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下载

甘肃省天水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18日






2016年天水市初中毕业于升学学业考试(中考)试卷 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A卷(100分) 一、激烈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汉字。(2分) ài guó jìng yè chéng xìn yǒu shàn 2.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陨落 蕴含 繁衍 心无旁骛 B.浩瀚 曙光 怜悯 脑羞成怒 C.谀辞 借鉴 羡慕 不二法门 D.庸碌 灰烬 睿智 强聒不舍 3.下列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弥留:留恋,舍不得。 目无全牛:眼里看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东西。 B.恣睢:放纵,放任。 格物致知:探索事物的原理,以达到得到知识的目的。 C.忐忑:心神不定。 面面相觑:互相望着发愣。 D.荣膺:光荣地获得。膺,承受,承当。 吹毛求疵:故意挑毛病,找差错。疵,缺点,毛病。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我市确定精准贫困户的条件为:家庭成员人均年收入低于3760元的农户,都可以申请成 为精准贫困户。 B.做,是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C.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基础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 见解。 D.风景名胜遍布全国各地,我市有以石窟见长的麦积山,有以山水见长的武山水帘洞…… 难以枚举。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广泛阅读,使我的文化品位大大提高。 B.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C.我们在期末检测中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是平时的努力。 D.每位同学都希望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确的一项是(2分) A.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 就是飞翔。 D.人们都叫他“华仔”,因为他很像刘德华。 7.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依照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可以把文章大致分为记叙文、 议论文、说明文。 B.四种文学样式分别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C.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矛盾冲突。其中小说的情节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四部分。 1D.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 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8.(1)下图故事出自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的《 。(2分)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 (2)仔细观察《红楼梦》中的两幅插图,回答下面问题。(4分) 甲乙。(10字以内) ①甲图反映的故事是 ;乙图反映的故事是 ②乙图中主人公有如此遭遇的主要原因是 9.默写。(共10分) (1)《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2)《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早晚景色变化无穷的句子是: ,。(3)习近平在演讲中引用毛泽东的两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来形容中 华民族的昨天和今天,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来形容祖国的明天。 (4)《武陵春》中李清照因人事变故,无限悲苦,以泪代语的句子是: ,,。(5)杜甫在《秦州杂诗(七)》中描写古秦州特有的自然现象的两句诗是: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4题。(15分) ①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 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 ,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②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③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 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④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 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 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 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⑤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⑥“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 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⑦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 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 国的脊梁。    ⑧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 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⑨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 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0.以上文段节选自一篇议论文。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 论证。(3分) 、、和11.文段中敌对论点是什么?作者的正面论点又是什么?(2分) 12.本文语言具有辛辣嘲讽意味,请从第①段加点词。“总”“只”“一味”中任选一词赏析。 (3分) 13.第⑦段中“这就足中国的脊梁”有何含义?(3分) 14.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这些“民族的脊梁”有何时代特征?请举例说明。(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19题。(1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 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 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5.用“/”标出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2分) (1)肉 食 者 谋 之 (2)弗 敢 加 也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小惠未徧( (3)公将鼓之( ))(2)小信未孚( (4)再而衰( ))3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18.选文详略得当,详写 ,略写 ,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2分) 19.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 出一处作简要分析。(3分) 三、写作(40分) 20.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轻倚时光的路口,听风滑过的声音。记忆中,那一段少年时光令我们难以忘怀:或轻 松愉悦,或焦虑紧张,或幸福甜蜜,或苦涩忧伤……在多彩多味的匆匆流年里,我们慢慢 长大。剪一节青春片断,让它在你的笔下缓缓流淌吧! 请以“成长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请以“一路书香一路 ”为题作文。 要求:①如选第(2)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B卷(50分) 四、古诗文赏析(10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传 【元】辛文房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①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 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 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②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 。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 以赎,诏长流夜郎。 【注释】①本诗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 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③宰:指县令。④辟:召,征召。 21.下列句中“望”字,与诗中第二句“望”字情感相近的一项是(3分) A.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D.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 22.从《古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中,为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选择意思正确的一项 ①怒引至庭下曰( ②白时卧庐山( )A.引导,诱导 A.睡觉 B.倒伏 B.拉,拽 C.隐居 C.引用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24.诗歌末句,诗人借想象之景,表现凄凉、感伤的心境。结合所选诗文,分析产生这种 4心境的原因。 五、课外阅读与理解(15分) 心灵之痛 查一路 (1)车行到小区门口,前面一个刚放学的小女孩,不知在张望什么。出于安全考虑, 我轻摁了一下喇叭。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感到十分意外。 (2)小女孩有瞬间的惊悸,然后回过头,恶狠狠地瞪着这边。她的眼神吓着了一个手 握方向盘的成年人,我摇下车窗,想在车子经过时安抚一下她。不料,在我开车经过的一 刹那,我清晰地听到她骂了一句很脏的话,脏得让我当时无法逃避,此刻无法转述。我很 震惊,一个不过上三四年级的小女孩,怎么能说出这么脏的话呢? (3)我以前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如果用“震惊”来形容可能危言耸听了点儿,但这么脏 的一句话,至少让我几个星期都不能释怀。具体原因不可知晓,可以肯定的是,这孩子的 心里有些痛,由痛而引发了一种恨。 (4)一个月后,我又见到了这个女孩,还是在小区的门口。这次她坐在她妈妈的电瓶 车的后面,她的声音很大,反复问:“妈妈,我们家为什么不买汽车啊?别的同学家都有车 。”烈日下,她的母亲只顾锁着眉头骑车,无暇回答她的提问。 (5)无意中,这个小女孩已经告诉了我答案。 (6)前段时间,因一场暴雨,一个亲戚让我帮他接小孩。放学时节,某小学门前的广 场上,车声鼎沸,喇叭声震耳欲聋。一眼望去,雨雾之中处处是小车,挤满了整个广场, 都是来接孩子的。也有家长骑着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他们让孩子穿着雨披坐在身后 ,穿行于停在广场的汽车中间。 (7)坐在汽车里的孩子们,则透过车窗玻璃,安逸地望着窗外,望着被雨水打湿的同 学们。 (8)国外的富翁,不会把私人游艇停靠在公共码头;而中国的富裕阶层,甚至仅仅是 普通的有车一族,都希望自己的车轮在别人艳羡的目光中滚动。 (9)由此,我想起了那个小女孩的心灵之痛。 (10)这些年,我注意到社会上一些人的心头有某种不便说出的痛。有些痛,源于社 会的一种病;有些痛,源于社会成员彼此间的疏离与隔膜。就说关于车这样的小事,如果 有车的家长们尽可能把车停到离校门口远一点的地方,如果开车的人尽可能不冒失地摁喇 叭,“有车没车”的意念可能就不至于在孩子的心灵上划出一道伤痕。 (11)有些痛,从根源上讲,不是我们造成的,但与我们有关。因为无意间的冒犯与 入侵,往往伤害了他人的情感。 2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2分) 26.文章第(5)段“无意中,这个小女孩已经告诉了我答案”中的“答案”是什么问题的答案 ?这个答案是什么?(3分) 27.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文章第(9)段的作用。(3分) 28.文章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有何好处。(3分) 29.题目“心灵之痛”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4分) 六、综合性学习(1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30-33题。 亚洲教育论坛开幕 11月1日,亚洲教育论坛在成都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的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 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国际幼儿教育”等议题展开研讨。此次教育论坛的分论坛之一 ——“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意在探讨如何将国学内容融入教材。 在论坛上,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表示,该出版社新修订的语 文教材,小学一二年级,初中一二年级的已修订完毕,送交教育部审定,如顺利通过,这 批教材将于2016年9月新学期开学时进入课堂。 5这批新教材增加了国学内容的比重。 初中语文新版教材变化:国学内容增至35% 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从幼儿园到普通高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推行“一纲多本 ”政策。教育部出台一个教育大纲,各地方可根据大纲来自主选择教材,而各个出版社也开 始编纂出版自己的教材。以前的初中语文版教材有7个单元,国学内容占了2个单元。为减 轻学生负担,现在,新修订的语文版教材减少到6个单元,而国学内容仍占2个单元,同时 还增加了两篇白话文小说。国学内容的比例占到了整个语文教材的35%。 观点:小学语文教材应再添75篇国学经典    “目前,中小学主导教材并没有编入大量的国学经典作品,我们只能编写校本教材,在课 余时间安排诵读,效果小、时间短。”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刘晓军在论坛上呼吁,提高 国学经典作品进入语文教材的比重。 刘晓军认为,国学经典应按照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比重进入中小学教材。他以 目前部分省市的小学在用的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为例,12册教材中入选主题文章358篇,其中 国学经典文本只有45篇,占总量的12%,如按照三分之一比例配置的话,还需要增加75篇左 右。“增加什么内容呢?根据教育部有序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规定,小学阶段可以从古诗词 、节庆、民俗文化等四方面增加选文。” 【相关链接1】 近年,国学教育的触角越来越多地向学龄儿童延伸。针对最近幼儿园国学热的网络调 查显示:坚决支持孩子进行专业“国学启蒙教育”的家长,占15%,反对的占10%;抱观望态 度的家长,占75%。 【相关链接2】 近日,东关小学全体师生举办了一场以“诵读经典,畅谈梦想”为主题的元旦庆祝活动。各 年级语文老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学生量身推荐了一系列的经典诗歌。各班利用课余 时间有计划地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畅游书海等准备活动。诵读作品包括中国古今经 典诗词及以“中国梦”为题材的经典作品,活动中,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的表演精彩纷呈 ,进一步领略了中华经典的魅力。 【相关链接3】 古诗文诵读大赛渐成中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香饽饽” ,2016年3月19日,“我们的节日”天水市中学生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总决赛在青少年活动中心 落幕,8支队伍经过激烈角逐,最后羲皇中学摘得特等奖。该比赛由天水市语委会、市教育 局主办。在比赛中,不少学校还在服装上动起脑筋,汉服、民国学生装不一而足。 30.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如今,新修订的语文版教材中国学内容的比例占到了整个教材的35%。 B.亚洲教育论坛研讨了“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的议题,决定增设国学内容的教材于20 16年9月进入课堂。 C.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刘晓军在论坛上呼吁,提高国学经典进入语文教材的比重。 D.目前,古诗文诵读大赛成为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受到中学生的青睐。 31.请仔细阅读链接2、3材料,用两个短语概括两则材料的主题。(4分) 32.对于“国学启蒙教育”,人们的观点不同,对此,你持何种观点?请简要阐述理由。(4 分) 33.阅读完几则材料后,有的同学万分激动,写了下面几句话,请你结合材料,仿照补写 句子。(4分) 6诵读经典,丰富了我们的审美体验:诵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让我们感受到和谐 共荣的人与自然;诵读“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让我们体会到积极昂扬的 ;诵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领略到壮观雄奇的 。让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我们心中荡漾, ;让经典走进课堂,溢满校园, , ! 七、写作运用(10分) 你的加乡有令人骄傲的地方吗?也许是风景名胜,也许是历史古迹,也许是地方特产…… 或许它还没有什么名气,但因为你的介绍推荐,它会变得令人向往、喜爱。 34.请运用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的方法介绍你家乡的一处景点或一种特产。150字左右 。7答案 一、 1、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B;解析:“脑羞成怒”——“恼羞成怒”。 3、A;解析:“弥留”的意思是“病重将死”;“目无全牛”形容技艺纯熟高超。 4、C;解析:问号改成逗号。 5、D;解析:A缺少主语,去掉“使”。B表达歧义,这个人他谁都不认识。C去 掉“是否”。 6、D;解析:属于比较,不是比喻。 7、C;解析:三要素指: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8、(1)《水浒传》、鲁智深。(2)①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贾政怒打宝玉。② 蒋玉菡(琪官)是忠顺王爷的人,竟与宝玉惺惺相惜。以至于私自逃出王府与宝玉幽会, 忠顺王爷向贾政要人,贾政大怒,痛打宝玉。 9、(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5)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10、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1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12、例如:“总”是“一直”的意思,突出了统治阶层长期的盲目乐观、自大、对外界愚昧无 知。 “只”是“仅仅”的意思,写出了统治阶层的自卑、软弱、无能,一味的依靠英美的干涉。 “一味”是“只知道”的意思,写出统治阶层的自欺欺人、孤独无援;把改变命运的力量寄托 在求神拜佛上。 13、这是比喻的说法,强调这就是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他们是中国的主流,是推动民 族发展前进的最强动力。从而证明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 国人在。 14、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忠于职守,做出不平凡的成就;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冲在最 前头的人;他们是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广的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2016年 南方水灾,冲在抗洪救灾前线的解放军战士。不计名利为中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的广大科 技工作者。在平凡岗位打破多项纪录的青岛港码头工人许振超等。 15、(1)肉食者/谋之 (2)弗敢/加也 16、(1)“徧”通“遍”,普及的意思;(2)取得信任;(3)击鼓;(4)第二次。 17、(1)我看到他们车辙混乱,战旗倒掉,因此去追赶他们。 (2)这是尽了忠于职分的事,可以凭借这打一仗。 18、战前和战后;战争过程。 19、能听取不同意见;能任用贤能;忠于值守,体贴下属;身先士卒,谦虚好学,不懂就 问。 例如:衣食所安,弗敢加也,必以分人——表明他体贴下属。 20、解析:(1)《成长的滋味》是命题作文,可以写年龄生理的成长过程,所产生的酸甜 苦辣;也可以写人物心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以记叙文为主,可以写 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也可以写其他人的成长故事。内容上写一件事,也可以通过几个生 活片段表现主题。 (2)《一路书香一路》是属于半命题作文吧,考生先补充完题目,“书香”决定内容是以读 书为话题的作文;“一路”表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伴随我们的成长。因此可以填写“故事” 、“欢笑”、“酸甜苦辣”等词语。文章以记叙为主。描写读书带来的各种故事。 21、C;解析:要感情色彩上考虑问题。本项表达了对故土的不舍、思恋。 822、(1)B;(2)C; 23、当初李白在并州游历,见到郭子仪,认为他是个有奇特才能的人(对他感到很奇怪) ,并曾经救了郭子仪的死罪。 24、在黄鹤楼上听见有人笛奏《梅花落》,似乎五月的江城飞起漫天的梅花。这是李白受 永王李璘牵连,被贬夜郎,途中登黄鹤楼,他想到西汉的贾谊,也曾被贬长沙,路经此地 。听到有人吹笛,不由得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这里运用通感修辞,把无形的笛声写的 具体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被贬的不满,以及孤独凄凉的心境。 25、一日我开车在小区门口出于安全考虑,对一个刚放学的小女孩按了一下喇叭,结果引 起她的仇视,并被她恶狠狠的骂了一句,这件 事引起我对社会上,人与人存在的一种不健康现象(仇富或炫富现象)的思考,因为我们 无意间的冒犯或入侵,往往伤害他人的情感。 26、(1)我出于安全考虑对小女孩按一下汽车喇叭,却引来她的仇视与咒骂。(2)我无 意间的冒犯,伤害了她的情感与自尊,对方拥有了她没有的,她产生心理不平衡,对对方 充满仇视。 27、结构上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内容上照应题目,点明主旨,引起人们对这种不健康 的社会现象的思考。 28、运用对比能突出人物形象,例如我好心按喇叭,却召来小女孩的怨恨与咒骂。突出我 心灵震惊之大。突出文章主旨,国外的富翁不会把私人游艇停靠在公共码头,中国的有车 一族都希望自己的车轮在别人艳慕的目光中滚动。写出中国炫富一族的心态。 29、作用是:题目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引领全文内容。含义:一方面指中国生活相对落 后人们,面对周围日益富裕起来的人们的举止行为,感到心痛与不安;另一方面指作者对 小女孩的表现感到痛心;还表现了作者对社会上“仇富”、“炫富”现象日益突出,人与人之 间的隔阂日益加重感到痛心。 30、B;解析:探讨如何将国学经典融入教材。 31、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32、我的观点是: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要盲目反对;应该有教育主管部门选择部分地区, 有针对性的开展“国学教育启蒙”活动试点;在试点活动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等条件成 熟的情况下,再大范围的开展推广。(言之有理即可) 33、示例:人生激情;自然风光;让国学精粹的万古乐章在我们脑海回荡;让经典走进课 本,涤荡心灵。(言之有理即可) 34、解析:此题考查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介绍一个事物,言之有理即可。 例如:我所在的城市有一座博物馆,叫“天宇自然博物馆”。它坐落在城市的西北角,远远 望去就像一本厚厚的教科书。它是亚洲最大的自然博物馆。占地200多亩;有1000多种古生 物化石;馆藏的化石,有体型硕大的恐龙,也有不足成人指甲大的蝴蝶。蝴蝶不但体型完 好,连头上的触角也活灵活现,就像活着的一样。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此旅游。 9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