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下载

四川省资阳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20日






2017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真题 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 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的答案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第Ⅱ卷各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答题位置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 无效。 第Ⅰ卷(共16分) 一、(13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题。 生活全面数字化的今天,个人隐私的形态和观念已经发生重大改变。()说传统意义上,保险柜、房 屋构成的物理空间就能守护我们的秘密,那么现代意义上的隐私,()可以转化为数据,借助一根网线、 一个路由器传遍各个角落。问题在于,隐私是从个人生活过渡到社会生活的缓冲地带、安全阀门,一旦失 去保护,不仅会扰乱日常生活,甚至可能让社会治理顾此失彼。经常接到的各类推销电话,对方甚至连你 的喜好和近况都(),让人()。其扰更不寒而栗。一些电信诈骗案,甚至酿成社会的悲剧。 ①可以想象,当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不得不让渡更多的周边信息,以享受更高效便捷的生活。② 而,为了生活便利让渡出一部分个人信息,可能是信息社会必然出现的发展形态。③换句话讲,也只有将 我们的生活细节数字化、虚拟化,更多优质的服务和体验才能实现。④无论是分享经济,还是云计算,方便 你我生活的经济形态和先进技术,恰恰建立在信息和数据的广泛共享之上。⑤比如,出行信息能够为城市 交通的合理规划提供依据,对手机应用的评价能够帮助开发者提升用户体验。 1.上文括号内依次应填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如果 还却却还了如指掌 一目了然 了如指掌 洞若观火 不堪 不烦 不堪 不耐 B.即使 C.如果 D.即使 【答案】C 【解析】由“()说传统意义上—-那么现代意义上–()可以转化—- 传遍各个角落”可得出第一个空的答案是“如果”,第二个空的答案是“却”,组成含有转折关系的假设关系的 二重复句。尤其要注意:第二个空的前面意思“现代意义上的隐私”和第二个空的后面意思“传遍各个角落” ,构成明显的转折关系(用选项中的“却”);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别人 看,用在此,符合语境(甚至连你的喜好和近况都很清楚);不堪:忍受不了的意思,用在此,符合语境 ;所以答案选C。 如果不仔细研究,很多考生可能误选A项。 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 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 、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 1。如: 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 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 只是,不过,倒,竟然。如: 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多重复句:结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叫多重复句。有两个层次的叫二重复句,有三个层次 的叫三重复句,其余依次类推。多重复句是由一重复句扩展而成的。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以及成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上文带序号的句子,排序正确一项是( )(2分) A.②③⑤①④ C.①②④⑤③ 【答案】B B.②④③⑤① D.③⑤④②① 【解析】首先分析清楚材料中两段的内容及其关系:内容是个人隐私的形态发生重大改变和个人隐私的观 念发生重大改变,关系是转折;然后确定这两段之间的过渡句:②而,为了生活便利让渡出一部分个人信 息,可能是信息社会必然出现的发展形态。即第二段的首句,排除CD项;最后确定含有和②中“发展形态” 词义关联最密切的“经济形态”的句子“④无论是分享经济,还是云计算,方便你我生活的经济形态和先进技 术,恰恰建立在信息和数据的广泛共享之上”,一定在②后。综上所述,确定答案是 B.②④③⑤①。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 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他们所说的马琴的葫芦,是那时候一件很有名的东西,他也去看了一看—— 他不知道马琴是什么人—— 立刻觉得并不见得怎样好,就掉头走了。”句中的两处破折号双用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B.“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文中画 线句是一个转折复句,这个复句作“想”的宾语。 C.“欲穷其林”的“穷”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里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2D.“甚矣,汝之不惠!”是一个宾语前置语,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答案】D 【解析】“甚矣,吾之不惠!”是一个宾语前置语,分析错误,因为“甚矣,吾之不惠!”是一个谓语前置语 ,即主谓倒装语:汝之不惠是主语,甚矣是谓语,翻译成:你不聪明太厉害了,但由于现代汉语的习惯这 样不顺,因此翻译成:你太不聪明了。但它仍然是一个主谓倒装。所以选D。 本题综合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句子成分、复句、词类活用、倒装句式等知识点,又兼顾了古代汉语 和现代汉语的知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此题出得甚好! 【考点定位】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句子成分、复句、词类活用、倒装句式等知识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 合C。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诸子百家”是指我国先秦到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如儒家的孔子、孟子、墨子,道家的 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兵家的孙武等。 B.《捕蛇者说》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柳宗元与韩愈、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 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C.资阳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东周内史大夫、孔子之师苌弘,西周谏议大夫、辞赋鼻 祖王褒,东汉五官中郎将、经学家董钧就出生在这里。 D.明清科举考试的乡试在秋天举行,故又称“秋闱”;会试在春季举行,故称“春闱”。秀才通过乡试获 取举人的称号,既可以取得做官的资格。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儒家的孔子、孟子、墨子”表述错误,因为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 (生卒年不详) ,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 ,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 ,生前担任宋国大夫。 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所以选A。 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 、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及谦词和敬辞的区分等。 【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一项是( )(3分) A.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内外1500多名嘉宾出席并参加了这次会议。 其中29个国家领导人和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基金货币组织的负责人出席了圆桌峰会。 B.柔山水间,初夏的雁栖湖畔绿意盎然、鲜花盛开。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特色为灵感 设计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 C.资阳娇子大道节日的夜晚,到处是一串串五颜六色华光夺目的灯光,像天空洒满群星一样闪闪发光 ,就像就像颗珍珠宝石那样绚烂美丽。 D.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4月20日在文昌发射中心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成功与天宫二 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实验,这表示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3【答案】B 【解析】表意不明:“29个”有歧义,应该在“29个国家”后面加“的”;C.搭配不当,“一串串”和“灯光”搭 配不当,“灯光”和“像颗珍珠宝石”搭配不当;D语序不当:将“首次”移到“并”的后面。B,没有语病,所以 选B。 本题考查病句辨识判断。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 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 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和金刚石一样,石墨是碳元素的一种存在形式。不同的是,由于原子结构不同,金刚石是地球上最坚 硬的东西,石墨则是最软的矿物之一。石墨烯就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只由一层碳原子在平面上构 成的薄片。 石墨烯的特点之一就是薄,堪称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石墨烯只有一个原子那么厚,约0.3纳米,是一 张A4纸厚度的十万分之一,头发丝的五十万分之一。同时,它又能导电,电子在石墨烯中的运动速度达10 00千米/秒,是光速的1/300。轻薄、强韧、导电、导热……石墨烯的这些性质赋予人们许多想象空间。 中国电科55所的孔月婵博士介绍说,石墨烯的硬度非常强,比最强的钢铁还要强100倍;石墨烯的电 子运行速度也非常高,是硅的10倍,非常适合发展下一代超高频电子器件。此外,石墨烯还是传导热量的 高手,比最能导热的金属银还要强10倍。 石墨烯的特性,也表现得很“好玩”。比如当一滴水在石墨烯表面滚动时,石墨烯能敏锐地“觉察”到细 微的运动,并产生持续的电流。这种特性给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来从水的流动中获取电能。 “石墨烯可以对单个电子进行感应,带电粒子在石墨烯表面的移动可引起石墨烯内电子的快速移动, 实现传感和发电过程。”浙江大学信息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林时胜介绍说,石墨烯的这一特性在能源与电 子传感方面可以有很多应用,比如在雨天可以用涂有石墨烯的雨伞来进行发电,或者可以做成灵敏的传感 器件等。 正是这些全面的性能,让石墨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一些人甚至开始预言,石墨烯的出现将引领 一场由材料进步而引发的工业革命。 6.关于原文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石墨烯能敏锐地“觉察”到水在表面滚动,科学家利用这一特性就能发展新能源。 B.具有“轻薄、强韧、导电、导热”等特性的石墨烯,可能会引领一场由材料进步而引发的工业革命。 C.石墨烯对单个电子进行感应,可以引起石墨烯内电子极快运动。这一特性 可在能源与电子传感领域 发挥作用。 D.选文利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的说明了石墨烯轻薄的特性,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 体的说明了它的利用价值。 【答案】A 【解析】A项“科学家利用这一特性就能发展新能源”理解和分析不正确,因为和原文“石墨烯能敏锐地“ 觉察”到细微的运动,并产生持续的电流。这种特性给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来从水的流动中获取电 能”的表述不符,误把可能性分析成了必然性,故选A。 选文“约0.3纳米,是一张A4纸厚度的十万分之一,头发丝的五十万分之一。同时,它又能导电,电子 4在石墨烯中的运动速度达1000千米/秒,是光速的1/300。”等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选文“比最强的 钢铁还要强100倍”等处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选文“比如在雨天可以用涂有石墨烯的雨伞来进行发电, 或者可以做成灵敏的传感器件等”等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既准确的说明了石墨烯轻薄的特性,又 具体的说明了它的利用价值。D项分析理解正确。 【考点定位】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第Ⅱ卷(共104分) 三、(22分) 7.根据提示,默写诗句。(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迢迢天牛星》) (2)不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3)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表达自己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在《<论语>十则》中,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吟诵中华古诗词,领略田园风情。吟陆游《游山西村》,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农村明媚风光;诵孟浩然《过故人庄》,我们可以领略到:“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山野村舍幽静景致。 【答案】(1)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2)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每空0.5分,该空错字、漏字、别字均不给分) 【解析】注意“擢”“杼”“菲薄”“齐”“村”不要写错,尤其是“齐”容易写成“其”,。 见贤思齐,意思是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 省也。” 【示例】:则为他和曲填词,移宫换羽,使老夫见贤思齐,回嗔作喜。 ◎出自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 假如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 得到长远的发展。 典故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大意】看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看到不贤的人要从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 毛病。 【提示】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 ,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能跟别人堕 5落下去。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 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8.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5分) 我扑向七月的清晨,深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了一幅 巨大的画卷,失去了中心和方向。我的眼前,一片xiāng( )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xián( )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的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 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蓝的深沉。青海湖的蓝,蓝 得纯净,蓝的深湛.(),也蓝得温柔tián()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yī(), 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 ()子。 …… 再往上,就是那雨后所特有的万里晴空了。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垂向一片 碧绿的草滩,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褐色的山峦。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 伸向遥远的地方……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①瞬间() ②深湛() ③固凝() ③ níng ④眸子() 【答案】①shùn ②zhàn ④móu(2分,每空0.5分) 【解析】 瞬间:[ shùn jiān ]一眨眼的工夫,转瞬之间。 深湛:[ shēn zhàn ]指精深;深厚。见《汉书·扬雄传上》:“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 固凝:[ gù níng ]1.液体变成固体2.板滞;停滞;固定不变。 眸子:móu zi瞳人。亦泛指眼睛。《列子·仲尼》:“矢注眸子而眶不睫。”《孟子·离娄上》:“存乎人者,莫良 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朱熹 集注:“眸子,目瞳子也。” 唐 韩愈 《赠张十八助教》诗:“喜君眸子重清朗,携手城南历旧游。” 曹禺 《雷雨》第一幕:“﹝ 周朴园 ﹞眼眶下陷,眸子却闪闪地放着光彩。” 本题考查对汉字的正确认读。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要注意一些常 见字、多音字及生僻字的读音。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认读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给文中拼音写出汉字。(2分) ①xiāng( )着 ②xián( )接 ③tián()雅 ④涟yī() 【答案】 ①镶 【解析】 ②衔 ③ 恬 ④漪(2分,每空0.5分) ①镶 :形声。从金,从襄,襄亦声。“金”指“金属(铸造)”,“襄”意为“包裹”、“包容(异物)”。“金”与“襄”联合 起来表示“在金属铸造过程中预留空间,以容纳玉石等其他材质的装饰物”。本义:在陶泥模型中预留暗道 和空位,以待铜水浇注冷却后形成容纳装饰物的空间 6②衔:读作xián,本意是指含着,用嘴叼,引申义是存在心里,相连接。该文字在《后汉书·张衡传》 和《阅微草堂笔记》等文献均有记载。 ③恬:安静,安然,坦然:~静。~适。~然。~谧。~淡(淡泊名利,清静无为)。 ④漪:拼音是yī ,意思是水波纹,风吹水面形成的波纹,也指岸边。语出袁宏道《叙呙氏家绳集》“风值水而漪生,日薄山 而岚出。” 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 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注意同音字的区别和生僻字的写法,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仿照划线句子,续写一段话,要求与前文内容一致。(1分) 在公路两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在公路两侧,盛开的杜鹃花像一群群美丽的少女,欢笑着迎送八方来客。(1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仿写。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 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要注意与前文内容一致,并且要用 比喻的修辞手法。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名著导读。(4分) 【甲】过了一会儿,只觉得有个活东西在我左腿上蠕动,他越过我胸脯,慢慢的走上前来,几乎来到 我的下额前了。我尽可能用眼睛朝下望,却原来是个身长不到六英寸、手里拿着弓箭、背着一个箭袋的活 人。同时,我觉得至少还有四十来个一摸一样的人(我猜想)跟在他的后面。我非常吃惊,大吼了起来, 吓得他们回头就跑。 【乙】有一天清早,我正在我的茅舍里睡得很香,忽然星期五跑了进来,一边跑一边嚷:“主人,主 人,他们来了,他们来了!”我一头爬了起来,不顾一切危险,连忙披上衣服,穿过我那小树林,跑了出 来。当我放眼向海上望去时,我不觉大吃一惊。只见一海里半之外,有一只小船,正挂着一副所谓“羊肩 帆”向岸上驶来。当时正有一股顺风把它往岸上送。 (1)【甲】文节选自《____________》;【乙】文节选自《____________》。(2分) 【答案】(1)格列佛游记,鲁宾逊漂流记(每空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格列佛游记》《鲁宾逊漂流记》中的重要人物和作品名称的了解, ,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分析主要人物的,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得出作品名称。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2)【甲】文和【乙】文在描写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请简述其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两文都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或动作描写的方法)。(1分)【甲】文描写出了小人 国的人的小,他们使“我”感到诧异和恐慌;【乙】文描写出了星期五和我对小船驶来感到意外和惊讶。( 对甲乙两文描写作用的分析各0.5分,共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辨析细节描写的作用。题干要求分析两文描写手法的相同点:两文都运用了细节描 7写的方法(或动作描写的方法),并简述其作用:从内容忽然情感连个方面做答。解答分三步:第一步, 调动阅读积累,梳理常用描写手法。第二步,分析两文使用的相同的描写手法:细节描写。第三步,结合 语境分析各自细节描写的作用:【甲】文描写出了小人国的人的小,他们使“我”感到诧异和恐慌;【乙】 文描写出了星期五和我对小船驶来感到意外和惊讶。 【考点定位】体会常用的描写手法,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综合性学习。(7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智慧的海洋。读书可以形成翩然之风度,卓尔之气质。 前进中学学生会拟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漫校园”的主题综合性实践话动。请你参与此次活动,并完成下面题 目。 材料一:关于读书,鲁迅认为,要多读书,但不能读死书,否则真成了“自己脑里给作者跑马”,并且“ 踏得一塌糊涂”了。钱穆认为,读书要“活”,懂得一书中所蕴涵的一种活的精神;要读全书,不可割裂破碎 、只注意某一方面。 材料二:读、重读、反复读,那些可以把自己钉牢的书,有助于理解事物,在大脑中形成或自己意义 的框架;有助于理解人类社会与历史,及其背后的细节、逻辑。至于哪些书能把自己“钉牢”,值得自己一 读再读反复读,除了流传的经典之外,恐怕还需要自己在茫茫书海中摸爬滚打一番,细细体悟,才能找到 真爱。 材料三:在“传统文化热”走向公众时,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传统的理解与尊重,避免庸俗化的,唯 利是图的扭曲传统;需要坚持对传统的现代理解和当代转化。把传统文化中那些符合现代生活与现代价值 的内容有机的融入生活。 【补计划】下面是前进中学“传统文化漫校园”活动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图,请在这个框架图的空缺处 补上相应内容。(2分) 【答案】示例:经典启智,收藏者讲传家宝 川剧变脸 书法作品展 【解析】空缺处要注意用词的一致性,应该依次用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和动宾短语;内容相应且恰当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究观点】请从以上三则观点中,任选二则加以概括。(每则不超过15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材料一:多读书,读“活”书,读全书。 材料二:读、重读、反复读、经典读,读那些能把自己“钉牢”的书。 材料三:吸精华、去糟粕,传统文化与现实结合。 【解析】每则1分,答对任意2则即可,紧扣材料,要言之有理。 【考点定位】筛选、提取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受采访】(要求:记者提问任选一问作答,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100字。)(2分) 记者:同学,你好!据说你们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漫校园”实践活动,特别注重经典的诵读。你最喜 欢那本经典著作或哪首经典诗词?请说出理由。 记者:家风依靠家规家训传承发扬,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请晒出你的家规或家训,并说出 对你成长的影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答案】 示例一:记者阿姨(叔叔),你好!我喜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因为这首词抒发了苏轼豪 放潇洒寄情于壮美河山,穷且益坚徜徉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阅读它,我能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能 够陶冶豁达的胸襟,能够涵养乐观的心态。 示例二:记者阿姨(叔叔),你好!我家的家训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对我的为人处事很 有帮助,它时刻提醒我用一颗宽容之心对待他人,因此我拥有了许多朋友。(内容1分,语言简明、表达 得体1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紧扣记者的提问,要答出自己最喜欢的经典著作或经典诗词,并要说出理 由;晒自家的家规或家训,首选应该是“四书五经”上的名言,谈其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时,一点要积极向上 、自信乐观,且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写书信】近日,一档读信节目—— 《见字如面》,持续刷爆朋友圈。几封书信涓涓山泉,沁人心脾,荧屏内外,收获掌声无数。请你给远在 他乡的父母写封信(要求:只写出书信的开头、结尾部分,不写正文,不得出现真实姓名。)(1分) 【答案】(内容1分,成为0.5分,结尾0.5分。称谓不得体,祝语、署名和日期不完整均不得分;格 式不正确不给分。) 【解析】书信的书写格式: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不过很少。)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 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 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 ,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 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 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 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在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一行书写未尽事情。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 、结尾、署名和日期。 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 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 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 。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 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 等。 (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 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 生”、“老纪”、“小邹”、“三毛”等。 (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 “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 (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姓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 9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 “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 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 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 (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 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 “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 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 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 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 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 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 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 ”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 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 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 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 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 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 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 为一谈。 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 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 《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转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再换一行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 (3)也可以写“平平安安”“天天开心”等词语。 署名 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 如果是写给的亲属、朋友,可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儿、弟、兄、侄等,后边写名字,不必写姓。 如果是写给组织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 而在署名之后,有时还视情加上“恭呈”、“谨上”、“敬上”等,以示尊敬。上述自称,都要和信首的称 谓相互吻合。 日期 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之后或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 中写的信,更应如此。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四、(32分) (一)(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5小题。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米立 10 ①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 ;二是我不知道该怎样跟父亲提这件事。 ②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③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 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 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来。 ④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他如果真要待在 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毕竟这是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 为意。 ⑤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们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个儿就搬过去。” ⑥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 ,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⑦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但是很快,我就抹 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 ⑧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摆弄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 得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 ⑨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夜晚那么漫长, 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⑩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面前时,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 没有失落过。 ⑪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几个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 ,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 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了,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才买回来的。 ⑫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 ⑬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 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想起年少时,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 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 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看我在院子里玩耍。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 很开心。現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 ⑭而此刻,父亲就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 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 ⑮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我从背后抱着父 亲,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 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有。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 掉落的泪。 ⑯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他拼命地点头。 ⑰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的这 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会一直在父亲身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 ,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选自《读者》,2017年第6期)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1分) 【答案】(1分)我最初打算送父亲到养老院养老,经过多次的情感洗礼,最后我改变主意,接父亲 到北京养老。(意思对即可) 11 【解析】试题分析: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照题目中的提示,先找到所示的情节,然后 再根据情节的相关性,以情节中时间、地点、人物行为等要素概括另两个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 要简洁通顺。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选文三次写到“我”忍不住流泪。他们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3分)①第一次潸然泪下,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怜悯和爱。 ②第二次泪如泉涌,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③第三次失声痛哭,表达了我深深的自责、悔恨之情。(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三次流泪,原因不同,流露的情感也不同,潸然泪下、泪如泉涌、失声痛哭,感 情逐渐加深,以至于情不能自已,突然爆发。对父亲的怜悯、愧疚和爱以及自己深深的自责、悔恨之情流 露在字里行间。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 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有人认为“父亲送我上幼儿园”那件事应放在“父亲给我买包子”之前写。你认为可不可以这样写?试 说明理由。(2分) 【答案】(2分)不可以。①因为原文使用插叙,将“父亲送我上幼儿园”那件事插入在“我送父亲到养 老院的路途”中来写,两者恰好形成对比; ②这样安排,使父亲形象更感人,“我”更渺小,对“我”的思想触动更大,从而改变了我送父亲到养老院养 老的做法。(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并不会改变全文中心,插入另一个或 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的叙述方式,叫插叙。它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叙述方法。作用: (1) 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 (2) 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3) 使文章脉络清晰。 (4) 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 (5) 突出主题。 (6) 为下文作铺垫。 (7) 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 (8)补充说明了有关文章的具体内容。 (9) 让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10) 使结构紧凑。 (11)有助于情节的展开,刻画人物性格,补充背景材料,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突出其某个特点,或交 代细节,从而升华主题。 【考点定位】理解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选文在⑰自然段,改换称谓,称父亲为“这个男人”,请说说作者这样改的原因。(2分) 【答案】(2分)① 男人在人们习惯印象中是一个勇敢、有担当的人。改换称谓后,更能表现出我对父亲的感激、敬爱之 12 情,尽孝之道;因为能给我生命、给我家的男人就是我的大恩人,我理应感恩,涌泉相报。②作为父 亲的“这个男人”,我更应“有始无终”地感恩于他,赡养好他,不能让他受半点委屈。(每点1分,意 思近即可) 【解析】如何分析词语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 一个好的写作者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总是紧扣中心思想来选择他认为最恰当的词语.因此,当我们剖析一 个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这个词语与文中中心思想的关系,想想这个词语是否体现了文章的 主旨。 (2)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我们阅读一段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字,一定要注意看那些看似普通的词语里所隐含的有关人物形象的深刻内 涵,要从人物塑造的高度去把握这些词语的作用。 (3)结合作者的感情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好的文章,总是有感而发,因情为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血脉一般贯穿文章始终,因此,当我们分析加点词语 在文中的含义时,不可不考虑这个词语所浸润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许多分析词语含义的试题都需要联系上下文来进行分析、理解,因此,这一方法 尤其要认真掌握。 有时,加点词语处于文中的总起句中,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下文的具体表述来理解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有时,加点词语处于文中的总结句中,则需要我们根据上文的具体表述来理解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另 外,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有时还须从修辞的角度、从限定的角度去考虑。 “反复”的表层含义是一遍又一遍的意思。深层含义是:这一射击成绩是哨所从未有过的,难以相信, 因此多次验证,加以确认。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请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感悟。(2分) 【答案】①父母在,不远游,常回家看看,陪伴父母。 ②“友情”等感恩可能有始有终,但亲情的感恩是有始无终的。((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主题分析,亲情和感恩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良 好基因。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应该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就如作者所言亲情的感恩是有始无终的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二)(8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19小题。 把生命放在征途 陈凌 或是“怕长胖”,或是“为健康”,或是要“练肌肉”,身边不少朋友都给自己制订了一个详细的健身计划 。不过,从结果来看,却往往是刚开始热火朝天,越到后面越没啥动力,到最后只能草草结尾。真正能按 计划坚持练下来的,并没有几个。不只是健身,工作、生活中,类似的前紧后松、前热后冷的现象,并不 少见。 13 为什么没能坚持下来?一说起原因,几个回答很具代表性,“工作太忙,没时间”“生活太累,没精力”“ 雾霾太多,没条件”。事实真是如此么?这些回答,不外乎是说,外部不可抗因素太多,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仔细想想,工作再忙,一周总能挤出个把小时去锻炼吧?生活压力大,跑跑步、出出汗,不正是舒缓 压力的有效方式么?这样看来,所谓的原因,其实不过是不想坚持的托词。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这里面的道理就在于,很多事情没有做成,并不是因为目标难 以达成,而是我们不想去做、没有去做。《孟子》里有一个“不能”和“不为”之辩。“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 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前紧后松、前热后 冷的情况之所以存在,并非由于“不能”,而在于“不为”。就像毛泽东同志当年所批评的那样,有的人“仅仅 把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去,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意放出去”。如此,别说完成目标了,就是 有所进步,恐怕都并非易事。 一句话说得好,“大多数人想改造这个世界,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一些人之所以会成为“语言上的巨 人,行动上的矮子”,之所以会在“为”与“不为”之间打转,说到底,还是意志不够坚定。有人曾问一位企业 家成功的秘诀,他回答道,关键是要提升自己的承压能力,“别人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我是到了黄河心也不死,因为造一座桥就过去;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因为搭个梯子就过去。”人一旦有了 坚定的意志,就有了开垦人生荒原的铧犁,驰而不息、勇往直前,自不是难事。相反,犹犹豫豫,总想偷 个懒、缓口气、歇歇脚,前程荒废不说,就算别人想拉一把,都找不到你的手在哪里。 人生处处有起点,比起畏葸不前,再晚的出发都不算晚。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外语学习班,报 名时,来了一位老者,工作人员以为他是来给孩子报名,一问才知道,他是给自己报名。工作人员稍有不 解,问他几岁,老人回答是六十八。这么高的年纪,学完课程,至少要两年,“可两年后您都七十了!”老 人却不以为意,笑着反问道:“你以为我如果不学,两年后就是六十六了吗?”这一问,问到了紧要处。事 实上,人生从来没有什么太晚,所谓的太晚,不过是个人意志摇摆,或自弃于晚不达,或早成而不努力, 结果蹉跎岁月,消磨时光。问题是,你可以犹豫拖延,时间却不会。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 路。只要挥洒了汗水,剩下的,不妨就交给时间吧。 曾读到一首名为《船》的诗,诗中写道:“只要我还有一根完整的龙骨,绝不驶进避风的港湾;把生 命放在征途上,让勇敢来决定道路的宽窄、长短。”我想,这才是一个想拥抱独属于自己未来的人应有的 模样。 16.选文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分) 【答案】(1分)在人生旅途上,要用顽强的意志,坚持勇往直前,奋斗不止。(每意思近对即可) 【解析】概括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中考议论文的常考题型。有些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同学 们只要在常见位置找出来就可以。怎样才能迅速准确地从文章中找到论点 同学们不妨利用位置来寻找文章的中心论点.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论点?论点即是作者对所要议 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看法,且是正面的观点,态 度很明确,多为动宾短语或主谓短语;其次,要明白论点是一 个完整而明确的判断句,一般情况下有提示性语言,如:“我 认为 ”、“我们应该 ”、“由此可见 ”、“总之”、“总而言之”、“综上所述”等等.接着,要明确一般情况下论点常常在文章的标题或开头。需要注 意的是,同学们在判断中心论点的时候,有时会判断不明,出现觉得这个句子也是,另一个句子也有可能 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一定要细读文章,最好能把每一自然段或每一部分的论述内容都概括出 来,通过论述内容去判断哪个句子是作者最终的观点、见解、主张。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B项正确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 17.联系语境,简略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3分) (1)就算别人想拉一把,都找不到你的手在哪里。 【答案】那些做事犹犹豫豫,总想偷个懒、缓口气、歇歇脚,荒废了前程的人,别人想帮助他,都不 知道如何帮助他,从何帮起。(1分,意思对即可) (2)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答案】①山再高,只要人去攀登,就会被人踩在脚下;路再长,只要肯走,就会被脚走完。 ②在这里,作者以“山”“路”喻困难,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揣摩词句含义这一考点,主要考查根据文章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义及作用。要 求能结合文章的背景、内容和中心,结合上下文、上下句以及句子本身的内在联系,理解句子的表层意思 、深层含义、言外之义,并能评价其表情达意的效果。本考点考查的主要题型有:1、以辨析为方式的选 择题。要求学生能仔细辨析句子的细微差别,作出恰当的选择。2、以表述为方式的解说题。要求学生在 透彻理解的基础上,能准确地解说词语和句子的含义。3、以赏析为方式的评价题。要求学生能把握词语 和句子的呈现特点,对其表达效果作出恰当的评价。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选文运用了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的方法。请分别举例说明。(2分) 【答案】(2分)① 引用《孟子》的“不能”和“不为”之辩作为道理论证,论证了很多事情没有做成,并不是因为目标难以达成 ,并非由于我们“不能”,而是在于不想去做,没有去做的观点。②例举一位企业家因为到了黄河心也不死 ,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所以才成功的事例作为事例论证,论证了只要“勇往直前,自不是难事”的观点。(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解答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题目,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 举例论证外,还有比喻证论、道理证论、对比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论证方法的作用联系全文 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 么观点。根据不同的论证方法用评价语,如“有力地证明”“形象生动地说明”等。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9.作者说“再晚出发都不算晚”。若为这一分论点补充论据,下列不能作为它的论据的一项是( )(2分) A.曹操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近人吴兆江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C.乾隆十四年,已届不惑的李绿园回到故园,以“载道”的严肃态度,开始了《歧路灯》的创作。终其 一生心血,洋洋70万字,写成108回,至70岁才脱稿刻印。 D.华罗庚小时候家庭贫穷,初中毕业就失学,他先后在小杂货铺做工,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 他边工作边自学,28岁当上西南联大教授。 【答案】(2分)D 【解析】D.讲的是华罗庚自学成才,28岁当上西南联大教授,和“再晚出发都不算晚”这一分论点相矛 15 盾,自然不能作为论据来使用。 【考点定位】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20—23小题。 【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 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 ,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 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 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乙】教子有方 方其①在任时,生二子。谓其妻曰:“予年将半百,有子已足,况再索乎?予意送汝归故里, 以教予子。是方成章② ,尚不知习俗。假令长在署中,其安分者不过无能,其不安分者则竟败类矣。盖衙门之所尚者,骄惰奢侈 ,娼、酒、赌、博无所不为,此则知识未定之人之所大忌。天下之不为习俗所移,出类拔萃者,能有几人 乎?予以何等起家?祖功宗德,尽于此矣?安敢望后亦有豪杰之士耶?汝以二子归,先训之读,二三年可 知其志。倘能读书则善,否则,农、工、商贾, 各予一业,决不至饿殍③者,若曰„少君‟而已矣。此不但饿殍,皆俳优④之流亚⑤ 也。”其母、妻皆性喜俭朴,亦恶坐享,欣然同归。 注:①其:他,指沈太守;②成章: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具有一定规模;③殍(piǎo):饿死;④俳 (pái)优: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⑤流亚:指同一类人物。 20.下列各项加点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犹恐失天下之.士 B.夫贵为.天子 C.守以.检者 安敢望后亦有豪杰之.士耶 天下之不为.习俗所移 予以.何等起家 D.不谦而.失天下 【答案】A 黑质而.白章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指词性的变化,两点都“ 相同”。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内容,了解选项各句话的意思,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 ,进行比较。A项两句中“之”皆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B是/被;C用/介词,靠;D连词,表因果/连词, 表并列。所以选A。 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 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 文言虚词共18个[而、 于、与、则、者、之] 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 焉、也、以、因、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 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 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请看下联:君恩似海矣;臣节如山乎。 16 原来此联是明末陕西总督洪承畴的门联,原本无联句尾处两虚字,为“君恩似海,臣节如山”,是一副 表白自己、歌颂皇恩的对联。洪承畴后来投敌卖国,遭人唾弃,便有人在原联句尾添此“矣”、“乎”二字, 其意即大相径庭,成为一副绝妙的讽刺联。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1)又相.天子 ())(2)守以畏.者 (4)亦恶.坐享 (())(3)予意.送汝归故里 ( 【答案】(1)辅佐(2)威,威严 (3)意图(打算,想) (4)厌恶(每空0.5分) 【解析】(1)相:名称用作动词,辅佐。 (3)予意.送汝归故里,意:意图(打算,想) 意:[动] ⑴ 思念;放在心上 [miss]。如:意悬悬(忐忑不安;提心吊胆);意悬(挂念);意顾(挂念) ⑵ 意料;猜测 [anticipate;expect] 而小人善意。臣意之也。——《管子·小问》 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意北亦尚可以。——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聊斋志异·促织》 不意作缘。——清·周容《芋老人传》 多以意构。——蔡元培《图画》 ⑶ 又如:意定(猜定);意度(揣测;设想) ⑷ 怀疑 [doubt] 于是天子意梁。——《汉书·梁孝王武传》 ⑸ 又如:意意似似(意意思思。犹犹豫豫;吞吞吐吐);意疑(怀疑);意忌(疑忌)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将文中划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 【答案】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保有宽以待人的德行,就会得到荣耀。(句式“守之以恭者”0.5分,“ 荣”0.5分,句意1分) (2)汝以二子归,先训之读,二三年可知其志。 【答案】你跟两个儿子回去,先教导(教诲)他们读书,二三年后能知道他们的志向。(“训”“志”各 0.5分,句意1分) 【解析】重点词有:闻,听说;荣,形作动,得到荣耀。句意: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保有宽以待人 的德行,就会得到荣耀。重点词有:训,教导(教诲);志,志向。句意:你跟两个儿子回去,先教导( 教诲)他们读书,二三年后能知道他们的志向。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 17 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 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文言文翻译的“信”基本要求:—- 信:指的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避免曲解原文的意思。如: ①有功绩,寻为上大夫:(因为)有功绩,不久(皇帝)加封(他)为上大夫。 ②人穷则反本:人贫穷,就会追念本源。(“穷”应译为“困顿”) 那么,如何达到’信’的要求: 要达到古文翻译’信’的要求,首先要忠实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其次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 问题: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色彩变化) 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⑵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⑶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词义变化)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⑴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名做状) 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⑵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 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⑶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动)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⑴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⑵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 译: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 ⑶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比喻) 译: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⑴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⑵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 了别人。 5、注意并提句的翻译,要分开表述 ⑴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3.【甲】【乙】两文都是教育儿子的故事,在教育内容上各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2分) 【答案】【甲】文中,周公教育的儿子是成年人,且被封为一方之主,告诫儿子的内容是要有谦虚谨 慎的美德,不要怠慢(轻视)人才。(1分)【乙】文中,沈太守教育的儿子是未成年人,他在对妻 子教育儿子时指出,首先给儿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其次督促儿子读书,然后根据儿子的资质选择 适宜的工作,不能让儿子养成少爷习气。(1分)(意思对即可) (四)(4分)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24—25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4.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2分) 【答案】(2分)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1分),描写了云梦泽水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摇 撼岳阳城的景况,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1分),(或:从视觉、听觉和触觉角度描绘 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蒸”字展示了洞庭湖丰富的贮蓄,“撼”字衬 18 托洞庭湖的浩阔激荡,气势宏大。)(意思对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能力。三四两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继续写湖 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 、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西南风起时,波涛奔 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 空”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 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5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2分)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1分)希望能够 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 钓者,徒有羡鱼情”四句中可以得出作者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希望能够出仕,一展 才华,做一番事业。 诗中“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两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 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对方原 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 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 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最后两句,再进一步, 向张丞相发出呼吁,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垂钓者”暗指当朝 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 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诗人借了这句古语来 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 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五、(50分) 26.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阅读右边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与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书写工整;③文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④不得抄袭或套作;⑤不少于600字。 (2)请以“我最惦记的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用上多种表达方式、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书写工整;④文中不 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⑤不得抄袭或套作;⑥不少于600字。 五、(50分) 19 作文评分细则 (1)是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 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一般 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 图画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 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材料作文的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 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 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 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 正面举例 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 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 深:深入分析。 怎样深入分析?? 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 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 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 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 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 ,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 ,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但是要抓住 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这对于把握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如2004年哈尔滨市中考作文题的材料为: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 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 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 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整体上看是讲“雕塑”与“个人成长”之间的一个类比关系,关键词是“边边角角”,要注意联想到自己成 长过程当中多余的可以去除的一些东西,可以是行为、习惯、语言、穿着等等。如果把重点放在如何“获 得完美的自我”则没有抓住材料的中心,显然是跑题了。 二、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20 材料作文也是“命意作文”,立意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深刻与否和创新程度,因此,写材料作文,在 读懂材料的基础上,要尽量在立意上求准求新。 所谓求准,就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内容,牢记主题必须从材料中得来,切不可脱离材料,否则就容易写 出失败之作。 所谓求新,就是要努力突破思维定势,超越一般人的惯常思路,应该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不能言 ,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写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焕发出创造的光彩。 三、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在材料作文中,材料在文章中的使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 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 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 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2)“我最惦记的_________”是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要补好文题 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补写文题时应注 意以下几点: 1.要易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如“我最 惦记的人、物等”总之,应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好写和有东西可写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2.要确定体裁。在补充题目时要考虑你所写文章的体裁。一般考场作文对文体都没有要求,所以应根据 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或是议论文;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是阐述某个道 理。 3.要内容健康。半命题作文给我们以自由选择材料的余地,但同时也放宽了题目本身的一些要求。有的 考生往往填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给半命题作文带来了一些负作用,自然也降低了作文的品位。如 “的滋味”,就有考生在横线上填了“打麻将”、“抽烟”、“喝酒”、“自杀”等词语,让阅卷者瞠目结舌,甚为困 惑。因此,我们在这方面应引起注意,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或是标新立异,填写上了一些消极、不健 康的内容,应填写积极向上,反映青少年时代风貌的健康内容。 21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