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精品解析: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17日






江苏省连云港市 2020 年中考数学真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3 的绝对值是( ). 13A. B. C. D. 33 3B【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绝对值的概念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解:3 的绝对值是 3.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的定义,题目简单,掌握绝对值概念是解题关键. 2. 下图是由 4 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D【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主视图定义,由此观察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从物体正面观察可得, 左边第一列有 2 个小正方体,第二列有 1 个小正方体. 故答案为 D 【点睛】本题考查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从物体的正面看得到的视图. 3.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B. (x1)(x2)  x2  x2 2x  3y  5xy A. (a  2)2  a2  4 a2 a3  a6 C. D. B【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合并同类项、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同底数幂相乘,及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判断即可. 【详解】解:A、2x 与 3y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运算,故错误; B、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算正确; 23C、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5 ,故错误; a a  a 22D、完全平方公式, 故选:B ,故错误 (a  2)  a  4a  4 【点睛】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相乘,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及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 和运算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 “红色小讲解员”演讲比赛中,7 位评委分别给出某位选手的原始评分.评定该选手成绩时,从 7 个原始 评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得到 5 个有效评分.5 个有效评分与 7 个原始评分相比,这两组数据 一定不变的是( ). A. 中位数 B. 众数 C. 平均数 D. 方差 A【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由数据的数字特征的定义,分析可得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从 7 个原始评分中去掉 1 个最高分、1 个最低分,得到 5 个有效评分, 7 个有效评分与 5 个原始评分相比,最中间的一个数不变,即中位数不变.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中位数的定义,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义. 2x 1 3 x 1 2 5. 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B. D. C. C【答案】 【解析】 【分析】 先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找到其解集,即可在数轴上表示. 2x 1 3① 【详解】解 x 1 2② 解不等式①得 x≤2, 解不等式②得 x>1 故不等式的解集为 1<x≤2 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故选 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组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不等式的性质.  ,则 A EB 6. 如图,将矩形纸片 沿BE 折叠,使点 落在对角线 上的 A处.若 ABCD ABD DBC  24 等于( ). 60 66 57 48 AB. C. D. C【答案】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BD=66°,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EBA’=33°,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 求解. 【详解】∵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ABC=90°, ∴∠ABD=90°- =66°, DBC A上的 处, ∵将矩形纸片 沿BE 折叠,使点 落在对角线 ABCD ABD 1∴∠EBA’= ∠ABD =33°, 2∴=90°-∠EBA’= ,A EB 57 故选 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矩形内的角度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矩形及折叠的性质. 7. 10 个大小相同的正六边形按如图所示方式紧密排列在同一平面内, 、B、、、、均是正六 CODAE边形的顶点.则点 是下列哪个三角形的外心( O). A. B. C. D. BCD △ACD AED △ABD D【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外心的性质,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可以依次判断. 【详解】答:因为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所以由正六边形性质可知,点 O 到 A, B,C,D,E 的距离中,只有 OA=OC=OD.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心的性质,即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8. 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并且在同一条公路上匀速行驶.图中折线表示 y(km) x(h) 之间的函数关系.小欣同学结合图像得出如下结论: 快、慢两车之间的路程 与它们的行驶时间 ①快车途中停留了 ;②快车速度比慢车速度多 ④快车先到达目的地. ;0.5h 20km/ h ③图中 ;a  340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B【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图像与路程的关系即可求出各车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依次判断. 【详解】当 t=2h 时,表示两车相遇, 88 0 3.6  2.5 2-2.5h 表示两车都在休息,没有前进,2.5-3.6 时,其中一车行驶,其速度为 =80km/h, 设另一车的速度为 x, 依题意得 2(x+80)=360, 解得 x=100km/h, 故快车途中停留了 3.6-2=1.6h,①错误; 快车速度比慢车速度多 ,②正确; 20km/ h t=5h 时,慢车行驶的路程为(5-0.5)×80=360km,即得到目的地,比快车先到,故④错误; t=5h 时,快车行驶的路程为(5-1.6)×100=340km, 故两车相距 340m,故③正确; 故选 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函数图像得到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 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9. 我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 4℃,最低气温是 ,则这天的日温差是________℃. 1℃ 【答案】5 【解析】 【分析】 根据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列出算式,即可做出判断.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4−(−1)=5. 故答案为:5 的【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 减法,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0. “我的连云港” 是全市统一的城市综合移动应用服务端.一年来,实名注册用户超过 1600000 APP 人.数据“16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 6【答案】 1.610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 的形式,其中 1≤|a|<10,n 为整数.确定 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 a 时, 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 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 对值<1 时,n 是负数. 【详解】解:1600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1.6×106, 故答案为:1.6×106.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 的形式,其中 1≤|a|<10,n 为整 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 a 的值以及 n 的值. (3,9) (12,9) 、 , 11. 如图,将 5 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顶点 、的坐标分别为 NM则顶点 的坐标为________. A(15,3) 【答案】 【解析】 【分析】 先根据条件,算出每个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坐标的变换计算出点 A 的坐标即可. a【详解】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 ,则由题设条件可知: 3a 12 3 解得: a  3 点 A 的横坐标为: ,点 A 的纵坐标为: 12  3 15 9 32  3 (15,3) 故点 A 的坐标为 .(15,3)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图形和点的特征计算出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12. 按照如图所示的计算程序,若 x  2 ,则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 【答案】-26 【解析】 【分析】 首先把 x=2 代入 2 计算出结果,判断是否小于 0,若小于 0,直到输出的结果是多少,否则将计算结 10  x 果再次代入计算,直到小于 0 为止. 22【详解】解:当 x=2 时, ,10  x =10  2  6  0 故执行“否”,返回重新计算, 22当 x=6 时, ,10  x =10  6  26  0 执行“是”,输出结果:-26. 故答案为:-26.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求值,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解题关键是理解计算流程. yx13. 加工爆米花时,爆开且不糊的颗粒的百分比称为“可食用率”.在特定条件下,可食用率 与加工时间 (单位: )满足函数表达式 y  0.2×2 1.5x  2,则最佳加工时间为________ .min min 【答案】3.75 【解析】 【分析】 bx   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公式 直接计算即可. 2a b1.5 【详解】解:∵ y  0.2×2 1.5x  2的对称轴为 x      3.75 (min), 2a 2 0.2 故:最佳加工时间为 3.75min, 故答案为:3.75.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性质的应用,涉及求顶点坐标、对称轴方程等,记住抛物线顶点公式是 解题关键. 用一个圆心角为  ,半径为 的扇形纸片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这个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________ 14. 20cm 90 cm .【答案】5 【解析】 【分析】 设这个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 Rcm,根据扇形的弧长等于这个圆锥的底面圆的周长,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 题. 【详解】设这个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 Rcm,由题意, 90 20 =2 R ,180 cm ( ). 解得 R=5 故答案为:5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理解好在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中“圆锥底面周长=侧面展开图弧长” 是解题关键. A A A A A A B B B B B A A //B B BB、 , 315. 如图,正六边形 6 内部有一个正五形 5 ,且 ,直线 经过 l12345123434342  A A 则直线 与 l2 的夹角 ________ . 1【答案】48 【解析】 【分析】 A A A A A A B B B B B 5 ,可得出正多边形的内角度数,根据 1 2 3 4 已知正六边形 6 内部有一个正五形 123454 和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 的度数. A A4 //B3B 3A A A A A A B B B B B 5 是正五边形 1 2 3 4 【详解】∵多边形 6 是正六边形,多边形 12345180(6  2) 180(5 2) A A A A A A 120,B2B3B4 = 108 ∴∵∴∴12323465A A //B B 4343B MA B B B108 34234B MA180108  72 33  A2 NB2  360 A A2 A  A2 A A4  A MB3  360120120 72  48 1333故答案为:48 180(n  2)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内角的求法,正 n 多边形内角度数为 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四边形的内角和为 360°, nxxOy 1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O O 中,半径为 2 的 与轴的正半轴交于点 ,点 AB是上一动点,点 3y轴、 轴分别交于点 xy  x 3 为弦 的中点,直线 与、,则 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 C△CDE DAB E4【答案】2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 C 点的运动轨迹是以 F(1,0)为圆心、半径为 1 的圆,过 F 点作 AH⊥DE,与 F 的交点即 为 C 点,此时 中 DE 边上的高为 C’H=FH-1,根据直线 DE 的解析式及 F 点坐标可求出 FH 的解析式, △CDE 联立 DE 的解析式即可求出 H 点坐标,故可求出 FH,从而得解. O 【详解】如图,∵点 B是上一动点,点 为弦 C的中点, AB ∴C 点的运动轨迹是以 F(1,0)为圆心、半径为 1 的圆, 过 F 点作 AH⊥DE,交 F 于点 C’, 3y  x 3 ∵直线 DE 的解析式为 ,4令 x=0,得 y=-3,故 E(0,-3), 令 y=0,得 x=4,故 D(4,0), 2(4  0)2  3 0  5 ∴OE=3,OD=4,DE= ,43∴设 FH 的解析式为 y= x+b, 443把 F(1,0)代入 y= x+b 得 0= +b, 34解得 b= ,3443∴FH 的解析式为 y= x+ ,33y  x 3 4联立 解得 ,44y   3352 x  25 ,36 y   25 52 25 36 25 故 H( ∴FH= ∴C’H= ,), 2 52 25 36 91)2   0 ,(25 595451 ,12124DE C ‘H 5 2 故此时 面积= =,△CDE 5故答案为: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得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到点 C 的运动轨迹.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102 分,请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内作答,解答时写出必要的 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1  (1)2020   64 317. 计算 .  5  【答案】2 【解析】 【分析】 先根据乘方运算、负整数指数幂、开方运算进行化简,再计算加减即可. 【详解】原式 .1 5  4  2 【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方运算、负整数指数幂、开方运算,熟知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x  4y  5 x 1 y 18. 解方程组 .1x   2【答案】 3y  2【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选择用代入法解答即可. 2x  4y  5① 【详解】解: ,x 1 y② 将②代入①中得 2(1 y)  4y  5 .3y  解得 .232y  将得代入②, 1x   .212x  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3y  2【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关键是根据题目特点选择代入法或加减法解答问题. a  3 a2  3a .19. 化简 1 a a2  2a 1 1 a a【答案】 【解析】 【分析】 首先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把除法变为乘法,然后再约分后相乘即可. a  3 a(a  3) 【详解】解:原式 ,1 a (1 a)2 a  3 (1 a)2 1 a a(a  3) ,1 a .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乘除法,关键是掌握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 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0. 在世界环境日(6 月 5 日),学校组织了保护环境知识测试,现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作为样本, 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进行统计,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测试成绩统计表 等级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合计 频数(人数) 频率 a30 b0.45 0.20 0.10 124 12 c根据统计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a  c  ________; (1)表中 ________,b  ________,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若该校有 2400 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测试,估计测试成绩等级在良好以上(包括良好)的学生约有多少 人? 【答案】(1)0.25,54,120;(2)见解析;(3)1680 人 【解析】 【分析】 频数 c,先用不合格的人数除以不合格的频率即可得到总频数(人数) ,再依次求出 a、(1)依据频率= 总数 ;b(2)根据(1)良好人数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 (3)全校 2400 名乘以“优秀”和“良好”两个等级的频率和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1)样本的总频数(人数) (人), c=12 0.1=120 30 a= =0.25 ,其中:“优秀”等次的频率 “良好”等次的频数 120 (人). b=1200.45=54 故答案为:0.25,54,120; (2)如下图; 2400 0.25 0.45 1680 (3)试成绩等级在良好以上(包括良好)的学生= (人). 答:测试成绩等级在良好以上(包括良好)的学生约有 1680 人. 频数 总数 【点睛】本题考查了频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读懂统计图,掌握“频率=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 1 2 21. 从 2021 年起,江苏省高考采用“ ”模式:“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 3 科为必选科目,“1” 是指在物理、历史 2 科中任选科,“2”是指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 4 科中任选 2 科. (1)若小丽在“1”中选择了历史,在“2”中已选择了地理,则她选择生物的概率是________; (2)若小明在“1”中选择了物理,用画树状图的方法求他在“2 中选化学、生物的概率. 116【答案】(1) ;(2)图表见解析, 3【解析】 【分析】 (1)小丽在“2”中已经选择了地理,还需要从剩下三科中进行选择一科生物,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的(2)小明在“1”中已经选择了物理,可直接根据画树状图判断在 4 科中选择化学,生物 可能情况有2 种, 再根据一共有 12 种情况,通过概率公式求出答案即可. 1【详解】(1) ;3(2)列出树状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共有 12 种可能结果,其中选化学、生物的有 2 种, 216所以, P(选化学、生物) .12 1答:小明同学选化学、生物的概率是 .6【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可能概率事件,以及通过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判断可能情况概率,根据概率公式事 件概率情况,解题关键在于要理解掌握等可能事件发生概率. 22. 如图,在四边形 中, ,对角线 的垂直平分线与边 、BC 分别相交于 M、ABCD AD//BC BD AD .N(1)求证:四边形 是菱形; BNDM (2)若 BD  24 ,,求菱形 的周长. MN 10 BNDM 【答案】(1)见解析;(2)52 【解析】 【分析】 (1)先证明 ,得到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菱形定义证明即可; △BON≌△DOM BNDM (2)先根据菱形性质求出 OB、OM、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BM,问题的得解. 【详解】(1)∵ ,∴ .AD//BC CBD  ADB ∵∴是对角线 的垂直平分线, MN BD OB  OD ,MB  MD .CBD  ADB OB  OD △BON 在和中, ,△DOM BON  DOM BON ≌DOM (ASA) ∴∴,MD  NB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BNDM 又∵ MB  MD ,∴四边形 为菱形. BNDM (2)∵四边形 为菱形, BD  24 ,.BNDM MN 10 11OB  BD  12 OM  MN  5 ,∴,.BOM  90 222222在中, .Rt△BOM BM  OM  BO  5 12 13 的周长 ∴菱形 .BNDM  4BM  413  52 【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判定与性质定理,熟知菱形判定方法和性质定理是解题关键. 23. 甲、乙两公司全体员工踊跃参与“携手防疫,共渡难关”捐款活动,甲公司共捐款 100000 元,公司共捐款 140000 元.下面是甲、乙两公司员工的一段对话: (1)甲、乙两公司各有多少人? (2)现甲、乙两公司共同使用这笔捐款购买 、B两种防疫物资, 种防疫物资每箱15000 元, B种防疫 种防疫物资不少于 10 箱,并恰好将捐款用完,有几种购买方案?请设计出来 B两种防疫物资均需购买,并按整箱配送). AA物资每箱 12000 元.若购买 (注: B、A【答案】(1)甲公司有 150 人,乙公司有 180 人;(2)有 2 种购买方案:购买 8 箱 种防疫物资、10 箱 BA种防疫物资,或购买 4 箱 种防疫物资、15 箱 B种防疫物资 A【解析】 【分析】 (x 30) (1)设乙公司有 x 人,则甲公司有 可得出结论; 人,根据对话,即可得出关于 x 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 mnB种防疫物资 箱,根据甲公司共捐款100000 元,公司共捐款 (2)(2)设购买 种防疫物资 箱,购买 A4m 16  n 140000 元.列出方程,求解出 ,根据整数解,约束出 m、n 的值,即可得出方案. 5x(x 30) 【详解】(1)设乙公司有 人,则甲公司有 人,由题意得 100000 7 140000 ,解得 x 180 .x  30 6x经检验, x 180 是原方程的解. ∴.x  30 150 答:甲公司有 150 人,乙公司有 180 人. mn种防疫物资 箱,由题意得 (2)设购买 种防疫物资 箱,购买 BA4m 16  n ,整理得 .15000m 12000n 100000 140000 5mn又因为 ,且 、为正整数, n≥10 m  8 n 10 m  4 n 15 所以 ,.答:有 2 种购买方案:购买 8 箱 种防疫物资、10 箱 B B 种防疫物资,或购买 4 箱 种防疫物资、15 箱 种 AA防疫物资.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方案问题,二元一次方程整数解问题,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 程是解题的关键. 32my轴的负 xOy A 4, 24. y  (x  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经过点 ,点 B在xx半轴上, 交轴于点 ,为线段 的中点. CCAB AB m  (1) ________,点 的坐标为________; CDE//y (2)若点 为线段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 作D轴,交反比例函数图像于点 ,求ODE 面积的 DAB E最大值. 27 2,0 【答案】(1)m=6, ;(2)当 a=1 时,ODE 面积的最大值为 8【解析】 【分析】 32A 4, (1)将点 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 m,根据坐标中点公式求出点 C 的横坐标即可; 332332D a, a  (0  a  4) y  x  (2)由 AC 两点坐标求出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设 D 坐标为 ,则 446327 8 (a 1)2  E a, S,进而得到 ,即可解答 ODE a83m3mA 4, y  (x  0) 【详解】解:(1)把点 解得:m=6, 代入反比例函数 ,得: ,2×244  0 2 2 ∵A 点横坐标为:4,B 点横坐标为 0,故 C 点横坐标为: ,(2,0) 故答案为:6, ;y  kx  b .(2)设直线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AB 343k  4k  b  3A 4, C(2,0) 代入得 将,,解得 .23222k  b  0 b   33y  x  所以直线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AB 42332D a, a  (0  a  4) 因为点 在线段 D上,可设 ,AB 46DE//y E a, 因为 所以 轴,交反比例函数图像于点 .所以 E.a1633233327 8S a  2 a  4 a2  a  3  (a 1)2  .ODE a84827 8所以当 a=1 时,ODE 面积的最大值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与几何综合,涉及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三角形面积、坐标中点求法、二 次函数的应用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用函数解析式表示三角形面积. 25. 筒车是我国古代利用水力驱动的灌溉工具,唐代陈廷章在《水轮赋》中写道:“水能利物,轮乃曲 5O 成”.如图,半径为3m 的筒车 距离水面的高度 长为 按逆时针方向每分钟转 圈,筒车与水面分别交于点 、B,筒车的轴 A6心,简车上均匀分布着若干个盛水筒.若以某个盛水筒 P刚浮出水面时 OOC 2.2m 开始计算时间. (1)经过多长时间,盛水筒 P首次到达最高点? 距离水面多高? (2)浮出水面 3.4 秒后,盛水筒 PO (3)若接水槽 所在直线是 的切线,且与直线 交于点 ,.求盛水筒 P从最高点 MN MO  8m AB M11 11 cos43  sin 47  sin16  cos74  开始,至少经过多长时间恰好在直线 上.(参考数据: ,,MN 15 40 3sin 22  cos68  )8【答案】(1)27.4 秒;(2)0.7m;(3)7.6 秒 【解析】 【分析】 (1)先根据筒车筒车每分钟旋转的速度计算出筒车每秒旋转的速度,再利用三角函数确定 ,AOC  43 最后再计算出所求时间即可; OD (2)先根据时间和速度计算出 AOP ,进而得出 POC ,最后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出 距离水面的高度; ,从而得到盛水 筒P(3)先确定当 P在直线 上时,此时 P是切点,再利用三角函数得到 ,MN POM  68  ,从而计算出  ,最后再计算出时间即可. COM  74 POH  38 5360  60  5 【详解】(1)如图 1,由题意得,筒车每秒旋转 .6OC 2.2 11 cosAOC  连接 所以 ,在 中, ,所以 .OA RtACO  27.4 AOC  43 OA 315 180  43 (秒). 5答:盛水筒 P首次到达最高点所需时间为 27.4 秒. (2)如图 2,盛水筒 P浮出水面 3.4 秒后,此时 .AOP  3.45 17 所以 .POC  AOC  AOP  43 17  60 1OD  OP cos60  3 1.5 过点 P作,垂足为 ,在 D中, .PD  OC RtPOD 2.2.2 1.5  0.7 答:此时盛水筒 P距离水面的高度 .0.7m O O (3)如图 3,因为点 P在上,且 与相切, MN 所以当 连接 P在直线 ,所以 上时,此时 .P是切点. MN OP OP  MN OP 38cosPOM  在在中, ,所以 .RtOPM POM  68 OM OC 2.2 11 cosCOM  中, ,所以 .Rt△OCM COM  74 OM 840 所以 .POH 180  POM  COM 180  68  74  38 38  7.6 所以需要的时间为 (秒). 5答:从最高点开始运动,7.6 秒后盛水筒 P恰好在直线 上. MN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旋转等知识,灵活运用题目所给数量关系以及特殊角的 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 x中,把与 轴交点相同的二次函数图像称为“共根抛物线”.如图,抛物线 xOy 2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13L : y  x2  x  2 y左侧),交 轴于点 .抛物线2 与 x的顶点为 ,交轴于点 LL1、B(点 在点 ABCDA122是“共根抛物线”,其顶点为 P.L(2,12) L,求 2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1)若抛物线 2 经过点 (2)当 P的值最大时,求点 的坐标; BP  CP QLVDPQ (3)设点 是抛物线1 上的一个动点,且位于其对称轴的右侧.若 与ABC 相似,求其“共根 L抛物线” 2 的顶点 P的坐标. 323 39 ,3221 83 55 ,【答案】(1) y  2×2  6x 8 ;(2)点 ;(3) 或或或P,5 PP, P1232 8 2 8 3258P, 4【解析】 【分析】 LLL(1)由“共根抛物线”定义可知抛物线 2 经过抛物线 1 与 x 轴交点,故根据抛物线 1 可求 AB 两点坐标进 L而由交点式设 2 为 y  a(x 1)(x  4) (2,12) ,将点 代入,即可求出解; (2)由抛物线对称性可知 PA=PB,∴ ,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可知当当 、BP CP  AP CP A3x  、P三点共线时, 的值最大,而 P 点在对称轴为 VDPQ 上,由此求出点 P 坐标; CBP  CP 2(3)根据点 ABC 坐标可证明△ABC 为直角三角形, 与ABC 相似,分两种情况讨论:当 DPQ  90 DQP  90 时,分别利用对应边成比例求解即可. 、123×2  x  2  0 y  0 x  1 x  4 ,【详解】解:(1)当 时, ,解得 .212A(1,0) B(4,0) C(0,2) ∴、、.L由题意得,设 2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y  a(x 1)(x  4) ,L又∵ 2 经过点 (2,12) ,,12  a(2 1)(2  4) ∴∴∴.a  2 2L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y  2(x 1)(x  4)  2x  6x  8 .2xL2 与 轴交点均为 LA(1,0) B(4,0) 、(2)∵ 、,13LL2 的对称轴都是直线 x  ∴、.213x  ∴点 在直线 上. P2∴.BP  AP 如图 1,当 、、P三点共线时, 的值最大, CBP  CP A3x  此时点 P为直线 与直线 的交点. AC 2A(1,0) C(0,2) 、y  2x  2 由可求得,直线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AC 32P,5 ∴点 .(3)由题意可得, 因为在ABC 中, ,,CB  2 5CA  5 ,AB  5 2 ,故 .22ACB  90 ,CB  2CA AB  BC  AC 23225 813123225 8y  x2  x  2  x  D, 由,得顶点 .223LLx  因为 2 的顶点 P 在直线 上,点 Q 在 1 上, 2PDQ ∴不可能是直角. 第一种情况:当  时, DPQ  90 QP AC 1QDP∽ABC ①如图 2,当 时,则得 .DP BC 2133 1 3Q x, x2  x  2 P, x2  x  2 设,则 ,222 2 212325 812393    DP  x2  x  2   x2  x  ,QP  x  ∴.  2282QP 12139811 322x  3  x2  x  x  , x2  由∵得,解得 .1DP 2223x  时,点 Q 与点 P 重合,不符合题意, 23 39 ,P∴舍去,此时 ②如图 3,当 .2 8 DP AC 12DQP∽ABC 时,则得 .QP BC 133 1 3Q x, x2  x  2 P, x2  x  2 设,则 .222 2 212325 812393  x2  x  2   DP  x2  x  ,QP  x  ∴.    2282DP 123221 8394532x  x2  3x  x  , x  P, 由得,解得 (舍),此时 .12QP 22第二种情况:当DQP  90 时, PDQ∽ABC PQ AC 1①如图 4,当 时,则得 .DQ BC 2QM  PD QDM∽PDQ 过 Q 作 交对称轴于点 M,∴ .QM PQ 123 39 11 39 ,M,,Q ∴.由图 2 可知 ,DM DQ 2 8 2 8 MD  8, MQ  4 ∴∴.QD PD ,又 ,代入得 PD 10 .QD  4 5 DM DQ 3225 8D, ∵点 ,3 55 ,P∴点 .2 8 DQ AC 12DPQ∽ABC ②如图 5,当 时,则 .PQ BC QM  PD 过 Q 作 交对称轴于点 M, QM PQ  2 QDM∽PDQ ∴,则 .,DM DQ 3221 5221 8M, Q,, 由图 3 可知 81MQ 1 MD  QD  ∴∴,,25.2QD PD 5PD  又,代入得 .DM DQ 23225 D, ∵点 ,835P, ∴点 ,283 39 ,321 3 55 ,3258PP, PP或4, 综上所述, 或或.1232 8 282 8 【点睛】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关键是根据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 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 EF//BC 27. (1)如图 1,点 P为矩形 对角线 上一点,过点 P作,分别交 、于点 、ABCD CD BD AB ESS的面积为 2 ,则 S  S  .若 ,PF  6 ,的面积为 ,________; △AEP CFP FBE  2 112(2)如图 2,点 P为ABCD 内一点(点 P不在 上),点 、、G、H分别为各边的中点.设四边 BD EFS的面积为 ,四边形 S的面积为 2 (其中 S  S SS、 2 的代 形),求 的面积(用含 PFCG △PBD AEPH 2111数式表示); (3)如图 3,点 P为ABCD 内一点(点 .设四边形 P不在 上)过点 P作,EF//AD HG//AB ,与各边分别相 BD S的面积为 ,四边形 SS  S 的面积为 2 (其中 1 ),求 2交于点 、、G、HPGCF EFAEPH 1SS2 的代数式表示); 的面积(用含 、△PBD 1O (4)如图 4,点 、B、、把四等分.请你在圆内选一点 P(点 P不在 、上),设 、CAC DPB ABD 、  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AD SS2 ,、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PA PD 的面积 PC △PBD BC 1SSSSS、 、 3S为,PAC 的面积为 4 .根据你选的点 P的位置,直接写出一个含有 、4 的等式(写出 231一种情况即可). 1S S2  S 1 ;(3) SS  S ;(4)答案不唯一 【答案】(1)12;(2) 1  VPBD VFBD 22【解析】 【分析】 (1)过 P 点作 AB 的平行线 MN,根据 S 矩形 AEPM+S 矩形 DFPM=S 矩形 CFPN+S 矩形 DFPM=S 矩形 ABCD-S 矩形 BEPN 从而 得到,S 矩形 AEPM =S 矩形 CFPN 进而得到 与△AEP CFP 的关系,从而求出结果. S SBPE  a  SCPF  b,SCPG  SDFG  c,SDPH  SAPH  d SBPF (2)连接 、,设 ,,PC PA APE S四边形EBFP  S四边形HPGD  S四边形AEPH  S四边形PFCG  S1  S S S1  S2 根据图形得到 2 ,求出 ,ABD SDPH  S  a ,最终求出结果. 11S 2SEBP S 2SHPD ,导出 SS  S  SEBP  SHPD (3)易知 ,,再由 2  四边形EDGP 四边形HPFD ABD 12SFBD  SABD  S  SEBP  SHPD 的关系,即可可求解 .1(4)连接 ABCD 的得到正方形,根据(3)的方法,进行分割可找到面积之间的关系. 【详解】(1)过 P 点作 AB∥MN, ∵S 矩形 AEPM+S 矩形 DFPM=S 矩形 CFPN+S 矩形 DFPM=S 矩形 ABCD-S 矩形 BEPN, 11∵SV AEP  S矩形AEPM , SVCFP  S矩形CFPN , 又221∴SV AEP =SVCFP = 26=6, 2S  S 12. ∴12(2)如图,连接 、,PC PA 在△APB 中,因为点 E 是中点, AB S SBPE  a 可设 ,APE S SCPF  b,SCPG  SDFG  c,SDPH  SAPH  d 同理, ,BPF S S四边形PFCG  SAPE  SAPH  SCPF  SCPG  a  b  c  d ,所以 四边形AEPH S四边形EDFP  S四边形HPGD  SBPE  SBPF  SDPH  SDPH  a  b  c  d .S四边形EBFP  S四边形HPGD  S四边形AEPH  S四边形PFCG  S1  S2 所以 所以 ,1S SAPH  S  a S SABCD  S1  S 2 ,所以 .DPH 1ABD 2SPBD  SABD  S  S  SPDH  S  S  S  a  S  a  S  S  2   .1BPE 11121(3)易证四边形 、四边形 HPFD 是平行四边形. EBGP S 2SEBP S 2SHPD .所以 所以 ,四边形EDGP 四边形HPFD 1112S SABCD S  S  2S  2SHPD S  S  SEBP  SHPD ,2  ABD 12EBF 1221SFBD  SABD  S  SEBP  SHPD S  S .1  122(4) 答案不唯一,如: S  S  S  S 如图 1 或图 2,此时 ;4123S  S  S  S 如图 3 或图 4,此时 .4123本试卷的题干 0635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