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陕西中考数学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01. 计算: -3 () 13A. B. C. 3D. 10A【答案】 【解析】 【分析】 直接根据 0 指数幂的含义进行解答即可. 0【详解】 -3 1,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了 0 指数幂,熟练掌握“任何非 0 数的 0 次幂都等于 1”是解题的关键. 2. 如图,是由两个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A. B. C. D. D【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俯视图是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俯视图为从上往下看, 所以小正方形应在大正方形的右上角,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熟知俯视图是从上方看得到的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3. 如图,OC 是∠AOB 的角平分线,l//OB,若∠1=52°,则∠2 的度数为( )A. B. C. D. 69° 52° 54° 64° C【答案】 【解析】 【分析】 先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AOB=128°,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BOC=64°,继而根据平行 线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l//OB, ∴∠1+∠AOB=180°, ∴∠AOB=128°, ∵OC 平分∠AOB, ∴∠BOC=64°, 又∵l//OB, ∴∠2=∠BOC=64°,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y 2x 4. 若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 O(a-1,4),则 a 的值为( B. C. )A. D. 2-1 01A【答案】 【解析】 【分析】 把点(a-1,4)直接代入正比例函数 y=-2x 中求解即可. y 2x 【详解】∵函数 过 O(a-1,4), 2(a 1) 4 ∴∴,,a 1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知正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一定满足正比例 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5.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23a2b 6a4b2 2a2 3a2 6a2 A. C. B. D. 2a b a2 b2 a2 2a2 a2 D【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单项式乘法法则、积的乘方法则、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法则逐一进行计算即可. 4 ,故 A 选项错误; 2a2 3a2 6a 【详解】A. 23a2b 9a4b2 ,故 B 选项错误; B. 2a b a2 2ab b2 ,故 C 选项错误; C. D. a2 2a2 a 2 ,正确,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了单项式乘法、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等运算,熟练掌握各运算的运算 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6. 如图,在△ABC 中,∠B=30°,∠C=45°,AD 平分∠BAC 交 BC 于点 D,DE⊥AB,垂足为 E。若 DE=1, 则 BC 的长为( )A. B. C. D. 32+ 2 3 3 2 2A【答案】 【解析】 【分析】 如图,过点 D 作 DF⊥AC 于 F,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 DF=DE=1,在 Rt△BED 中,根据 30 度角所对直角 边等于斜边一半可得 BD 长,在 Rt△CDF 中,由∠C=45°,可知△CD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 求得 CD 的长,继而由 BC=BD+CD 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如图,过点 D 作 DF⊥AC 于 F, ∵AD 为∠BAC 的平分线,且 DE⊥AB 于 E,DF⊥AC 于 F, ∴DF=DE=1, 在 Rt△BED 中,∠B=30°, ∴BD=2DE=2, 在 Rt△CDF 中,∠C=45°, ∴△CD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F=DF=1, DF2 CF2 ∴CD= =,2∴BC=BD+CD= 故选 A. ,2 2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含 30 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正确添加辅助线, 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y 3x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函数 的图象向上平移 6 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的图象与 x 轴的交点坐标为 ()A. B. C. D. (-6,0) (2,0) (-2,0) (6,0) B【答案】 【解析】 【分析】 先求出平移后的解析式,继而令 y=0,可得关于 x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 y 3x y 3x 6 【详解】根据函数图象平移规律,可知 向上平移 6 个单位后得函数解析式应为 ,xy 0 此时与 轴相交,则 ,即 ,∴,3x 6 0 x 2 ∴点坐标为(-2,0),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先出平移后的解析式是解 题的关键. 8.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3,BC=6,若点 E,F 分别在 AB,CD 上,且 BE=2AE,DF=2FC,G,H 分 别是 AC 的三等分点,则四边形 EHFG 的面积为( )3A. B. C. D. 4122C【答案】 【解析】 【分析】 如图,延长 FH 交 AB 于点 M,由 BE=2AE,DF=2FC,G、H 分别是 AC 的三等分点,证明 EG//BC, FH//AD,进而证明△AEG∽△ABC,△CFH∽△CAD,进而证明四边形 EHFG 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如图,延长 FH 交 AB 于点 M, ∵BE=2AE,DF=2FC,AB=AE+BE,CD=CF+DF, ∴AE:AB=1:3,CF:CD=1:3, 又∵G、H 分别是 AC 的三等分点, ∴AG:AC=CH:AC=1:3, ∴AE:AB=AG:AC,CF:CD=CH:CA, ∴EG//BC,FH//AD, ∴△AEG∽△ABC,△CFH∽△CDA,BM:AB=CF:CD=1:3,∠EMH=∠B, ∴EG:BC=AE:AB=1:3,HF:AD=CF:CD=1:3,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AB=3,BC=6, ∴CD=AB=3,AD=BC=6,∠B=90°, ∴AE=1,EG=2,CF=1,HF=2,BM=1, ∴EM=3-1-1=1,EG=FH, / / ∴EG FH, ∴四边形 EHFG 为平行四边形, ∴S 四边形 EHFG=2×1=2,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和灵活 运用相关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9. 如图,AB 是⊙O 的直径,EF,EB 是⊙O 的弦,且 EF=EB,EF 与 AB 交于点 C,连接 OF,若 ∠AOF=40°,则∠F 的度数是( )A. B. C. D. 55° 20° 35° 40° B【答案】 【解析】 【分析】 连接 FB,由邻补角定义可得∠FOB=140°,由圆周角定理求得∠FEB=7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 ∠OFB、∠EFB 的度数,继而根据∠EFO=∠EBF-∠OFB 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连接 FB, 则∠FOB=180°-∠AOF=180°-40°=140°, 1∴∠FEB= ∠FOB=70°, 2∵FO=BO, ∴∠OFB=∠OBF=(180°-∠FOB)÷2=20°, ∵EF=EB, ∴∠EFB=∠EBF=(180°-∠FEB)÷2=55°, ∴∠EFO=∠EBF-∠OFB=55°-20°=35°,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 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y x2 2m 1 x 2m 4 y x2 3m n x n 10.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抛物线 与关于 y 轴对 称,则符合条件的 m,n 的值为( )5m= ,n= 718 7A. -B. C. D. m=5,n= -6 m= -1,n=6 m=1,n= -2 D【答案】 【解析】 【分析】 由两抛物线关于 y 轴对称,可知两抛物线的对称轴也关于 y 轴对称,与 y 轴交于同一点,由此可得二次项 系数与常数项相同,一次项系数互为相反数,由此可得关于 m、n 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 【详解】关于 y 轴对称,二次项系数与常数项相同,一次项系数互为相反数, 2m 1 3m n n 2m 4 ∴,m 1 解之得 ,n 2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 y 轴对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间的关系,弄清系数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311. 已知实数 ___ ,其中为无理数的是 .,0.16, ,,,3425 23【答案】 3,,4 【解析】 【分析】 根据无理数概念结合有理数概念逐一进行分析即可. 1【详解】 是有理数,0.16 是有理数, =5 是有理数, 3 是无理数, 是无理数, 是无理数, 3425 23所有无理数 故答案为: 是,,,343,,.3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定义.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三类:①π 类,如 2π,3π 等;②开方 3开不尽的数,如 ,等;③虽有规律但是无限不循环的数,如 0.1010010001…,等.注意解答此类问题 52时,常常要结合有理数概念来求解. 12. 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3,则其较长的一条对角线长为 ___ .【答案】6. 【解析】 【分析】 根据正六边形的半径就是其外接圆半径,则最长的对角线就是外接圆的直径,据此进行求解即可. 360 【详解】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 =60°, 6∴△AOB 是等边三角形, ∴OB=AB=3, ∴BE=2OB=6, 即正六边形最长的对角线为 6, 故答案为:6.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与圆,正确把握正六边形的中心角、半径与正六边形的最长对角线的关系是 解题的关键. 13. 如图,D 是矩形 AOBC 的对称中心,A(0,4),B(6,0),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D,交 AC 于 ___ 点 M,则点 M 的坐标为 .3( ,4) 【答案】 2【解析】 【分析】 如图,连接 AB,作 DE⊥OB 于 E,根据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可得 D 是 AB 的中点,继而求出点 D 的坐标, ky D(3,2),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然后根据点 MM 的纵 x坐标和 A 的纵坐标相同,继而可求得点 M 的横坐标,由此即可得答案. 【详解】如图,连接 AB,作 DE⊥OB 于 E, ∴DE∥y 轴, ∵D 是矩形 AOBC 的中心, ∴D 是 AB 的中点, ∴DE 是△AOB 的中位线, ∵OA=4,OB=6, 11∴DE= OA=2,OE= OB=3, 22∴D(3,2), kxy y 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k 32 6 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x∵AM∥x 轴, ∴M 的纵坐标和 A 的纵坐标相等为 4, 6632y 把 y=4 代入 ,得 4= ,解得:x= ,xx3∴M 点的横坐标为 ,23( ,4) ∴点 M 的坐标为 ,23( ,4) 故答案为: .2【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对称性,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中位线等知识,熟练掌握 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14. 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AB=8,AC 与 BD 交于点 O,N 是 AO 的中点,点 M 在 BC 边上,且 ___ BM=6. P 为对角线 BD 上一点,则 PM—PN 的最大值为 .【答案】2. 【解析】 【分析】 PN PN 如图所示,以 BD 为对称轴作 N 的对称点 ,连接 ,根据对称性质可知, ,由此可得 NPN P, M , N ,当 三点共线时,取“=”,此时即 PM—PN 的值最大,由正方形的性质求出 AC PM PN MN CM CN 13的 长 , 继 而 可 得 ,, 再 证 明 , 可 得PM∥AB∥CD , AN 6 2 ON ON 2 2 BM AN ∠90°,判断出△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得 长即可得答案. CMN N CM N M ,∴ PN PN 【详解】如图所示,以 BD 为对称轴作 N 的对称点 ,连接 ,根据对称性质可知, NPN P, M , N ,当 三点共线时,取“=”, PM PN MN ∵正方形边长 为8, ∴AC= AB= ,28 2 ∵O 为 AC 中点, ∴AO=OC= ,4 2 ∵N 为 OA 中点, ∴ON= ,2 2 ∴∴,ON ON 2 2 ,AN 6 2 ∵BM=6, ∴CM=AB-BM=8-6=2, CM CN 13∴,BM AN ∴PM∥AB∥CD,∠ 90°, CMN ∵∠ =45°, N CM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N CM ∴CM= =2, N M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最值问题 等,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 78 分) 2 1 315. 计算: -2 -27 1- 3- 2 【答案】1+ 3【解析】 【分析】 按顺序先分别进行立方根的运算、绝对值的化简、负指数幂的运算,然后再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原式=-2×(-3)+ -1-4 3=1+ .3【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涉及了立方根、负整数指数幂等,熟练掌握各运算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 关键. a 2 8a a 2 16. 化简: a 2 a2 4 a2 2a 【答案】a 【解析】 【分析】 括号内先通分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然后再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即可. 2a 2 8a aa 2 【详解】原式= a 2 a 2 a 2 2a 2 a a 2 =a 2 a 2 a 2 =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7. 如图,在△ABC 中,AB=AC,AD 是 BC 边上的高。请用尺规作图法,求作△ABC 的外接圆。(保留作图 痕迹,不写做法) .【答案】如图所示见解析 【解析】 【分析】 分别以 A、C 为圆心,大于 AC 的一半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 AC 的两侧分别交于两点,过这两点作直线, 与 AD 交于点 O,然后以点 O 为圆心,以 AO 长为半径画圆即可. 【详解】如图所示,⊙O 即为△ABC 的外接圆. 【点睛】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三角形的外接圆,正确把握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 线的交点是解题的关键. 18. 如图,点 A,E,F 在直线 l 上,AE=BF,AC//BF,且 AC=BD,求证:CF=DE .【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 利用 SAS 证明△ACF≌△BD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 【详解】∵AE=BF, ∴AF=BE, ∵AC∥BD, ∴∠CAF=∠DBE, 又 AC=BD, ∴△ACF≌△BDE(SAS), ∴CF=DE.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19. 本学期初,某校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开展了以“不忘初心,缅怀革命先烈,奋斗新时代” 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校德育处对本校七年级学生四月份“阅读该主题相关书籍的读书量”(下面简称:“读书 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并对所有随机抽取学生的“读书量”(单位:本)进行了统计,如下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上面两幅统计图,填出本次所抽取学生四月份“读书量”的众数为 (2)求本次所抽取学生四月份“读书量”的平均数; ;(3)已知该校七年级有 1200 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中,四月份“读书量”为 5 本的学生人数。 【答案】(1)如图所示,众数为 3(本);(2)平均数为 3;(3)四月份“读书量”为 5 本的学生人数为 120 人. 【解析】 【分析】 的(1)根据读书量为 1 本 人数以及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本次所抽取的学生数,然后乘以读书量为4 本的百分比 求出 4 本的人数,据此补全条形图,用 1 减去其余的百分比求出 3 本的百分比,据此补全扇形图,根据条 形图即可求得众数; (2)根据条形图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3)用 1200 乘以 5 本所占的比例即可得. 【详解】(1)抽取的学生数为:3÷5%=60 人, 读书量为 4 本的人数为:60×20%=12(人), 读书量为 3 本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为:1-5%-30%-20%-10%=35%, 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 读书量为 3 本的人数最多,所以“读书量”的众数为:3, 故答案为:3. 31182 213124 65 3 (2)平均数= ;318 2112 6 61200 120 (3)四月份“读书量”为 5 本的学生人数= (人). 60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等,从不同的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是 解题的关键. 的20. 小明利用刚学过 测量知识来测量学校内一棵古树的高度。一天下午,他和学习小组的同学带着测量工 具来到这棵古树前,由于有围栏保护,他们无法到达古树的底部 B,如图所示。于是他们先在古树周围的空 地上选择一点 D,并在点 D 处安装了测量器 DC,测得古树的顶端 A 的仰角为 45°;再在 BD 的延长线上确 定一点 G,使 DG=5 米,并在 G 处的地面上水平放置了一个小平面镜,小明沿着 BG 方向移动,当移动带 点 F 时,他刚好在小平面镜内看到这棵古树的顶端 A 的像,此时,测得 FG=2 米,小明眼睛与地面的距离 EF=1.6 米,测倾器的高度 CD=0.5 米。已知点 F、G、D、B 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 EF、CD、AB 均垂直于 FB,求这棵古树的高度 AB。(小平面镜的大小忽略不计) 【答案】这棵古树的高 AB 为 18m. 【解析】 【分析】 如图,过点 C 作 CH⊥AB 于点 H,则 CH=BD,BH=CD=0.5,继而可得 AB=BD+0.5,再证明△EFG∽△ABC, EF FG 1.6 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 ,即 ,由此求得 BD 长,即可求得 AB 长. AB BG BD 0.5 5 BD 【详解】如图,过点 C 作 CH⊥AB 于点 H, 则 CH=BD,BH=CD=0.5, 在 Rt△ACH 中,∠ACH=45°, ∴AH=CH=BD, ∴AB=AH+BH=BD+0.5, ∵EF⊥FB,AB⊥FB, ∴∠EFG=∠ABG=90°, 由题意,易知∠EGF=∠AGB, ∴△EFG∽△ABG, EF FG 1.6 2∴,即 ,AB BG BD 0.5 5 BD 解得:BD=17.5, ∴AB=17.5+0.5=18(m), ∴这棵古树的高 AB 为 18m.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添加辅助线构建直角三角形是 解题的关键. 21. 根据记录,从地面向上 11km 以内,每升高 1km,气温降低 6℃;又知在距离地面 11km 以上高空,气温 几乎不变。若地面气温为 m(℃),设距地面的高度为 x(km)处的气温为 y(℃) (1)写出距地面的高度在 11km 以内的 y 与 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上周日,小敏在乘飞机从上海飞回西安途中,某一时刻,她从机舱内屏幕显示的相关数据得知,飞机 外气温为-26℃时,飞机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7km,求当时这架飞机下方地面的气温;小敏想,假如飞机当时 在距离地面 12km 的高空,飞机外的气温是多少度呢?请求出假如当时飞机距离地面 12km 时,飞机外的气 温。 【答案】(1)y=m-6x;(2)当时飞机距地面 12km 时,飞机外的气温为-50℃ 【解析】 【分析】 (1)根据从地面向上 11km 以内,每升高 1km,气温降低 6℃即可写出函数表达式; (2)将 x=7,y=-26 代入(1)中的解析式可求得当时地面的气温;根据地面气温以及飞机的高度利用(1)中的 解析式即可求得飞机距离地面 12km 时,飞机外的气温. 【详解】(1) ∵从地面向上 11km 以内,每升高 1km,气温降低 6℃,地面气温为 m(℃),距地面的高度为 x(km) 处的气温为 y(℃), ∴y 与 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m-6x(0≤x≤11); (2)将 x=7,y=-26 代入 y=m-6x,得-26=m-42, ∴m=16, ∴当时地面气温为 16℃; ∵x=12>11, ∴y=16-6×11=-50(℃), 假如当时飞机距地面 12km 时,飞机外的气温为-50℃.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弄清题意,正确分析各量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2. 现有 A、B 两个不透明袋子,分别装有 3 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A 袋装有 2 个白球,1 个红 球;B 袋装有 2 个红球,1 个白球。 (1)将 A 袋摇匀,然后从 A 袋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求摸出小球是白色的概率; (2)小华和小林商定了一个游戏规则:从摇匀后的 A,B 两袋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摸出的这两个小球, 若颜色相同,则小林获胜;若颜色不同,则小华获胜。请用列表法或画出树状图的方法说明这个游戏规则 对双方是否公平。 2【答案】(1)P(摸出白球)= ;(2)这个游戏规则对双方不公平. 3【解析】 【分析】 (1)根据 A 袋中共有 3 个球 ,其中2 个是白球,直接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2)列表得到所有等可能的结果,然后分别求出小林获胜和小华获胜的概率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1)A 袋中共有 3 个球,其中有 2 个白球, 2∴P(摸出白球)= ;3(2)根据题意,列表如下: 红 1 红 2 白白 1 白 2 红(白 1,红 1) (白 2,红 1) (红,红 1) (白 1,红 2) (白 2,红 2) (红,红 2) (白 1,白) (白 2,白) (红,白) 由上表可知,共有 9 种等可能结果,其中颜色相同的结果有 4 种,颜色不同的结果有 5 种, 459∴P(颜色相同)= ,P(颜色不同)= ,94959∵<,∴这个游戏规则对双方不公平.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判断游戏的公平性,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 总情况数之比. 23. 如图,AC 是⊙O 的一条弦,AP 是⊙O 的切线。作 BM=AB 并与 AP 交于点 M,延长 MB 交 AC 于点 E, 交⊙O 于点 D,连接 AD. (1)求证:AB=BE; (2)若⊙O 的半径 R=5,AB=6,求 AD 的长. 48 5【答案】(1)见解析;(2) AD= 。【解析】 【分析】 (1)由切线的性质可得∠BAE+∠MAB=90°,进而得∠AEB+∠AMB=90°,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MAB= ∠AMB,继而得到∠BAE=∠AEB,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得结论; (2)连接 BC,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得∠ABC=90°,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 BC=8,证明 AC BC 48 5△ABC∽△EAM,可得∠C=∠AME, ,可求得 AM= ,再由圆周角定理以及等量代换可得∠D EM AM 48 =∠AMD,继而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求得 AD=AM= .5【详解】(1)∵AP 是⊙O 的切线, ∴∠EAM=90°, ∴∠BAE+∠MAB=90°,∠AEB+∠AMB=90°, 又∵AB=BM, ∴∠MAB=∠AMB, ∴∠BAE=∠AEB, ∴AB=BE; (2)连接 BC, ∵AC 是⊙O 的直径, ∴∠ABC=90° 在 Rt△ABC 中,AC=10,AB=6, AC2 AB2 ∴BC= =8, 由(1)知,∠BAE=∠AEB, 又∠ABC=∠EAM=90°, ∴△ABC∽△EAM, AC BC ∴∠C=∠AME, ,EM AM 10 8即,12 AM 48 ∴AM= ,5又∵∠D=∠C, ∴∠D=∠AMD, 48 ∴AD=AM= 5.【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等知 识,准确识图,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y ax2 c a x c 经过点 A(-3,0)和点 B(0,-6),L 关 2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 L: 于原点 O 对称的抛物线为 .L(1)求抛物线 L 的表达式; (2)点 P 在抛物线 上,且位于第一象限,过点P 作 PD⊥y 轴,垂足为 D.若△POD 与△AOB 相似,求符 L合条件的点 P 的坐标. 3234【答案】(1) y=-x2-5x-6;(2)符合条件的点 P 的坐标为(1,2)或(6,12)或( ,)或(4,2)。 【解析】 【分析】 (1)利用待定系数法进行求解即可得; (2)由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可知点 A(-3,0)、B(0,-6)在 L′上的对应点分别为 A′(3,0)、B′(0,6),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抛物线 L′的表达式为 y=x2-5x+6,设 P(m,m2-5m+6)(m>0),根据 PD⊥y 轴,可 得点 D 的坐标为(0,m2-5m+6),可得 PD=m,OD=m2-5m+6,再由 Rt△POD 与 Rt△AOB 相似,分 Rt△PDO∽Rt△AOB 或 Rt△ODP∽Rt△AOB 两种情况,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别进行求解即可得. 9a 3 c a c 0 【详解】(1)由题意,得 ,c 6 a 1 c 6 解得: ,∴L:y=-x2-5x-6; (2)∵抛物线 L 关于原点 O 对称的抛物线为 ,L∴点 A(-3,0)、B(0,-6)在 L′上的对应点分别为 A′(3,0)、B′(0,6), ∴设抛物线 L′的表达式 y=x2+bx+6, 将 A′(3,0)代入 y=x2+bx+6,得 b=-5, ∴抛物线 L′的表达式为 y=x2-5x+6, ∵A(-3,0),B(0,-6), ∴AO=3,OB=6, 设 P(m,m2-5m+6)(m>0), ∵PD⊥y 轴, ∴点 D 的坐标为(0,m2-5m+6), ∵PD=m,OD=m2-5m+6, ∵Rt△PDO 与 Rt△AOB 相似, ∴有 Rt△PDO∽Rt△AOB 或 Rt△ODP∽Rt△AOB 两种情况, PD OD mm2 5m 6 ,①当 Rt△PDO∽Rt△AOB 时,则 ,即 AO BO 36解得 m1=1,m2=6, ∴P1(1,2),P2(6,12); PD OD mm2 5m 6 ,②当 Rt△ODP∽Rt△AOB 时,则 ,即 BO AO 633解得 m3= ,m4=4, 2323∴P3( ,),P4(4,2), 4∵P1、P2、P3、P4 均在第一象限, 3234∴符合条件的点 P 的坐标为(1,2)或(6,12)或( ,)或(4,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题,涉及了待定系数法、关于原点对称的抛物线的特点、相似三角形 的判定与性质等,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正确把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5. 问题提出: (1)如图 1,已知△ABC,试确定一点 D,使得以 A,B,C,D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请画出这 个平行四边形; 问题探究: (2)如图 2,在矩形 ABCD 中,AB=4,BC=10,若要在该矩形中作出一个面积最大的△BPC,且使∠BPC= 90°,求满足条件的点 P 到点 A 的距离; 问题解决: 3( )如图3,有一座草根塔 A,按规定,要以塔 A 为对称中心,建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 的草根景区 BCDE。根据实际情况,要求顶点 B 是定点,点 B 到塔 A 的距离为 50 米,∠CBE=120°,那么, 是否可以建一个满足要求的面积最大的平行四边形景区 BCDE?若可以,求出满足要求的平行四边形 BCDE 的最大面积;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塔 A 的占地面积忽略不计) 1D2【答案】( )点所在的位置见解析;( )AP的长为 2或 8;(3)可以,符合要求的□BCDE 的最大面积 2为.5000 3m 【解析】 【分析】 (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分三种情况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到点 D 的位置即可; (2)由题意可知点 P 在边 AD 上时,△BPC 的面积最大,为满足∠BPC=90°,根据 AB 比 BC 的一半小,以 BC 为直径画圆,圆与 AD 的交点即可满足条件的点 P,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即可; (3)可以,如图所示,连接 BD,由已知可得 BD=100,∠BED=60°,作△BDE 的外接圆⊙O,则点 E 在优弧 BD 上,取 的中点 ,则可得△ E B, E D E O C并延长,经过点 A 至 , ,连接 BE D 为正三角形,连接 EBED BC ,C D 使,连接 ,可得四边形 为菱形,且∠ °,作 EF⊥BD,垂足为 F, C BE120 E A AC E BC D 11SBD EF BD E A S 连接 EO,则 可求得答案. ,则有 BE D ,据此即 EF EO OA E O OA E A BDE 22【详解】(1)如图所示,有三个符合条件的平行四边形; (2)如图, ∵AB=4,BC=10, ∴取 BC 的中点 O,则 OB>AB, P, P ∴以点 O 为圆心,OB 长为半径作⊙O,⊙O 一定于 AD 相交于 2 两点, 1PB, PO, PC 连接 ,111∵∠BPC=90°,点 P 不能在矩形外; PP∴△BPC 的顶点 P 在 1 或 2 位置时,△BPC 的面积最大, PE AP BE OB OE 53 2 作⊥BC,垂足为 E,则 OE=3,∴ AP 8 ,11由对称性得 ,2综上可知 AP 的长为 2 或 8; (3)可以,如图所示,连接 BD, ∵A 为平行四边形 BCDE 的对称中心,BA=50,∠CBE=120°, ∴BD=100,∠BED=60°, 作△BDE 的外接圆⊙O,则点 E 在优弧 上,取 的中点 ,E B, E D ,连接 EBED BD 则,且∠ =60°,∴△ BE D 为正三角形, E B E D BE D BC ,C D ,连接 并延长,经过点 A 至 C,使 ,连接 E O E A AC ∵⊥BD, E A ∴四边形 为菱形,且∠ °, E BC D C BE120 作 EF⊥BD,垂足为 F,连接 EO,则 ,EF EO OA E O OA E A 121SSBD EF BD E A SBE D ∴∴,BDE 2 S菱形BC DE =2SBDE 1002 sin 60 5000 3(m2 ) ,BCDE 2所以符合要求的□BCDE 的最大面积为 .5000 3m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圆周角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 质等,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正确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声明: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