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 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 6页,22题。全卷满分 120分。考试用时 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 试卷、草稿纸和答題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城内。写在试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基础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翘首(qiào) B. 诘责(jí) C. 稽首(qǐ) D. 广袤(mào) 【答案】C 黄晕(yùn) 蝉蜕(tuì) 折本(shé) 锃亮(cèng) 箴言(zhēn) 伛偻(yǔ) 拘泥(nì) 愧怍(zuò) 戛然而止(jiá) 相形见绌(chù) 间不容发(jiān) 矫揉造作(jiǎo) 【解析】 【详解】A. 翘首(qiáo)。B. 诘责(jié)。C.正确。D.锃亮(zè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粗犷 B. 彗星 C. 修葺 D. 告罄 【答案】B 【解析】 荣膺 晌午 崩殂 褴缕 走头无路 刨根问底 心无旁鹜 战战兢兢 箪食壶浆 老骥伏枥 轻歌曼舞 觥筹交错 【详解】A.走投无路。B.正确。C.心无旁骛。D.褴褛。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登上象山远望,看到高楼林立、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B. 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上很受孤立,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很自负的人。 C. 埃菲尔铁塔的声名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而这座高塔的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本人却鲜 为人知。 D. 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答案】C 【解析】 1【详解】A. 沧海桑田,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人世间事物变化极大, 或者变化较快,也形容变化久远。A句望文生义。B. 妄自菲薄,本意是自暴自弃,后来也引 申为过分看轻自己。使用错误。C.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使用正确。D. 天伦之乐,指 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之间的家庭乐趣,天伦原指兄弟这种天然的伦理次序亲属关 系,后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不符合 D句语境,使用错误。 4.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红书店”凭借高颜值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B. 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荆门市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广场,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 处。 C. 2018年 12月 2日,根据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发布的《208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显示, 仅有 38%的学生没有报辅导班。 D. 收藏是以保存物证的方式传承人类文明,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艺术交流以及人们情操的 重要行为方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A.没有语病。B.缺少主语,可将“建设了”改为“建设的”。C.“根据……显示” 句式杂糅。D.成分残缺,应改为:收藏是……以及培养人们素养和情操的重要行为方式。 5.下列有关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 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 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C.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有吃粽子、赛龙舟、赏菊花等习俗。 D. 《礼记》,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礼记》中的《学 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正确应是:“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B.正确应是:第二联为颔联,第 三联为颈联。C. “赏菊花”是重阳节的习俗,不是端午节的习俗。D.正确。 6.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新学期开学,伴随的是学校教室的打扫和布置。2019年 2月,在开学前两天,浙江杭 州多家家政公司接到了来自学生家长的订单,这些学生家长都是预约钟点工到学校做教室卫 生。对于这件事,网友们开启了一轮辩论。有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有人说, 假期开学打扫教室的要求很高,边边角角都要打扫一遍,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存在困难……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2班人”,并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全面阐述。习总书记在教育方针中强调劳动教育,丰富了教 育方针的内涵,“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 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三: 日本教育大纲规定,小学从五年级起开设家庭课。家庭课是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的必修 课,有系统的教科书和相关实践用材.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家庭生活与家人、家常饭菜的 炊事基础、舒适的衣服与家居、身边的消费生活与环境。 俄罗斯于 1993年重新制定了劳动课教学大纲,大纲对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内容、目 的、要求等傚出了详细的规定。其中针对初中学生,课程内容有:设备材料与机器零部件的 加工、家政技术、缝纫、食品加工、手工艺制作等。 (1)针对材料一中“雇人打扫教室”一事,某班同学准备以“该不该雇人打扫教室”为辩 题,进行一场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应该雇人打扫教室”,假设你是反方辩手,请陈述你 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至少说出两点理由)。 (2)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给“雇人打扫教室”的家长发一条微信,对他们进行劝阻。 要求:微信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30个字。 【答案】(1)观点:不应该雇人打扫教室。理由:①学生打扫教室可以培养责任意识。②学 生打扫教室可以培养劳动技能,养成爱劳动的习惯。③雇人打扫教室,容易让学生变得懒惰, 产生依赖心理。 (2)示例:①家长您好,劳动教育全球重视,中国学生不能做襁褓里的婴儿。②家长您好, 劳动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防腐剂,请时时保鲜。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这类考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组 织能力。回答时需先找准对方观点,再予以反驳。答题时要注意:观点明确,理由充分。首 先要有明确的观点,其次是摆事实、讲道理,正面陈述,让对方心悦诚服。抓住情境,灵活 应变。要善于抓住对方辩论词中的某一说法,加以反驳。还要做到准确用词,一语中的。反 方观点为:不应该雇人打扫教室。理由可从“打扫教室的意义(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吃苦耐 劳精神)”“雇人打扫的危害性(懒惰)”等方面阐述。答案不唯一。(2)劝阻他人要注意 称呼、语气委婉,有理有据,以理服人。还要注意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30个字。 答案不唯一。 7.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 (1)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论语·子张》) (2)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4)今天下三分,__________,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5)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 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3【答案】 转千帆舞 墨色 (1). (1)切问而近思 (4). (4)益州疲弊 (2). (2)不畏浮云遮望眼 (5). (5)佳木秀而繁阴 (3). (3)星河欲 (6). (6)俄顷风定云 (7). 秋天漠漠向昏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 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此题中注意“遮”“疲弊”“繁” 的书写。 二、阅读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①题大庾岭北驿 【唐】宋之问 ②阳月 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③我行殊 未已,何日复归来? ④江静潮初落,林昏瘴 不开。 ⑤明朝望乡处,应见陇 头梅。 【注】①驿:驿站。②阳月:农历十月。③殊:实。④瘴:南方湿热蒸郁之气。⑤陇: 此处指大庾岭,岭上多梅,故又称梅岭。 (1)这首诗是宋之问被流放岭南途经大庾岭时所作。请分析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诗歌的前两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做简要赏析。 【答案】(1)作者想象明日度岭南行,回望故乡时,看到的将不再是家乡的风物,而是大庾 岭高处的梅花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2)对比手法。大雁南飞,飞到此处就不再飞了;诗人行到此处却要继续南行。开头四句 通过人与雁的对比,写出了诗人远度荒蛮之地的悲苦凄凉心情。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诗的最后二句,诗人从写景转为抒情。他在心中 暗暗祈愿:“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明晨踏上岭头的时候,再望一望故乡吧!虽然见 不到她的踪影,但岭上盛开的梅花该是可以见到的!《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 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诗人暗用了这一典故。 虽然家不可归,但他十分希望也能寄一枝梅,安慰家乡的亲人。 (2)本题考查对诗句写作手法的分析。 诗人本来在武后、中宗两朝,宋之问颇得宠幸,睿 宗执政后,却成了谪罪之人,发配岭南,其心中的痛苦哀伤自是可知。所以当他到达大庾岭 北驿时,眼望那苍茫山色、长天雁群,想到明日就要过岭,一岭之隔,与中原便咫尺天涯, 顿时迁谪失意的痛苦,怀土思乡的忧伤一起涌上心头。悲切之音脱口而出:“阳月南飞雁, 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意谓:阳月(即农历十月)雁南飞至此而北回, 而我呢,却像“孤雁独南翔”(曹丕《杂诗》),非但不能滞留,还要翻山越岭,到那荒远的 瘴疠之乡;群雁北归有定期,而我呢,何时才能重来大庾岭,再返故乡和亲人团聚!由雁而 后及人,诗人用的是比兴手法。两两相形,沉郁、幽怨,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蕴其中。这一鲜 明对照,把诗人那忧伤、哀怨、思念、向往等等痛苦复杂的内心情感表现得含蓄委婉而又深 4切感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 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 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河中石兽》) ①②【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 ,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 , 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 破赵军者必括也。” ③④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 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 ,佯败走,而绝其粮 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高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 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司马迁《史记》) 【注】①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②难:驳倒。③易置:撤换。④纵奇兵:调遣派 出变化莫测的军队。 9.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竟不可得(竟然) )B. 尔辈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C. 佯败走(假装) D. 而绝其粮道(截断) 10.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山门圮于河(介词,在) )的)B. 如其言(代词,他 C. 以天下莫能当(连词,因而) D. 而括易言之(连词,表转折) 11. 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 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B. 甲文中寺僧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讲学家过高估计 了水流的推力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只有老河兵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做出了正 确推断。 C. 乙文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年轻时熟读兵法, 后来接替廉颇为赵将,只知道按兵法行事,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5D. 两篇选文都阐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甲文中寺僧和讲学家都脱离实际、主观臆断, 老河兵实践经验丰富,因而能提出正确的看法;乙文中赵括虽懂兵法却不会实际作战,因而 战败。 1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答案】9. A 10. C 11. B 12. (1)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 定是赵括。 【解析】 【9题详解】 A. 竟不可得(终于,到底) 【10题详解】 C. 以天下莫能当(以为,认为) 【11题详解】 B项错误,正确是:《河中石兽》一文中,寺僧过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动而忽视了“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讲学家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却忽视了水流运动的规律,只有老河 兵根据实际经验,将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素全面综合起来考虑,做出了正确推断,石 兽在下游。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 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 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是非木杮:这不是木片。是,这。杮, 削下的木片。岂能:怎么能。为:被。暴涨:洪水。暴,突然(急大)。使:假使。将:担 任将军。 【点睛】译文 【甲】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庙门倒塌在了河里,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 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便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也没找到。僧人们认 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 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 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泥沙的性质松软 浮动,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疯狂了吗?”大 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 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 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 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 6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疯狂;在石 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疯狂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 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 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乙】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 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并不称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 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的讨论它了。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 定要让他当将军,使赵军失败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改变了 原有的纪律和规定,轻率的任用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 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被困四十多天, 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搏战,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 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他们活埋了。 13.名著导读。 但当 A 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它 肚子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我们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 …… 这次战计延长至一刻钟之久。怪物打败了,受伤了,死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溜 入水中不见了。 A全身血红,站在探照灯附近,一动也不动,眼盯着吞噬了他的一个同伴的大海, 大滴的泪珠从他的眼里淌了出来。 (1)以上文段选 ,该书作者是 ,A处的人物是 。(2)“这次战斗”指小说中哪个精彩片段?请简要叙述该片段的故事情节,并分析该情节 表现了 A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案】(1)《海底两万里》 儒勒·凡尔纳 尼摩船长 (2)这是“章鱼袭击”片段。在大西洋,“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扰,船上的人拿斧头与 章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惨死。尼摩船长的性格特征:英勇顽强、不畏艰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1)以上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该书作者是法国著名的科 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由“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 可知是章鱼,A 处的人物是尼摩船长。(2)选文属于尼摩船长他们第八次遇险。诺第留斯号航行到大西洋时 遭到章鱼袭击,艇员集体用斧头与章鱼肉搏,最后击退章鱼。从尼摩船长拿着斧头与章鱼肉 搏的过程,看出他是一个英勇顽强、不畏艰险、镇定沉着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小满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 5月 20日至 22日之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 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 5月 20日 22时 36分。 7②寒来署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 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 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 拔节,抽穗开花,亟须熏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 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 将成热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 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打折 扣。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 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 上涨。 ⑤此时,南方的旱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旱稻施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 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 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 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 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 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14.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5. 文章第①②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16.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17.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人们也由此制订了《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相关的节气名称,将农 事歌补充完整 (1)______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 。(2)______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 (3)______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 (注:墒,土壤适合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的湿度。) 【答案】14. 逻辑顺序。作者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以下内容:小满的时间;小满的含义; 小满时小麦的生长特点;小满时的气候特点;小满时农事的特点。 15. 说明方法:①列数字,如“今年小满交芾时刻为 5月 20月 22时 36分”。作用:使说明 更准确,更有说服力。②下定义,如“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作用:更科学、史本 质、更概括地揭示了事物的特征。③引用说明,如“古书称‘四月中,小者,物质于此小得 盈满’”。作用: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和权威性 16. 不能删,“渐次”意思是逐渐,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逐渐进入夏季,体现了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 17. (1). (l)惊蛰 (2). (2)清明 (3). (3)霜降 8【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说明顺序的能力。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 序。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说明了①小满的时间;②小满的含义;③小满时农作物的 生长特点;④小满时的气候特点;⑤人们饮食的注意事项。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 文通常使用逻辑顺序。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 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 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 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如文章第②段“古书称‘四月中,小满 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是引用古书的记载,是属于“引用”或“引资料”,引用农谚说 明了小满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生动有趣。再如“今年小满交芾时刻为 5月 20 月 22时 36分”。是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今年小满节气到来的时间。使说明更准确, 更有说服力。 16题详解】 本题考査对文章语言的理解把握能力。说明文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有的平实,有的生动。 解答此类题目,须整体感知全文,从内容和效果方面作答。“渐次”意思是依次,意思是说 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陆续进入夏季,这样更符合实际,表现我国幅员辽阔,天气变化不可 能是一致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由“蛰虫苏醒来”可知是“惊蛰”;由“种瓜点豆好时辰” 结合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可知是“清明”节气;由“结冰又结霜”可知是“霜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灯侯发山 ①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 ②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小伟算 个孝子,虽然在城里上班,平时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 视频聊天,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 ③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钓鱼。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 给自已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 ④小伟知道,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或是愚蠢的事。他 还知道,顺着老人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孝顺母亲死得早,是父亲一把屎一嘴饭把自己带大的, 风里来雨里去,靠捕鱼供自己吃喝,供自己上学。小伟毕业参加工作后,想把父亲带进城, 父亲执意不去,说自己在乡下习惯了,小伟也就没再坚持。他心里清楚,最主要的,家里有 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父亲舍不得离开。 ⑤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儿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 9波涛声。 ⑥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 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钓鱼。小伟吃惊不小,心说父亲什么时候会徒手 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 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天, 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 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安康鱼。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他 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像一 只悬挂明灯的钓鱼竿。 ⑦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笫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 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说到这里,父亲挽起裤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 了那只蛤蟆鱼。小伟呵呵一笑,对父亲说:“爹,这就叫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⑧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父亲甩手把鱼扔进了江里,然后继续说,咱江边好多渔 民都喜欢逮蛤蟆鱼,好逮,不费劲。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 ⑨父亲这是哪里话啊?小伟心里打了个楞。 ⑩父亲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困大学生,这些都没错,不要传到朋友 圈嘛。原来,父亲天天去自己的朋友圈里转,时时关注着自己呢!小伟恍然大悟,心里一下 子热乎起来。 ⑪父亲说,你是单位的一把手,有时不能太招人眼,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喽。小 伟说,爹,我是故意那样做的。父亲愣怔了一下。小伟说,我那样做,一是督促自已坚持到 底不能半途而废;二是让大家监督自己,杜绝自己有谋私利的行为;还有一点,就是做一个 样子给他们看!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父亲说,咋不早给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 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 ⑫有轮船的汽笛声从江面上飘过来。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自豪地说,小伟,爹希望 像你说的,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 ⑬小伟依偎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板还是邢样的结实,那样的硬朗,那样的温暖。 ⑭回家的路上没有路灯,黑瞎瞎的,有父亲在身边,小伟走得很踏实,一点也不用担 心会迷路。 (选自《小说选刊》2019年第 5期,有删节) 18. 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小伟回乡看望父亲→______→______→______→小伟感到很踏实 19. 小说第③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 联系上下文,简要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儿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 21. 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这句话的理 解,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 【答案】18. (1).父亲带小伟去钓鱼 (2).父亲以蛤蟆鱼为例讲道理 (3).小伟 向父亲解释自己的本意 19. (1)设置悬念,提出疑问:父亲为什么晚上去钓鱼?引发读者兴趣。(2)引出下文, 10 为父亲抓蛤蟆鱼做铺垫。 20. (1)运用了拟人手法,“安分”一词赋予江水人的情感,写出了江水波浪起伏的状态。 (2)交代了“父亲”捉鱼时的地点、时间及昏暗的环境。 21. (1)“灯塔发出的光”指引人走向光明,是无私奉献精神的象征;“蛤蟆鱼身上的光 是为了诱捕食物,象征着自私和张扬。(2)这句话是指人应该有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 不能太张扬和自私。(3)这句话既表明了父亲对小伟的谆谆教导,丰富了人物形象,也深化 了文章主题,同吋也照应了小说的标题“灯”。(4)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做无私奉献的人, 不能做自私张扬的人。(能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8题详解】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注意把握关键词语。结合“父亲提出要带小伟 到东江捉鱼。晚上钓鱼?”分析:父亲带小伟去钓鱼;结合“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 父亲甩手把鱼扔进了江里,然后继续说道,咱江边好多渔民都喜欢逮蛤蟆鱼,好逮,不费劲。 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自豪地说,小伟,爹 希望像你说的,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得出:父亲以蛤蟆鱼为例讲道 理;结合“小伟说,我那样做,一是督促自已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二是让大家监督自己, 杜绝自己有谋私利的行为;还有一点,就是做一个样子给他们看!”得出:小伟向父亲解释 自己的本意。结合“小伟挨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板还是那样的结实,那样的硬朗,那样 的温暖。”得出:小伟觉得心里很踏实,温暖。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句子作用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结构上的作用, 一个是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要看这句话所在地位置,放在开头部分的作用大致有: 总领全文;点题;奠定感情基调;制造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小说第③段“吃罢晚饭,父 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钓鱼。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已做鱼吃?还是 父亲缺钱花啊?”一连串的疑问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父亲抓蛤蟆鱼”“父亲 以蛤蟆鱼为例讲道理”。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语句。可从修辞方法,描写方法,遣词造句等角度入手。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 析。本句“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江水带给人的影响。 同样也可以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识记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 二是渲染气氛;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四是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 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结合本文具体分析,交代了“父亲”捉鱼 时的地点、时间及昏暗的环境。引出下文人物内心的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 【21题详解】 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 结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 解出语段的意思。“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这句话从人物形象上看 是父亲告诫儿子的话,足以见得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也能看出父亲的无私和奉献的精神。 从主题上看作用,深化了文本中正能量的无私奉献是当下时代主流的主题。谈感悟时联系自 11 身生活实际谈,从“无私奉献”“不自私”等方面言之成理即可。 三、作文 2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 在小说《灯》中,父亲是一盏灯,陪伴小伟踏实前行。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 “灯”:书籍是一盏灯,引领我们走进智慧的殿堂;文明是一盏灯,照亮我们温馨和谐的家 园;有时,失败和挫折也可以是一盏灯,为我们拨开迷雾,指引方向…… 请以“ 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灯”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体不限,诗歌除 外;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题二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也是一门学问。情趣要高雅,玩法需得体。有些中学生,沉迷 于网络游戏和手机,不利于身心健康。还有一些中学生,却玩得很有品位:小发明、小制作、 读书、打球、唱歌……既可愉悦身心,又能全面发展。课余时间,你是怎样玩的? 请以“这样玩,真好!”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要出现 的真实 姓名和校名(可用化名代替)。 【答案】班主任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灯 班主任,照亮我人生的一盏“路灯”,指引我们走向光明,走过成长的路。 我的语文老师兼老班,她相貌平平,没有沉鱼落雁之容,也无闭月羞花之貌,才气平平,没 有古代才女李清照一般婉约清秀,也无卓文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语文的教学虽算不上登 峰造极,无与伦比,但也算深入浅出,扎实有效。她对班级管理尽管不算出神入化,但也能 让我们伏首称臣。 但老班不知道怎么了,不仅要管好班级,教好语文,还要插手英语课堂,你说是不是多管闲 事? 原来这次期中考成绩不尽人意,我们知道这个消息后,大家相安无事,课堂上,该听听,该 睡睡。写作业时,该抄抄,该扔扔,可老师早已按捺不住她火烈鸟般的脾气了。 英语课上,与英语老师交谈之后,便横眉冷对,上至优秀学生,下至差生通通批了个透,还 使出独门绝技,对上课不认真听者,作业不完成者,轻者放学留下,重者告之家长,送政教 处,听得我们个个心惊胆战。 想想英语课堂的众生相也的确该批,课堂上,同学或靠或倚,或爬,或翘二郎腿,或自由交 谈,或嬉戏自如,或云游千里,或梦约周公。教室婉如自由的天地,英语老师常常一脸无奈, 有时不得不扯着嗓音发话。 可自从老班的下马威发出来之后,同学们收敛了许多,跟读的同学多了,发言的同学多了, 坐姿端正的同学也多了,看来老班对管理我们这群小毛猴来说还真是立竿见影啊! 成长的路充满了未知,可班主任照亮人生,照亮黑暗,是我成长路上的一盏路灯!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半命题作文写作能力。写好这个作文题目,关键是要弄清“灯” 12 的含义:“灯”象征着温暖、温馨、光明、希望。灯能够给人指明前进方向,能够照亮人生 路途,能够驱散寒冷,赶走黑暗,除去阴霾,能够让人迷途知返,让灵魂迷失的人找到回家 的路。“ 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灯”“为你亮起一盏灯”,其实就是说谁帮助了你,谁 为你奉献了爱,谁向困境中的你伸出援助之手。灯的光亮也许是微弱的,但给人的鼓舞却是 巨大的。你可以侧重写谁谁亮过“灯”,也可以侧重写谁谁如何亮的灯。写作时可以有这样 的行文内容:什么是我心中的灯;为什么是我心中的灯;为什么总有这盏灯;这灯在我人生 路上起了什么作用等。因为是命题作文,最好写成记叙文。写记叙文,不一定把一个故事从 头讲到尾,可选取几个片段、抓几个感人的细节来写。注意一定要突出描写。 (2)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由提示语“玩得很有品位:小发明、小制作、读书、打球、 唱歌……既可愉悦身心,又能全面发展。”可理解,题目中“这样玩”,“这样”指有品位、 有价值、有意义的“玩”,这给了我们写作内容上的提示。我们可写读书生活,写读书的经 历和感受,写书籍对自己的影响,写发明创造、运动、集体活动带给自己的体验……关键是 要落实在“好”字上,要把“玩”的结果、影响及感受写出来。“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 是一种幸福的感觉。行文时要注意体现这一主旨。还要做到语言简洁凝练,立意精巧深远。 13
声明: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