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版)下载

2016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版)下载

  • 最近更新2023年07月17日






2016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341. - 的相反数是() 34344343A. - B. - C. D. 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3a+2a=5 a2 B. a6÷a2= a3 C. (-3a3)2=9a6 D. (a+2)2=a2+4 3.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面积为4400000m2,数据4400000用科学记数法 表示为( )A. 4.4×106 B. 44×105 C. 4×106 D. 0.44×107 4. 一个几何体及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那么它的左视图正确的是(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了解飞行员视力的达标率应使用抽样调查 B. 一组数据3,6,6,7,9的中位数是6 C. 从2000名学生中选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样本容量为2000 D. 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是10 6. 如图所示,AB∥CD,EF⊥BD,垂足为E,∠1=50°,则∠2的度数为( ) A. 50° B. 40°C. 45° D. 25° 7. 如图,O是边长为4cm的正方形ABCD的中心,M是BC的中点,动点P由A开始 沿折线A—B—M方向匀速运动,到M时停止运动,速度为1cm/s. 设P点的运动时间为t(s),点P的运动路径与OA、OP所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cm2) ,则描述面积S(cm2)与时间t(s)的关系的图像可以是( ) ABCD8. 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AM、BN是⊙O的两条切线,D、C分别在AM、B N上,DC切⊙O于点E,连接OD、OC、BE、AE,BE与OC相交于点P,AE与O D相交于点Q,已知AD=4,BC=9. 以下结论: 13 218 13 23①⊙O的半径为 ②OD∥BE ③PB= 13 ④tan∠CEP=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1个 B. 2个 C.3个 D. 4个 9. 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 (a≠0)的图像与x轴正半轴相交于A、B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对称轴为直线x=2,且OA=O C. 则下列结论: 1a①abc>0 ②9a+3b+c<0 ③c>-1 ④关于x的方程ax2+bx+c=0 (a≠0)有一个根为- 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有( )A. 1个 B. 2个 C.3个 D. 4个 10.如图,菱形ABCD的边AB=8,∠B=60°,P是AB上一点,BP=3 ,Q是CD边上一动点,将梯形APQD沿直线PQ折叠,A的对应点为A′。当CA′的长度最小时, CQ的长为( ) 13 A.5 B.7 C.8 D. 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方程x2-3=0的根是 2x  3  3x  2 12.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2(x  2)  3x  6 13.如图,扇形OAB中,∠AOB=60°,OA=6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14.如图,已知直线 k2 xy  k1x  b 与x轴、y轴相交于P、Q两点,与y= 的图像相交于A(-2,m)、B(1, 12n)两点,连接OA、OB. 给出下列结论: ①k1k2<0;②m+ n=0; ③S =△AOP k2 xS△BOQ;④不等式k1x+b> 的解集是x<-2或0<x<1,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 .  15.如图,AB=6,O是AB的中点,直线l经过点O,∠1=120°,P是直线l上一点。当△AP B为直角三角形时,AP= .4316.如图,直线l:y=- x,点A1坐标为(-3,0). 过点A1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1,以原点O为圆心,OB1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负半轴 于点A2,再过点A2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2,以原点O为圆心,OB2长为半径画弧交 x轴负半轴于点A3,…,按此做法进行下去,点A2016的坐标为 .三、解答题(17题6分,18. 19题8分,20. 21题9分,22. 23题10分,24题12分) 11 17. 计算(本题满分6分) 3  2  ( 20151)   2sin45  2cos30  ( )2015 18.(本题满分8分)如图,□A BCD中,BD是它的一条对角线,过A、C两点作AE⊥BD,CF ⊥BD,垂足分别为E、F,延长AE、CF分别交CD、AB于M、N。 (1)(4分)求证:四边形CMAN是平行四边形。 (2)(4分)已知DE=4,FN=3,求BN的长。 19. (本题满分8分)为了解学生的艺术特长发展情况,某校音乐组决定围绕在“舞蹈、乐 器、声乐、戏曲、其它活动”项目中,你最喜欢哪一项活动(每人只限一项)的问题, 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如下两幅不完整的 统计图。 请你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 (1)(3分)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查了 名学生。其中喜欢“舞蹈”活动项目的人数占抽查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扇形统计图中喜欢“戏曲”部分扇形的圆心角为 度。 (2)(1分)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 (3)(4分)若在“舞蹈、乐器、声乐、戏曲”项目中任选两项成立课外兴趣小组,请用 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恰好选中“舞蹈、声乐”这两项的概率。 20. (本题满分9分)关于x的方程(k-1)x2+2kx+2=0 (1)(4分)求证:无论k为何值,方程总有实数根。[来源:Z_xx_k.Com] x2 x1 x1 x2 (2)(5分)设x1,x2是方程(k-1)x2+2kx+2=0的两个根,记S= ++x1+x2,S的值能为2吗?若能,求出此时k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1.(本题满分9分)为了维护海洋权益,新组建的国家海洋局加大了在南海的巡逻力度。 一天,我两艘海监船刚好在我某岛东西海岸线上的A、B两处巡逻,同时发现一艘不明 国籍的船只停在C处海域。如图所示,AB=60 6  2 海里,在B处测得C在北偏东4 5º的方向上,A处测得C在北偏西30º的方向上,在海岸线AB上有一灯塔D,测得AD= 120 6  2 海里。 (1)(4分)分别求出A与C及B与C的距离AC,BC(结果保留根号) (2)(5分)已知在灯塔D周围100海里范围内有暗礁群,我在A处海监船沿AC前往C处 盘查,途中有无触礁的危险?                         (参考数据: 2 =1.41, 3 =1.73, 6 =2.45)      22.(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º,AO是△ABC的角平分线。以O为 圆心,OC为半径作⊙O。 (1)(3分)求证:AB是⊙O的切线。 AE AC 1(2)(3分)已知AO交⊙O于点E,延长AO交⊙O于点D, tanD= ,求 的值。 2(3)(4分)在(2)的条件下,设⊙O的半径为3,求AB的长。                    23.(本题满分10分)某宾馆有50个房间供游客居住,当每个房间定价120元时,房间会全 部住满,当每个房间每天的定价每增加10元时,就会有一个房间空闲。如果游客居住 房间,宾馆需对每个房间每天支出20元的各种费用,设每个房间定价增加10 x元(x为整数)。 ⑴(2分)直接写出每天游客居住的房间数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 ⑵(4分)设宾馆每天的利润为W元,当每间房价定价为多少元时,宾馆每天所获 利 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⑶(4分)某日,宾馆了解当天的住宿的情况,得到以下信息:①当日所获利润不低 于5000元,②宾馆为游客居住的房间共支出费用没有超过600元,③每个房间刚好住 满2人。问:这天宾馆入住的游客人数最少有多少人? 24.(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2x+4与y轴交于A点,与x轴交 14于B点,抛物线C1:y=- x²+bx+c过A、B两点,与x轴另一交点为C。 (1)(3分)求抛物线解析式及C点坐标。 (2)(4分)向右平移抛物线C1,使平移后的抛物线C2恰好经过△ABC的外心,抛物线C1 、C2相交于点D,求四边形AOCD的面积。 (3)(5分)已知抛物线C2的顶点为M,设P为抛物线C1对称轴上一点,Q为抛物线C1上一 点,是否存在以点M、Q、P、B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P 点坐标,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2016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341. - 的相反数是() 34344343A. - B. - C. D. 【考点】相反数. 【分析】本题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可得答案. 3434【解答】解:因为 与- 是符号不同的两个数 3434所以- 的相反数是 .故选C. 【点评】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就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一般地,任意的一个有理数a,它的相反数是- a。a本身既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还可以是零。解答相反数的题时,一要注意“两个 数”成对出现,二要注意只有“符号”不同。 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3a+2a=5 a2 B. a6÷a2= a3 C. (-3a3)2=9a6 D. (a+2)2=a2+4 【考点】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除法、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式。 【分析】根据同类项合并、同底数幂的除法、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和完全平方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A. 根据同类项合并法则,3a+2a=5 a,故本选项错误; B. 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a6÷a2= a4,故本选项错误; C.根据积的乘方,(-3a3)2=9a6,故本选项正确; D. 根据完全平方式,(a+2)2=a2+4a+4,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基础题,弄清法则是关键。合并同类项是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所含字母 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合并成一项;同底数幂是指底数相同的幂;同底 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积的乘方,先把积中的每一个因数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 幂相乘,要注意符号;完全平方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的和加上( 或者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3.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面积为4400000m2,数据4400000用科学记数法 表示为( A. 4.4×106 )B. 44×105 C. 4×106 D. 0.44×107 【考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是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 数).确定a×10n(1≤|a|<10,n为整数)中n的值是易错点,本题4400000有7位,所以可 以确定n=7-1=6,再表示成a×10n的形式即可。 【解答】解:将44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4×106.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解题时要注意:①科学记数法的形式是由两个数的乘积组成的;②因数为a(1≤a<10)中 ,a是正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正数,a可以取1,但不能取10;③因数10n(n正整数)中,10 的指数(n)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如原数是12位数的整数,则10的指数为11;④用科学 记数法表示数时,不改变数的符号,只是改变数的书写形式而已;⑤负数也可以用科学记 数法表示,“-”照写,其它与正数一样。 4. 一个几何体及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那么它的左视图正确的是( )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分析】根据“俯视图打地基,主视图疯狂盖,左视图拆违章”分析,找到从左面 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左视图中.从俯视图可 知,本题几何体是正六棱柱,所以棱应该在正中间。 【解答】解:从物体的左面看是正六棱柱的两个侧面,因C项只有1个面,D项有 3个面,故排除C,D; 从俯视图可知,本题几何体是正六棱柱,所以棱应该在正中间,故排除A.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由几何体判断三视图). 解题的关键,一是要熟知“俯视图打地基,主视图疯狂盖,左视图拆违章”口诀,二 是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左视图中.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了解飞行员视力的达标率应使用抽样调查 B. 一组数据3,6,6,7,9的中位数是6 C. 从2000名学生中选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样本容量为2000 D. 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是10 【考点】抽样调查、中位数、样本容量、方差. 【分析】根据全面调查以及抽样调查的知识对A选项进行判断;根据中位数的定 义对B选项作出判断;根据样本容量的知识对C选项作出判断;根据方差的计算 公式对D选项作出判断. 【解答】解:A、了解飞行员视力的达标率应使用全面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B、一组数据3,6,6,7,9的数的个数是奇数,故中位数是处于中间位置的数 6,故此选项正确; C、从2000名学生中选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样本容量应该是200,故 此选项错误; D. 一组数据1,2,3,4,5的平均数= 15 (1+2+3+4+5)=3,∴方差= 15 [(1- 3)2+(2-3)2+(3-3)2+(4-3)2+(5-3)2]=2,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统计知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按调查对象范围不同划分的调查 方式。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中的所有单位全部加以调查,通过基层单位按照一定的报表 填报要求进行逐一登记、逐级上报、层层汇总,最后取得调查结果的一种调查方式,如人 口普查、经济普查等。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 部分样本单位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 统计调查方式; 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 ,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 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样本容量又称”样本数”,是指一个样本的必要抽样单位 数目;样本容量是对于你研究的总体而言的,是在抽样调查中总体的一些抽样。比如:中国 人的身高值为一个总体,你随机取一百个人的身高,这一百个人的身高数据就是总体的一 个样本。某一个样本中的个体的数量就是样本容量;注意:不能说样本的数量就是样本容 量,因为总体中的若干个个体只组成一个样本;样本容量不需要带单位;方差是各个数据 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的平均数;方差的公式s2=1n )2+…+(xn- )2](其中n是样本容量, 表示平均数). [(x1- )2+(x2- 6. 如图所示,AB∥CD,EF⊥BD,垂足为E,∠1=50°,则∠2的度数为( ) A. 50° C. 45° B. 40° D. 25°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出∠2=∠D;再根据垂线 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D=40°,从而得出∠2的度数. 【解答】解:如图,∵AB∥CD, ∴∠2=∠D; 又∵EF⊥BD ∴∠DEF=90°; ∴在△DEF中,∠D=180°―∠DEF―∠1=180°―90°―50°=40° ∴∠2=∠D=40°. 故选B.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性质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之一:两直线平行同位角 相等;垂直的性质:如果两直线互相垂直,则它们相交所组成的角为直角;三 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7. 如图,O是边长为4cm的正方形ABCD的中心,M是BC的中点,动点P由A开始 沿折线A—B—M方向匀速运动,到M时停止运动,速度为1cm/s. 设P点的运动时间为t(s),点P的运动路径与OA、OP所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cm2) ,则描述面积S(cm2)与时间t(s)的关系的图像可以是( ) ABCD【考点】动点函数的图像问题. 【分析】分别判断点P在AB、在BM上分别运动时,点P的运动路径与OA、OP所 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cm2)的变化情况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解:点P在AB上分别运动时,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S(cm2)随着时间的增 多不断增大,到达点B时,面积为整个正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即4 cm2; 点P在BM上分别运动时,点P的运动路径与OA、OP所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cm2) 随着时间的增多继续增大,S=4+S△OBP;动点P由A开始沿折线A—B— M方向匀速运动,故排除C,D; 到达点M时,面积为4 +2=6(cm2),故排除B. 故选A. 【点评】动点函数的图像问题. 解答此类题目应首先看清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然后根据实际求解. 注意排除法在本题中的灵活运用. 8. 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AM、BN是⊙O的两条切线,D、C分别在AM、B N上,DC切⊙O于点E,连接OD、OC、BE、AE,BE与OC相交于点P,AE与O D相交于点Q,已知AD=4,BC=9. 以下结论: 18 13 ①⊙O的半径为 13 ②OD∥BE ③PB= 13 ④tan∠CEP= 23 2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1个 B. 2个 C.3个 D. 4个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相交,直线与圆的相切),平行线的 判定,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 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函数等. 【分析】①连接OE,则OE⊥DC,易证明四边形ABCD是梯形,则其中位线长等于 2 (4+9)= 13 ,而梯形ABCD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显而易见,中位线的长(斜边 12)大于直角边(或运用垂线段最短判定),故可判断①错误;另外的方法是直接 计算出⊙O的半径的长(做选择题时,不宜); 1②先证明△AOD≌△EOD,得出∠AOD=∠EOD= 2 ∠AOE,再运用同弧所对的圆 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证明∠AOD=∠ABE,从而得出OD∥BE,故②正确; PB BC OB OC ③由①知OB=6,根据勾股定理示出OC,再证明△OPB∽△OBC,则 =,可得出PB的长. ④易知∠CEP>∠ECP,所以CP>PE,故tan∠CEP= 32 错误. 【解答】①解法一:易知四边形ABCD是梯形,则其中位线长等于 12 (4+9)= 13 , 2OE为⊙O的半径,且OE⊥DC,而梯形ABCD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显而易见,中 位线的长(斜边)大于直角边的长(或运用垂线段最短判定),故可判断①错误 ;解法二:过点D作DF⊥BC于点F, ∴AM,BN分别切⊙O于点A,B, ∴AB⊥AD,AB⊥BC, ∴四边形ABFD是矩形, ∴AD=BF,AB=DF, 又∵AD=4,BC=9, ∴FC=9﹣4=5, ∴AM,BN,DC分别切⊙O于点A,B,E, ∴DA=DE,CB=CE, ∴DC=AD+BC=4+9=13, 在RT△DFC中,DC2=DF2+FC2, 2222∴DF= ==12, DC FC13 5 ∴AB=12, ∴⊙O的半径R是6. 故①错误; ②连接OE, ∵AM、DE是⊙O的切线, ∴DA=DE,∠OAD=∠OED=90°, 又∵OD=OD, 在△AOD和△EOD中, DA=DE OD=OD ∴△AOD≌△EOD, 1∴∠AOD=∠EOD= 2 ∠AOE, 1∵∠ABE= 2 ∠AOE, ∴∠AOD=∠ABE, ∴OD∥BE. 故②正确; 2③根据勾股定理,OC= 由①知OB=6, 2  =2  2 =3 13 ;BC OB9 6 PB BC OB OC 易知△OPB∽△OBC,则 =,BCOB OC 96 318 13 ∴PB= ==13 13 .故③正确; ④易知∠CEP>∠ECP,所以CP>PE,故tan∠CEP= 32 错误. 综上,正确的答案为:B. 【点评】在解决切线的问题中,一般先连接切点和圆心,再证明垂直;同时熟记切线垂直 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在做判断题时,不需要计算出结果时,一定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以节约时间. 9. 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 (a≠0)的图像与x轴正半轴相交于A、B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对称轴为直线x=2,且OA=O C. 则下列结论: ①abc>0 ②9a+3b+c<0 ③c>-1 ④关于x的方程ax2+bx+c=0 (a≠0)有一个根为- 1a 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有( )A. 1个 B. 2个 C.3个 D. 4个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数形结合思想. 【分析】①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得a<0,由抛物线的对称轴位置可得b>0,由抛物线与y轴 的交点位置可得c<0,则可对①进行判断;②当x=3时,y=ax2+bx+c=9a+3b+c>0,则可对 ②进行判断;③ 【解答】①解:∵抛物线开口向下, ∴a<0, ∵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 ∴b>0, ∵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 ∴c<0, ∴abc>0, ∴①正确; ②当x=3时,y=ax2+bx+c=9a+3b+c>0, ∴②9a+3b+c<0错误; ③∵C(0,c),OA=OC, ∴A(﹣c,0), 由图知,A在1的左边 ∴﹣c<1 ,即c>-1 ∴③正确; ④把- 1a 代入方程ax2+bx+c=0 (a≠0),得 ac﹣b+1=0, 把A(﹣c,0)代入y=ax2+bx+c得ac2﹣bc+c=0, 即ac﹣b+1=0, ∴关于x的方程ax2+bx+c=0 (a≠0)有一个根为- 1a .综上,正确的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a≠0),二 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 向下开口;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当a与b同号时(即ab>0) ,对称轴在y轴左; 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简称:左同右异);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 y轴交点:抛物线与y轴交于(0,c);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由△决定:△=b2﹣4ac>0时, 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b2﹣4ac<0时,抛 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10. 如图,菱形ABCD的边AB=8,∠B=60°,P是AB上一点,BP=3,Q是CD边上一动点,将梯 形APQD沿直线PQ折叠,A的对应点为A′,当CA′的长度最小时,CQ的长为( ) 13 2A. 5 B. 7 C. 8 D. 【考点】菱形的性质,梯形,轴对称(折叠),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最值问题. 【分析】如下图所示,由题意可知,△ABC为等边三角形;过C作CH⊥AB,则AH=HB;连 接DH;要使CA′的长度最小,则梯形APQD沿直线PQ折叠后A的对应点A′应落在CH上,且 对称轴PQ应满足PQ∥DH;因为BP=3,易知HP=DQ=1,所以CQ=7. 【解答】解:如图,过C作CH⊥AB,连接DH; ∵ABCD是菱形,∠B=60° ∴△ABC为等边三角形; ∴AH=HB= 82 =4; ∵BP=3, ∴HP=1 要使CA′的长度最小,则梯形APQD沿直线PQ折叠后A的对应点A′应落在CH上,且 对称轴PQ应满足PQ∥DH; 由作图知,DHPQ为平行四边形 ∴DQ=HP= 1, CQ=CD-DQ=8-1=7. 故正确的答案为: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菱形的性质,梯形,轴对称(折叠),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最值问题.本题作为选择题,不必直接去计算,通过作图得出答案是比较便捷的方法。 弄清在什么情况下CA′的长度最小(相当于平移对称轴)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方程x2-3=0的根是 【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 【分析】先移项,写成x2=3,把问题转化为求3的平方根. 【解答】解:移项得x2=3, 开方得x1= ,x2= – .答案为:x1= ,x2= – .【点评】用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要注意仔细观察方程的特点. 2x  3  3x  2 12.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2(x  2)  3x  6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分析】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 2x  3  3x  2 【解答】解: 2(x  2)  3x  6 ∵解不等式2x-3<3x-2,得: x>﹣1, 解不等式2(x-2)≥3x-6,得:x≤2,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 故答案为:﹣1<x≤2.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不等式 组的解集,难度适中. 13.如图,扇形OAB中,∠AOB=60°,OA=6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考点】扇形的面积. 【分析】利用阴影部分面积=扇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进行计算. 3211【解答】解:S阴影=S扇= 360 π n R2-S△AOB = 3 . 360 π×60×62- 12 ×6×6× =6π-9 故答案为:(6π-9 3)cm2. 12【点评】本题考查了求扇形的面积.要熟知不同条件下的扇形的面积的求法:S扇 =L121R(L为扇形弧长,R为半径)= α R2(α为弧度制下的扇形圆心角,R为半径)= 360 π n 1R2(n为圆心角的度数,R为半径);C扇 (n为圆心角的度数,R为半径)= =360 2 πnR+2R R(α+2) (α为弧度制下的扇形圆心角,R为半径);S扇=πRM. 14.如图,已知直线 k2 y  k1x  b 与x轴、y轴相交于P、Q两点,与y= 的图像相交于A(-2,m)、B(1, xn)两点,连接OA、OB. 给出下列结论: ①k1k2<0;②m+ 12 n=0; ③S =△AOP k2 S△BOQ;④不等式k1x+b> 的解集是x<-2或0<x<1,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 .  x【考点】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不等式. 【分析】①由直线 y  k1x  b 的图像在二、四象限,知k- k2 1<0;y= 的图像在二、四象限,知k2<0;因此k1k2>0,所以①错误; xk2 k2 ②A,B两点在y= 的图像上,故将A(-2,m)、B(1,n)代入,得m= ,n= x2 k2;从而得出m+ 12 n=0,故②正确; 12③令x=0,则y=b,所以Q(0,b),则S =×1×|b|= -△BOQ 12b;将A(-2,m)、B(1,n)分别代入 y  k1x  b ,解得k- nm ,所以y= nm x+b;令y=0,则x=- 12 b,所以P(- 12 b,0),则S 12==△AOP ×|-2|×|- 13312b|= – 12 b;所以S△AOP= S△BOQ,故③正确; k2 ④由图像知,在A点左边,不等式k1x+b的图像在 的图像的上边,故满足k- xk2 k2 x1x+b> ;在Q点与A点之间,不等式k1x+b的图像在 的图像的上边,故满足k- xk2 k2 x1x+b> ;因此不等式k1x+b> 的解集是x<-2或0<x<1. 故④正确. x【解答】解:①由直线 y  k1x  b 的图像在二、四象限,知k1<0; k2 双曲线y= 的图像在二、四象限,知k2<0; x∴k1k2>0; ∴①错误; k2 k2 ②A,B两点在y= 的图像上,故将A(-2,m)、B(1,n)代入,得m= ,n= x2 k2; k2 n将n= k2代入m= 中,得m= 2 ,2 即m+ 12 n=0. ∴②正确; 12③令x=0,则y=b,所以Q(0,b),则S =×1×|b|= – 12 b; △BOQ 将A(-2,m)、B(1,n)分别代入 y  k1x  b 解得k1= nm ,,3∴y= nm x+b; 3令y=0,则x=- 12 b, ∴P(- 12 b,0), 12∴S =×|-2|×|- 12 b|= – 12 b; △AOP ∴S△AOP= S .△BOQ ∴③正确; k2 ④由图像知,在A点左边,不等式k1x+b的图像在 的图像的上边,故满足k- xk2 1x+b> ;xk2 k2 ;x在Q点与A点之间,不等式k1x+b的图像在 的图像的上边,故满足k1x+b> xk2 因此不等式k1x+b> 的解集是x<-2或0<x<1. x∴④正确. 综上,正确的答案为:②③④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不等式.注意反比例函数的单调性:当k>0 时,图像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每一个象限内,从左往右,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 时,图像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每一个象限内,从左往右,y随x的增大而增大。本题中 k2 要注意 y  k1x  b 中的b<0,不等式k1x+b> 的解集可以直接从图中得出. x15.如图,AB=6,O是AB的中点,直线l经过点O,∠1=120°,P是直线l上一点。当△AP B为直角三角形时,AP= .【考点】外接圆,切线,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三角函数,分类讨论思想. 【分析】确定P点在直线l上的位置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要使△APB为直角三角形,我们就联 想到以AB为直径的外接圆,但AB也有可能为直角边,所以要分类讨论。我们将满足 条件的P逐一画在图上。如图,P1,P2在以O为圆心的外接圆上,P1,P2在⊙O的切线 上,再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逐一解答即可。 【解答】解:分类讨论如下: (1)在Rt△A P1B中,∵∠1=120°,O P1=OB, ∴∠O B P1 =∠O P1B=30°, ∴AP1 = 12 AB= 12 ×6=3; (2)在Rt△A P2B中,∵∠1=120°,O P2=OB, ∴∠P2 B O =∠O P2B=60°, 32∴AP2 = 12 AB=cos∠O B P2×6= ×6=3 3;(3)P3B为以B为切点的⊙O的切线, ∵∠1=120°,O P2=OB, ∴∠P2 B O =∠O P2B=60°, ∴∠P3O B=60°, 在Rt△O P3B中,∴BP3 =tan∠P3O B×3 = 3×3=3 3;22在Rt△A P3B中,AP3 = 2  =2  =3 7 ; BAB 6 (33) P3 (4)P4B为以A为切点的⊙O的切线, ∵∠1=120°,O P1=OA, ∴∠P1 A O =∠O P1A=60°, ∴∠P4O A=60°, 在Rt△O P4A中,∴AP4 =tan∠P4O A×3 = 综上,当△APB为直角三角形时,AP=3,或3 3 ×3=3 3 . 3,或3 7 . 故答案为:3或3 3 或3 7 . 【点评】本题考查了外接圆,切线,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三角函数,分类讨论 思想.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本题难度虽然不大,但容易遗漏. 四种情况中,有两种情况的结果相同。 16.如图,直线l:y=- 43 x,点A1坐标为(-3,0). 过点A1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1,以原点O为圆心,OB1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负半轴 于点A2,再过点A2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2,以原点O为圆心,OB2长为半径画弧交 x轴负半轴于点A3,…,按此做法进行下去,点A2016的坐标为 .【考点】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分析】由直线l:y=- 34 x的解析式求出A1B1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B1的长,从 而得出A2的坐标;再把A2的横坐标代入y=- 43 x的解析式求出A2B2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 ,求出OB2的长,从而得出A3的坐标;…,由此得出一般规律. 【解答】解:∵点A1坐标为(-3,0),知O A1=3, 把x=-3代入直线y=- 43 x中,得y= 4 ,即A1B1=4. 根据勾股定理,OB1= 2  =2  2 =5, 234OA1 A B 1 1 ∴A2坐标为(-5,0),O A2=5; 把x=-5代入直线y=- 43 x中,得y= 20 ,即A2B2= 20 .3325 52 2根据勾股定理,OB2= 2  =2  ==,220 ( 3 ) 135OA2 A B2 2352 352 ;1∴A3坐标为(- ,0),O A3= 1352 把x=- 代入直线y=- 43 x中,得y= 100 ,即A3B3= 100 .1993125 53 2根据勾股定理,OB3= 2  =2  ==,2(235) (100) 32 9OA3 A B 3 3 953 53 ∴A4坐标为(- ,0),O A4= ;32 32 …… 5n1 5n1 3n2 同理可得An坐标为(- ,0),O An= ;3n2 52015 ∴A2016坐标为(- ,0) 32014 52015 故答案为:(− ,0) 32014 【点评】本题是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题是全国各地的中考热点题型,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 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总结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解此类题时,要得到两三个结果后再比较、总结归纳,不要只求出一个结果就盲目的匆忙 得出结论。 三、解答题(17题6分,18. 19题8分,20. 21题9分,22. 23题10分,24题12分) 11 17. 计算(本题满分6分) 3  2  ( 20151)   2sin45  2cos30  ( )2015 【考点】绝对值,0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实数的运算. 【分析】 3>2,故可直接去掉绝对值符号,计算0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代入特殊角 的三角函数值然后进行加减运算,最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2232【解答】解:原式=( +1+ =2016 3-2)+1+2× -2× +2015 (3分) =3-22 - 3 +2015 (6分) 【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0指数幂,副整数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实数的运算 .求正确记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8.(本题满分8分)如图,□A BCD中,BD是它的一条对角线,过A、C两点作AE⊥BD,CF ⊥BD,垂足分别为E、F,延长AE、CF分别交CD、AB于M、N。 (1)(4分)求证:四边形CMAN是平行四边形。 (2)(4分)已知DE=4,FN=3,求BN的长。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1)通过AE⊥BD,CF⊥BD证明AE∥CF,再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得到AB ∥CD,由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证得四边形CMAN是平行四边形 ;(2)先证明两三角形全等得DE=BF=4,再由勾股定理得BN=5. 【解答】⑴证明:∵AE⊥BD CF⊥BD ∴AE∥CF 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四边形CMAN是平行四边形 ⑵由⑴知四边形CMAN是平行四边形 ∴CM=AN. (4分) 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B=CD,∠MDE=∠NBF. ∴AB-AN=CD-CM,即DM=BN. 在△MDE和∠NBF中 ∠MDE=∠NBF ∠DEM=∠BFN=90° DM=BN ∴△MDE≌∠NBF ∴DE=BF=4,(2分) 2  =2  2 =5(4分). 2由勾股定理得BN= FN 34BF 答:BN的长为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其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 理;灵活运用判定、性质及定理来分析、判断、推理或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19. (本题满分8分)为了解学生的艺术特长发展情况,某校音乐组决定围绕在“舞蹈、乐 器、声乐、戏曲、其它活动”项目中,你最喜欢哪一项活动(每人只限一项)的问题, 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如下两幅不完整的 统计图。 请你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 (1)(3分)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查了 名学生。其中喜欢“舞蹈”活动项目的人数占抽查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扇形统计图中喜欢“戏曲”部分扇形的圆心角为 度。 (2)(1分)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 (3)(4分)若在“舞蹈、乐器、声乐、戏曲”项目中任选两项成立课外兴趣小组,请用 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恰好选中“舞蹈、声乐”这两项的概率。 【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概率. 【分析】(1)用喜欢声乐的人数除以所占的百分比,进行计算即可得出一共抽查了的学生 人数;喜欢“舞蹈”活动项目的人数除以被调查的总人数即可;先求出喜欢“戏曲”部分 的百分比,再根据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与百分比的关系是:圆心角的度数=百分比× 360°,即可得出答案; (2)求出喜欢“戏曲”的人数,然后补全统计图即可; (3)列表或画出树状图,然后根据概率公式列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1)8÷16%=50, 12 50 ×100%=24%, 12 50 16 50 10 50 100%- ×100%- ×100%―16%― ×100%=100%-24%-32%-16%-20%=8% 喜欢“戏曲”部分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8%×360°=28.8°; (2)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 (1分) (3)图表或树状图正确 画树状图如下: (2分 ) 共有12种情况,其中恰好选中“舞蹈、声乐”这两项活动的有2种结果, 2故恰好选中“舞蹈、声乐”这两项活动的概率是: 12 = 16 . (4分) 用列表法如下: 乐器 声乐 戏曲 舞蹈 (舞蹈、乐器) (舞蹈、声乐) (舞蹈、戏曲) (乐器、声乐) (乐器、戏曲) 舞蹈 乐器 声乐 戏曲 (乐器、舞蹈) (声乐、舞蹈) (声乐、乐器) (声乐、戏曲) (戏曲、舞蹈) (戏曲、乐器) (戏曲、声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概率.读懂统计图,从不 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 比大小. 20. (本题满分9分)关于x的方程(k-1)x2+2kx+2=0 (1)(4分)求证:无论k为何值,方程总有实数根。[来源:Z_xx_k.Com] x2 x1 (2)(5分)设x1,x2是方程(k-1)x2+2kx+2=0的两个根,记S= ++x1 x2 x1+x2,S的值能为2吗?若能,求出此时k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分析】(1) 本题二次项系数为(k-1),可能为0,可能不为0,故要分情况讨论;要保证一元二次方 程总有实数根,就必须使△>0恒成立; (2)欲求k的值,先把此代数式变形为两根之积或两根之和的形式,代入 数值计算即可. 【解答】解:⑴①当k-1=0即k=1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2x=1, x=1/2有一个解; (2分) ②当k-1≠0即k≠1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2k)²-4×2(k-1)=4k²-8k+8=4(k-1) ² +4>0 方程有两不等根 综合①②得不论k为何值,方程总有实根 (4分) (1分) ⑵∵x ₁+x ₂=-2k/ k-1,x ₁ x ₂=2 /k-1, ∴s= (x ₁ ²+ x ₂ ²)/x ₁ x ₂+(x ₁+x ₂ ) =[ ( x ₁+x ₂) ²-2 x ₁ x ₂ ]/ x ₁ x ₂+(x ₁+x ₂) =(4k²-8k+4)/2(k-1)=2 k²-3k+2=0 (2分) k ₁=1 k₂=2 (3分) ∵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k-1≠0 ∴k ₁=1 应 舍去 ∴当k=2时,S的值为2 ∴S的值能为2,此时k的值为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5分) 要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x1,x2,那么x1+x2=- ba,x1x2=ac .文字表述:两个根的和等于一次项系数与二次项的比的相反数,两个根的积 等于常数项与二次项系数的比。 21.(本题满分9分)为了维护海洋权益,新组建的国家海洋局加大了在南海的巡逻力度。 一天,我两艘海监船刚好在我某岛东西海岸线上的A、B两处巡逻,同时发现一艘不明 国籍的船只停在C处海域。如图所示,AB=60 6  2 海里,在B处测得C在北偏东4 5º的方向上,A处测得C在北偏西30º的方向上,在海岸线AB上有一灯塔D,测得AD= 120 6  2 海里。 (1)(4分)分别求出A与C及B与C的距离AC,BC (结果保留根号) (2)(5分)已知在灯塔D周围100海里范围内有暗礁群, 我在A处海监船沿AC前往C处盘查,途中有无触礁 的危险?                          (参考数据: =1.41, =1.73,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236 =2.45)       第21题图 【分析】(1)过点C作CE⊥AB于E,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A与C及B与C的距离AC,BC ;(2)过点D作DF⊥AC于F,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DF的长,再比较与100的大小 ,从而得出结论有无触礁的危险. 【解答】解:⑴ 作CE⊥AB于E, 设AE=x (1分) 则在△ACE中,CE=√3 x AC=2x 在△BCE中,BE=CE=√3 x BC=√6 x (2分) 由AB=AE+BE 解得x=60√2 所以AC=120√2(海里) ,BC=120√3 (海里) ∴x+√3 x=60(√6+√2) (3分) (4分) ⑵作DF⊥AC于F, (1分) 在△AFD中,DF=√3/2DA (2分) ∴DF=√3/2×60(√6-√2)=60(3√2-√6) ≈106.8>100 (4分) 所以无触礁危险. (5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方向角问题,求三角形的边或高的问题一般可以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解决的方法 就是作高线. 22.(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º,AO是△ABC的角平分线。以O为 圆心,OC为半径作⊙O。 (1)(3分)求证:AB是⊙O的切线。 (2)(3分)已知AO交⊙O于点E,延长AO交⊙O于 AE AC 1点D, tanD= ,求 的值。 2(3)(4分)在(2)的条件下,设⊙O的半径为3,求 AB的长。                       第22题图 【考点】切线,角平分线,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二元一次方程 组. 【分析】(1)过O作OF⊥AB于F,由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即可得证; (2)连接CE,证明△ACE∽△ADC可得AE/AC=CE/CD=tanD=1/2; (3)先由勾股定理求得AE的长,再证明△B0F∽△BAC,得BF/BC=BO/ BA=0F/AC,设BO=y ,BF=z,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⑴证明:作OF⊥AB于F (1分) ∵AO是∠BAC的角平分线,∠ACB=90º ∴OC=OF (2分) (3分) ∴AB是⊙O的切线 ⑵连接CE (1分) ∵AO是∠BAC的角平分线, ∴∠CAE=∠CAD ∵∠ACE所对的弧与∠CDE所对的弧是同弧 ∴∠ACE=∠CDE ∴△ACE∽△ADC AE AC CE CD ∴==tanD= 12 (3分) ⑶先在△ACO中,设AE=x, 由勾股定理得 (x+3)²=(2x) ²+3² ,解得x=2, ∵∠BFO=90°=∠ACO (1分) 易证Rt△B0F∽Rt△BAC (2分) 得BF/BC=BO/BA=0F/AC, 设BO=y BF=z y/4+z=z/3+y=3/4 即 4z=9+3y 4y=12+3z 解得z= 27 y= 75 (4分) 77∴AB= 27 +4= 100 (5分) 7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角平分线,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 二元一次方程组. 作OF⊥AB于F是解题的关键. 23.(本题满分10分)某宾馆有50个房间供游客居住,当每个房间定价120元时,房间会全 部住满,当每个房间每天的定价每增加10元时,就会有一个房间空闲。如果游客居住 房间,宾馆需对每个房间每天支出20元的各种费用,设每个房间定价增加10 x元(x为整数)。 ⑴(2分)直接写出每天游客居住的房间数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 ⑵(4分)设宾馆每天的利润为W元,当每间房价定价为多少元时,宾馆每天所获 利 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⑶(4分)某日,宾馆了解当天的住宿的情况,得到以下信息:①当日所获利润不低 于5000元,②宾馆为游客居住的房间共支出费用没有超过600元,③每个房间刚好住 满2人。 问:这天宾馆入住的游客人数最少有多少人? 【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不等式组的应用. 【分析】(1)通过总房间50个可直接写出房间数量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设出每间房的定价,从而利用租房利润减去维护费,可得利润函数,利用配方法,即 可求得结论; (3)因当日所获利润不低于5000元,由(2)知-10 ²+9000≧5000;由②可知:20 (x-20) (-x+50) ≦600;由③每个房间刚好住满2人可知:y个房间住满2y人,即2y=2 (-x+50),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解:⑴y=-x+50 ⑵设该宾馆房间的定价为(120+10x-20)元(x为整数),那么宾馆内有(50- x)个房间被旅客居住,依题意,得 (2分) W=(-x+50)(120+10x-20) W=(-x+50) (10x+100) = -10(x-20) ²+9000 (2分) (3分) 所以当x=20,即每间房价定价为10×20+120=320元时,每天利润最大,最 大利润为9000元 ⑶ 由 (4分)[来源:学§科§网Z§X§X§K] -10 (x-20) ²+9000≧5000 20 (-x+50) ≦600 得20 ≦ x ≦ 40) (2分) 当x=40时,这天宾馆入住的游客人数最少有: 2y=2 (-x+50)=2 (-40+50)=20 (人) (4分)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不等式组的应用,要求同学们仔细审题,将实际 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注意配方法的求二次函数最值的应用. 24.(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2x+4与y轴交于A点,与x轴交 于B点,抛物线C1:y=- 14 x²+bx+c过A、B两点,与x轴另一交点为C。 (1)(3分)求抛物线解析式及C点坐标。 (2)(4分)向右平移抛物线C1,使平移后的抛物线C2恰好经过△ABC的外心,抛物线C1 、C2相交于点D,求四边形AOCD的面积。 (3)(5分)已知抛物线C2的顶点为M,设P为抛物线C1对称轴上一点,Q为抛物线C1上一 点,是否存在以点M、Q、P、B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P 点坐标,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1)在y=2x+4中,令x=0,可得y=4,则点A的坐标为A(0,4);令y=0,可得x =-2,则点B的坐标为(-2,0);因为抛物线C1:y=- 14 x²+bx+c过A、B两点,故将A( 0,4),B(-2,0)代入y=- 14 x²+bx+c,联立方程组,求解b,c的值即可求得抛物 11线解析式y=- 4 x²+ 23 x+4,再令- 4 x²+ 32 x+4=0,即可不就得C点坐标; (2)先证明△ABC是直角三角形,得△ABC的斜边BC的中点为(3,0)即E点坐 标为(3,0) ,由平移可得F点坐标为F (13,0),从而得出抛物线C₂的解析式,再将C1、C₂联立方程组解出x,y的值, 最后根据S四边形AOCD= S三角形AOD+S三角形 OCD即可得出四边形AOCD的面积; (3)分情况讨论可能的情形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 ⑴∵直线y=2x+4与y轴交于A点,与x轴交于B点, ∴令x=0,可得y=4,则点A的坐标为A(0,4); 令y=0,可得x=-2,则点B的坐标为(-2,0); 将A(0,4),B(-2,0)代入y=- 14 x²+bx+c,联立方程组, 4=c 0=- 14 ×(-2)²-2b+c 解得, b= 32 c=4 1∴抛物线C₁的解析式为: y=- 4 x²+ 32 x+4 (2分) ∵抛物线C1:y=- 14 x²+bx+c与x轴交于点C 1令- 4 x²+ 32 x+4=0, 解得,x=8 ∴C点坐标为C(8,0) (3分) ⑵如图, 由(1)知,C(8,0),A(0,4),B (-2,0) ∴AC2=AO2+OC2=42+82=80, AB2= AO2+OB2=42+22=20, 又BC=BO+OC=8+2=10,∴BC2= 102=100 ∴BC2= AC2+AB2, ∴△ABC是直角三角形. △ABC的斜边BC的中点为(8+2)÷2=5 ∴OE=5-OB=5-2=3 ∴△ABC的斜边BC的中点为(3,0) (1分) ∵抛物线C2恰好经过△ABC的外心, ∴ E为△ABC的外心,E点坐标为(3,0) ∴F点坐标为(3+8+2,0),即F(13,0) 由E (3,0) ,F(13,0)得抛物线C₂∶y= – 14 (x-3 ) (x-13 ) 即C₂∶y= – 14 x²+4x- 39 (2分) 4联立方程组 y=- 14 x²+ 23 x+4 y = – 14 x²+4x- 39 4解得 x= 11 275 y= (3分) 16 ∴S四边形AOCD= S三角形AOD+S三角形 OCD 75 16 119 4= 12 ×4× 11 + 12 ×8× =2答:四边形AOCD的面积为 119 .(4分) 4⑶分情况讨论如下: ①BM为对角线时,中点在直线x=3上,Q(3, 25 )4所以P(3,0)(2分) ②当四边形PQBM为平行四边形时PQ∥MB, Q(-7,- 75 ), 4所以P(3,- 25 )(4分) 2③当四边形PQMB为平行四边形时PQ∥BM,Q(13,- 75 ), 4所以P(3,-25)(5分) (直接写出结果就可,答对一个点直接得2分)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知识点较多,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涉及 待定系数法,平移,三角形的外心,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 判定和性质,一次函数,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等知识点。在(3)中要注意分类讨 论思想的应用。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