钾肥”或“磷肥”)。 【分析】根据甲烷燃烧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材料的类别、金属防锈的措施以及化学与环境 污染、人体健康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11 CO2+2H2O,人类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是氢气,故填:CH4+2O2 CO2+2H2O; H2; (2)钢铁是铁合金,属于 金属材料;防止钢铁制品锈蚀可以采用刷漆的方法,故填:金属材料;刷漆; (3)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有害气体和烟尘。大量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异常严 重,作为一名中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从而保护环境,故填:烟尘; 白色污染;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4)蔬菜馒头能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有糖类、维生素,故填:糖类或维生素; (5)尿素[CO(NH2)2]中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 氮肥,故填:氮肥。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8.(4分)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可以除去水中溶解的一些杂质和异味的设备是 B (填字母); A.过滤池 B.吸附池 C.清水池 (2)检验上述所获取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 肥皂水 来区分,生活中可以通过  加热煮沸 降低水的硬度; (3)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过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L﹣1,含铜<1 .0mg。L﹣1.……其中的“铁、铜”指的是 C (填字母)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1)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溶解的一些杂质和异味; (2)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 水;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 (3)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过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L﹣1,含铜<1 12 .0mg。L﹣1.……其中的“铁、铜”指的是元素; 【解答】解:(1)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溶解的一些杂质和异味;故答案为:B; (2)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 水;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故答案为:肥皂 水;加热煮沸; (3)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过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L﹣1,含铜<1 .0mg。L﹣1.……其中的“铁、铜”指的是元素;故答案为:C; 【点评】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 。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 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 19.(6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A (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2)1869年, B (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侯德榜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B.中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3)我国的稀士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是一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填字母)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4)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钠的化学式为 NaF 。 【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13 ,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答】解:(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填:A。 (2)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故填:B。 (3)A.铕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铕的原子序数是63,该选项说法正确; C.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A。 (4)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由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 物氟化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氟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 零可知,氟化钠的化学式为NaF。 故填:得到;NaF。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20.(4分)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P点表示的意义 t2℃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t1℃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75 g; (3)当A中混有少量的B,常用的提纯方法是 降温结晶 ; (4)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由大 到小的顺序是 B>A>C 。 14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 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 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图中P点表示的意义是:t2℃时,A、B物质 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 液的质量是75g; (3)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A中混有少量的B,常用的提纯方法是降 温结晶; (4)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次之,A物质的溶解度最小,降低温度 ,A、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所以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 ℃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故答案为:(1)t2℃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75; (3)降温结晶; (4)B>A>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 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5分)如图是A、B、C、D、E五种不同类别物质卡片组成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 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1)若D与E能发生反应,则该反应属于 复分解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2)若C为氧化铁,写出C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 ; (3)若E为碳酸钠,将二氧化碳通入E溶液时,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反应物有  三 种; (4)若甲+乙→盐+水,从初中化学知识的角度,根据图判断,一定符合条件的组合是  15 ②③⑤ (填序号)。 ①A+B ②A+C ③C+D ④A+E ⑤A+D ⑥D+E 【分析】根据已有的酸的性质结合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D与E能发生反应,则是碱和盐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 反应; (2)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 (3)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中,与水共同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物是三种,故填:三; (4)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酸和碱的反应,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非金属氧化物和碱的反 应,故填:②③⑤。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酸的化学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的学 习中加强记忆即可完成。 三、实验与探究题(化学方程式书写每空2分,其它每空1分,本题共20分) 22.(7分)实验室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铁架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B  (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 K2MnO4+MnO2+O2↑  。该装置制取氧气有一处不足的地方,应如何改进: 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16 ,用装置F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小木条应放在 b (填“a”或“b”)端。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高锰酸钾在加热 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 导管进行分析; (3)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①是铁架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发生装置可选择 图中的B,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 O+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装置F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小木条应放 在b端。 故答案为:(1)铁架台; (2)B,2KMnO4 K2MnO4+MnO2+O2↑,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 (3)CaCO3+2HCl=CaCl2+H2O+CO2↑,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 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3.(3分)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若误食会引 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食盐水溶液呈中性。 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来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并填写下表: 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 17 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根据题意,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可分别取少量 的两种固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振荡,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能使酚酞溶液 变红色的是亚硝酸钠,无明显变化的是食盐(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分别取少量的两种固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振荡,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能 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是亚硝酸钠,无明显变化的是食盐(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 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24.(9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稀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的 过程中遇到“异常”现象。 现象一:向试管中加入2mL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2~3滴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变红色;然后振荡试管,发现红色消失。 【提出问题】红色为什么会消失?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的量少了;(2)酚酞溶液的量少了;(3)  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有关 。 【查阅资料】酚酞是一种弱有机酸,在pH<8.2的溶液里为无色的内酯式结构,当pH>8.2 时为红色的锟式结构;在碱性介质中很不稳定,它会慢慢地转化成无色羧酸盐。 【实验探究】根据上述“猜想”进行如下探究 (1)取4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3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消失; (2)取2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滴入4~5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消失; (3)取2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加适量水稀释,滴入2~3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没有 消失。 结论:猜想 (3) 正确。 【继续实验】取一定体积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3滴酚酞溶液,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 稀盐酸直至红色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18 。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 现象二:向碳酸钠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而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 盐酸时,开始没有气泡,过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碳酸钠溶液刚开始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 度的稀盐酸。 【收集证据】分别收集实验过程中不同阶段消耗盐酸的质量与生成CO2的质量,得到两者之 间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 【合作交流】 (1)图1中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NaCl、NaHCO3 (填化学式); (2)图2中从B点开始的变化关系与图1完全重合,据此我们可以判断碳酸钠溶液刚开始和 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OB段所示),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HCl═NaCl+NaHCO3 。 【反思与评价】基于以上“异常”现象,你能提出的有价值的见解是  有些化学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任写一点)。 【分析】现象一: 【猜想】根据设计的实验探究,推测猜想的内容; 【实验探究】根据实验探究的现象得出结论; 【继续实验】酚酞试液只有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 ,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中和反应的 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19 现象二: 【合作交流】(1)根据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 (2)根据OB段无气体生成,书写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根据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没有气泡,推测有些化学反应是分 步进行的。 【解答】解;现象一: 【猜想】实验探究(3)取2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加适量水稀释,滴入2~3滴酚酞溶液 ,振荡后红色没有消失,是在改变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时引起酚酞变色,因此猜想(3)是可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有关; 【实验探究】探究(3)中氢氧化钠溶液加适量水稀释后,滴入2~3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 色没有消失,与猜想(3)向对应,说明猜想(3)正确; 【继续实验】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溶液不再显碱性,因此酚酞试液就会变成无色,氢氧 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现象二: 【合作交流】(1)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有图象分析知A点稀盐酸不足,因此此时对应的溶质是生成的NaCl和剩余的NaHCO3; (2)图2中从B点开始的变化关系与图1完全重合,因此我们可以判断碳酸钠溶液刚开始和 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但无二氧化碳生成,因此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 CO3+HCl═NaCl+NaHCO3; 【反思与评价】由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开始没有气泡,过一段时间后才有 气泡产生,推断知有些化学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故答案为: 现象一: 【猜想】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有关; 【实验探究】(3); 【继续实验】NaOH+HCl═NaCl+H2O;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20 现象二: 【合作交流】(1)NaCl、NaHCO3; (2)Na2CO3+HCl═NaCl+NaHCO3; 【反思与评价】有些化学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点评】本题对对稀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遇到“异常”现 象,知识源于课本但过于课本,对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要求较高。 四、计算题(本题共5分) 25.(5分)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0.74g,要使该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 钙沉淀,至少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分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 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设需要二氧化碳质量为x, Ca(OH)2+CO2═CaCO3↓+H2O, 74 44 0.74g x=,x=0.44g, 答:至少需要0.44g二氧化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 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21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