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 1.(3分)(2014•牡丹江)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2.(3分)(2014•牡丹江)在函数y=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x>0 C.x≠0 D.x>0且x≠1 3.(3分)(2014•牡丹江)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B. C. D. (﹣a2)3÷a4=﹣a D. 2a •3a =6a 22235﹣1 A. B. C. (a≠0) 2a +a=3a 2a =4.(3分)(2014•牡丹江)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 图,则搭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是( ) A.3 B.4 C.5 D.6 5.(3分)(2014•牡丹江)将抛物线y=(x﹣1)2+3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 ) A.(0,2) 6.(3分)(2014•牡丹江)若x:y=1:3,2y=3z,则 ﹣5 B.(0,3) C.(0,4) D.(0,7) 的值是( ) D.5 A. B. C. ﹣7.(3分)(2014•牡丹江)如图,⊙O的直径AB=2,弦AC=1,点D在⊙O上,则∠D的度数 是( ) A.30° B.45° C.60° D.75° 8.(3分)(2014•牡丹江)如图,点P是菱形ABCD边上一动点,若∠A=60°,AB=4,点P 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沿A→B→C→D的路线运动,当点P运动到点D时停止 运动,那么△APD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9.(3分)(2014•牡丹江)如图,矩形ABCD中,O为AC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与AB, CD交于点E,F,连接BF交AC于点M,连接DE,BO.若∠COB=60°,FO=FC,则下列结论 :①FB⊥OC,OM=CM; ②△EOB≌△CMB; ③四边形EBFD是菱形; ④MB:OE=3:2.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33分) 10.(3分)(2014•牡丹江)2014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资金约为87900000000元,请将 数879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1.(3分)(2014•牡丹江)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E,BE=CF,请添 加一个条件,使△ABC≌△DEF. . 12.(3分)(2014•牡丹江)某种商品每件的标价为240元,按标价的八折销售时,每件仍 能获利2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 元. 13.(3分)(2014•牡丹江)一组数据2,3,x,y,12中,唯一的众数是12,平均数是6,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14.(3分)(2014•牡丹江)⊙O的半径为2,弦BC=2 ,点A是⊙O上一点,且AB=AC, 直线AO与BC交于点D,则AD的长为 . 15.(3分)(2014•牡丹江)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3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 号为1,2,3,随机地取出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地取出一个小球,则两次取出小球的 标号的和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 16.(3分)(2014•牡丹江)如图,是由一些点组成的图形,按此规律,在第n个图形中, 点的个数为 . . 17.(3分)(2014•牡丹江)如图,在△ABC中,AC=BC=8,∠C=90°,点D为BC中点,将 △ABC绕点D逆时针旋转45°,得到△A′B′C′,B′C′与AB交于点E,则S四边形ACDE . =18.(3分)(2014•牡丹江)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3,0),对称轴是直线x=﹣1 ,则a+b+c= .19.(3分)(2014•牡丹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4),B(3,0),连 接AB,将△AOB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x轴上的点A′处,折痕所在的直线交y轴正 半轴于点C,则直线BC的解析式为 . 20.(3分)(2014•牡丹江)矩形ABCD中,AB=2,BC=1,点P是直线BD上一点,且DP= DA,直线AP与直线BC交于点E,则CE= . 三、解答题(满分60分) 21.(5分)(2014•牡丹江)先化简,再求值:(x﹣ )÷ ,其中x=cos60°. 22.(6分)(2014•牡丹江)如图,抛物线y=ax2+2x+c经过点A(0,3),B(﹣1,0), 请解答下列问题: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抛物线的顶点为点D,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E,连接BD,求BD的长. 注: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坐标是(﹣ ,). 23.(6分)(2014•牡丹江)在△ABC中,AB=AC=5,BC=6,以AC为一边作正方形ACDE ,过点D作DF⊥BC交直线BC于点F,连接AF,请你画出图形,直接写出AF的长,并画出体 现解法的辅助线. 24.(7分)(2014•牡丹江)某校为了了解本校九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视力情况分为: 不近视,轻度近视,中度近视,重度近视),随机对九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后,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其中不近视与重度近视人数的和是 中度近视人数的2倍.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本次调查的学生人数; (2)补全条形统计图,在扇形统计图中,“不近视”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度; (3)若该校九年级学生有1050人,请你估计该校九年级近视(包括轻度近视,中度近视, 重度近视)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 25.(8分)(2014•牡丹江)快、慢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路程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 匀速行驶,先相向而行,途中慢车因故停留1小时,然后以原速继续向甲地行驶,到达甲地 后停止行驶;快车到达乙地后,立即按原路原速返回甲地(快车掉头的时间忽略不计), 快、慢两车距乙地的路程y(千米)与所用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请结合图 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慢车的行驶速度和a的值; (2)快车与慢车第一次相遇时,距离甲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两车出发后几小时相距的路程为200千米?请直接写出答案. 26.(8分)(2014•牡丹江)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在直线BC上,连接AD,作∠ADN =60°,直线DN交射线AB于点E,过点C作CF∥AB交直线DN于点F. (1)当点D在线段BC上,∠NDB为锐角时,如图①,求证:CF+BE=CD; (提示:过点F作FM∥BC交射线AB于点M.) (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NDB为锐角时,如图②;当点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 ,∠NDB为钝角时,如图③,请分别写出线段CF,BE,CD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3)在(2)的条件下,若∠ADC=30°,S△ABC=4 ,则BE= ,CD= . 27.(10分)(2014•牡丹江)某工厂有甲种原料69千克,乙种原料52千克,现计划用这两 种原料生产A,B两种型号的产品共80件,已知每件A型号产品需要甲种原料0.6千克,乙种 原料0.9千克;每件B型号产品需要甲种原料1.1千克,乙种原料0.4千克.请解答下列问题: (1)该工厂有哪几种生产方案? (2)在这批产品全部售出的条件下,若1件A型号产品获利35元,1件B型号产品获利25元 ,(1)中哪种方案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3)在(2)的条件下,工厂决定将所有利润的25%全部用于再次购进甲、乙两种原料, 要求每种原料至少购进4千克,且购进每种原料的数量均为整数.若甲种原料每千克40元, 乙种原料每千克60元,请直接写出购买甲、乙两种原料之和最多的方案. 28.(10分)(2014•牡丹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 A,B,直线CD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C,D,AB与CD相交于点E,线段OA,OC的长是一 3元二次方程x2﹣18x+72=0的两根(OA>OC),BE=5,tan∠ABO= (1)求点A,C的坐标; .4k(2)若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点E,求k的值; x(3)若点P在坐标轴上,在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Q,使以点C,E,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 矩形?若存在,请写出满足条件的点Q的个数,并直接写出位于x轴下方的点Q的坐标;若 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1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 1.(3分)(2014•牡丹江)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考点: 分析: 解答: 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B、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C、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D、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 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 度后与原图重合. 2.(3分)(2014•牡丹江)在函数y=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x>0 C.x≠0 D.x>0且x≠1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考点: 分析: 分式的分母不为0;偶次根式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当一个式子中同时出现这两点 时,应该是取让两个条件都满足的公共部分. 解:根据题意得到:x>0, 解答: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函数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有意义,应考虑分母上 若有字母,字母的取值不能使分母为零,二次根号下字母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为非 负数.易错易混点:学生易对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和分母不等于0混淆. 3.(3分)(2014•牡丹江)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3÷a4=﹣a D. 2a •3a =6a 22235﹣1 A. B. C. (a≠0) 2a +a=3a 2a =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单项式乘单项式;负整数指 考点: 分析: 解答: 数幂. 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以及幂的乘方的知识求解即可求得 答案. 解:A、2a2+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A选项错误; B、2a﹣1=(a≠0),故B选项错误; C、(﹣a2)3÷a4=﹣a2,故C选项错误; D、2a2•3a3=6a5,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与除法以及幂的乘方等知识,解题 关键是熟记法则. 4.(3分)(2014•牡丹江)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 图,则搭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是( ) A.3 B.4 C.5 D.6 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考点: 分析: 根据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而左视图是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 ,故这个几何体的底层最少有3个小正方体,第2层最少有1个小正方体. 解:根据左视图和主视图,这个几何体的底层最少有1+1+1=3个小正方体, 第二层最少有1个小正方体, 解答: 因此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最少有3+1=4个.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由几何体判断三视图,意在考查学生对三视图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 ,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如果掌握口诀“俯视图打地基,正视图 疯狂盖,左视图拆违章”就容易得到答案. 5.(3分)(2014•牡丹江)将抛物线y=(x﹣1)2+3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 ) A.(0,2) B.(0,3) C.(0,4) D.(0,7) 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考点: 专题: 几何变换. 先根据顶点式确定抛物线y=(x﹣1)2+3的顶点坐标为(1,3),在利用点的平移得 到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0,3),于是得到移后抛物线解析式为y=x2+3,然 后求平移后的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 分析: 解答: 解:抛物线y=(x﹣1)2+3的顶点坐标为(1,3),把点(1,3)向左平移1个单位 得到点的坐标为(0,3),所以平移后抛物线解析式为y=x2+3,所以得到的抛物线 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由于抛物线平移后的形状不变,故a不变,所 以求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通常可利用两种方法:一是求出原抛物线上任意两点平 移后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二是只考虑平移后的顶点坐标,即可求 出解析式. 6.(3分)(2014•牡丹江)若x:y=1:3,2y=3z,则 ﹣5 的值是( ) D.5 A. B. C. ﹣比例的性质. 考点: 分析: 根据比例设x=k,y=3k,再用k表示出z,然后代入比例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x:y=1:3, ∴设x=k,y=3k, ∵2y=3z, ∴z=2k, ∴==﹣5.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利用“设k法”分别表示出x、y、z可以使计算更加简便. 7.(3分)(2014•牡丹江)如图,⊙O的直径AB=2,弦AC=1,点D在⊙O上,则∠D的度数 是( ) A.30° B.45° C.60° D.75° 圆周角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考点: 分析: 由⊙O的直径是AB,得到∠ACB=90°,根据特殊三角函数值可以求得∠B的值,继而求 得∠A和∠D的值. 解答: 解:∵⊙O的直径是AB, ∴∠ACB=90°, 又∵AB=2,弦AC=1, ∴sinB= ,∴∠B=30°, ∴∠A=∠D=60°,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比较简单,但在解答时要注意特殊 三角函数的取值. 8.(3分)(2014•牡丹江)如图,点P是菱形ABCD边上一动点,若∠A=60°,AB=4,点P 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沿A→B→C→D的路线运动,当点P运动到点D时停止 运动,那么△APD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考点: 分析: 根据∠A的度数求出菱形的高,再分点P在AB上,在BC上和在CD上三种情况,利用三 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求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然后选择答案即可. 解答: 解:∵∠A=60°,AB=4, ∴菱形的高=4× =2 ,点P在AB上时,△APD的面积S=×4× t= t(0≤t≤4); 点P在BC上时,△APD的面积S=×4×2 =4 (4<t≤8); 点P在CD上时,△APD的面积S=×4× (12﹣t)=﹣ t+12 (8<t≤12), 纵观各选项,只有B选项图形符合.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函数图象,菱形的性质,根据点P的位置的不同,分三段求出相 应的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9.(3分)(2014•牡丹江)如图,矩形ABCD中,O为AC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与AB, CD交于点E,F,连接BF交AC于点M,连接DE,BO.若∠COB=60°,FO=FC,则下列结论 :①FB⊥OC,OM=CM; ②△EOB≌△CMB; ③四边形EBFD是菱形; ④MB:OE=3:2.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 ①根据已知得出△OBF≌△CBF,可求得△OBF与△CBF关于直线BF对称,进而求得F B⊥OC,OM=CM; 考点: 分析: ②因为△EOB≌△FOB≌△FCB,故△EOB不会全等于△CBM. ③先证得∠ABO=∠OBF=30°,再证得OE=OF,进而证得OB⊥EF,因为BD、EF互相 平分,即可证得四边形EBFD是菱形; ④根据三角函数求得MB=OM/ ,OF=OM/ ,即可求得MB:OE=3:2. 解:连接BD, 解答: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AC、BD互相平分, ∵O为AC中点, ∴BD也过O点, ∴OB=OC, ∵∠COB=60°,OB=OC, ∴△OBC是等边三角形, ∴OB=BC=OC,∠OBC=60°, 在△OBF与△CBF中 ∴△OBF≌△CBF(SSS), ∴△OBF与△CBF关于直线BF对称, ∴FB⊥OC,OM=CM; ∴①正确, ∵∠OBC=60°, ∴∠ABO=30°, ∵△OBF≌△CBF, ∴∠OBM=∠CBM=30°, ∴∠ABO=∠OBF, ∵AB∥CD, ∴∠OCF=∠OAE, ∵OA=OC, 易证△AOE≌△COF, ∴OE=OF, ∴OB⊥EF, ∴四边形EBFD是菱形, ∴③正确, ∴△EOB≌△FOB≌△FCB, ∴△EOB≌△CMB错误. ∵∠OMB=∠BOF=90°,∠OBF=30°, ∴MB=OM/ ,OF=OM/ ,∵OE=OM, ∴MB:OE=3:2,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 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等的知识.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33分) 10.(3分)(2014•牡丹江)2014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资金约为87900000000元,请将 数879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8.79×1010 .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考点: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 点,由于87900000000有11位,所以可以确定n=11﹣1=10. 解:87 900 000 000=8.79×1010. 故答案为:8.79×1010. 解答: 点评: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的方法,准确确定a与n值是关键. 11.(3分)(2014•牡丹江)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E,BE=CF,请添 加一个条件 AB=DE(答案不唯一) ,使△ABC≌△DEF.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 开放型. 可选择利用AAS或SAS进行全等的判定,答案不唯一,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即可. 分析: 解答: 解:添加AB=DE. ∵BE=CF, ∴BC=EF, ∵AB∥DE, ∴∠B=∠DEF, ∵在△ABC和△DEF中, ,∴△ABC≌△DEF(SAS). 故答案可为:AB=DE(答案不唯一).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几种判定 定理. 12.(3分)(2014•牡丹江)某种商品每件的标价为240元,按标价的八折销售时,每件仍 能获利2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 160 元.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考点: 分析: 设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x元,根据按标价的八折销售时,仍可获利10%,列方程求 解. 解:设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x元, 由题意得,240×0.8﹣x=10%x, 解得:x=160, 解答: 即每件商品的进价为160元. 故答案是:160.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 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13.(3分)(2014•牡丹江)一组数据2,3,x,y,12中,唯一的众数是12,平均数是6,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3 . 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考点: 分析: 先根据数据2,3,x,y,12的平均数是6,求出x+y=13,再根据数据2,3,x,y,12 中,唯一的众数是12,求出x,y的值,最后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即可得出答 案. 解答: 解:∵数据2,3,x,y,12的平均数是6, ∴(2+3+x+y+12)=6, 解得:x+y=13, ∵数据2,3,x,y,12中,唯一的众数是12, ∴x=12,y=1或x=1,y=12, 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2,3,12,12,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 故答案为:3. 点评: 本题考查了众数、平均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 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给定一组数据, 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14.(3分)(2014•牡丹江)⊙O的半径为2,弦BC=2 ,点A是⊙O上一点,且AB=AC, 直线AO与BC交于点D,则AD的长为 1或3 . 考点: 垂径定理;勾股定理. 专题: 分类讨论.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连接OB,由垂径定理可知BD=BC,在Rt△OBD中,根据勾股定 分析: 理求出OD的长,进而可得出结论. 解:如图所示: 解答: ∵⊙O的半径为2,弦BC=2 ,点A是⊙O上一点,且AB=AC, ∴AD⊥BC, ∴BD=BC= ,在Rt△OBD中, ∵BD2+OD2=OB2,即( )2+OD2=22,解得OD=1, ∴当如图1所示时,AD=OA﹣OD=2﹣1=1; 当如图2所示时,AD=OA+OD=2+1=3. 故答案为:1或3.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在解答此题时要进行分类讨论,不要漏解. 15.(3分)(2014•牡丹江)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3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 号为1,2,3,随机地取出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地取出一个小球,则两次取出小球的 1标号的和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 . 3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考点: 分析: 列举出所有情况,看两次取出的小球的标号之和是3的倍数情况数占总情况数的多少 即可. 解:树状图如下: 解答: 共9种情况,两次取出的小球的标号之和是3的倍数的情况数有3种, 3 1 所以两次取出的小球的标号之和是3的倍数的概率为 =.9 3 1故答案为: .3点评: 考查概率的求法;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得到两次取 出的小球的标号之和是3的倍数的情况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6.(3分)(2014•牡丹江)如图,是由一些点组成的图形,按此规律,在第n个图形中, 点的个数为 n2+2 .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考点: 分析: 分析数据可得:第1个图形中点的个数为3;第2个图形中点的个数为3+3;第3个图形 中点的个数为3+3+5;第4个图形中点的个数为3+3+5+7;…则知第n个图形中小圆的 个数为3+3+5+7+…+(2n﹣1).据此可以求得答案. 解:第1个图形中点的个数为3; 解答: 第2个图形中点的个数为3+3; 第3个图形中点的个数为3+3+5; 第4个图形中点的个数为3+3+5+7; …第n个图形中小圆的个数为3+3+5+7+…+(2n﹣1)=n2+2. 故答案为:n2+2. 点评: 此题考查图形与数字结合规律的题目.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 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17.(3分)(2014•牡丹江)如图,在△ABC中,AC=BC=8,∠C=90°,点D为BC中点,将 △ABC绕点D逆时针旋转45°,得到△A′B′C′,B′C′与AB交于点E,则S四边形ACDE= 28 . 旋转的性质. 考点: 分析: 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B=∠BDE=45°,BD=4,进而由S四边形ACDE=S△ACB﹣S△BDE求出 即可. 解:由题意可得:∠B=∠BDE=45°,BD=4, 则∠DEB=90°, 解答: ∴BE=DE=2 ,∴S△BDE=×2 ×2 =4, ∵S△ACB=×AC×BC=32, ∴S四边形ACDE=S△ACB﹣S△BDE=28. 故答案为:28.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得出S△BDE是解题关键. 18.(3分)(2014•牡丹江)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3,0),对称轴是直线x=﹣1 ,则a+b+c= 0 . 二次函数的性质. 考点: 分析: 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求出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1,0),由此求 出a+b+c的值. 解:∵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3,0),对称轴是直线x=﹣1, 解答: ∴y=ax2+bx+c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1,0), ∴a+b+c=0. 故答案为0.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求出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 另一交点为(1,0)是解题的关键. 图标连19.(3分)(2014•牡丹江)如 ,在平面直角坐 系中,点A(0,4),B(3,0), 过线轴处线轴△接AB,将 AOB沿 点B的直 折叠,使点A落在x 上的点A′ ,折痕所在的直 交y 正 轴则线为BC的解析式y= ﹣半于点C, 直x+ .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考点: 专题: 计算题. 计质△分析: 在Rt OAB中,OA=4,OB=3,用勾股定理 算出AB=5,再根据折叠的性 得BA′=B 则﹣设则﹣△A=5,CA′=CA, OA′=BA′ OB=2, OC=t, CA=CA′=4 t,在Rt OA′C中,根据 222﹣勾股定理得到t +2 =(4 t) ,解得t= 则标为 C点坐 (0, ),然后利用待定 ,线系数法确定直 BC的解析式. 解答: 解:∵A(0,4),B(3,0), ∴OA=4,OB=3, 在Rt△OAB中,AB= =5, ∵△AOB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x轴上的点A′处, ∴BA′=BA=5,CA′=CA, ∴OA′=BA′﹣OB=5﹣3=2, 设OC=t,则CA=CA′=4﹣t, 在Rt△OA′C中, ∵OC2+OA′2=CA′2, 222﹣∴t +2 =(4 t) ,解得t= ,标为 ∴C点坐 (0, ),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 把B(3,0)、C(0, )代入得 ,解得 ,线为BC的解析式 y= ﹣∴直x+ .为故答案 y= ﹣x+ .点评: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 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也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待定系数法 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20.(3分)(2014•牡丹江)矩形ABCD中,AB=2,BC=1,点P是直线BD上一点,且DP= DA,直线AP与直线BC交于点E,则CE= ﹣2或 +2 . 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 考点: 专题: 分类讨论. 依题意画出图形:以点D为圆心,DA长为半径作圆,与直线BC交于点P(有2个), 分析: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CE的长度. 解答: 解:矩形ABCD中,AB=2,AD=1, 由勾股定理得:BD= .如图所示,以点D为圆心,DA长为半径作圆,交直线BD于点P1、P2,连接AP1、P2A 并延长,分别交直线BC于点E1、E2. ∵DA=DP1, ∴∠1=∠2. ∵AD∥BC, ∴∠4=∠3,又∵∠2=∠3, ∴∠3=∠4, ∴BE1=BP1= ,∴CE1=BE1﹣BC= ﹣2; ∵DA=DP2 ∴∠5=∠6 ∵AD∥BC, ∴∠5=∠7, ∴∠6=∠7, ∴BE2=BP2= +1, ∴CE2=BE2+BC= +2. 故答案为: ﹣2或 +2. 点评: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等知识点.考查重点是分类讨论的 数学思想,本题所求值有2个,注意不要漏解. 三、解答题(满分60分) 21.(5分)(2014•牡丹江)先化简,再求值:(x﹣ )÷ ,其中x=cos60°. 分式的化简求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考点: 分析: 解答: 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求出x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解:原式= ÷=•=,当x=cos60°=时,原式= =﹣.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6分)(2014•牡丹江)如图,抛物线y=ax2+2x+c经过点A(0,3),B(﹣1,0), 请解答下列问题: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抛物线的顶点为点D,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E,连接BD,求BD的长. 注: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坐标是(﹣ ,).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 专题: 计算题. 考点: (1)将A与B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a与c的值,即可确定出抛物线解析式; 分析: (2)利用顶点坐标公式表示出D坐标,进而确定出E坐标,得到DE与OE的长,根据 B坐标求出BO的长,进而求出BE的长,在直角三角形BE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 的长. 解:(1)∵抛物线y=ax2+2x+c经过点A(0,3),B(﹣1,0), 解答: ∴将A与B坐标代入得: 解得: 则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 ,,(2)由D为抛物线顶点,得到D(1,4), ∵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E, ∴DE=4,OE=1, ∵B(﹣1,0), ∴BO=1, ∴BE=2, 在Rt△BE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D= ==2 .点评: 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待定系 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23.(6分)(2014•牡丹江)在△ABC中,AB=AC=5,BC=6,以AC为一边作正方形ACDE ,过点D作DF⊥BC交直线BC于点F,连接AF,请你画出图形,直接写出AF的长,并画出体 现解法的辅助线. 作图— 考点: 应用与设计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正方 形的性质. 根据题意画出两个图形,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F的长. 解:如图1所示: 分析: 解答: ∵AB=AC=5,BC=6, ∴AM=4, ∵∠ACM+∠DCF=90°,∠MAC+∠ACM=90°, ∴∠CAM=∠DCF, 在△AMC和△CFD中 ,∴△AMC≌△CFD(AAS), ∴AM=CF=4, 故AF= =,如图2所示: ∵AB=AC=5,BC=6, ∴AM=4,MC=3, ∵∠ACM+∠DCF=90°,∠MAC+∠ACM=90°, ∴∠CAM=∠DCF, 在△AMC和△CFD中 ,∴△AMC≌△CFD(AAS), ∴AM=FC=4, ∴FM=FC﹣MC=1, 故AF= =.注:每图1分(图1中没有辅助线、没有直角符号均不给分;图2中没有辅助线、没有 直角符号、点B在正方形外均不给分).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应用设计与作图,利用分类讨论得出是解题关键. 24.(7分)(2014•牡丹江)某校为了了解本校九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视力情况分为: 不近视,轻度近视,中度近视,重度近视),随机对九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后,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其中不近视与重度近视人数的和是 中度近视人数的2倍.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本次调查的学生人数; (2)补全条形统计图,在扇形统计图中,“不近视”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 144 度; (3)若该校九年级学生有1050人,请你估计该校九年级近视(包括轻度近视,中度近视, 重度近视)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 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 考点: 分析: (1)根据轻度近视的人数是14人,占总人数的28%,即可求得总人数; (2)设中度近视的人数是x人,则不近视与重度近视人数的和2x,列方程求得x的值 ,即可求得不近视的人数,然后利用360°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得圆心角的度数 ;(3)利用总人数乘以对应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解:(1)本次调查的学生数是:14÷28%=50(人); (2)设中度近视的人数是x人,则不近视与重度近视人数的和2x,则x+2x+14=50, 解得:x=12, 解答: 则中度近视的人数是12,不近视的人数是:24﹣4=20(人), 则“不近视”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360°× =144°; (3)1050× =630(人). 答:该校九年级近视(包括轻度近视,中度近视,重度近视)的学生大约630人.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 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25.(8分)(2014•牡丹江)快、慢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路程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 匀速行驶,先相向而行,途中慢车因故停留1小时,然后以原速继续向甲地行驶,到达甲地 后停止行驶;快车到达乙地后,立即按原路原速返回甲地(快车掉头的时间忽略不计), 快、慢两车距乙地的路程y(千米)与所用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请结合图 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慢车的行驶速度和a的值; (2)快车与慢车第一次相遇时,距离甲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两车出发后几小时相距的路程为200千米?请直接写出答案. 一次函数的应用. 考点: 分析: (1)根据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速度=路程÷时间及路程=速度×时间就可以得出结论; (2)由(1)的结论可以求出点D的坐标,再由题意可以求出快车的速度就可以求出 点B的坐标,由待定系数法求出AB的解析式及OD的解析式就可以求出结论; (3)根据(2)的结论,由待定系数法求出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和直线EF的解析式 ,再由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建立方程就可以求出结论. 解:(1)由题意,得 解答: 慢车的速度为:480÷(9﹣1)=60千米/时, ∴a=60×(7﹣1)=360. 答:慢车的行驶速度为60千米/时和a=360千米; (2)由题意,得 5×60=300, ∴D(5,300),设yOD=k1x,由题意,得 300=5k1, ∴k1=60, ∴yOD=60x. ∵快车的速度为:(480+360)÷7=120千米/时. ∴480÷120=4小时. ∴B(4,0),C(8,480). 设yAB=k2x+b,由题意,得 ,解得: ,∴yAB=﹣120x+480 ∴,解得: .∴480﹣160=320千米. 答:快车与慢车第一次相遇时,距离甲地的路程是320千米; (3)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BC=k3x+b3,由题意,得 ,解得: ,∴yBC=120x﹣480; 设直线EF的解析式为yEF=k4x+b4,由题意,得 ,解得: ,∴yEF=60x﹣60. 当60x﹣(﹣120x+480)=200时, 解得:x= 当60x﹣(﹣120x+480)=﹣200时 解得:x= ;;当120x﹣480﹣(60x﹣60)=200时, 解得:x= >9(舍去). 当120x﹣480﹣(60x﹣60)=﹣200时 解得:x= <4(舍去); 当120x﹣480﹣60x=﹣200时 解得:x= .综上所述:两车出发 小时、 小时或 小时时,两车相距的路程为200千米. 点评: 本题考查了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的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 解析式的运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的运用,解答时求出一次函数的解 析式是关键. 26.(8分)(2014•牡丹江)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在直线BC上,连接AD,作∠ADN =60°,直线DN交射线AB于点E,过点C作CF∥AB交直线DN于点F. (1)当点D在线段BC上,∠NDB为锐角时,如图①,求证:CF+BE=CD; (提示:过点F作FM∥BC交射线AB于点M.) (2)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NDB为锐角时,如图②;当点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 ,∠NDB为钝角时,如图③,请分别写出线段CF,BE,CD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 ;(3)在(2)的条件下,若∠ADC=30°,S△ABC=4 ,则BE= 8 ,CD= 4或8 .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通过△MEF≌△CDA即可求得ME=CD,因为通过证四边形BCFM是平行四边形 可以得出BM=CF,从而证得CF+BE=CD; 考点: 分析: (2)作FM∥BC,得出四边形BCFM是平行四边形,然后通过证得△MEF≌△CDA即可 求得, (3)根据△ABC的面积可求得AB=BC=AC=4,所以BD=2AB=8,所以 BE=8,图②CD=4图3CD=8, (1)证明:如图①,过点F作FM∥BC交射线AB于点M, 解答: ∵CF∥AB, ∴四边形BMFC是平行四边形, ∴BC=MF,CF=BM, ∴∠ABC=∠EMF,∠BDE=∠MFE,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ACB=60°,BC=AC, ∴∠EMF=∠ACB,AC=MF, ∵∠ADN=60°, ∴∠BDE+∠ADC=120°,∠ADC+∠DAC=120°, ∴∠BDE=∠DAC, ∴∠MFE=∠DAC, 在△MEF与△CDA中, ,∴△MEF≌△CDA(AAS), ∴CD=ME=EB+BM, ∴CD=BE+CF. (2)如图②,CF+CD=BE,如图3,CF﹣CD=BE; (3)如图②图③,BE=8,CD=4或8. 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 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等. 27.(10分)(2014•牡丹江)某工厂有甲种原料69千克,乙种原料52千克,现计划用这两 种原料生产A,B两种型号的产品共80件,已知每件A型号产品需要甲种原料0.6千克,乙种 原料0.9千克;每件B型号产品需要甲种原料1.1千克,乙种原料0.4千克.请解答下列问题: (1)该工厂有哪几种生产方案? (2)在这批产品全部售出的条件下,若1件A型号产品获利35元,1件B型号产品获利25元 ,(1)中哪种方案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3)在(2)的条件下,工厂决定将所有利润的25%全部用于再次购进甲、乙两种原料, 要求每种原料至少购进4千克,且购进每种原料的数量均为整数.若甲种原料每千克40元, 乙种原料每千克60元,请直接写出购买甲、乙两种原料之和最多的方案. 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考点: 分析: (1)设生产A型号产品x件,则生产B型号产品(80﹣x)件,根据原材料的数量与每 件产品的用量建立不等式组,求出其解即可; (2)设所获利润为W元,根据总利润=A型号产品的利润+B型号产品的利润建立W与 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求出其解即可; (3)根据(2)的结论,设购买甲种原料m千克,购买乙种原料n千克,建立方程, 根据题意只有n最小,m最大才可以得出m+n最大得出结论. 解:(1)设生产A型号产品x件,则生产B型号产品(80﹣x)件,由题意,得 解答: ,解得:38≤x≤40. ∵x为整数, ∴x=38,39,40, ∴有3种购买方案: 方案1,生产A型号产品38件,生产B型号产品42件; 方案2,生产A型号产品39件,生产B型号产品41件; 方案3,生产A型号产品40件,生产B型号产品40件. (2)设所获利润为W元,由题意,得 W=35x+25(80﹣x), w=10x+2000, ∴k=10>0, ∴W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x=40时.W最大=2400元. ∴生产A型号产品40件,B型号产品40件时获利最大,最大利润为2400元. (3)设购买甲种原料m千克,购买乙种原料n千克,由题意,得 40m+60n=2400 2m+3n=120. ∵m+n要最大, ∴n要最小. ∵m≥4,n≥4, ∴n=4. ∴m=9. ∵购买甲种原料9千克,乙种原料4千克.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的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的运 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运用,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解法的运用.解答时由一次函 数的解析式求解时关键. 28.(10分)(2014•牡丹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 A,B,直线CD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C,D,AB与CD相交于点E,线段OA,OC的长是一 3元二次方程x2﹣18x+72=0的两根(OA>OC),BE=5,tan∠ABO= (1)求点A,C的坐标; .4k(2)若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点E,求k的值; x(3)若点P在坐标轴上,在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Q,使以点C,E,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 矩形?若存在,请写出满足条件的点Q的个数,并直接写出位于x轴下方的点Q的坐标;若 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一次函数综合题. 考点: 分析: (1)先求出一元二次方程x2﹣18x+72=0的两根就可以求出OA,OC的值,进而求出 点A,C的坐标; (2)先由勾股定理求出AB的值,得出AE的值,如图1,作EM⊥x轴于点M,由相似 三角形的现在就可以求出EM的值,AM的值,就可以求出E的坐标,由待定系数法就 可以求出结论; (3)如图2,分别过C、E作CE的垂线交坐标轴三个点P1、P3、P4,可作出三个Q点 ,过E点作x轴的垂线与x轴交与p2,即可作出Q2,以CE为直径作圆交于y轴两个点P5 、P6,使PC⊥PE,即可作出Q5、Q6. 解:(1)∵x2﹣18x+72=0 ∴x1=6,x2=12. 解答: ∵OA>OC, ∴OA=12,OC=6. ∴A(12,0),C(﹣6,0); 3(2)∵tan∠ABO= ,43∴∴=,4,∴OB=16. 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 AB= =20. ∵BE=5, ∴AE=15. 如图1,作EM⊥x轴于点M, ∴EM∥OB. ∴△AEM∽△ABO, ∴∴,,∴EM=12,AM=9, ∴OM=12﹣9=3. ∴E(3,12). k∴12= ,3∴k=36; (3)满足条件的点Q的个数是6,如图2所示, x轴的下方的Q4(10,﹣12),Q6(﹣3,6﹣3 ); 如图①∵E(3,12),C(﹣6,0), ∴CG=9,EG=12, ∴EG2=CG•GP, ∴GP=16, ∵△CPE与△PCQ是中心对称, ∴CH=GP=16,QH=FG=12, ∵OC=6, ∴OH=10, ∴Q(10,﹣12), 如图②∵E(3,12),C(﹣6,0), ∴CG=9,EG=12, ∴CE=15, ∵MN=CG=9, 可以求得PH=3 ﹣6, ∴Q(﹣3,6﹣3 ),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的求法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三角函数的应用,三 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等.
声明:如果本站提供的资源有问题或者不能下载,请点击页面底部的"联系我们";
本站提供的资源大部分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