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菏泽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精品解析:山东省菏泽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17日






菏泽市二 0 二 0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数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 24 个题,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 题卡的指定区域内,写在其他区域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 把正确选项的序号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 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15 A. B. C. D. 1 22B【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绝对值的意义,计算出各选项的绝对值,然后再比较大小即可. 12125  5 1 1 2  2 【详解】解: ,,,,15  2 1 ∵,21∴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2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大小比较,熟知绝对值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x  2 x 5 x的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2. 函数 )y  x  2 A. x  5 【答案】 【解析】 【分析】 B. 且x  5 C. x  2 D. x  2 且x  5 D由分式与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得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由题意得: x  2  0 x 5  0 ,解得: x  2 故选 D. 且x  5.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掌握分式与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x向右平移 个单位得到点,则点 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P 3,2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 3PP()0,2 0,2 6,2 6,2 A. B. C. D. A【答案】 【解析】 【分析】 x先根据点向右平移 个单位点的坐标特征:横坐标加3,纵坐标不变,得到点 的坐标,再根据关于 轴3P的对称点的坐标特征: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相反数,得到对称点的坐标即可. P 3,2 【详解】解:∵将点 向右平移 个单位, 3∴点 的坐标为:(0,2), Px∴点 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0,-2). P故选:A. x【点睛】本题考查平移时点的坐标特征及关于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对应的坐标特征是解题 的关键. 4. 一个几何体由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它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其中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 方块的个数,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为( )A. B. C. D. A【答案】 【解析】 【分析】 从正面看,注意“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根据所放置的小立方体的个数判断出主视图图形即可. 【详解】解: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为 选项中的图形. A故选: .A【点睛】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知识,从正面看的图形是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左视图,从上面看 到的图象是俯视图.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5. 如果顺次连接四边形的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那么原来四边形的对角线一定满足的条件是( )A. 互相平分 B. 相等 C. 互相垂直 D. 互相垂直平分 C【答案】 【解析】 【分析】 由于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由矩形的判定可知,依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 直的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四边形是矩形. 【详解】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下: 答:AC 与 BD 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垂直. 证明:∵四边形 EFGH 是矩形, ∴∠FEH=90°, 又∵点 E、F、分别是 AD、AB、各边的中点, ∴EF 是三角形 ABD 的中位线, ∴EF∥BD, ∴∠FEH=∠OMH=90°, 又∵点 E、H 分别是 AD、CD 各边的中点, ∴EH 是三角形 ACD 的中位线, ∴EH∥AC, ∴∠OMH=∠COB=90°, 即 AC⊥BD. 故选 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定理,画出图形进而应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矩形判定是解决问题 的关键. 6. 如图,将ABC 绕点 顺时针旋转角 ,得到 ,若点 恰好在 E的延长线上,则 等于 CB AADE BED ()223A. B. C. D. 180 D【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旋转的性质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360º即可求解. 【详解】由旋转的性质得:∠BAD= ,∠ABC=∠ADE, ∵∠ABC+∠ABE=180º, ∴∠ADE+∠ABE=180º, ∵∠ABE+∠BED+∠ADE+∠BAD=360º,∠BAD= ∴∠BED=180º-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360º,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 2×7. 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 ,另两边的长是关于 的方程 的两个根,则 的值为( k)3x  4x  k  0 7D. A. B. C. 或3344C【答案】 【解析】 【分析】 分类讨论:当 3 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则方程有等根,所以△=0,求解即可,于是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两腰的和=4,满足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当 3 为等腰三角形的腰,则 x=3 为方程的解,把 x=3 代入方程可 计算出 k 的值即可. 【详解】解:①当 3 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根据题意得△=(-4)2−4k=0,解得 k=4, 此时,两腰的和=x1+x2=4>3,满足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所以 k=4; ②当 3 为等腰三角形的腰,则 x=3 为方程的解,把 x=3 代入方程得 9−12+k=0,解得 k=3; 综上,k 的值为 3 或 4,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的解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 角形的三边关系,注意解得 k 的值之后要看三边能否组成三角形. 与二次函数 y  ax2  bx  c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y  ax  b 8. 一次函数 A. B. C. D. B【答案】 【解析】 【分析】 逐一分析四个选项,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以及对称轴与 y 轴的关系即可得出 a、b 的正负,由此即可得 出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再与函数图象进行对比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A、∵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在 y 轴右侧, ∴a>0,b<0, ∴一次函数图象应该过第一、三、四象限,A 错误; B、∵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在 y 轴左侧, ∴a>0,b>0, ∴一次函数图象应该过第一、二、三象限,B 正确; C、∵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在 y 轴右侧, ∴a<0,b>0, ∴一次函数图象应该过第一、二、四象限,C 错误; D、∵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在 y 轴左侧, ∴a<0,b<0, ∴一次函数图象应该过第二、三、四象限,D 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根据 a、b 的正负确定一次函数图象 经过的象限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个小题,只要求把最后结果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 3  4 3  4 的结果是_______. 9. 计算  【答案】﹣13 【解析】 【分析】 根据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 22【详解】 .3  4 3  4  3  4  316  13  故答案为﹣13. 【点睛】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和二次根式计算,关键在于牢记公式. x 1 x 1 10. 方程 的解是______. xx 1 1x  【答案】 3【解析】 【分析】 x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解整式方程得出 的值,再检验即可得出方程的解. x(x 1) 方程两边都乘以 ,得: (x 1)2  x(x 1) ,x(x 1) 【详解】方程两边都乘以 1x  解得: 检验: ,312x  x(x 1)   0 时, ,391x  所以分式方程的解为 ,313x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分式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步骤:①去分母;②求出整式方程的 解;③检验;④得出结论. 11. 如图,在ABC 中, ACB  90 ,点 为边的中点,连接 ,若 BC  4 CD ,CD  3 ,则 DAB cosDCB 的值为______. 2【答案】 3【解析】 【分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得到 DC=DB,∠DCB=∠B,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 解. 【详解】∵∠ACB=90°,BC=4,CD=3,点 D 是 AB 边的中点, ∴DC=DB, ∴∠DCB=∠B,AB=2CD=6, BC AB 4623cos DCB  cos B  ∴,2故答案为: .3【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直角三角 形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和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ab a12. y  从,,,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分别作为 ,的值,得到反比例函数 ,则这 3 b1 24x些反比例函数中,其图象在二、四象限的概率是______. 2【答案】 3【解析】 【分析】 a, 中任取两个数值作为 , 的值,表示出基本事件的总数,再表示出其积为负值的基础 从,,3 b1 24事件数,按照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a【详解】从 中任取两个数值作为, 的值,其基本事件总数有: ,,,3 b1 24共计 12 种; 其中积为负值的共有:8 种, 823∴其概率为: 12 2故答案为: 3.【点睛】本题结合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考查了概率的计算,能准确写出基本事件的总数,和满足条件 的基本事件数,是解题的关键. 13. 如图,在菱形 中, 是对角线,OA  OB  2 ,⊙O 与边 OB 相切于点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 DOABC AB 面积为_______. 【答案】 2 3 【解析】 【分析】 连接 OD,先求出等边三角形 OAB 的面积,再求出扇形的面积,即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详解】解:如图,连接 OD, ∵AB 是切线,则 OD⊥AB, 在菱形 ∴中, OABC ,AB  OA  OB  2 ∴△AOB 是等边三角形, ∴∠AOB=∠A=60°, ∴OD= ,2sin 60 3 1S 2 3  3 ∴,AOB 260 ( 3)2 360 2∴扇形的面积为: ,22( 3 )  2 3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 .2 3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扇形的面积,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解题 的关键是正确求出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和扇形的面积. 14. 如图,矩形 中, ,,点 P在对角线 上,且 ,连接 并延长,交 ABCD AB  5 AD 12 BD BP  BA AP BQ BQ 的长为_______. Q的延长线于点 ,连接 ,则 DC 【答案】 3 17 【解析】 【分析】 BP AB AB 由矩形的性质求得 BD,进而求得 PD ,再由 AB∥CD 得 定理解得 BQ 即可. ,求得 CQ,然后由勾股 PD DQ CD CQ 【详解】∵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AB  5 AD 12 ∴∠BAD=∠BCD=90º,AB=CD=5,BC=AD=12,AB∥CD, 22∴,又 =5, BP  BA BD  AB  AD 13 ∴PD=8, ∵AB∥DQ, BP AB AB 558∴,即 PD DQ CD CQ 5 CQ 解得:CQ=3, 在 Rt△BCQ 中,BC=12,CQ=3, 2222.BQ  BC  CQ  12  3  3 17 故答案为: 3 17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会利用平 行线成比例定理列相关比例式是解答的关键. 三、解答题(把解答或证明过程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内.) 2020 1  1 2  | 63| 2 3sin45 (2)2020  15. 计算: .  2  5【答案】 2【解析】 【分析】 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积的乘方公式的逆向应用进行计算即可. 2020 1  1 2  | 63| 2 3sin45 (2)2020  【详解】   2  121 (3 6)  2 3  (2 )2020 2221 3 6  6 1 25.2【点睛】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绝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积的乘方公式的逆向应用,熟知以上 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12a a  4 2a,其中 满足 2a  16. 先化简,再求值: .a  2a 3  0 a  2 a2  4a  4 【答案】2a2+4a,6 【解析】 【分析】 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再 代值计算即可求出值. 2a2  4a 12a a  4 ()  【详解】解:原式= a+2 a  2 (a  2)2 2a2 8a a+2 a  4 ==(a  2)2 2a(a  4) (a+2)2 a+2 a  4 =2a(a+2) =2a2+4a. 2∵,a  2a 3  0 ∴a2+2a=3. ∴原式=2(a2+2a)=6.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正确化简分式是解题关键. 17. 如图,在ABC 中, ACB  90 ,点 在AC 的延长线上, 于点 ,若 DBC  ED ,求证: ED  AB ECE  DB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利用 AAS 证明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AED  ABC 【详解】证明:∵ ,ED  AB ∴∠ADE=90°, ∵,ACB  90 ∴∠ACB=∠ADE, 在和中,,ABC AED ACB  ADE A  A BC  ED ∴AED  ABC ∴AE=AB,AC=AD, ∴AE-AC=AB-AD,即 EC=BD.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 18. 某兴趣小组为了测量大楼 的高度,先沿着斜坡 走了 米到达坡顶点 52 BB处,然后在点 处测得大 CD AB 72 楼顶点 的仰角为 C,已知斜坡 的坡度为i 1: 2.4,点 到大楼的距离 为米,求大楼的高度 53 AB AAD 43543sin53  cos53  tan53  .(参考数据: ,,)CD 5【答案】大楼的高度 【解析】 为 52 米 CD 【分析】 过点 B 作 BE⊥AD 于点 E,作 BF⊥CD 于点 F,在 Rt△ABE 中,根据坡度 i 1: 2.4及勾股定理求出 BE 和 AE 的长,进而由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判断四边形 BEDF 是矩形,得到 BF 和 FD 的长,再在 Rt△BCF 中,根据∠CBF 的正切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得到 CF 的长,由 CD=CF+FD 得解. 【详解】解:如下图,过点 B 作 BE⊥AD 于点 E,作 BF⊥CD 于点 F, 在 Rt△ABE 中,AB=52, ∵i 1: 2.4 BE AE 1∴tan∠BAE= =,2.4 ∴AE=2.4BE, 又∵BE2+AE2=AB2, ∴BE2+(2.4BE)2=522, 解得:BE=20, ∴AE=2.4BE=48; ∵∠BED=∠D=∠BFD=90°, ∴四边形 BEDF 是矩形, ∴FD=BE=20,BF=ED=AD-AE=72-48=24; 在 Rt△BCF 中, CF tan∠CBF= ,BF CF 43即:tan53°= =BF 4∴CF= BF=32, 3∴CD=CF+FD=32+20=52. 答:大楼的高度 为52 米. CD 【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仰角的定义,准确确定合适的直角三角形并且根据 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9. 某中学全校学生参加了“交通法规”知识竞赛,为了解全校学生竞赛成绩的情况,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学 60  x  70 70  x  80 80  x  90 ;C: ;D:90  x 100 ,并绘制出如 生的成绩,分成四组:A: 下不完整的统计图. ;B: (1)求被抽取的学生成绩在 C: 组的有多少人; 180  x  90 (2)所抽取学生成绩的中位数落在哪个组内; 1500 60  x  70 (3)若该学校有 名学生,估计这次竞赛成绩在 A: 组的学生有多少人. 【答案】(1)24 人;(2)C 组;(3)150 人. 【解析】 【分析】 (1)根据扇形统计图的 B 组所占比例,条形统计图得 B 在人数,用总人数减去 A,B,D 人数,可得 C 组 人数; (2)根据总人数多少,结合中位数的概念确定即可; (3)根据样本中 A 组所占比例,用总人数乘以比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1)由图可知:B 组人数为 12;B 组所占的百分比为 20%, ∴本次抽取的总人数为: ∴抽取的学生成绩在 C: (2)∵总人数为 60 人, (人), 12  20%  60 80  x  90 组的人数为: 60  6 12 18  24 (人); ∴中位数为第 30,31 个人成绩的平均数, ∵6 12 18  30 ,且 6 12  24  42  30 ∴中位数落在 C 组; 6160  x  70 (3)本次调查中竞赛成绩在 A: 组的学生的频率为: ,60 10 11500 60  x  70 组的学生人数有: 1500 150 故该学校有 名学生中竞赛成绩在 A: (人). 10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件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信息读取,以及总数,频数与频率之间的转化计算,熟知 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my  kx  b A 1,2 B n,1 20. 如图,一次函数 y 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相交于 ,两点. x(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xx轴上的点,若 (2)直线 交轴于点 ,点 CP是的面积是 ,求点 4P的坐标. △ACP AB 2y  x 1 y  【答案】(1)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2)(3,0)或(-5,0) x【解析】 【分析】 my  (1)将点 A 坐标代入 中求得 m,即可得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据此可得点 B 坐标,再根据 A、B x两点坐标可得一次函数表达式; (2)设点 P(x,0),由题意解得 PC 的长,进而可得点 P 坐标. my  【详解】(1)将点 A(1,2)坐标代入 中得:m=1×2=2, x2y 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x2y  将点 B(n,-1)代入 中得: x21 ,∴n=﹣2, n∴B(-2,-1), y  kx  b 将点 A(1,2)、B(-2,-1)代入 中得: k  b  2 k 1 b 1 解得: ,2k  b  1 y  x 1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2)设点 P(x,0), x∵直线 交轴于点 ,CAB ∴由 0=x+1 得:x=﹣1,即 C(-1,0), ∴PC=∣x+1∣, ∵∴的面积是 , 4△ACP 1 x 1  2  4 2x  3, x  5 ∴解得: ,12∴满足条件的点 P 坐标为(3,0)或(-5,0).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会用坐标表示 线段长是解答的关键. 21. 今年史上最长的寒假结束后,学生复学,某学校为了增强学生体质,鼓励学生在不聚集的情况下加强体 育锻炼,决定让各班购买跳绳和毽子作为活动器材.已知购买 根跳绳和 个毽子共需32元;购买 根跳 524绳和 个毽子共需元. 36 3(1)求购买一根跳绳和一个毽子分别需要多少元; (2)某班需要购买跳绳和毽子的总数量是54,且购买的总费用不能超过 元;若要求购买跳绳的数量 260 多于 根,通过计算说明共有哪几种购买跳绳的方案. 20 【答案】(1)购买一根跳绳需要 6 元,一个毽子需要 4 元;(2)方案一:购买跳绳 21 根;方案二:购买跳 绳 22 根 【解析】 【分析】 (1)设购买一根跳绳需要 x 元,一个毽子需要 y 元,依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 (2)设学校购进跳绳 m 根,则购进毽子(54-m)根,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解之得 m 的范围,进而可判断 购买方案. 【详解】(1)设购买一根跳绳需要 x 元,一个毽子需要 y 元, 2x  5y  32 4x  3y  36 依题意,得: ,x  6 y  4 解得: ,答:购买一根跳绳需要 6 元,一个毽子需要 4 元; (2)设学校购进跳绳 m 根,则购进毽子(54-m)根, 6m  4(54  m)  260 根据题意,得: ,解得:m≤22, 又 m﹥20,且 m 为整数, ∴m=21 或 22, ∴共有两种购买跳绳的方案,方案一:购买跳绳 21 根;方案二:购买跳绳 22 根. 【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题意正确列出方程式及不等式是解答 的关键. 22. 如图,在ABC 中, AB  AC ,以 为直径的⊙O 与 BC 相交于点 ,过点 作⊙O 的切线交 AC D D AB 于点 .E(1)求证: ;DE  AC BC 16 (2)若⊙O 的半径为 , ,求 的长. 5DE 【答案】(1)见详解;(2)4.8. 【解析】 【分析】 (1)连接 OD,由 AB=AC,OB=OD,则∠B=∠ODB=∠C,则 OD∥AC,由 DE 为切线,即可得到结论成 立; (2)连接 AD,则有 AD⊥BC,得到 BD=CD=8,求出 AD=6,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 DE 的长 度. 【详解】解:连接 OD,如图: ∵AB=AC, ∴∠B=∠C, ∵OB=OD, ∴∠B=∠ODB, ∴∠B=∠ODB=∠C, ∴OD∥AC, ∵DE 是切线, ∴OD⊥DE, ∴AC⊥DE; (2)连接 AD,如(1)图, ∵AB 为直径,AB=AC, ∴AD 是等腰三角形 ABC 的高,也是中线, 121BC  16  8 ∴CD=BD= ∵AB=AC= ,∠ADC=90°, 2,25 10 22由勾股定理,得: ,AD  10  8  6 11S8 6  10 DE ∵∴,ACD 22DE  4.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 练掌握所学的性质定理,正确的求出边的长度. 的对角线 23. 如图 1,四边形 ,相交于点 ,,OA  OC OB  OD  CD .ABCD AC OBD 图 1 图 2 (1)过点 作交于点 ,求证: E;AE / /DC ABD AE  BE (2)如图 2,将 沿△ABD AB 翻折得到 .△ABD ①求证: ;BD / /CD 2②若 ,求证: .AD / /BC CD  2OD  BD 【答案】(1)见解析;(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连接 CE,根据全等证得 AE=CD,进而 AECD 为平行四边形,由OB=OD  CD 进行等边代换,即可 得到 ;AE  BE (2)①过 A 作 AE∥CD 交 BD 于 E,交 BC 于 F,连接 CE, ,得 ,利用翻折 AE  BE ABE  BAE 的性质得到 ,即可证明;②证△BEF≌△CDE,从而得 BFE  CED ,进而得 D BA  BAE CD DE ∠CED=∠BCD,且 CDE  BDC ,得到△BCD∽△CDE,得 【详解】解:(1)连接 CE, ,即可证明. BD CD ∵∴∵,AE / /DC OAE  OCD OAE  OCD ,,,OA  OC AOE  COD ,∴△OAE≌△OCD, ∴AE=CD, ∴四边形 AECD 为平行四边形, ∴AE=CD,OE=OD, ∵OB=OD  CD=OE+BE ,∴CD=BE, ∴;AE  BE (2)①过 A 作 AE∥CD 交 BD 于 E,交 BC 于 F,连接 CE, 由(1)得, ,AE  BE ∴,ABE  BAE 由翻折的性质得 ,D BA  ABE ∴,D BA  BAE ∴BD / /AF ,;∴BD / /CD BD / /AF , , ②∵ AD / /BC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AFBD ∴∴∵,,D =AFB BD’  AF ,AF  BD ,AE  BE ∴EF=DE, ∵四边形 AECD ∴CD=AE=BE, ∵AF∥CD, ∴是平行四边形, ,BEF  CDE ∵EF=DE,CD=BE, ,BEF  CDE ∴△BEF≌△CDE(SAS), ∴∵BFE  CED BFE  BCD ,,∴∠CED=∠BCD, 又∵∠BDC=∠CDE, ∴△BCD∽△CDE, CD DE 2∴,即 ,CD  BD DE BD CD ∵DE=2OD, 2∴.CD  2OD  BD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综合,熟练掌握各图形的性质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2y两点,与 轴相交于点 x24. 如图,抛物线 y  ax  bx  6 与 轴相交于 ,B,OA  2 ,,直 COB  4 A线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在直线 右侧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连接 l,AD BD ,BC ,.lCD D的(1)求抛物线 函数表达式; 9x(2)若点 在轴的下方,当 的面积是 时,求 2的面积; BCD D△ABD x(3)在(2)的条件下,点 是轴上一点,点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 ,使得以点 NB,NM,,为顶点,以 为一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 NNDMBD 明理由. 15 415 3315 4y  x2  x  6 N 1, N 1 14, 【 答 案 】( 1 ) ;( 2 ) ;( 3 ) 存 在 , 或或44215 N 1+ 14, .4【解析】 【分析】 (1)直接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函数解析式; (2)先求出函数的对称轴和直线 BC 的函数表达式,过 D 作 DE⊥OB 交 OB 于点 F,交 BC 于点 E,用式子 表示出 的面积从而求出D 的坐标,进一步可得 的面积; BCD △ABD MB//ND,MB=ND (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 ,结合对称轴和点 D 坐标易得点 N 的坐标. 【详解】解:(1)∵OA=2,OB=4, ∴A(-2,0),B(4,0), 将 A(-2,0),B(4,0)代入 y  ax2  bx  6 得: 4a  2b  6  0 ,16a  4b  6  0 332a  ,b   解得: 433y  x2  x  6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42332C(0,6) 的y  x  x  6 (2)由(1)可得抛物线 y  kx  m 对称轴 l: ,,x 1 42设直线 BC: ,4k  m  0 可得: m  6 3k  ,m  6 解得 ∴直线 BC 的函数表达式为: 如图 1,过 D 作 DE⊥OB 交 OB 于点 F,交 BC 于点 E, ,23y  x  6 ,2333D(d, d2  d  6) E(d, d  6) 设∴,则 ,4223DE  d2  3d ,412392 d2  3d 4  由题意可得 42整理得 d  4d  3  0 d 1 d  3 解得 (舍去), 1215 D 3, ∴,415 DF  , AB  6 ∴∴41SABDF ABD 2115  6 2415 ;4(3)存在 15 433y  x2  x  6 D 3, 由(1)可得抛物线 ①如图 2 的对称轴 l: ,由(2)知 ,x 1 42当MB//ND,MB=ND 时,四边形 BDNM 即为平行四边形, 此时 MB=ND=4,点 M 与点 O 重合,四边形 BDNM 即为平行四边形, 33y  x2  x  6 ∴由对称性可知 N 点横坐标为-1,将 x=-1 代入 4215 y=- 解得 415 4N 1, ∴此时 ,四边形 BDNM 即为平行四边形. ②如图 3 当MN//BD,MN=BD 时,四边形 BDMN 为平行四边形, 过点 N 做 NP⊥x 轴,过点 D 做 DF⊥x 轴,由题意可得 NP=DF 15 ∴此时 N 点纵坐标为 43315 y  x2  x  6 将 y= 代入 ,44234315 x2  x  6= 得,解得: x =1± 14 2415 15 N 1 14, N 1+ 14, ∴此时 或,四边形 BDMN 为平行四边形. 4415 415 15 N 1, N 1 14, N 1+ 14, 或综上所述, 或.4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首先要掌握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其次要添加恰当的辅助线,灵 活运用面积公式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应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题. 本试卷的题干 0635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