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一、基础积累(共10分)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边的云层缓缓分开,仿佛在为谁让道。渐渐地有红霞渗透出来,整个芦苇荡(盖上/染上 )一层淡红色,屏息凝神看去,芦苇荡的边际似乎开始燥动,不远处冒出几个小点,小点 越来越大,定睛一看,①_____!它们如晨曦中报晓的使者,欢腾着飞向人群,(盘旋/徘 徊)在空中,人群中不时传出阵阵喝彩声。这些水鸟一会儿俯身向下,②_____,亲昵地 送去晨光的问侯;一会儿拍翅向上,③_____,似乎在等待日出的刹那。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渗(shèn)透 C.亲昵(ní) 燥动 晨曦 B.屏(bǐng)息 D.刹(shà)那 欢腾 问侯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染上 徘徊B.盖上 徘徊C.盖上 盘旋 D.染上 盘旋 (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轻轻掠过水面 飞到芦苇荡尖 B.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 轻轻掠过水面 飞到芦苇荡尖 C.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飞到芦苇荡尖 轻轻掠过水面 D.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 飞到芦苇荡尖 轻轻掠过水面 2.(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告投诉增 长。 B.是大半夜里起来看球赛?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作为球迷,很多人心里会有些纠结。 C.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 化。 D.在“做一天上海人”的特色活动中,全体师生一起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 活。 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张告诉小王,睡前看电视时间太长或玩手机时间太长,都会导致他难以入睡。 1B.文明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市民的一举一动往往可以显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 C.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 D.5月3日至4日,中美就经贸问题举行了磋商,达成了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4.(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①【乙】孔子谓伯鱼 曰:“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惟学焉。其容体不足观也 ,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 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饰。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 ②③愈明者,学也。譬之汙池 ,水潦 注焉,萑苇生焉。虽或以观之,孰知其源乎?” (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 【注】①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鯉,字伯鱼。②汙(wù)池:水池。③水潦:雨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治:研究 见:了解 过:拜访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D.及鲁肃过寻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焉”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水潦注焉 A.复到舅家问焉 B.且焉置土石 C.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D.可远观面不可亵玩焉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纪传体史书,是由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B.古人都可以自称“孤”,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可以亲密地称“卿”。 C.孙权严厉批评吕蒙不爱学习,并现身说法,使吕蒙认识到读书的必要性。 D.孔子认为:打扮外表让人容貌光彩,学习让人更有智慧,二者道理很相似。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 5.(4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①窘况为许衡州 赋 郑燮 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縫好苍苔。 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 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 ②塾师 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 【注】①许衡州:郑燮之友,生活困窘。②塾师:指郑燮。 (1)分析诗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6分)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5)新时代呼唤创新,需要具有时代精神和鲜明个性的人才不断涌现。赵翼在《论诗》中 以“ , ”两句同样表达了自己“贵在创新”的写作主张以及对人才的渴望。 三、语言运用(共5分) 7.(5分)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学校组织“走进太白楼”活动,你参与活 动的宣传工作。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走进直播间】5月18日,《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播出,节 目全长13分钟,讲述了济宁太白楼的前世今生。为了这期节目的播出,栏目摄制组于3月6 日走进济宁太白楼,采用多种方式建筑、碑刻等有关遗迹进行拍摄。《国宝档案》是国内 3极具知名度的一档文博类栏目,以高标准、高品位、高水准深受文博界专家和海内外收藏 爱好者的好评。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 【推介太白楼】太白楼乃任城古八景之一,名传于世千余载,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诗人李白曾居住在任城(今济宁),常在此与朋友一起饮酒。太白楼作为中国历史文 化名楼之一,其悠久的历史见证着诗仙李白文化在济宁的传承。 (2)请参考以上资料,写一句生动的宣传语,吸引更多同学走进太白楼。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8.(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陈凌 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 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 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 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 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 ,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 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 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 西,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a)_____.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 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 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 ,就连粱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 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 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 4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远离书籍,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 铟心灵;(b)_____。 ⑤(c)_____.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 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 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 “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 。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 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 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 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 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 己的眼晴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 ,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2018﹣04﹣23,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段有何作用? (2)请将下列语句分别放到文中最恰当的位置。 A.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 B.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 C.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 (a) (3)简要分析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9.(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写给女儿的一封信 (b) (c) 贾平凹 浅浅是我的女儿,从小就喜欢写诗,我只觉得好玩可爱,但从不鼓励她将来当作家诗人文 坛上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人活得太累,并且我极不爱听文二代之说,这样的帽子很容易 5被戴上,既丑陋,又硌得脑袋疼。在二三十年里,我仅呵护她的上学、就业、结婚,指望 着一切能安康平顺,岁月静美。等到她的两个孩子终于上小学了,家里没了凌乱和嚣烦, 有一日她送我烟酒还有几首诗,我才知道她其实还一直写诗,只是有的写在日历上,有的 写在手机上,有的能念出来还没有写下来。 唉,诗这东西像种子一样,有土壤水分了就要拱土发芽,生叶抽枝的。我读了那些诗,觉 得有意思,她说够不够发表水平,我说,就是够发表水平也不要发表,诗可以养人,不可 以养家,安分过一般日子吧。 她是听我话的,生活得简单而安静,偶尔给我手机发一首诗。我对她的诗越来越辅导不了 ,以我的爱好,总是回复一句好或是不好,建议她给她认识的几个诗人发去让人家看看。 此后很久的时间,她不再发诗给我,或许地觉得我老打击她,或许也觉得我真的不懂诗。 后来我所知道的,是一些朋友认为她写的还好,竟替她把一些诗稿投给杂志,竟受到肯定 ,有了许多赞许的话。 人真是奇怪,受了鼓励,就像火山爆发一样,虽然这火山上冰雪覆盖。这一点上她有点像 我。 她现在已经不小了,说起来有父女的名分,实际上我是我,她是她,她早不崇拜我,我也 无法控制她,何况诗是她的,与我毫不相关。她的诗在各种杂志上不断地发表,偶尔我读 到了,也让我惊讶,她怎么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那些句子是她这个年龄人的句子,是这个 时代的句子,我是远远撵不上了,倒生出几多感叹和羡慕。 我曾经给许多人写过序,给许多书画展览、新书发布会捧过场,而浅浅要作公开的诗人了 ,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却因别的事外出,不能到现场祝贺,就写几句话赠送她。我要说 的是,既然一颗苗子长出来了,就迎风而长,能长多高就多高,不要太急于结穗,麦子只 有半尺高结穗,那穗就成了蝇头。 培养和聚积能量是最重要的,万不可张狂轻佻,投机迎合,警惕概念化、形式化,更不能 早早定格,形成硬壳。作家诗人是一生的事,长跑才开始,这时候两侧人说好说坏都不必 6太在心,要不断向前,无限向前。 最后,我还要说:做好你的人,过好你的日子,然后你才是诗人。 读父亲信有感 贾浅浅 读到这封信的时候,他正在书房同别人说话。我坐在他的旁边。说不上来是感动还是悲伤 ,心头就像压着一块石头似的喘不过气来,我忽然哭出了声,眼泪汩汩地流着,像要接满 桌前放着的那块凹石。 他侧着身子,看着我,声音柔软地说:你还读哭了?!我知道他有时还拿我当小孩一样,我 也故意拽着他的袖于要把眼泪鼻涕往上抹。他嘿嘿地笑了,说是写了整整一个早上。 在家里,我是最跟他没大没小的两个人。常常当着屋里屋外的人搂着他的脖子,揪他的寿 眉。着急的时候他会喊:不当当(方言,意为没大没小)。过后依然在电话里按我的要求 用响亮的亲吻结束。是呀,“文坛上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他怎么忍心让自己女儿活得 辛苦呢。这几年只有自己做了母亲,才体会得出那其中的深意。“做好你的人,过好你的 日子,然后你才是诗人。”这也许是全天下所有的父母对儿女的期待。 “诗可以养人,不可以养家,安分过一般日子吧。”像开出的莲,它却长在淤泥里。 “长跑才开始,这时候两侧人说好说坏都不必太在心,要不断向前,无限向前。”这让我 想起了他的创作,不就是这样吗?我划了根火柴,燃起一根烟夹在他的食指间,笑着说我 想起了一句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他搔搔头说“好”。一朵兰花瓣, 正悄悄落下。 (以上两文选自《文艺报》2018﹣02﹣05,有删改) 【注】贾浅浅,作家贾平凹的女儿,贾浅浅的第一部诗集出版后举行首发式,贾平凹因故 未能到场,但他提前给女儿写了一封贺信,贾浅浅读到信后,写了《读父亲信有感》。 (1)阅读《写给女儿的一封信》,根据提示完成下表。(每处不超过10字) 女儿的成长 作者的态度 7小时候喜欢写诗 长大后一直写诗 诗作不断发表 ① 有意思,不要发表 ② 写信祝贺 ③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人真是奇怪,受了鼓励,就像火山爆发一样,虽然这火山上冰雪覆盖。 ②他侧着身子,看着我,声音柔软地说:你还读哭了?! (3)“长跑才开始,这时候两侧人说好说坏都不必太在心,要不断向前,无限向前。”这 句话,贾平凹要告诉女儿哪些道理? (4)读完这两篇文章,你可能会颇有感触。请写一段推荐语,将其推荐给同学或父母。( 任选个角度,80字左右) 推荐给 ,推荐语 五、写作(共40分) 10.(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 ﹣﹣温•卡维林 ﹣﹣伏尔泰 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读了上面两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 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体特征鲜明; (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8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积累(共10分)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边的云层缓缓分开,仿佛在为谁让道。渐渐地有红霞渗透出来,整个芦苇荡(盖上/染上 )一层淡红色,屏息凝神看去,芦苇荡的边际似乎开始燥动,不远处冒出几个小点,小点 越来越大,定睛一看,①_____!它们如晨曦中报晓的使者,欢腾着飞向人群,(盘旋/徘 徊)在空中,人群中不时传出阵阵喝彩声。这些水鸟一会儿俯身向下,②_____,亲昵地 送去晨光的问侯;一会儿拍翅向上,③_____,似乎在等待日出的刹那。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A.渗(shèn)透 C.亲昵(ní) 燥动 晨曦 B.屏(bǐng)息 D.刹(shà)那 欢腾 问侯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染上 徘徊B.盖上 徘徊C.盖上 盘旋 D.染上 盘旋 (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A.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轻轻掠过水面 飞到芦苇荡尖 B.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 轻轻掠过水面 飞到芦苇荡尖 C.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飞到芦苇荡尖 轻轻掠过水面 D.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 飞到芦苇荡尖 轻轻掠过水面 【分析】第一题考查字音字形。第二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第三题考查语言的 简明、连贯。 【解答】(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燥动”应为“躁动”; B.正确; C.“亲昵”应为qīn nì; D.″刹(shà)那″应为“chà那” 故选:B。 (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盖上”是用东西遮蔽;“染上”把东西放在颜 料里使着色。芦苇荡上着了一层淡红色,应用“染上”。“盘旋”指沿着螺旋轨道运动; 旋绕飞行;“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这里写水鸟,应用“盘旋”。故选:D。 9(3)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 具体语境辨析作答。第一空格出要突显出“惊讶”的意思,“居然”一词衔接恰当;②由 “俯身向下”这一语境辨析,下一句应是“轻轻掠过水面”;③结合“一会儿拍翅向上” 可辨析“飞到芦苇荡尖”符合语境。故选:A。 答案: (1)B (2)D (3)A 【点评】第一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不能根据自己的感觉随 意作答,要重点关注同音字和形近字,要借助工具书来作答。 2.(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告投诉增 长。 B.是大半夜里起来看球赛?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作为球迷,很多人心里会有些纠结。 C.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 化。 D.在“做一天上海人”的特色活动中,全体师生一起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 活。 【分析】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 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 【解答】A.在一个句子里不能同时使用两个冒号,第二个冒号改为逗号; B.选择问句只在最后用问号,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C.正确; D.较长的并列成分用逗号,顿号改为逗号; 故选:C。 【点评】标点的种类较多,知道各种标点的作用是做题的关键。 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张告诉小王,睡前看电视时间太长或玩手机时间太长,都会导致他难以入睡。 10 B.文明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市民的一举一动往往可以显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 C.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 D.5月3日至4日,中美就经贸问题举行了磋商,达成了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 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常见的病句的类 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语意重复、句式杂糅、 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 【解答】A.表意不明,可把“他”去掉; B.没有语病; C.重复啰嗦,可把“目的”或“为了”去掉; D.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密切沟通”之后加上“的一致意见”。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学生头脑中必须有常见病句类型的知识储备,并能准确判断出病句, 采用排除法,把病句排除,确定正确答案。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4.(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①【乙】孔子谓伯鱼 曰:“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惟学焉。其容体不足观也 ,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 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饰。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 ②③愈明者,学也。譬之汙池 ,水潦 注焉,萑苇生焉。虽或以观之,孰知其源乎?” (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 【注】①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鯉,字伯鱼。②汙(wù)池:水池。③水潦:雨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11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治:研究 见:了解 过:拜访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D.及鲁肃过寻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焉”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水潦注焉 A.复到舅家问焉 B.且焉置土石 C.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D.可远观面不可亵玩焉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A.甲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纪传体史书,是由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B.古人都可以自称“孤”,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可以亲密地称“卿”。 C.孙权严厉批评吕蒙不爱学习,并现身说法,使吕蒙认识到读书的必要性。 D.孔子认为:打扮外表让人容貌光彩,学习让人更有智慧,二者道理很相似。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 【分析】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 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 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 (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 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 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 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乙】孔子对伯鱼说:“孔鲤啊!我听说可以让人整天不觉厌倦的,大概只有学习吧!那 个人容貌不值得看,勇力不值得怕,祖先不值得称道,家族姓氏也不值得一说,可是他最 终能够有好的名声,名播四方,流芳后代的原因,这难道不是学习的结果吗?因此君子不 能不学习,容貌不能够不修饰。不修饰就是不礼貌,不礼貌就会失去别人的亲近,就没有 了别人对你的忠诚,没有了忠诚也就没有了礼,失去了礼也就不能自立。能够使人在远处 就发出光彩的,是修饰的结果;走近看起来更加耀眼的,是学习的成效。譬如污水池,小 12 水坑的水流到它那儿,苇子长在那里,即使有人看到它,谁又知道它的源头呢?”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 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 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A.句意: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推辞。辞:推辞。解释不正确。 B.句意: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治:研究。解释正确。 C.句意: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解释正确。 D.句意: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过:到。解释不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 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例句句意为:小水坑的水流到它那儿。“焉”,指示代词,那里; A.句意为:再去舅舅家问他怎么样。“焉”,代词,指方仲永的情况; B.句意为: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焉”,哪里; C.句意为:齐国这样的大国很难预测,害怕有埋伏在那里。“焉”,那里; D.句意为:(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焉”,语气助词 ,无意; 故选:C。 (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 BCD都正确; A.有误,《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故选:A。 (4)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 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句中重点词有:即,就应该。更,重新。见事,认清事物。故译为:和一个人分开一段时 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5)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根据句意:可是他最终能够有好的名声,名 播四方,流芳后代的原因,这难道不是学习的结果吗?.可划分节奏为:以显闻四方/流声 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 答案: 13 (1)D (2)C (3)A (4)和一个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5)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 【点评】翻译句子,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 词、虚词,查看有无持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罝、状语后罝)、被动句、反 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5.(4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①窘况为许衡州 赋 郑燮 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縫好苍苔。 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 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 ②塾师 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 【注】①许衡州:郑燮之友,生活困窘。②塾师:指郑燮。 (1)分析诗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本诗通过对朋友许衡州生活环境的描写,写出了朋友生活的清贫困顿,但朋友却 志向高洁,诗中借“竹”“梅”“菊”等意象,赞颂了许衡州在困境中始终保持着对高洁 情操的追求。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意向及其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 上,能准确把握描写的景物,分析其作用。“竹径”“瘦似梅”以及“以菊代茶”写出了 许衡州生活的困窘,同时“竹”“梅”“菊”等意象又代表着高洁的情操。 (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做此题要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 人感情。尾联写出自己亲自给“学钱无措”的朋友送书来,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体贴之情 。答案: (1)一方面用来表现许衡州生活的困窘,另一方面喻指困境中保持高洁情操的追求。 14 (2)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体贴之情。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赏析诗歌要熟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 者的思想感情,并懂得用心去感悟,另外,要注意结合写作背景有利于理解诗歌。 6.(6分)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5)新时代呼唤创新,需要具有时代精神和鲜明个性的人才不断涌现。赵翼在《论诗》中 以“ 江山代有才人出 , 各领风骚数百年 ”两句同样表达了自己“贵在创新”的写作主张以及对人才的渴望。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 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 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解答】答案: (1)择其善者而从之 (2)星汉灿烂(注意“灿烂”的书写) (3)草色入帘青 (4)人比黄花瘦 (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注意“骚”的书写) 【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 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 是难事。 三、语言运用(共5分) 7.(5分)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学校组织“走进太白楼”活动,你参与活 动的宣传工作。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走进直播间】5月18日,《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播出,节 15 目全长13分钟,讲述了济宁太白楼的前世今生。为了这期节目的播出,栏目摄制组于3月6 日走进济宁太白楼,采用多种方式建筑、碑刻等有关遗迹进行拍摄。《国宝档案》是国内 极具知名度的一档文博类栏目,以高标准、高品位、高水准深受文博界专家和海内外收藏 爱好者的好评。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 【推介太白楼】太白楼乃任城古八景之一,名传于世千余载,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诗人李白曾居住在任城(今济宁),常在此与朋友一起饮酒。太白楼作为中国历史文 化名楼之一,其悠久的历史见证着诗仙李白文化在济宁的传承。 (2)请参考以上资料,写一句生动的宣传语,吸引更多同学走进太白楼。 【分析】本题考查新闻材料综合阅读,材料以“国际博物馆日”为背景,学校组织“走进 太白楼”活动参与活动的宣传工作。新闻材料的核心内容是,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播出,另外材料还补充说明节目拍 摄的过程、播出结果等等。要解答好综合性学习试题,必须做到:1、善于运用积累,有效 调用知识。2、仔细揣摩题意,提炼答题信息。3、发散多种思维,合理展开想象。 【解答】(1)本题考查新闻标题概括。这是事件报道,筛选信息时要把握关键要素:人物 、时间、地点、事件或结果。然后将其组成一个陈述句。新闻材料的核心内容是:5月18日 《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播出,筛选出两个关键对象“济宁 太白楼”、“《国宝档案》”,整理为:济宁太白楼亮相《国宝档案》或《千古风流太白 楼》在《国宝档案》播出。 (2)本题考查宣传标语拟写。宣传标语词句要求:通俗易懂、鲜明准确、亲切感人、生动 活泼,句式上采用有鼓动性的陈述句或感叹句,修辞上采用对比、比喻、拟人、排比等常 见的修辞手法,使之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里要结合“推介太白楼”部分的资料来写,太白 楼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其悠久的历史见证着诗仙李白文化在济宁的传承,此处宣 传语目的是吸引更多同学走进太白楼,宣传介绍太白楼,结合所给资料,可写出如下标语 :登太白楼,开启诗意之旅;仰望诗酒英豪,邂逅快意人生等,只要符合活动要求即可。 答案示例: (1)济宁太白楼亮相《国宝档案》;《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国宝档案》播出 (2)登太白楼,开启诗意之旅;仰望诗酒英豪,邂逅快意人生 【点评】新闻综合性阅读它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考试命 题上的特点是:①在内容上注重对能反映考生生活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机地扩展 16 考生自我表达的答题空间;②在试题的呈现方式上以独立的综合性学习考试板块出现,题 内所需的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交叉比较充分;③题干设置的文字量较大,富含信息,表述比 较亲切,注意拉近与考生的距离,具有一定的审题难度;④在评价上关注考生个性化的理 解与表达。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8.(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陈凌 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 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 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 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 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 ,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 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 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 西,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a)_____.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 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 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 ,就连粱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 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 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 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远离书籍,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 铟心灵;(b)_____。 ⑤(c)_____.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 17 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 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 “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 。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 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 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 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 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 己的眼晴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 ,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2018﹣04﹣23,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段有何作用? (2)请将下列语句分别放到文中最恰当的位置。 A.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 B.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 C.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 (a) B (b) A (c) C (3)简要分析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分析】本文是一篇议论文,由回顾历史,引出论题;接着分析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 为的是什么,指出阅读的力量及意义;最后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既塑造丰盈的内心 ,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解答】(1)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入手。从内容 上看,这段讲述了阅读的意义;从结构上看,引承接上文提出人们的疑惑,引出对阅读的 作用论述。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认真阅读原文,然后联系空 白处的上下文,即可作答。 第③论述了阅读力量,B句“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 就提到了“阅读的力量”,所以a处要填B。 18 第④段“远离书籍,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铟心灵”从反面论述“阅读的意义 ”,下一句从正面加以论述,所以b处要填第一句话。 第⑤段论述了“读书滋养人的内在气质”,所以c处应填C句。 (3)此题考查议论文重要语段的论证思路。做好这类题,要仔细分析这一段有几句话,句 与句之间的关系怎样,关系紧密的句子可以合并到一起,然后运用“首先、然后、接着、 最后”这样的词语,把本段阐述的几层意思连接起来表达即可。文章⑥段,首先提出本段 论题“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然后引用名言进行论证。最后点明本段论点“阅读既塑造 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据此分析即可。 答案: (1)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提出人们的疑惑,进而引出对阅读的作用论述。 (2)(a)B (b)A (c)C (3)首先提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的错误认识,然后反驳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接 着引用哲人的话进行强调,最后总结阅读的独特意义。 【点评】议论文论证思路分析是中考常考考点,答题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作者 首先提出了XX的观点;(2)接着运用过渡、引出XX事实论据或XX道理论据,运用正反对比 论证,论证了论点;(3)论证部分,先引用XX的事例,或引用XX的名言进一步论证论点; (4)最后总结,得出XX的结论。 9.(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写给女儿的一封信 贾平凹 浅浅是我的女儿,从小就喜欢写诗,我只觉得好玩可爱,但从不鼓励她将来当作家诗人文 坛上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人活得太累,并且我极不爱听文二代之说,这样的帽子很容易 被戴上,既丑陋,又硌得脑袋疼。在二三十年里,我仅呵护她的上学、就业、结婚,指望 着一切能安康平顺,岁月静美。等到她的两个孩子终于上小学了,家里没了凌乱和嚣烦, 有一日她送我烟酒还有几首诗,我才知道她其实还一直写诗,只是有的写在日历上,有的 写在手机上,有的能念出来还没有写下来。 19 唉,诗这东西像种子一样,有土壤水分了就要拱土发芽,生叶抽枝的。我读了那些诗,觉 得有意思,她说够不够发表水平,我说,就是够发表水平也不要发表,诗可以养人,不可 以养家,安分过一般日子吧。 她是听我话的,生活得简单而安静,偶尔给我手机发一首诗。我对她的诗越来越辅导不了 ,以我的爱好,总是回复一句好或是不好,建议她给她认识的几个诗人发去让人家看看。 此后很久的时间,她不再发诗给我,或许地觉得我老打击她,或许也觉得我真的不懂诗。 后来我所知道的,是一些朋友认为她写的还好,竟替她把一些诗稿投给杂志,竟受到肯定 ,有了许多赞许的话。 人真是奇怪,受了鼓励,就像火山爆发一样,虽然这火山上冰雪覆盖。这一点上她有点像 我。 她现在已经不小了,说起来有父女的名分,实际上我是我,她是她,她早不崇拜我,我也 无法控制她,何况诗是她的,与我毫不相关。她的诗在各种杂志上不断地发表,偶尔我读 到了,也让我惊讶,她怎么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那些句子是她这个年龄人的句子,是这个 时代的句子,我是远远撵不上了,倒生出几多感叹和羡慕。 我曾经给许多人写过序,给许多书画展览、新书发布会捧过场,而浅浅要作公开的诗人了 ,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却因别的事外出,不能到现场祝贺,就写几句话赠送她。我要说 的是,既然一颗苗子长出来了,就迎风而长,能长多高就多高,不要太急于结穗,麦子只 有半尺高结穗,那穗就成了蝇头。 培养和聚积能量是最重要的,万不可张狂轻佻,投机迎合,警惕概念化、形式化,更不能 早早定格,形成硬壳。作家诗人是一生的事,长跑才开始,这时候两侧人说好说坏都不必 太在心,要不断向前,无限向前。 最后,我还要说:做好你的人,过好你的日子,然后你才是诗人。 读父亲信有感 贾浅浅 20 读到这封信的时候,他正在书房同别人说话。我坐在他的旁边。说不上来是感动还是悲伤 ,心头就像压着一块石头似的喘不过气来,我忽然哭出了声,眼泪汩汩地流着,像要接满 桌前放着的那块凹石。 他侧着身子,看着我,声音柔软地说:你还读哭了?!我知道他有时还拿我当小孩一样,我 也故意拽着他的袖于要把眼泪鼻涕往上抹。他嘿嘿地笑了,说是写了整整一个早上。 在家里,我是最跟他没大没小的两个人。常常当着屋里屋外的人搂着他的脖子,揪他的寿 眉。着急的时候他会喊:不当当(方言,意为没大没小)。过后依然在电话里按我的要求 用响亮的亲吻结束。是呀,“文坛上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他怎么忍心让自己女儿活得 辛苦呢。这几年只有自己做了母亲,才体会得出那其中的深意。“做好你的人,过好你的 日子,然后你才是诗人。”这也许是全天下所有的父母对儿女的期待。 “诗可以养人,不可以养家,安分过一般日子吧。”像开出的莲,它却长在淤泥里。 “长跑才开始,这时候两侧人说好说坏都不必太在心,要不断向前,无限向前。”这让我 想起了他的创作,不就是这样吗?我划了根火柴,燃起一根烟夹在他的食指间,笑着说我 想起了一句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他搔搔头说“好”。一朵兰花瓣, 正悄悄落下。 (以上两文选自《文艺报》2018﹣02﹣05,有删改) 【注】贾浅浅,作家贾平凹的女儿,贾浅浅的第一部诗集出版后举行首发式,贾平凹因故 未能到场,但他提前给女儿写了一封贺信,贾浅浅读到信后,写了《读父亲信有感》。 (1)阅读《写给女儿的一封信》,根据提示完成下表。(每处不超过10字) 女儿的成长 小时候喜欢写诗 长大后一直写诗 诗作不断发表 作者的态度 ① 觉得好玩,并不鼓励 有意思,不要发表 ② 惊讶、感叹、羡慕 写信祝贺 ③ 出版第一部诗集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人真是奇怪,受了鼓励,就像火山爆发一样,虽然这火山上冰雪覆盖。 21 ②他侧着身子,看着我,声音柔软地说:你还读哭了?! (3)“长跑才开始,这时候两侧人说好说坏都不必太在心,要不断向前,无限向前。”这 句话,贾平凹要告诉女儿哪些道理? (4)读完这两篇文章,你可能会颇有感触。请写一段推荐语,将其推荐给同学或父母。( 任选个角度,80字左右) 推荐给 给同学 ,推荐语 两篇文章深情款款,读完之后我被这份父女之情深深打动了。父母之爱永远是我们人生的 宝贵财富,让我们认真读一读,慢慢领会吧! 【分析】《写给女儿的一封信》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写给女儿的一封信,主要表现了作者对 自己女儿写诗的态度变化。字里行间表现了一位父亲对孩子的关心和爱。《读父亲信有感 》作者是贾平凹的女儿,表现作者对父爱的感激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我只觉得好玩可爱,但从不鼓励她将来当作家诗 人文坛上山高水远,风来雨去,人活得太累,“可知第一空的答案是觉得好玩,并不鼓励 。根据“偶尔我读到了,也让我惊讶,她怎么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那些句子是她这个年龄 人的句子,是这个时代的句子,我是远远撵不上了,倒生出几多感叹和羡慕。 “可知第二空的答案是惊讶,感叹和羡慕。根据“而浅浅要作公开的诗人了,又出版第一 本诗集,我却因别的事外出,不能到现场祝贺,就写几句话赠送她。“可知第三空的答案 是出版第一部诗集。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进,需先明确句子所用的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 达意上的效果即可。第一句话把有受到鼓励后的状态比作火山爆发,这是比喻的修辞,结 合语境可知,这个比喻句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女儿受到我的鼓励后,激发出了创作的无比热 情。第二句话是对父亲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结合语境可知,这些动作和语气表现了父亲 对女儿的体贴和疼爱。 (3)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掌握。作答时,需正确理解句义,然后结合文本主旨和写 作背景分析其内在含义即可。这句话中“不断向前,无限向前“表现父亲对女儿的期许, 希望她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要坚定心中的梦想,不断开拓进取,专心投入,努力实现 心中的理想。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此类题目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作答 本题时,可以给同学推荐,也可以给父母推荐,围绕本文的内容和主旨拟写推荐语即可。 答案: 22 (1)①觉得好玩,并不鼓励②惊讶、感叹、羡慕③出版第一部诗集 (2)①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女儿受到鼓励之后,激发出的创作热情和才华。 ②通过描写姿态、语气,表现了父亲对“我”的体贴、疼爱。 (3)提醒女儿道路漫长,锲而不舍;告诫女儿专心投入,淡泊名利;鼓励女儿心怀梦想, 开拓进取。 (4)给同学:两篇文章深情款款,读完之后我被这份父女之情深深打动了。父母之爱永远 是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让我们认真读一读,慢慢领会吧! 给父母:读过两篇文章,眼前立刻浮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贾平凹父女那有趣的互动仿 佛就在眼前,我立刻被这种亲密和谐的父女关系吸引了,也快快让这动人的场景出现在我 们家吧! 【点评】句子赏析的答题方法: 一、可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 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二、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1、人物描写 格式: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 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表达了…。 2、景物描写 格式:描写内容+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 表述形式:通过描写…烘托了…。 五、写作(共40分) 10.(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 ﹣﹣温•卡维林 ﹣﹣伏尔泰 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读了上面两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 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3 (2)文体特征鲜明; (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材料作文,题目中给出的材料是两句名言,第一则表现谈话 的重要性,谈话是人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所以这句话可理解为表现了交流的重要。第二 句话提到了“耳朵“。可以引申出倾听,所以这一则名言表现了倾听的重要。在日常生活 中,我们需要用语言来与他人交流,展现自己的心灵。同时,我们还需要倾听,倾听他人 的心声,去领会他人的心灵之美,以此立意构思即可。 【文体选择】记叙文,议论文或说理散文均可。 【思路点拨】以议论文为例。选择第二句名言为主旨,题目可以拟写为“倾听“,这是本 文的论题。文首引出论题或论点。文中采用并列式的结构,从论题生发出几个与中心论点 相关的分论点。通过证明分论点的正确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文末则总结全文,得出结 论,并向读者发出呼号。 【写作误区】材料作文最大的忌讳就是在文中出现了题目中给出的材料,这会给评卷老师 留下一种积累不足的印象,从而影响最终评分。可以把材料作文理解为从题目中给出的材 料中提炼出一个主旨,然后用另外一种形式,另外一个故事来表现这个主旨。 【解答】【示例】 倾听 飞鸟用啼叫歌唱生活,游鱼用肢体传达信息,我们用语言交流思想,抒发情感,表达对生 命的赞美和自然的感叹。这就是倾听。倾听是一种交流,是一种亲和的态度,是我们了解 彼此心灵、领略大自然的悠悠路径。我们要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山风松涛、溪韵海啸,学会 倾听他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其中有欢乐的音符也有痛苦的音符。要认识这些音符,那就应该 去倾听。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觉得倾听就在你身边。人生又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有骤然翻起跳跃着的水花,也有波澜起伏的大浪。要感受这海的心声,那就应该去倾听。 一旦你有了这种感受,你就会感到倾听就在你身旁。 倾听是心灵之花。倾听能折射出纯洁而热情的光芒。倾听是一缕清风,它能吹散笼罩在人 24 们心头的阴霾;倾听是划破漆黑夜幕的流星,能给人们带来希望;倾听是一朵开不败的花 ,它能绽放出生命之蕊,换取人们的欣赏和信任。 倾听长者的教诲,就如同读一本好书,实乃受益匪浅。倾听朋友的诉说,与朋友共同分享 快乐,分担痛苦,让朋友感觉自己不是孤单的。倾听他人的牢骚,让他人感到舒畅、满足 和轻松。闲暇之际,独步山间树林,倾听大自然的声音:鸟儿的歌唱,昆虫的啼叫,小泉 的呜咽,山风的呼啸……让人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热土,让人寻回内心深处最美丽的真 实。 在跋涉的道路上,跌倒时希望有人扶持;忧虑时希望有人分忧;寂寞时希望有人陪伴;失 败时希望有人鼓励。这都需要倾听陪伴。渴望倾听之人对倾听的向往,如同“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般迫切。倾听是春天刚发芽的嫩草,充满活力与希望,也给人带来新生力量和 希望之火。倾听犹如炙热的夏日里的一阵凉风,把枯燥与烦闷一拂而尽,送来愉悦轻松的 感觉。 当你失落时,一声清脆的鸟啼能给你安慰;悲伤时,一阵清风能给你开解;彷徨时,一泓 清泉能给你帮助……倾听在呼唤,我们需要倾听。朋友,难道我们不应牵起倾听之手,去 创造更加精彩的人生吗? 【点评】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倾听的意义,倾听的形象,倾听的感觉,倾听的价值,倾 听的向往,倾听的呼唤等等,构成了倾听给予人的感动:“朋友,难道我们不应牵起倾听 之手,去创造更加精彩的人生吗?“文末的反诘强调了倾听对我们的重要性,使我们不禁 迷恋倾听!大量排比句式得心应手地运用,以及恰当比喻的生动效果,增强了本文的语言 魅力。 25
声明: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