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下载

湖北省荆门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1日






语文 本试卷共 6页,22题,全卷满分 120分。考试用时 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 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基础与运用(2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酝酿(liàng) 豢养(huàn) 憎恶(zēng) 愧赧(nǎn) 庇护(bì) 孱头(càn) 倔强(jué) 龟裂(jūn) 聒噪(guō) 拈轻怕重(niān) 强词夺理(qiáng) 孜孜不倦(zī) 鸢飞戾天(1ì) B. 纤维(xiān) 亘古(gèng) 诡谲(jué) C. D. D【答案】 【解析】 【详解】A.酝酿(liàng)——酝酿(niàng); B.强词夺理(qiáng)——强词夺理(qiáng); C.亘古(gèng)——亘古(gèn) ; 故选 D。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驰骋 B. 狭隘 C. 端祥 D. 贸然 【答案】 【解析】 希冀 睥睨 遒劲 侦缉 珊珊来迟 附庸风雅 味同嚼蜡 沥尽心血 残羹冷炙 矫揉造作 正襟危坐 交头结耳 B【详解】A.珊珊来迟——姗姗来迟; C.端祥——端详; D.交头结耳——交头接耳; 故选 B。 3. 的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 一项是( )A.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耐人寻味的描写中,寥寥数语,便将人物形象描摹得形 神兼备,入木三分。 B. 1917年,蔡元培赴任北大校长时的就职演讲振聋发聩,在当时的北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C. 4月 25日上午,销声匿迹多年的国宝级“微笑天使”长江野生江豚,在宜昌江段葛洲坝下游附近成群出 现,这标志着长江生态持续向好。 D. 在那十几年间,由于长期艰辛的劳作,他形容枯槁,毛骨悚然;但眼睛依旧炯炯有神。 D【答案】 【解析】 【详解】A.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极有笔力。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符 合语境,使用正确; C.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毛骨悚然: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句中描写外貌,使用错误; 故选 D。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手写汉字作为母语表达的基本能力,随着其实用功能的淡化而弱化。可以想象,在快节奏、高频率的 信息表达时代,______________。其实,______________,就像空气和水。单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 ______________。问题是,______________,正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忽视空气和水的存在一样。 ①越是基础的,很可能越重要 ②越是基础的,就越容易被忽视 ③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都相当于空气和水 ④手写汉字已经被忽视到了何种地步 A. ④①③② B. ①②④③ C. ①④③② D. ④①②③ A【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 语句的照应和暗示是语言连贯的重要条件。解答此类题关键是,通过语意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分析,把握 语句间的前后联系,准确地找出与题干词句相呼应的语句。本文段阐述手写汉字的困境,表明不可忽视这 种母语表达的基本能力。短文第二句是对“弱化”的阐释,因为弱化所以容易忽视其作用,所以第一空应 该填第④句;第二空结合后面的“就像空气和水”,其特点就是“基础但重要”,应该填第①句;第三空“从 文化传承”说明其作用,并且从句式的角度来看(从“其实”到文章结尾,每个小句子后半句都含有短语“空 气和水”)所以第三空应该填第③句;第四空前面的“问题是”与后文“生活中经常忽视空气和水的存在” 表明基础性的东西也易被忽视,故应填第②句。 故选 A。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知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饮食是节日习俗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比如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中秋节吃汤圆,寓意团团圆 圆;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B.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序,也是古代一种文体, 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例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书序。 C.古代作品命名很有讲究。有以“地名”命名的,如柳宗元的《柳河东集》;有以“书斋名”命名的,如蒲 松龄的《聊斋志异》;有以“字”命名的,如李白的《李太白全集》。 D. 初中阶段,我们认识了法国许多优秀作家。如雨果,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等;如茨威格,其代 表作品有《托尔斯泰》等:如莫泊桑,其代表作品有《羊脂球》等。 C【答案】 【解析】 【详解】A.中秋节饮食习俗是吃月饼,故 A 项错误; B.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赠序,故 B 项错误; D.《托尔斯泰》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故 D 项错误; 故选 C。 6. 综合性学习 2020年 11月,荆门市喜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在全省率先实现“首创首成”。三年之 后,荆门市还要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评,这同样是对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质的又一次大考,为 了让“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恒久闪耀,光明中学学生会率先推广“市民争当志愿者”活动,以吸 引更多热心公益事业的民众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假如你是学生会的一员,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了让“市民争当志愿者”活动能顺利推广,请你为活动写一句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不超过 20字。 (2)学生会成员人人争当志愿者,你参加了“倡导低碳生活,共建文明城市”督导活动。假如你看到超市 购物的顾客——一位 30多岁的女士,因为超市实行“禁塑令”不提供塑料袋而大发雷霆,你会怎样劝说? 【答案】(1)示例:同做志愿者,共创文明城(或“志愿者的微笑是城市最美的风景”) (2)要求:有称呼语,能说清楚使用塑料制品的害处,语言表达得体。 示例:阿姨您好!我是“倡导低碳生活,共建文明城市”的一名志愿者,咱们荆门现在是全国文明城市, 倡导低碳生活需要您的支持,使用塑料袋会产生白色垃圾,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希望阿姨能拒绝使用塑 料袋,加入到低碳生活的队伍中,共同建设生态荆门,好吗?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宣传标语,要中心明确,紧扣宣传主题,语言简洁,富有感染力。本次 主题为:让“市民争当志愿者”,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超过 20字。示例 1:争做志愿者,让点滴文明 汇聚成爱的海洋。示例 2:争做志愿者,建设文明城。 的(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劝说词,是规劝对方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口语表达。劝说时,要把自己的想法告 诉对方,又要使对方愉快地接受。因此要做到委婉、明确。本题是劝说一位 30多岁的女士,因为超市实行 “禁塑令”不提供塑料袋而大发雷霆,要求:有称呼,能说清楚使用塑料制品的害处,实行“禁塑令”对 大家的益处。表达时语言表达得体,劝说易于被接受即可。 7. 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中华诗文源远流长,风采多样,如层楼巨厦,画栋雕梁。读诗使人心悦情畅。读崔颢《黄鹤楼》中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看到了江汉草木的繁盛;读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风起潮涨的壮阔:读郦道元《三峡》中的(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领略到春冬潭水的清澈: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我们欣赏 到桃花林(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芬芳。 读诗使人奋发向上。青年人当像杜甫一样志存高远,(5)“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当如苏东 坡一样奋发有为,(6)“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当学李白在人生歧路之时永存希望,(7)“长 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 ①. ②. ③. ④. 风正一帆悬 【答案】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潮平两岸阔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会当凌绝顶 ⑪. 会挽雕弓如满月 【解析】 直挂云帆济沧海 【详解】作答此题时,要求句子符合题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字的笔画写准确。注意“汉、洲、 绝、沧”易写成别字,“萋、悬、挽”笔画易写错。 二、阅读(48分) (一)古诗阅读(5分) 感旧 陆游 ①②当年书剑 揖三公 ,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③奇士 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释】①书剑:指能文能式,智勇双全,②三公:此处泛指贵族和大臣。③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 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8.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9.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析。 的【答案】 该句采用虚实结合 手法,作者虚写梦回边关,实写身居乡野,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无奈与 8. 凄苦。 9. 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②迟暮悲 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写出了作者人到暮年满头白发,抒发了作者迟暮之悲。③孤独寂寞。尾联 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前两点可以合二为一) 【解析】 【分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限定角度为表现手法。诗句的意思是:梦中回到了当年守护的边疆战场杀敌,可现实 却生活在乡野居中与田地山野为伴。由“梦回”“身老桑村麦野中”可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写梦 回边关,实写身居乡野,在强烈的对比中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无奈与凄苦。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情感,要求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战场上战鼓雷鸣、烟尘遮天也毫不畏惧,现在却因时光流逝,自己 也渐渐年迈,白发丛生。由“华发”可知,抒发了作者迟暮之悲。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梦中回到了当年守护的边疆战场杀敌,可现实却生活在乡野居中与 田地山野为伴。诗人梦回杀敌战场,表明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表现了诗人 壮志难酬。 “奇士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奇士”指好友独孤策。诗人想起好友独孤策已经埋骨在远方,还 有谁能和自己一同前往?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 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 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①【乙】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令唯留万人守城。晋宣帝 率二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 ②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 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 ③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 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又 ④⑤令大开四门,扫地欲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 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 山。 (节选自《三国志》) 【注释】①晋宣帝:指司马懿。②垂:将。③敕:下令。④猥:突然⑤趣:急走。 10.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B. 由是感激(感谢) C. 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距离) D. 回迹反追,势不相及(赶得上) 11.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亮屯于阳平 A.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 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B. 皆以美于徐公(《邻忌讽齐王纳谏》) D. 休䘲降于天(《唐睢不辱使命》) 12. 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以先帝叹息痛恨框、灵二帝昏庸误国为告诫,意在促使后主亲贤远妥。 B. 乙文写“将士失色,莫知其计”,反衬了诸葛亮的镇定自若。 C. 乙文诸葛亮能“意气自若”,是因为他认为可以和巍延前后夹击司马懿。 D. 甲文在议论、记叙中融入抒情,表现了诸葛亮的忠心耿耿;乙文以记叙为主,表现了诸葛亮的大智大勇。 13. 翻译下列句子。 (1)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 10. B 11. C 12. C 【答案】 13. (1)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衰败的原因。(2)宣帝经常说诸葛亮老持稳重,突然显出弱 势,怀疑他有埋伏的士兵,于是带领士兵向北急走上山。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B.有误。“由是感激”的意思是:我因此十分感奋激发。感激:感奋激发。故选 B。 11 【题详解】 例句:“于”是介词,意思是:在; A.介词,对; B.介词,比; C.介词,在; D.介词,从,自; 故选 C。 12 【题详解】 C.“是因为他认为可以和巍延前后夹击司马懿”有误。根据“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 及”的意思“想要前往到延军,相隔太远,如果让魏延反过头来追击司马懿军队,势必赶不上”可知,诸 葛亮能“意气自若”,是因为了解司马懿生性多疑。司马懿认为诸葛亮突然显出弱势,一定有埋伏的士兵。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亲”,亲近;“此”,这;“所以”,……的原因。 (2)重点字词:“谓”,说;“猥”,突然;“疑”,怀疑;“引”,带领。 【点睛】参考译文: (甲)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 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侍中、尚书、 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 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 微,屈尊下驾来看我,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 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乙)诸葛亮驻扎在阳平,派魏延各军联合向东进军,诸葛亮唯独留了一万人守城。晋宣帝率领二十万人 抵抗诸葛亮,而跟魏延的军队刚巧错道前进,直接到了眼前,在诸葛亮六十里的地方抵挡,侦察人员对宣 帝说诸葛亮城中兵少力弱。诸葛亮也了解宣帝将到,已经跟他迫近,想要前往到延军,相隔太远,如果让 魏延反过头来追击司马懿军队,势必赶不上。将士们都失了神色,不知道有什么计谋,诸葛亮则神态自若, 下令军中放倒旗帜,停止鼓声,不得随意离开营帐,又命令打开四面城门,扫地洒水。宣帝经常说诸葛亮 老持稳重,突然显出弱势,怀疑他有埋伏的士兵,于是带领士兵向北急走上山。 (三)名著阅读(7分) 14. 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人物。 作品 文段 人物 眼中带出些渴望看到他的光儿;嘴可是张着点,露出点儿冷笑: 《骆驼祥子》 《水浒传》 鼻子纵起些纹缕,折叠着些不屑与急切:眉棱棱着,在一脸的 ①___________ 怪粉上显出妖媚而霸道。 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限赤丝 ②___________ 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 他是一块大自然可以从中雕刻出英雄来的材料——基督教徒 和异教徒英雄——法典制定者、政治家、征服者。他是可以寄 ③___________ 托巨大利益的坚强堡垒,但是在火炉旁边,却总是一根冰冷笨 《简·爱》 重的柱子,阴郁沉闷,格格不入。 ①. ②. ③. ③圣约翰 【答案】 【解析】 【分析】 ①虎妞 ②李逵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①虎妞:长的虎头虎脑,性格大胆泼辣,她是个办事的好手,有类似男人的爽快和利落。喜欢祥子,在和 祥子的爱情纠葛中,一直处于主动地位,是个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的人。文段中“眼中带出些渴望看到 他的光儿”流露出对祥子的喜欢;“眉棱棱着,在一脸的怪粉上显出妖媚而霸道”,这是对虎妞的外貌描写。 ②李逵:叫李铁牛,肤色黝黑,长相凶煞,性格暴烈,心粗胆大,绰号“黑旋风”,惯使一双板斧。根据文 段中“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判断人物为:李逵。 ③圣约翰:简·爱的表哥,曾向简·爱求婚被拒绝。他性格鲜明:执着,坚定,善良,能吃苦耐劳,有明 确的人生追求目标,富有同情心和牺牲精神;同时也比较严肃,略显刻板,缺乏他这个年龄段的男子应有 的开朗活泼,他为了自己的信仰甚至放弃了对爱的追求。文段展现了他的性格特点,“他是一块大自然可 以从中雕刻出英雄来的材料”表现了他性格中的闪光点;“总是一根冰冷笨重的柱子,阴郁沉闷,格格不 15. 入”表现了他的严肃、刻板。 《红星照耀中国》中塑造了一大批鲜活而立体的革命领袖和革命将领形象, 作者既突出了他们伟大卓越的一面,也刻画了他们作为常人的一面,请你围绕这两个方面,从 A、B两项中 任选一人,参照示例,完成对人物的简介,60字左右。 【示例】毛泽东:他博览群书,高瞻远瞩,是一位极具天赋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他生活简朴,对于吃 的东西很随便,有着南方人吃辣的嗜好。 A.周恩来 B.彭德怀 【答案】【示例 1】周恩来:他处事冷静,睿智自信,极具个人魅力,是“红色中国外交第一人”;他温文尔 雅,乐于助人,亲自为斯诺拟定行程安排。 【示例 2】彭德怀:他才智过人,善于驰骋,是一位战功赫赫的红军将领;他性格爽朗,坦白率直,因为童 年吃过许多苦,所以特别喜欢孩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兼语言表达。简介人物,要从伟大卓越及作为常人的两个方面进行简介,语言 简洁。 A.周恩来。常人的一面:不脱孩子气, 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温和文雅,谈吐缓慢,乐于助人,亲自 为斯诺拟定行程安排。卓越的一面:他是“红色中国外交第一人”,处事冷静,睿智自信,讲英语相当准 确 。 B.彭德怀。常人的一面:生活简朴:彭德怀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问部下 一样;爱护部下,平易近人,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喜欢、尊重孩子,他的身后 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斯诺常常见到彭德怀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他们个 人的问题,他很尊重他们。卓越的一面:有卓越的指挥才能,年方 28岁就任旅长,才智过人,善于驰骋, 是一位战功赫赫的红军将领。 根据以上内容进行简介,注意字数 60字左右。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天眼”,即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介绍说,该装置是目前世 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的观测能力是德国波恩 100米望远镜的 10倍,是美国阿雷西博 300米望远镜的 2.25倍。它的设计目标,是要把覆盖 30个足球场大的信号聚集在一颗小药丸大小的空间里, 否则就难以监听到宇宙中微弱的射电信号。这个“小药丸”就是馈源,放在馈源舱内——类似一个收集卫 星信号的喇叭式装置,称得上是世界最精贵的接收器。与世界上最先进的望远镜相比,天眼的综合观测能 力提高了大约 10倍,将在未来 10到 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为我国天文学跻身世界一流创造了条件。 (摘自《新华网》,有删改) 【材料二】 天眼是我国科学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天眼的功能、探究成果打开了人类天文学的新征程。2021年 3 月开始,中国天眼向全世界科学家征集观测权利的申请,以全开放式的方式促进人类科学多维度研究,为 人类文明作出中国人、中国梦的敞开式和包容性贡献。这标志看中国智慧与世界全人类智慧融合汇聚,将 在不久的未来打开一片探索宇宙奥秘的新天地。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截至 2021年 5月,“中国天眼”已发现脉冲星逾 370颗,根据预测,5年后,“中国天眼”观测到的 脉冲星有望达到 1000颗,脉冲星就是旋转的中子星,因不断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而得名。从脉冲星中遴选 出脉冲信号稳定的毫秒脉冲星,将来有望应用于星际导航,FAST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脉冲呈搜寻利器,除了 发现脉冲星,FAST在很多领域都具备超强“发现力”,它可以验证很多科学规律,在引力理论、星系演化、 恒星、行星乃至物质和生命的起源等方面,都具备突破的潜力,它的使命还包括高效率地开展对地外生命 的探索,寻找“外星人”是否存在的答案。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6.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的建成使用,将让我国天文学在未来 10 到 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B. 中国天眼的启用是我国射电天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C. 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脉冲星搜寻利器,截至 2021年 5月,中国天眼己发现脉冲星超过 370颗。 D. 正因为卓越的综合性能,中国天眼对于天文观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7. 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8. 材料三两次用到加点词“有望”,该词语能否删掉?请说明理由。 19. 如果给材料二加上一个小标题,你认为以下哪一个标题更准确,请结合材料二具体说明理由。 A.天眼的性能 16. A B.天眼的意义 17. 【答案】 列数字、作比较。将“中国天眼”的观测能力与德国波恩望远镜、美国阿雷西博望远 镜进行比较,同时运用“10倍”“2.25倍”等数据,具体说明了“中国天眼”观测能力强,突出强调了“中 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18. 不能。“有望”指有可能,有希望。原文是“有望达到”“有望应用于星际导航”,只是有希望、有可 能实现,如果删掉,就变成了肯定语气,与原文意思不符,语言表达不准确、不严谨。 19. B项“天眼的意义”更准确。材料二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天眼的意义:一是“天眼是我国科学道路上的一 个里程碑”:二是“天眼的功能、探究成果打开了人类天文学的新征程”;三是天眼向全世界科学家征集观 测权利的申请,标志着中国智慧与世界全人类智慧融合汇聚。 【解析】 【分析】 16 【题详解】 A.根据材料一“天眼的综合观测能力提高了大约 10倍,将在未来 10到 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为我国天 文学跻身世界一流创造了条件”可知,“将在未来 10到 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的是“天眼的综合观测 能力”,不是“我国天文学”。故选 A。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及作用的分析。“100米、10倍”“300米、2.25倍”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将“中国天眼”的观测能力与德国波恩望远镜、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进行比较,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具体突出地说明了“中国天眼”观测能力强;结合句子分析作用,“该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 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进而说明了“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先表达观点:不能删掉。“有望”指有可能,有希望。原文是“有望达到”“有望 应用于星际导航”,说明“达到 1000颗”“将来应用于星际导航”只是有希望、有可能实现,并不肯定。 如果删掉,就变成了一定能实现,与原文意思不符。“有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标题。标题是材料中心内容的高度概括。根据材料二“天眼是我国科学道路上的一个里程 碑”“天眼的功能、探究成果打开了人类天文学的新征程”“这标志看中国智慧与世界全人类智慧融合汇 聚”概括为:天眼的意义。故选 B。 (五)记叙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夕的夜 向成 ①漫天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夜里,雪花还未收脚,仍在不识相地穿街走巷,被 流环统的这座城,令人有点迷茫和感伤。 ②老伴重病已住院半年多,医生说,看能熬过这个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 自落泪,内心依然巴望奇迹发生。 ③除夕回不了家,只能在病房守岁。我想,无论如何也要过个像点样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东西 了,但哪怕是摆摆样子,让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样老伴爱吃的菜。 ④大雪刚落,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街道两旁大小商店、饭店都关门了。十里长街上只有我一 个人的脚印。我踏着雪向前走,内心很是凄凉。 ⑤今年的除夕或许就是老伴的最后一个年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 ⑥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 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咱们一块儿过年吧! ⑦我说,谢谢,不了,我还有事,附近有还开门的饭馆吗?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他们答道, 往前走到头有一家小饭馆开门,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 ⑧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 ⑨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自老伴患病后,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复。老伴得了重病, 我没有通知单位任何人。我始终认为,自己的困难,要自己去面对。 ⑩雪愈下愈大。在街的尽头,终于看到一家小饭馆,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⑪年轻的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起身。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给医院的病人。 ⑫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吧。 ⑬我点了几样老伴儿平时爱吃的菜。问大过年的,饭馆能不能做,老板娘说,没问题。我又问,今天 和平时还是一个价钱吗?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时卖什么价还是什么价,还要做得更好、 更精细些才对呀。 ⑭菜做好了,品相不错,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我说,第一医院。 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我说,老伴儿。 ⑮司机长叹了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刚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 哪?老太太一听就流泪了。我就跟她说,大娘,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临走时,那个老太太 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您留着吧。老太太说,就当是我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 眼泪哗哗的。最后,我还是悄悄把钱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呀。 老哥,你看我,媳妇在家等着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 ⑯回到医院,病床上的老伴儿很高兴。看着一桌子的菜,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来。零点的钟声响了, 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儿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呢。 ⑰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好好活着。 (选自 2019年第 1期《长城》,有改动) 20. 情节概括。请在下面横线上将文章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我”上街寻找饭店→(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我”和老伴共度除 夕21. 句子赏析。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夜里,雪花还未收脚,仍在不识相地穿街走巷,被寒流环绕的这座城,令人有点迷茫和感伤。 (2)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好好活着。 22. 写法探究。请简要分析本文以“我”买菜为线索布局谋篇的作用。 23.主题理解。有人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温暖的故事,有人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凄凉的故事,你认为呢? 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想法。 20. ①. ②. (2)“我”找到饭馆顺利买菜 ③. 【答案】 (3)“我”返回医院途中与司机交谈(意近即可) 21. (1)“我”遇见流浪汉收到祝福 (1)本句采用拟人修辞,“还未收脚”“仍不识相地穿街走巷”,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雪下得久,下得大, 表现了天气的寒冷,更加烘托出我内心的迷茫和感伤。 (2)本句运用神态、语言描写,“闪动着泪花”写出了老伴内心的感动,“好好活者”是老伴除夕之夜对 我真诚的希望和祝福,表现了“我”和老伴之间相濡以沫的深情。 22. ①文章以“我”买菜为线索,将所写人物及事件一一展现,使情节集中,脉络清晰,浑然一体。②便于 展现人物性格,突出主题。流浪汉、餐馆老板娘、司机的性格都是在与我交谈过程中得以展现的,通过他 们表现了人性之善,突出了主题。 23. 【示例 1】我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温暖的故事,理由是:①本文主要讲述了我给老伴买菜过程中得到 关心与帮助的故事,文章内容温暖人心;②本文塑造的一系列人物,都让人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温暖;③ 从文章主题看,本文表现人心之善,赞扬人性之美,弘扬正能量。(意近即可) 【示例 2】我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凄凉的故事,理由是:①从环境描写看,故事发生在寒冷的除夕之夜, 冰天雪地的环境描写带给读者强烈的凄凉感受;②从人物形象看,文中所有的人物都承受着生活的压力, 让人感受生活的不易和沉重;③从文章主题看,本文表现了人性之善,也表现了小人物生活的艰辛不易。 (意近即可) 【解析】 【分析】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情节。根据⑥——⑧段“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我 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概括为:“我”遇见流浪汉收到祝福;根据⑩——⑬ 段“终于看到一家小饭馆”“问大过年的,饭馆能不能做,老板娘说,没问题”概括为:“我”找到饭馆 顺利买菜;根据⑭——⑮段“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概括为:“我”返回医院途中与司机 交谈。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1)先确定赏析角度为修辞方法。“雪花还未收脚,仍在不识相地穿街走巷”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 雪花以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雪不停地下,下得久,下得大;“被寒流环绕的这座城”表现了天气 的寒冷;“令人有点迷茫和感伤”,烘托出我内心的迷茫和感伤。 (2)确定赏析的角度为描写方法。“闪动着泪花”神态描写,结合上文“老伴儿说,难为你了。我说,别 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呢”可知,老伴因为“我”的良苦用心和关爱,内心非常感动;“好好活着”语 言描写,结合上文“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可知,这是老伴除夕之夜对我真 诚的希望和祝福,表现了“我”和老伴之间深厚的感情。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写法。本文以“我”买菜为线索布局谋篇,可以将所写人物及事件一一展现。文章写了“我” 遇见流浪汉收到祝福,“我”找到饭馆顺利买菜,餐馆老板娘善良热情,“我”返回医院途中与司机交谈, 得到理解和宽慰,这样安排,可以使情节集中,脉络清晰,浑然一体。在这个过程中,也便于展现不同人 物的性格,表现人性的善良,突出文章主题。 2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主题。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温暖的故事”与“凄凉的故事”皆可。 ①温暖的故事:表现人心之善,赞扬人性之美。本文主要讲述了“我“”给重病住院的老伴买菜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遇见流浪汉,得到祝福;在饭馆买菜,感受到了餐馆老板娘善良热情;回去路上和司机交谈, 得到理解和宽慰。处处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人性的善良。文章内容温暖人心,弘扬正能量。这是一个“温 暖的故事”。 ②凄凉的故事:表现了小人物生活的艰辛不易。老伴重病住院,“我”和老伴除夕夜在医院度过,“我” 为了给老伴买菜,过程艰辛;流浪汉在除夕夜用小铁桶涮“火锅”;司机讲述一位老大娘除夕夜回家过年的 孤独;司机在除夕夜为生活奔波劳碌。文中所有的人物都承受着生活的压力,这些普通人生活得不易。故 事发生在寒冷的除夕之夜,冰天雪地的环境描写带给读者强烈的凄凉感受。因此,这是一个“凄凉的故 事”。 三、作文(5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24. 作文题目: 微微山风,像月下晃动的海浪,温和而柔软;秋日薄暮,像菊花点缀的香茗,恬美而芳醇。朋友的笑 语,母亲的叮咛,如山泉欢唱,似细竹声声。心中有爱的人,总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请以“美好,从未缺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校名和地名(可用化名代替)。 【答案】例文 美好,从未缺席 轻轻合上手中的书本,揉揉干涸的已挤不出一滴眼泪的眼睛,望向窗外,冥冥之中,我与它相见——一 棵挺拔的郁郁葱葱的小树,嫩黄色的花粒隐在一片青翠中,娇羞地垂着脑袋,似一身素衣作一曲惊鸿之舞 的翩翩舞女,又似一群扇翅欲飞的蝴蝶。一阵夹杂着淡淡花香的清风轻轻拂过脸颊,风中那甜而不腻的清 香,充斥了心扉。我索性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整个人都沐浴在沁人心脾的清香中。   哦,从未发现,原来,一阵淡淡的花香里也隐藏着如此甜蜜的美好。   回到家,如往常一样,爷爷正坐在阳台上,轻轻地晃着他那把陈旧的太师椅,惬意地晒着阳光。我悄悄 放下手中沉重的书包,同时也放下了学校里经历的所有不快,与爷爷一起,享受这温馨一刻。我顺手拿起 一份报纸,静静地阅读。不知何时,“吃饭啦!”奶奶在厨房里大声呼唤道。我正看得入迷,爷爷也似乎 没有听见,继续闭着眼假寐。奶奶见没人应她,便跑到阳台上,看我和爷爷都没反应,不禁笑骂道:“你 们爷俩还真是一个德性,吃个饭也要别人催促几遍。”爷爷调皮地睁开了眼,我与爷爷相视一笑。   哦,从未发现,原来,一句平常的话语里也隐藏着如此温暖的美好。   吃罢晚饭,想起今天没什么作业,便陪着爷爷奶奶出去散步。走在小路上,两旁高大的枫树,有些叶子 已经泛黄,有的已经落在地上。无意中踩到一片枯叶,脆脆的声音真让人心生欢喜。我于是找到另一片枯 叶,然后踩下去。玩够后,抬头忽然发现爷爷奶奶已经渐渐走远。我没有追过去,而是静静地跟在他们后 面。两个老人相携着向前走去,夕阳为他们镀上一层金边,似真似幻,那两个蹒跚的影子似乎溢满了醉人 的幸福与温馨。   哦,从未发现,原来,一对相携的背影里也隐藏着如此令人心安的美好。   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只要用心去感受,去发现,美好,从未缺席,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美好,从未缺席”这个题目,引导我们关注生活,发现生活。生活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 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这就要求我们从点滴的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而把它转化成文字。题目有两个信 息:“美好”“从未缺席”,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给我们提供了选材的自由性。“从未缺席”,要求努力 写出自己独特的心灵感受。“美好”比较虚幻,要化虚为实,由虚到实,虚实结合。写作时可以从大处着 眼,小处落笔,从而选好写作角度,如“朋友的笑语”“母亲的叮咛”等。 第二,思路。“从未缺席”,要求努力写出自己独特的心灵感受。“美好”比较虚幻,要化虚为实,由虚到 实,虚实结合。写作时可以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从而选好写作角度,如“朋友的笑语”“母亲的叮咛” 等。 第三,选材。选材上要能挖掘生活积累,撷取自己感受最深最为熟悉的人、事、物入文,要尽可能凸现个 性,写出波澜,要有细节描写,真实感人。写人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记事时,要抓住 最具有特征的环境来进行烘托等。不要矫揉造作,要抒自然情,写真情文。在文体的选择上,比较合适写 记叙类、抒情类文章,写作议论文容易空泛。 25. 作文题目: 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他们在不公不允中仗义执 言,在挫折失败中奋勇向前……只因他们是少年! 请以“我愿做_________的少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文中 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可用化名代替)。 【答案】范文 我愿做有志的少年 每当驻足在宛如万马奔腾的黄河旁,站立在犹如绸条般的长城上,仰望壮丽雄姿的五星红旗,我的心 中总有洪水般的激情在澎湃。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 的梦想。”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的共同为之努力。我,原做有志的少 年,继承先辈的事业,踏着先辈们的足迹,接过建设中华的接力棒,埋头苦干,砥砺前行。 身为少年,我应该敢于有梦,从小树立高远志向。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一个人想要做出一番成就,就 必须要有自己的志向,敢于追梦筑梦。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从小着迷于荷马史诗,立志找寻特洛伊古城。 虽然历尽重重磨难,费劲千辛万苦,但他始终勇往直前,终于在 40年后,他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持之以 恒的精神找到了人们以为因战争而早已毁灭的特洛伊城。而我的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的梦想要靠奋斗实现。没有艰辛 奋斗,梦想很难实现。身为少年,我们应该勤奋学习,像海绵吸水一 样学习知识。我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文化知识,既要勤学书本上的知识,又要多学课外知识。知识 犹如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永远也没有尽头,也永远不会枯竭。对于我们的学习来说,持之以恒是极为 重要的,正如荀子在《劝学篇》里曾写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身为少年,我热爱祖国,心怀复兴之梦。我要养成良好品德,做一个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的好少 年。我现在是一株株小树苗,必须抓好习惯养成,吸收丰富营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才能实现自己的志 向。 我们是祖国的新一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同学们,让我们挑起复兴中华的重任,做 有志的少年,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美好富强而努力吧!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少年”是一个年龄段,也是最富有朝气和梦想的一群人,他们敢于面对 不公仗义执言,敢于面对挫折奋勇向前,敢于勇担重担,负重前行,敢于披荆斩棘开创未来。“少年”富 有这些特质。“我愿做”表达的是写作主体的愿望,“我”限定为第一人称。横线上补写的词语修饰“少 年”,既体现写作主体的愿望,也要符合“少年”的特点。可以补写勇敢、善良、有志、敢于创新、逆光而 行等等。补写的词语决定了写作的中心。在审题的基础上选材。从身边的生活中取材,如看到家乡的落后、 闭塞,愿做有知识的少年,为改变家乡的现状而奋斗;在学习、生活、成长中遇到挫折困难,乐观面对和 战胜,做勇敢的少年;在祖国快速发展的今天,为实现中国复兴梦,做有志的少年。从历史或书籍中取材, 将自己化身为历史人物,如李白,我愿做洒脱的少年;范仲淹,我愿做心怀天下的少年等等。注意记叙文, 要通过具体的记叙、生动的描写来表现中心,不能空洞无物;散文要中心明确,不要偏离主题泛泛抒发情 感。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