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考生必须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1.请读下面的语句,解释画线的词语,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1)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 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zhǐ( )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 )之间罢了。 (2)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 )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tuí( )废,就好了。 2.请给下面句子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我常为现在我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感到难过,它们似乎已经没有了日升飞出日落飞回的习惯,大白天都蹲在城里 (A.一事无成 B.无所事事),而且也不敢 3.请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肆无忌惮 B.司空见惯)地大叫,老鸹不老呱了,怪可怜的。 A.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把玩、吟咏描绘。 B.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C.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D.随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使我们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4.名著阅读。(4分) (1)“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 “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他”是 ,这是作者 对“他”一生的评论和总结。 (2)“我正在这样做的时候,敌人就放了几千枝箭,有许多枝射中了我的手和脸。这时我不但感到箭创疼痛,工作也大大受到 干扰。我最怕伤了眼睛,如果不是那时我忽然想到了应急的办法,难免弄得双目失明。” 这是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一段话 ,请问格列佛的“应急办法”是什么?请概括作答。 5.默写。将相关诗文名句用正楷字写在答题卡上面的田字格中。(7分)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2)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周敦颐《爱莲说》) 。(郦道元《三峡》) (3)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满怀豪情,凌云壮志的诗句是:“ ,。” (4)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 二、综合性学习(6分) ,”。 6.龙华中学语文组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竞赛活动,你是参赛选手。这次活动有三道竞赛题,设置两个奖项。 第一题: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近体诗的高峰,近体诗包括和。(1分) 第二题:认真阅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根据要求答题。(4分)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下面四项对诗歌的评价,哪一项与诗人的想法相距甚远?(1分) 1A.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小路。 B.第二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花的数量之多。“压枝低”,形象地描绘了花儿密密层层,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 了。 C.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是说花枝上彩蝶蹁跹起舞,这才是最动人的景致。如果没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没有什么看头。 D.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表面上好像完全在描写娇莺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其实,这是一种衬托手法,主要是在表现黄四 娘家花的美丽与魅力。 (2)你认为诗中的“留连戏蝶时时舞”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能够表现出黄四娘家花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3分) 第三题:下面是拆乱了的与中华文化有关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学过的对联知识,重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1分) 传统 的 精华 学习 里 经典 继承 之 中 国学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14分) [一]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 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 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 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二]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③也 ,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 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④吕梁⑤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⑥?”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注释】①贾人:商人。②浮苴:水中浮草。③巨室:世家大族。④浮:泛舟。⑤吕梁:地名。⑥盍救诸:为什么不去救他呢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渡河而亡其舟 (3)予尔百金 (2)今亡亦死 (4)是许金不酬者也 8.下列各句中的“而”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 A.贾人浮吕梁而下 C.佣者笑而应曰 B.足肤皲裂而不知 D.未至,道渴而死 9.请参照示例,分别用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要改变它在句中的意思),另写一个词或一句话。[示例: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救死扶伤(或救护)](2分) (1)辍耕之垄上 (2)舟薄于石又覆 10.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11.读了选段[二],你有何感想?请简要写下来。(2分) 四、现代文阅读(31分) 2(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6题。(14分) 三颗枸杞豆(节选) 程海 星期日到了。我在村子里玩了整整一上午,觉得腻味透了。我多么想念我的小树林啊!多么想念我的可敬的三叔啊! 下午的小树林静悄悄的,各种花儿、草儿,连那些爱吵闹的小山雀,也仿佛午睡了,一点儿声息也没有。 他果然又在里边,斜躺在一堆野草上,显出十分衰弱的样子。 他忽然站起来,走到我的身边,大大的眼睛闪露出笑意。我跟着他走到他刚才躺过的地方,坐了下来,忽然发现脚前的泥土 上画满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画儿: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株弯弯扭扭的树。这些画儿下面画了三个圆圆的“○”, 好像滚动的铁环。 “三叔,你画的是什么?” “画的都是三叔。” “可一点儿也不像你呀?” “像,很像!”他凄然一笑,指着塔说,“我小时想做一个建筑师,但又讨厌建筑学上那些个复杂的公式,就放弃了。这一摞书 ,是我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写了几篇稿子,寄出去被退回来了,我又灰心丧气,不干这伤脑筋的事儿了。这 一棵树,是我第三个理想,想当一名生物学家,后来又觉得生命的起源、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等问题竟是那么复杂和 渺茫,我又沮丧了。第四个理想还没有建立,命运忽然对我说:‘算了吧,你该回老家了!’” “那些铁环是什么意思?”我悲伤地问。 “这是我一生的成绩:三个○。” “那老师一定会批评你了。” “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 意了,太不了解它们了。” 我沉默了,抬头望他,不知为什么,他眼眶里滴下几滴泪水。 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 ”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 “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 “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但一把它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 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 也是太阳!” 我一下站起来,逃跑了。 秋天又来到了山沟,小树林的叶子变得殷红殷红,好像里边藏着一个发出红光的太阳。 那位三叔像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的夸父,已经躺在病床上不能起来了。临死时,好多亲友都去探望他,我的父亲和母亲也去 了。我没有去,我怕再看见他那张凄楚、苍白的脸。 但他似乎没有忘记我,托父亲给我捎回一件临别的赠礼——— 三颗红色枸杞豆,这也许是三叔留给我的最后一个谜语。但我这回把它猜出来了。 它是生命告终的句号!是三个遗憾的“○”! 但“○”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于是,我从这三个“○”出发,勤奋地去追寻一,二,三……以至更复杂、更艰深的学问。 当我成为植物学家后,爸爸以为这是他拳头惩罚的功劳。他的口头禅是:“猪羊怕杀,人怕打!”其实,他的拳头只能伤及我 3的皮肉,真正征服我的,是那三颗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 12.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三叔”在“我”心目中的形象。(4分) 13.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是 和。(2分) 14.仔细阅读品味“我”与“三叔”关于“太阳”的对话,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在生命赋予人的无数次机会中,抓住它,就是抓住了一个金盘子,人生会变得光明无比。 B.抓住“太阳”,需要人对生命意义的觉悟,还需要费点力气。这是“三叔”对自己人生反省的收获。 C.“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是“三叔”在人生困境中矛盾心理的体现,他巴不得自己同“我”一样。所以忘情地“捏住我的脸蛋” ,全然不顾“我的痛楚”。 D.“三叔”与“我”的对话,不仅有他对自己人生的懊悔遗憾,更是深深寄予着他对“我”的殷殷期盼。 15.“但‘○’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作者对它在文中的结构安排别具匠心,请你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4分) 16.“三颗枸杞豆”使你对自己现今的学习生活有怎样的思考和启迪?将你的真情感悟简要写下来。(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8分) 丝路明珠———喀什 刘小方 ①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远离海洋、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喀什,是内陆干旱和极端干旱的典型区域,热浪里孤独的行者身影 、茫茫戈壁中蜿蜒远去的碛道等的确是前往喀什的常见景观;但事实上,绿意盎然的林木、波光粼粼的湖泊、水鸟栖息芦苇丛生 的湿地、奔腾交错的河流同样也是喀什的风貌。 ②越是靠近人烟密集的市镇,绿的面积与浓度就越大越高。喀什噶尔河自帕米尔高原而来,从西南向东穿越喀什境内,平均 河宽40米,滋润和哺育了乌恰、疏勒、伽师等多个绿洲。叶尔羌河从东北的喀喇昆仑山山口而来,向西流经喀什并形成许多分支 ,浇灌出全疆最大的叶尔羌绿洲群。除此之外,还有提孜那甫河、克孜勒河、盖孜河、库山河、吐曼河等十余条大大小小的河流 在喀什大地上纵横流淌,区域内河水年径流量相当于黄河流量的六分之一。喀什,这个丝路上曾经最重要的国际商埠,正是因为 诸水的环绕,才能延续千年的文明与传奇,并将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华丽转身,成为联通中亚、沟通世界的桥头堡。 ③有水就有生命,冰川融雪所成之河在喀什干涸的大地上蜿蜒流淌。聪慧的先民们用淋洗土壤的方式排除戈壁盐碱地的盐碱 ,他们用砍土镘(维吾尔族地区用来锄地、挖土的工具)、箩筐等简陋农具,肩挑背扛地在盐碱地上开挖数百千米的排灌系统,用 数年时间将盐碱地开垦成数万亩耕地,形成连片绿洲。 ④100多年前,来到喀什的英国人斯坦因就曾惊叹于喀什人利用河水开垦浇灌出的大片绿洲:“因为气候干燥,所有这些沙漠 田地之上的形态都呈现出一种显著的整齐性,无论在任何地带,行人到处可以看到同样的小麦、玉米和棉田,微呈台状以便灌溉 ,同样的园亭或者果圃,出产和欧洲相同的丰富果品,足以诱致行人。”现在,没过人头的玉米田、齐腰深的棉花地、望也望不到 边的西瓜田在高山冰雪融水的滋润下更加宽广。但要知道的是,与内地河流相比,喀什的河流有枯、洪期差异较大的来水特点, 每年6~9月洪水期的径流量占到年径流量的60%~80%,此时水位涨落急剧,昼夜变化明显,水势凶猛难以驾驭,经常发生冲溃堤 坝、冲毁农田的洪灾。干渴缺水的同时还得防洪抗洪,听上去匪夷所思,但这正是喀什人千百年来与水共生的真实写照。 ⑤就此,斯坦因认为,“在那种分外干燥的区域里,因为气候的情形,只容许比较大的团体靠着组织极严密的灌溉制度才能生 存,这种依靠秩序统治的定居民族特别适宜吸收和传达从远东以及西方来的文化力量”。原来,在这个干旱的大地角落,对水的利 用不仅是城市灵动之景,还关乎生存,更关乎文明的存续。 17.喀什成为“丝路明珠”的原因是什么?(2分) 18.②段中的加点词是喻体,它的本体是什么?这样的修辞在句中有何作用?(2分) 19.④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结合本段相关内容,说说它的作用。(2分) 20.把下面的语句放回到文章中,最恰当的位置是(2分) 烈日当空,在喀什郊外的绿洲行进,随时都能与甜美的瓜果相遇:西瓜个大味美,哈密瓜皮薄肉厚,桃子肥大多汁。干涩的 环境里孕育出如此香甜的瓜果,不能不让人慨叹造物主的神奇,不能不让人感恩于这高山流水赋予的智慧与灵性。 A.①段后 B.②段后 C.③段后 D.④段后 4(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5题。(9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 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 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 ,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 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 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 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21.文章第一段三次说“是事实”,用意何在?用文中的短语概括这一段论证的内容。(2分) 22.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之外,还明示了民族自信力于当时的作用,请你在文中找到并摘抄下来。(1分) 23.依照文中画线句子的逻辑关系,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A.只要……就…… B.只有……才…… C.即使……也…… D.虽 然……也…… 24.文中加点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说说它的作用。(2分) 25.请你选取一个体现当代中国富有自信力的事例并加以概述。(集体、个人皆可,2分。) 五、作文(50分) 26.小作文(10分) 春天的一个下午,毛毛雨下个不停。这时,张老师推门进来了,大家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 “某某”,张老师忽然叫我的名字,我心里怦怦直跳,站了起来。 ………… 我回到教室,雨停了,窗外小树上的叶子泛着宁静的绿意。 要求: (1)依照给出的情境展开联想、想象,进行合情合理的续写; (2)文中如需出现校名、班名、人名,请用“某校”“某班”“某某”代替; (3)150字左右。 27.大作文(40分) 题目:(1)我心目中的内蒙古 (2)我心目中的呼和浩特 5要求: ①在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用你最擅长的文体,写一篇作文(诗歌除外); ②如果写记叙文,要以真实而具体的人、事、物、景写出你心目中内蒙古或呼和浩特的特点; ③思想感情要健康向上; ④至少运用两种表达方式; ⑤至少运用下列修辞方法中的两种: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或反问); ⑥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⑦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⑧不得抄袭。 67
声明: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