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17年中考山东枣庄卷】(7分)阅读下面这段话,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一向认为,生命存在的 真假无从 ,也不重要是彼此之间,允许自我“留白”;让每个人在相互dèng视之外,也可以孤独的躲进一个任何他者 所无法 的世界。那也是我们可以安全地生活一辈子的理由。假如每个人都是“窥梦人”,企图窥探他人梦境、窥伺 他人内心私密,让“八卦”入住生活,我不知道谁能放心地过完一生。 (1)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选段中加点字注音。 dèng (2)依次填入选段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辩护 侵入B.辨明 侵略C.辩护 侵略D.辨明 侵入 (3)结合语境,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视 窥伺 ①留白: ②八卦: 。 【答案】 (1)瞪、kuīsì; (2)D; (3)①留有隐私或秘密;②无根据的议论、猜测别人的生活。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 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由“真假”这一语境可辨析为“辨明”;第二处表达 的是“进入”的意思,没有“侵略”的意味,所以选“侵入”。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试题分析:“留白”加了引号,突出了在特定语境下的词意,再结合“人与人之间”可理解为留有 隐私或秘密;八卦一词也中了引号,所以运用的不是本义,结合语境中“窥伺他人内心秘密”可理解 为无根据的议论、猜测别人的生活。 【考点定位】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017年中考山东枣庄卷】(3分)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获得的科研成果,足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B.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C.智力雾霾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特效药,不可能一招制敌,一蹴而就。 D.“一带一路”把40多亿人联结成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2017年中考山东枣庄卷】(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B.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C.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D.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比0的超大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 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 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原因,并学会从不同角度辨析修改,此外还要 做练习加以巩固。A.有误,成分残缺,没有主语,应去掉“在“和“中“。C.有误,语序不当,应 是“新出土的一大批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海上丝路文物“D.有误,“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可以两种意思:一种是飞虎队一直没赢;另一种是海燕队没赢过飞虎队。有歧义。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2017年中考山东枣庄卷】(3分)下面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都出自鲁迅先生的自传性散文集《 朝花夕拾》。 B.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桃李”、“婵娟”、“丝竹”、“鸿儒”来代指家 乡、月亮、音乐和老师。 C.《水浒传》中塑造了许多传奇英雄,像鼓上蚤时迁、小李广杨志、神行太保戴宗等,各个身怀绝 技,个性鲜明。 D.“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左右逢源”、“舍生取义”、“专心致志”等成语都出自孔孟的 言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 、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 即可。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A .有误,《社戏》出自《呐喊》。B.有误,桃李常用来代指学生。C.有误,杨志的绰号是青面兽。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5.【2017年中考山东枣庄卷】(9分)古诗文默写 (1) (2)东船西舫悄无言, (3)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陶渊明《桃花源记》) (5)四面竹树环合, ,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 , 。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白居易《琵琶行(节选)》) (6)请写出含有“柳”字的古诗词句子: 【答案】 (1)风急天高猿啸哀 (2)唯见江心秋月白 (3)回乐峰前沙似雪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寂寥无人;悄怆幽邃 (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或: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阅读 (一)【2017年中考山东枣庄卷】请阅读下面的三则古诗文,完成下面各题(18分) (甲)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乙)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 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 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 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 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 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 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 可进者。 ﹣《邹记讽齐王纳谏》 (丙) ①②景公 之时,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 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 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 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 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 ③涂:通“途”,路上。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 兼,两倍的。 ②陛:殿堂的台阶。 ⑤兼月:两个月。 6.选文(乙)出自西汉 编订的史书《 》。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闻寡人之耳者 B.时时而间进 C.王之蔽甚矣 D.但爱鲈鱼美 孔子闻之曰 立有间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窥镜而自视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令所睹于涂者 B.欲有求于我也 C.上书谏寡人者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D.吾妻之美我者 婴闻古之贤君 9.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10.从(甲)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表达的情感是: 。(乙)(丙)两选文中邹忌和晏子劝谏的目的分别是:(乙) ;(丙) 11.简要比较邹忌和晏子两人的谈话技巧有什么不同。 【答案】 6.刘向,战国策。 7.D 8.C 9.①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哪个更俊美? ②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 10.对渔民疾苦的同情与关心,也含有对江上人的规劝之意;劝谏齐王广开言路,虚心听取建议,去除蒙 蔽;希望景公关系天下百姓疾苦。 11.邹忌采取“迂回战术”,先从小事切入,取得对方认同,然后从家庭小事推入国家大事,让对方自然 接受。晏子则从大处入手,巧妙运用古代贤君的做法进行侧面暗示,使景公顿悟。 【解析】试题分析: 6.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要多识记和积累文学常识;结合自己掌握的知 识可知,乙文选择刘向的《战国策》。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8.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 断,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A.前句句意为:拿起镜子来仔细端详;“而”,连词,表示顺接。 后句句意为:雪下了好几天却不转晴;“而”,连词,表示转折。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B. 前句句意为:是因为有求于我啊;“于”,对于,向。后句句意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于”,在 。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C.前句句意为: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者”,…的人。后句句意 为:于是发令拿出大衣和粮食给饥寒交加的人;“者”,…的人。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D. 前句句意为:我的妻子说我俊美;“之”,主谓之间,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翻译。后句句意为 :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之”,的。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9.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 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第一句话,注意这是疑问语气,;“孰”,疑问代词,谁,哪个。句意为: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哪个 更俊美? 第二句话,注意“知”,知道;“劳”,劳苦。句意为: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道百 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情感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第一问: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从关键诗句 “出没风波里”中可知,表达了诗人对渔民疾苦的同情与关心,也含有对江上人的规劝之意;第二问 :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中 可知,邹忌劝谏齐王广开言路,虚心听取建议,去除蒙蔽;第三问:从“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 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中可知,晏子希望景公关系天下百姓疾苦。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译文: (甲)江边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喜欢吃味美的鲈鱼,不知道渔民是冒着风流去捕捞的,随时都有 生命的危险。 (乙)邹忌身高八尺多,神采焕发而容貌俊美。一日早晨,他穿戴打扮,看着镜子,问他的妻子:“ 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哪个更俊美?”他妻子说:“您俊美得很,徐公怎么能赶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 是齐国出名的美男子,邹忌不大自信,又去问他的妾:“我和徐公哪个更俊美?”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 呢?”第二天,有位客人来家中拜访,邹忌跟他坐着闲谈,他又问:“我和徐公哪个更俊美?”客人说:“徐 公比不上您。”第二天,徐公来到邹忌家,邹忌细细打量他,自以为不及徐公美,拿起镜子来仔细端详, 更觉得远不如人。晚上他躺在床上细细思量,领悟到:“我的妻子说我俊美,是因为偏爱我;侍妾说我俊 美,是因为畏惧我;客人说我俊美,是因为有求于我啊!” 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 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 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 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深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 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 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官员都来进言规劝,宫庭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 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丙)景公在位时,雪下了好几天却不转晴。景公穿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 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了!雨雪下了好几天,可天气却不寒冷。”晏子回答说:“ 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且知道百姓的饥饿,自己穿暖且知 道百姓的寒冷,自己安逸且知道百姓的劳苦。现在你不知道。”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 他)于是发令拿出大衣和粮食给饥寒交加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 ,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已有职业的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 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二)【2017年中考山东枣庄卷】(12分) 量子卫星通信 崔金泰 ①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它的成功发射,把量子实 验从地面搬上太空,从而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和科学实验体系,这必将开创安全通信的新 时代。 ②量子卫星之所以能保障通信安全可靠,是因为量子卫星让信息传递者和接受者交换令信息无法被破 解的量子秘钥,而这个秘钥利用量子的奇异特性实现的,它是“量子纠缠”。 ③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阿兰•阿斯佩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这里所说的 量子纠缠,是指在两个处于“纠缠态”的微观粒子中,无论它们相距多么远,若对其中一个的特性进行任何 修改,那么就像孙悟空和其分身“心有灵犀”一样,都会立即在另一个粒子上出现反应并做出相应改变。利 用这种特性产生的量子密钥,就可以保证任何外人都无法破解通信密码。因为量子密钥一旦被截获或被测 试,其状态就会立即发生改变。有人对此用“肥皂泡”作了形象的比喻: ④那么,天地之间是如何进行量子通信的呢?具体来说,先将量子信号从地面发射并穿透大气层,卫 星接收到量子信号并按需要将其转发到另一特定卫星,即量子卫星上;量子信号再从量子卫星上穿入大气 层到达地球某个角落的指定接收地点。 量子信号的携带者光子在外层空间传播时几乎没有损耗, 在技术上能实现纠缠光子在穿入大气层后仍然保持其纠缠特性, 就可在量子卫星帮助下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 ⑤“墨子”号量子卫星通过使用信息加密技术,使其可以在相距数千千米的通信者之间分发量子密钥。 这颗卫星开始是在北京和乌鲁木齐之间分发量子密钥,然后还计划向奥地利发送量子密钥。它的预定目标 是,在两年内利用卫星建立一个可靠、不会被破解的通信网络, 并为建立全球量子通信网络奠定基础。 ⑥在量子卫星未发射之前,我国多家企业已将量子密钥分发技术投入市场,并在银行之间或政府机构 之间建立了这类网络。但是这些光纤网络只能在数十千米的距离内发挥作用, 再远就不行了。因为在地面传输信息时,光子通过空气和光纤时会被分散和吸收,从而对网络的干扰较大 。有了量子卫星后,由于光子在太空中传播几乎没有损耗,因而量子卫星开展的量子通信实验距离为1200 千米,远远超过了陆地上300千米的最远距离。 ⑦总之,量子卫星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加密通信手段,并将成为新一代信息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关键技 术和日益普遍的电子服务安全基石,成为保障未来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 12.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量子卫星的。 13.请将第③段结尾的比喻句补写出来 14.第④段空线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 B.如果 C.由于 D.因为 而且 由于 所以 那么 那么 而且 如果 不仅 15.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6.墨子是枣庄的古代名人,根据你对墨子的了解,简单谈谈我国第一颗量子卫星以“墨子”号来命名的 用意。 【解析】试题分析:文章开始就交代了说明对象量子卫星成功发射的意义、量子卫星通信原理及优势、量 子卫星如何进行通信。 12.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需要在文章各个部分寻找关键的词语 ,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织表达。文章从成功发射的意义、量子卫星通信原理及优势、量子卫星如何进 行通信等方面介绍量子卫星。 15.本题是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 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第⑥段画线句子运 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量子通信与光纤网络通信的比较,结合具体的数字说明,突出 了量子通信距离远的特点。 16.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文章内容主旨的把握,解答此题时,要细读文段,在此基础上提炼概括,从而 得出答案。墨子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以善于发明创造出名,被称为“科圣”。用“墨子”命名是对 其科学精神的传承,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答案】 12.成功发射的意义、量子卫星卫星通信原理及优势、量子卫星如何进行通信。 13.如果有人尝试在信息传播中拦截,那就像碰到了肥皂泡,而肥皂泡一碰就会破灭。 14.C 15.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量子通信与光纤网络通信的比较,结合具体的数字说明,突 出了量子通信距离远的特点。 16.墨子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以善于发明创造出名,被称为“科圣”。用“墨子”命名是对其科学精神 的传承,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准确掌握说明文知识是备考的基本策略,比如常出现的有找出 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语言的准确性、对文章概括能力的考查、所说明知识的拓展应用等。 通过平时学习说明文的有关知识积累,并能训练其灵活运用,只要长期坚持下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一定会提高。 (三)【2017年中考山东枣庄卷】(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嘱托 格•鲍姆特 就在彼得动身前往华沙参加一九五五年世界青年联欢节的前一晚,有人来敲门。原来是一位邻居。他 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然后摆在桌面上,摊开来。里头是一张相片、一封信和一张字条。 他讲述了有关这个红小包的一段经历﹣﹣ 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波兰。这样,大批的波兰人被弄 到德国去。那时候,这位邻居正在一家锯木厂当工人,他曾答应帮助一个波兰囚犯实现他的托付。 一天,锯木厂的一个工棚失火了。人们都在交头接耳,心里明白是囚徒们干的好事,他们想用这样的 方式把斗争进行下去。一群身穿黑制服的党卫队员朝工厂一拥而入,带走了许多做苦工的囚犯。 当党卫队员冲进邻居工作的那个车间时,他正与那位囚犯在干活,这位波兰人迅速地从裤兜里摸出一 个红色的小包包,塞到德国工人的手里,“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他脸急得煞 白,压低嗓门刚说出这几句话,党卫队就把他带走了,作为对这次纵火的报复。 一九四六年夏天,这位邻居发了一封信给囚犯的太太,她的地址就写在那张纸条上。可是,他并没有 得到回音。一年半之后,他又试图再投一信﹣﹣然而,一切依旧是徒劳的。现在好了,终于有了这一天, 他可以托人将这个小包包直接带到波兰去。这位邻居把小红包郑重地递给彼得。 彼得注视着这张相片。相片上是一位妇女,手里抱着一个大约两岁左右的小姑娘。信呢,不言而喻是 遇害者留给他家属的最后诀语。在那个小小的纸片上,用大大的字迹写着这样一个地址:“Z和M•尼波耶夫 斯卡华沙斯巴索夫斯基大街十八号”。 “一定的,我会去找她的,并将事情的一切转告她,这件事您完全可以信赖我。”彼得说。 那时候,当这位邻居把这个小红包交给他的时候,彼得觉得一切都很简单:只要去到华沙,把事情一 讲,东西一交,不就完了嘛!然而,当彼得后来抵达那条街的时候,十八号的门牌怎样找也找不到。在那 块空地上,从前确实有过十二至二十六号门牌的房子,现在只见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着足球。在警察所, 彼得也得不到一点答复。她们现在究竟住在哪儿呢?这个,彼得反而横下一条心,非找到她们不可了。 来到华沙,彼得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求知的渴念,他见得越多,什么活动都想参加一下的要求就更大。 大约在联欢节开始后一个星期,他的朋友们建议他去与一些波兰小伙子和姑娘相会一下。开头他想不 太好吧,但朋友们干脆连拉带扯地把他推拥走了。跳舞的时候,每个人都得找个舞伴,这时在彼得而前就 站着一位姑娘,她羞赧地望着他,并且邀请他跳舞。就这样,德国、波兰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相聚在一起。 他们尽力地用手势比划着交谈,大伙笑着,欢快地跳着。 自这个晚上邂逅相遇后,彼得与玛留莎每天都要相会。 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最后一天终于到来了,整个华沙城都陷入一片欢腾之中,在大广场上,阿拉伯青年 与瑞典青年,中国青年与黑人青年,伊朗青年与德国青年都在纵情地载歌载舞地狂欢,然后他们慢慢地拥 向火车站。 彼得伴随玛留莎在火车站站台上来来回回地溜达,广播员用广播催促大家赶快上车,彼得才恋恋不舍 地攀上了车厢,将身子从车窗里探出来。他们相互凝视着,一时无言以对。 “地址,”玛留莎突然想起来,她的喊声就象呼救那样。 彼得摸出笔记本,撕下一页,将他的地址记在上面。这时,他一下子才想起了那个小红包,于是赶忙 把它掏出来。 “玛留莎,请帮助找一找,”他说,然后把这个小红包按在她的手心上。 “打开看看!”他大声说,他见她一时还未领悟他的意思。 她打开这个小红包,念起来了。火车慢慢地挪动了。 玛留莎脚下象是生了根似的,粘住了。她几乎要被那些跟着火车而跑的人撞倒。“玛留莎,”彼得喊了 她一声。玛留莎抬起头来一望,开始随火车跑起来,接着她停下脚来,摆着手,手里的那块红包纸就象一 方告别的红头巾。彼得还在望着她,一时间留给他最深的印象是,她整个脸庞都叫泪水湿透了。 “为什么她哭得这样厉害?”彼得思忖着,这时他已缩在一个角落里。“我将给她写信,”他这样想着。 彼得拿出她的地址来,他念着念着,脸色越变越白,一直白到额头。原来,上面留下这样的名字:“玛留 莎•尼波耶夫斯卡”,也就是那个小红包里的纸条上写着的名字。 17.谈谈本文以“嘱托”为题的含义。 18.划线的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9.发挥想象,请将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出来。 “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 20.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刚说出这几句话…… ②他念着念着,脸色越变越白,一直白到额头。 21.小说的构思富有特色,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7.以“嘱托”为题,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表现了波兰人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通过完成” “嘱托”表达了对反法西斯战士的尊重和敬意。 18.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交代事件的起因,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的嘱托做铺垫。 19.示例:如果战争结束了,拜托您按照字条上的地址把相片和信交给我的家人,告诉她们这里发生的一 切。我爱她们,请她们多保重。 20.①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这位波兰人在当时危机情形下的孝心和急切。②运用神态描写,写出 了彼得的震惊之情。 21.本文以小红包为线索,两次设置悬念,把小说情节推向高潮;小说的结尾安排巧妙,出人意料却又在 情理之中,引人入胜。本题考查对文本、故事情节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对句子含义、作者感情的理解分 析能力。其中第(2)题是重点题目,学生解答时,在理解文章内容主旨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语句 进行分析。 【解析】本文以“嘱托”为题,表现了波兰人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通过完成”“嘱托”表达了对反法西 斯战士的尊重和敬意。 17.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 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结合文章内容, 可以看出以“嘱托”为题,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表现了波兰人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通 过完成”“嘱托”表达了对反法西斯战士的尊重和敬意。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概括作品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试题分析:赏析句子时首先考虑运用了描写,还是使用了修辞,或者词语运用准确。然后结合句子的 含义内容进行赏析。①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这位波兰人在当时危机情形下的孝心和急切。② 运用神态描写,写出了彼得的震惊之情。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全文进行分析摘录即可。本文以小红包 为线索,两次设置悬念,把小说情节推向高潮;小说的结尾安排巧妙,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引 人入胜。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写作(共50分) 22.【2017年中考山东枣庄卷】(50分)走进七彩生活,人们常常发出“真好”的赞叹和感激,比如“有 家真好,那里充满浓浓的亲情;“有朋友真好,他们帮我们驱赶孤独,带来快乐……请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 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适合你写作的词语,使文题完整,并把补充好的题目移到格式中。 ②叙述出具体的事情,说真话、抒真情。 ③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答案】 有梦想真好 曾经的我高傲而冷艳,如今的我孤独而寂寞,人们称我为“仙人掌”,但他们不知道我曾经的美丽,也 不知道我为此几乎抛弃了一切,除了我的梦想… 森林茂密,我生长在一棵高大的树下,阳光透过树叶洒向地面,温暖笼罩着我。我享受着这一刻的温 暖,纤细的腰肢随风摇曳,一身华裳也翩翩起舞,浓郁的芬芳萦绕身旁,硕大艳丽的花瓣、嫩黄的花蕊, 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树小草为我鼓掌,飞过的鸟儿驻足歌唱,我陶醉其中,心灵的小溪,在森林里尽情 流淌。 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平静而快乐地生活,直到死去,可我并没有那么幸运。 看到伙伴们一棵棵倒下,我感到惶恐和不安,我努力蜷缩,但还是被猎人发现,带离了森林。在猎人 家里,我无法重现昔日的容颜,挺拔纤细的腰肢无力地低垂下来,我感到自己离死亡已经不远… 猎人要搬家了,我被遗弃在沙漠上﹣﹣我曾经的家。太阳炙烤着我,狂风擦过我的身体,我只得将根 深埋地下… 沉睡了许久,我感到有了些许温暖,便竭力向上,刺破黑暗,冲出沙层。或许我是幸运的,至少我活 了下来。活着就要有梦想﹣﹣在这片沙漠上,我要屹立,我要开出无与伦比的花,重现我昔日的风采! 适应的过程是痛苦的,付出的代价是惨烈的。但我无怨无悔。 告别纤细的腰肢,褪去华丽的衣裳,满身芬芳全部消散,只留下一身暗绿和拒人千里的利刺。没有鸟 鸣,没有同伴,我只能拼命从地下深处汲取营养,独自一个在这荒漠之中竭力生存。因为我知道我必须活 下去,我不求他人的赞赏,我只为今生的辉煌,我还有梦想! 经过的鸟儿嘲笑我的丑陋:肥硕的身体、光秃秃的枝干、令动物远离的尖刺。我默不作声,冲着天空 微笑: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见证奇迹! 点点滴滴的积累,胀大了我的身体,突然迸发的花朵让我欣喜若狂。鸟儿飞过,震惊地望着我,我的 内心无比激动。我离梦想又近了一步,但我知道我还要继续奋力生长,用花儿彰显我生命的辉煌! 花儿在我头顶上绽放,根在我身下延伸,太阳炙烤,狂风怒号,沙土袭来,我坦然面对。你们遮不住 我的辉煌,因为有梦想真好! 【点评】本文的象征构思法非常成功:因为梦想,“我”不怕太阳炙烤,不畏狂风肆虐,不管鸟儿的嘲笑 ,不顾孤独的折磨,奋力生存,梦想之花终于绽放,“有梦想真好”这一中心突现。文中对“我”的 心理活动描写细致,语言生动优美。 【解析】 【考点定位】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声明: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